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6698发布日期:2019-05-21 20:5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印刷机。



背景技术:

陶瓷印刷机可以在陶瓷、地板、光碟、皮革、PVC、纺织布料、有机玻璃、金属、塑料、水晶、木制品、铜版纸张等任意相对平面材质上,进行一次性多色、任意复杂色、过渡色印刷的数码印刷机,它不需要制版、套色和复杂的晒板程序,不会对材质造成损坏。

现有的陶瓷印刷机片材通过皮带运输的方式运动到导轨的中央位置,CCD模组通过对位模块使片材与钢网匹配到一起,然后通过印刷模组进行印刷,印刷完成后再通过皮带运输的方式将片材输送出去。

而在传统的陶瓷印刷中,运输的过程由于皮带与陶瓷片直接接触,容易污染陶瓷片;同时印刷过程中,通过传统的真空平台支撑陶瓷片,无法保证陶瓷片与平台治具能够紧密接触;此外,现有的陶瓷印刷还具有运行时间较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印刷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陶瓷印刷机,其中,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内的用于实现升降的平台模组、设于所述机架上方的印刷模组、设于所述印刷模组和所述机架之间的网框模组以及设于所述网框模组一侧的视觉模组,还包括:真空平台模组,所述真空平台模组设于所述平台模组的上端;压平模组,所述压平模组设于所述真空平台模组和所述网框模组之间;进板模组和出板模组,所述进板模组和所述出板模组分别设于所述真空平台模组的两侧;搬运模组,所述搬运模组设于所述真空平台模组的一侧。

上述的陶瓷印刷机,其中,所述进板模组和所述出板模组均包括:一受料平台、若干设置于所述受料平台两侧的滚轮、以及驱动若干所述滚轮的滚轮驱动机构。

上述的陶瓷印刷机,其中,位于所述受料平台两侧的若干所述滚轮相互正对,若干所述滚轮的相正对一侧的外径小于若干所述滚轮的相背对一侧的外径,使所述滚轮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陶瓷片材的槽。

上述的陶瓷印刷机,其中,所述搬运模组包括:一机械手、以及驱动所述机械手沿所述进板模组至所述出板模组的方向或沿垂直于所述进板模组至所述出板模组的方向运动的机械手驱动机构。

上述的陶瓷印刷机,其中,所述机械手呈“凵”字型,所述真空平台模组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机械手的形状相匹配的通槽。

上述的陶瓷印刷机,其中,所述压平模组包括: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压头、驱动所述压头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压头驱动机构。

上述的陶瓷印刷机,其中,所述进板模组、所述真空平台模组和所述出板模组依次设置于同一水平的直线上。

上述的陶瓷印刷机,其中,所述机架呈框架结构,所述进板模组一端和所述出板模组的一端均突出于所述机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模组、出料模组避免陶瓷片材与皮带的直接接触,防止陶瓷片材被皮带污染。

(2)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平模组对陶瓷片材施加一定的压力,保证陶瓷片材紧密贴合在真空平台模组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印刷机的示意图。

附图中:1、机架;2、平台模组;3、印刷模组;4、网框模组;5、视觉模组;6、真空平台模组;7、压平模组;71、压头;81、进板模组;82、出板模组;801、受料平台;802、滚轮;9、搬运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印刷机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陶瓷印刷机,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内的用于实现升降的平台模组2、设于机架1上方的印刷模组3、设于印刷模组3和机架1之间的网框模组4以及设于网框模组4一侧的视觉模组5。

此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陶瓷印刷机还包括:真空平台模组6,真空平台模组6设于平台模组2的上端。通过真空平台模组6对陶瓷片材进行基准限位。

另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陶瓷印刷机还包括:压平模组7,压平模组7设于真空平台模组6和网框模组4之间。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陶瓷印刷机还包括:进板模组81和出板模组82,进板模组81和出板模组82分别设于真空平台模组6的两侧。通过不设有皮带的进板模组81和出板模组82对陶瓷片材进行搬运,避免陶瓷片材被皮带污染。

更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陶瓷印刷机还包括:搬运模组9,搬运模组9设于真空平台模组6的一侧。通过搬运模组9将陶瓷片材自进板模组81搬运至真空平台模组6,或将陶瓷片材自真空平台模组6搬运至出板模组82.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进板模组81和出板模组82均包括:一受料平台801、若干设置于受料平台801两侧的滚轮802、以及驱动若干滚轮802的滚轮驱动机构。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位于受料平台801两侧的若干滚轮802相互正对,若干滚轮802的相正对一侧的外径小于若干滚轮802的相背对一侧的外径,使滚轮80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陶瓷片材的槽。由滚轮802的直径较大处形成的凸起对陶瓷片材形成限位的作用,使得陶瓷片材在运入或运出的过程能够被限制在制定的位置。

还有,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搬运模组9包括:一机械手、以及驱动机械手沿进板模组81至出板模组82的方向或沿垂直于进板模组81至出板模组82的方向运动的机械手驱动机构。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机械手呈“凵”字型,真空平台模组6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机械手的形状相匹配的通槽,使得机械手能够插入通槽的内部,当陶瓷片材置于真空平台模组6上时,机械手通过位于陶瓷片材下方的通槽伸入陶瓷片材的下方,当机械手向上抬起时,即可将陶瓷片材从真空平台模组6上卸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压平模组7包括: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压头71、驱动压头71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压头驱动机构。通过压头驱动机构驱动压头71在水平范围内移动,使压头71可以移动至机架1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当压头71移动至陶瓷片材上方时,压头71可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从而为陶瓷片材提供向下的压力,使陶瓷片材能够被紧密吸附于真空平台模组6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进板模组81、真空平台模组6和出板模组82依次设置于同一水平的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机架1呈框架结构,进板模组81一端和出板模组82的一端均突出于机架1。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加工方法:

步骤S1:陶瓷片材通过进料模组81运送至指定位置;

步骤S2:通过搬运模组9将陶瓷片材从进料模组81搬运至真空平台模组6上;

步骤S3:真空平台模组6对陶瓷片材进行基准限位;

步骤S4:视觉模组5运动至指定位置,压平模组7对陶瓷片材施加一定的压力,使陶瓷片材紧密贴合于真空平台模组6上;

步骤S5:然后采用MARK点对位算法,通过对位模组将陶瓷片材和钢网匹配在一起,

步骤S6:印刷模:3进行印刷;

步骤S7:搬运模组9将陶瓷片材从真空平台模组6搬运至出料模组82;

步骤S8:陶瓷片材通过出料模组82将陶瓷片材运输出去。

其中,在第一块陶瓷片材执行步骤S3时,第二块陶瓷片材同时执行步骤S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