一种固废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9113发布日期:2019-06-21 23:5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废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回收行业中的固体废渣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固废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炼回收作业中常常会产生一些固体废渣,而在这些固体废渣中区分有一般固体废渣和危险固体废渣,一般固体废渣不会对环境照常明显的危害,而危险固体废渣对于环境的影响是较为严重的,为此一般固定废渣和危险固体废渣需要分开放置,现有的对于固体废渣的包装处理通常是使用双层袋来包装,使其产生的渗滤液全部密封在包装袋内,但是由于是人工进行包装,难免会出现包装密封情况不良情况,因此人们通常需要进行不定时地检查,检查是否有包装袋渗漏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对于固体废渣的处理通常是在远离居民集中区、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建立储物室,储物室内会分割成多个储物间用来隔离储存一般固体废渣和危险固体废渣;固体废渣在打包后搬运至储物间进行堆放,期间会有工作人员进行包装密封情况检查,而且为了避免渗漏的液体对环境照常危害,储物室建筑时底面需要采取防渗漏处理再设置排液管将渗漏的液体排至指定处理地点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传统的储物室主要有以下几个缺陷,第一是储物室的空间难以充分利用;第二是固体废渣堆放一起难以管理,而且增加检查难度,难以区分是哪一包固体废渣发生渗漏;第三是储物室内需要设立多个储物间进行区分防止,而且地面防渗漏处理成本较高,整体提高建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固废储存装置,通过箱体内层设的存放架来存放固体废渣,方便有序区分放置一般固体废渣和危险固体废渣,使得固体废渣存放有序整洁,而且使得传统的储物室建造不需要隔层建造多个储物间,建造简单、降低成本,而且通过设置在存放架下方的导流板来避免存放在上层的固体废渣发生渗漏情况导致影响下层的固体废渣,从而降低渗漏清理难度,便于管理,节约人力物力。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若干存放架和若干导流板,所述箱体包括用于存放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内设有贯穿的第一容纳腔体,所述下箱体内设有第二容纳腔体,所述上箱体的底部与所述下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下箱体相互连通,所述存放架位于所述上箱体内且呈等距层设,所述下箱体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体连通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连接有输送管;

所述上箱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对称的第三侧板和与所述第二侧板对称的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之间固定连接围成所述上箱体,所述第四侧板上设有开口;

所述第一侧板内壁与所述第三侧板内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存放架的U形固定块,所述U形固定块与所述箱体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存放架为网架,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所述第一倾斜板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倾斜板一侧端面固定连接且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倾斜板另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一侧板内壁贴合,所述第二倾斜板另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三侧板内壁贴合,所述第一侧板内壁与所述第三侧板内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导流板的支撑块;

所述第一倾斜板另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倾斜板另一侧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导流通道对应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宽度小于所述导流通道宽度,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的固定连接处与所述存放架的底部贴合,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上对应的两侧边缘上均设有止挡凸缘。

可选地,所述箱体外侧壁下端固定设有若干呈轴向均匀设置的支撑脚,所述箱体外侧壁上端固定设有若干与所述支撑脚对应的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上设有供所述支撑脚伸入的定位孔,所述支撑脚下端设有横向凸起,所述横向凸起长度大于定位孔直径,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箱体之间形成供叉车叉脚伸入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直径小于所述定位孔直径。

可选地,所述U形固定块上设有供所述存放架插入的插槽,所述存放架通过所述插槽与所述U形固定块滑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容纳腔体为倒锥台形容纳腔体。

可选地,所述排液口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连接管为透明连接管,所述排液口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输送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口上设有与所述第四侧板铰接的箱门。

可选地,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之间的夹角为150°~1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内层设的存放架来存放固体废渣,方便有序区分放置一般固体废渣和危险固体废渣,使得固体废渣存放有序整洁,而且使得传统的储物室建造不需要隔层建造多个储物间,建造简单、降低成本,而且通过设置在存放架下方的导流板来避免存放在上层的固体废渣发生渗漏情况导致影响下层的固体废渣,从而降低渗漏清理难度,便于管理,节约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固废储存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固废储存装置剖视图。

图3是图2A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固废储存装置堆叠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固废储存装置导流板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固废储存装置U形固定块的俯视图。

图中:11、上箱体;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第三侧板;114、第四侧板;1141、箱门;12、下箱体;121、排液口;122、连接管;123、控制阀;101、支撑脚;1011、横向凸起;1012、滚轮;102、延伸块;1021、定位孔;103、连接件;1031、通孔;2、存放架;3、U形固定块;31、导流通道;32、插槽;4、导流板;41、第一倾斜板;42、第二倾斜板;401、开口槽;402、止挡凸缘;5、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至图6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废储存装置,如图1 所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若干存放架2和若干导流板4,箱体包括用于存放的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上箱体11内设有贯穿的第一容纳腔体,下箱体12内设有第二容纳腔体,上箱体11的底部与下箱体12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与下箱体12相互连通,存放架2位于上箱体11内且呈等距层设,下箱体12底部设有与第二容纳腔体连通的排液口121,排液口121连接有输送管(图中未示);具体来说,固体废渣通过双层袋包装后存放入箱体内,但是往往包装袋内的固体废渣是夹杂有处理后的液体的,因此部分包装袋如果发生渗漏流出的液体落入下箱体12的第二容纳腔体内并通过输送管排至指定的处理地点进行处理后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较于传统的固体废渣储物室内的渗漏液体处理更加集中方便。

参考图1至图3所示,上箱体11包括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与第一侧板111对称的第三侧板113和与第二侧板112对称的第四侧板114,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第三侧板113和第四侧板114之间固定连接围成上箱体 11,第四侧板114上设有开口;具体来说,开设开口便于进行包装后的固体废渣存放入箱体内。

参考图2、图3、图5以及图6所示,第一侧板111内壁与第三侧板113内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存放架2的U形固定块3,U形固定块3与箱体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31,存放架2为网架,导流板4包括第一倾斜板41和第二倾斜板42,第一倾斜板41一侧端面与第二倾斜板42一侧端面固定连接且形成的夹角为钝角,第一倾斜板41另一侧端面与第一侧板111内壁贴合,第二倾斜板42另一侧端面与第三侧板113内壁贴合,第一侧板111内壁与第三侧板113 内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导流板4的支撑块5;第一倾斜板41另一侧端面与第二倾斜板42另一侧端面上均设有与导流通道31对应的开口槽401,开口槽 401宽度小于导流通道31宽度,第一倾斜板41与第二倾斜板42的固定连接处与存放架2的底部贴合,第一倾斜板41与第二倾斜板42上对应的两侧边缘上均设有止挡凸缘402;具体来说,于上一层存放架2渗漏的液体在落到导流板4 后经过第一倾斜板41和第二倾斜板42分别向两侧经开口槽401和导流通道31 沿内壁流入第二容纳腔体内,避免渗漏液对下一层的固体废料包装造成污染从而增加处理时间,本实施例中开口槽401的宽度小于导流通道31的宽度是为了保证经开口槽401流下的渗漏液能够完全通过导流通道31,避免溅射到下一层的存放架2上,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存放架2为网架是方便渗漏液的落下,导流板4上设有的止挡凸缘402能够渗漏液形成止挡和导流作用,使得渗漏液较好的经开口槽401以及导流通道31落入第二容纳腔体内。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内层设的存放架2来存放固体废渣,方便有序区分放置一般固体废渣和危险固体废渣,使得固体废渣存放有序整洁,而且使得传统的储物室建造不需要隔层建造多个储物间,建造简单、降低成本,而且通过设置在存放架2下方的导流板4来避免存放在上层的固体废渣发生渗漏情况导致影响下层的固体废渣,从而降低渗漏清理难度,便于管理,节约人力物力。

可选地,参考图1和图3所示,箱体外侧壁下端固定设有若干呈轴向均匀设置的支撑脚101,箱体外侧壁上端固定设有若干与支撑脚101对应的延伸块 102,延伸块102上设有供支撑脚101伸入的定位孔1021,支撑脚101下端设有横向凸起1011,横向凸起1011长度大于定位孔1021直径,箱体底部固定设有连接件103,连接件103与箱体之间形成供叉车叉脚伸入的通孔1031;具体来说,支撑脚101下端设有长度大于定位孔1021直径的横向凸起1011,其能够使得箱体与箱体之间相互进行堆叠放置,通过叉车进行堆叠作业,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传统储物室的建筑面积,降低成本。

可选地,支撑脚101的底部设有滚轮1012,滚轮1012直径小于定位孔1021 直径;具体来说,滚轮1012便于箱体的运输,而滚轮1012直径小于定位孔 1021直径是保证滚轮1012能够通过定位孔1021从而不会影响箱体与箱体之间的堆叠放置。

可选地,参考图3所示,U形固定块3上设有供存放架2插入的插槽32,存放架2通过插槽32与U形固定块3滑动配合;具体来说,存放架2通过与插槽32与U形固定块3滑动安装,其便于拆卸安装与清洗。

可选地,参考图2所示,第二容纳腔体为倒锥台形容纳腔体;具体来说,倒锥台形的第二容纳腔体有利于渗漏液的集中、快速排出。

可选地,参考图1和图2所示,排液口121上设有连接管122,连接管122 上设有控制阀123,连接管122为透明连接管,排液口121通过连接管122与输送管连接;具体来说,在定时检查时可以透过透明的连接管122快速知道该箱体内是否出现渗漏情况,从而能够及时对发生渗漏的包装袋进行更换以及排出渗漏液。

可选地,参考图1所示,开口上设有与第四侧板114铰接的箱门1141;具体来说,设置箱门1141能够使得箱体运输过程更加安全稳定。

可选地,第一倾斜板41与第二倾斜板42之间的夹角为150°~160°;具体来说,第一倾斜板41与第二倾斜板42之间的夹角如果过小则会导致相邻存放架2之间的存放空间变小从而需要增加相邻存放架2之间的距离导致整体高度过高、成本更多,如果夹角过小则使得渗漏液流动缓慢,难以快速导流,为此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板41与第二倾斜板42之间的夹角为150°~160°。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