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形工件防侧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8068发布日期:2019-05-11 01:1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形工件防侧翻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防侧翻投放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柱形工件防侧翻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以及物料运输过程中,有许多情况下需要对工件按一定的方式摆放。而对于圆柱形的工件,若圆周侧面着地摆放容易发生滚动,常常需要底面朝上摆放来达到摆放稳定,并且使用机械手等夹取工件也需要工件摆放准确稳定。因此,怎么保证圆柱形工件在运输过程中防止侧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形工件防侧翻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柱形工件防侧翻结构在圆柱形工件圆柱面中间位置安装防侧翻支撑条,在圆柱形工件圆周侧面落向地面时在防侧翻支撑条的支撑作用下能够恢复底面着地,实现工件防侧翻;同时,防侧翻支撑条还能紧贴工件圆柱表面,使工件能够塞入桶状容器内存放。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柱形工件防侧翻结构,包括圆柱形工件,所述圆柱形工件的圆柱面中间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安装有不少于3个防侧翻支撑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防侧翻支撑条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卡接部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连接卡接部两端的支撑短条和支撑长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连接卡接部为中间存在镂空部的框形结构,且所述镂空部宽度大于所述支撑长条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连接卡接部靠近所述支撑长条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防侧翻支撑条与所述圆柱形工件之间通过自攻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锁紧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防侧翻支撑条为具有弹性的材料;多个所述防侧翻支撑条安装于所述圆柱形工件后首尾相连,且前一个所述防侧翻支撑条的所述支撑长条弯曲后插入后一个所述防侧翻支撑条的所述镂空部实现配合。

由此,所述防侧翻支撑条交叉设置于所述圆柱形工件圆周表面处,若所述圆柱形工件圆周侧面落向地面则会在所述防侧翻支撑条的支撑作用下恢复底面着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安装孔至所述支撑短条最远端的距离为所述圆柱形工件半径的1.3~1.8倍;所述安装孔至所述支撑长条最远端的距离为所述圆柱形工件半径的1.5~2倍。

由此,所述支撑短条和所述支撑长条具备足够的延伸长度伸出于所述圆柱形工件圆周方向外围,由于所述支撑长条需要弯曲卡入所述镂空部,所述支撑长条需要比所述支撑短条更长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圆柱形工件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圆柱形工件的直径。

所述防侧翻支撑条适用于较扁的圆柱形工件,细长型圆柱形工件需要的所述防侧翻支撑条长度过长,弹性变形较大,很难起到支撑作用,故限定所述圆柱形工件高度不大于所述圆柱形工件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防侧翻支撑条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内圆周阵列排列,且克服弹簧力压并紧贴于所述环形安装槽周围后最高处不高于所述圆柱形工件圆周表面。

由此,所述防侧翻支撑条压并入所述环形安装槽后所述圆柱形工件能够塞入桶状容器内存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柱形工件防侧翻结构在圆柱形工件圆柱面中间位置安装防侧翻支撑条,在圆柱形工件圆周侧面落向地面时在防侧翻支撑条的支撑作用下能够恢复底面着地,实现工件防侧翻;同时,防侧翻支撑条还能紧贴工件圆柱表面,使工件能够塞入桶状容器内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柱形工件防侧翻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柱形工件防侧翻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柱形工件防侧翻结构防侧翻支撑条的主视图;

图中,1-圆柱形工件、11-环形安装槽、2-防侧翻支撑条、21-连接卡接部、211-镂空部、212-安装孔、22-支撑短条、23-支撑长条、3-自攻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一种柱形工件防侧翻结构,包括圆柱形工件1,圆柱形工件1的圆柱面中间设有环形安装槽11,环形安装槽11内安装有不少于3个防侧翻支撑条2。

如图3,防侧翻支撑条2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卡接部21以及一体连接于连接卡接部21两端的支撑短条22和支撑长条23。

如图1、图3,连接卡接部21为中间存在镂空部211的框形结构,且镂空部211宽度大于支撑长条23宽度。

如图1、图3,连接卡接部21靠近支撑长条23一端设有安装孔212,防侧翻支撑条2与圆柱形工件1之间通过自攻螺钉3穿过安装孔212锁紧固定。

如图1、图2,防侧翻支撑条2为具有弹性的材料;多个防侧翻支撑条2安装于圆柱形工件1后首尾相连,且前一个防侧翻支撑条2的支撑长条23弯曲后插入后一个防侧翻支撑条2的镂空部211实现配合。

由此,防侧翻支撑条2交叉设置于圆柱形工件1圆周表面处,若圆柱形工件1圆周侧面落向地面则会在防侧翻支撑条2的支撑作用下恢复底面着地。

如图1、图2、图3,安装孔212至支撑短条22最远端的距离为圆柱形工件1半径的1.3~1.8倍;安装孔212至支撑长条23最远端的距离为圆柱形工件1半径的1.5~2倍。

由此,支撑短条22和支撑长条23具备足够的延伸长度伸出于圆柱形工件1圆周方向外围,由于支撑长条23需要弯曲卡入镂空部211,支撑长条23需要比支撑短条22更长的长度。

如图1,圆柱形工件1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圆柱形工件1的直径。

防侧翻支撑条2适用于较扁的圆柱形工件,细长型圆柱形工件需要的防侧翻支撑条2长度过长,弹性变形较大,很难起到支撑作用,故限定圆柱形工件1高度不大于圆柱形工件1的直径。

防侧翻支撑条2在环形安装槽11内圆周阵列排列,且克服弹簧力压并紧贴于环形安装槽11周围后最高处不高于圆柱形工件1圆周表面。

由此,防侧翻支撑条2压并入环形安装槽11后圆柱形工件1能够塞入桶状容器内存放。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