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2254发布日期:2019-06-29 01:3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是一种药盒。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药盒只是单纯的放置,由于药品的特殊性,瓶体很多都是采用玻璃,而且有些不能见光,使用起来具有局限性,在移动药盒过程中不是很方便,另外去旅游或者户外活动药品又需要重新转移,十分麻烦,影响了药盒的使用率,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这些问题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放有序、不会破损、利于记录名称和使用情况、便于携带的药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药盒,包括相连的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内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一长药槽和位于右侧第二长药槽,所述第一长药槽和第二长药槽内侧设有第一弹性海绵,所述第一长药槽和第二长药槽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圆瓶区、大件放置区和第二圆瓶区,所述第一圆瓶区周围设有第二弹性海绵,所述第二圆瓶区周围设有第三弹性海绵,所述第一圆瓶区、大件放置区和第二圆瓶区之间设有第四弹性海绵;所述盒体后侧安装有区域记录板;所述盒盖内侧设有副品放置区,所述副品放置区包括上方的第一副品放置区、第二副品放置区和长副品放置区,所述第一副品放置区一侧设有第一拉链,所述第二副品放置区和长副品放置区侧设有第二拉链。

所述第一圆瓶区为四个第一插槽以上,所述第二圆瓶区为四个第二插槽以上。

所述大件放置区内通过隔板设有第一大件放置区和第二大件放置区。

所述区域记录板上设有滑槽,所述盒体后侧上设有滑轨和限位齿,所述滑槽和滑轨配合使用。

所述长副品放置区另一侧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药盒,包括相连的盒体和盒盖,盒体内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一长药槽和位于右侧第二长药槽,第一长药槽和第二长药槽内侧设有第一弹性海绵,第一长药槽和第二长药槽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圆瓶区、大件放置区和第二圆瓶区,第一圆瓶区周围设有第二弹性海绵,第二圆瓶区周围设有第三弹性海绵,第一圆瓶区、大件放置区和第二圆瓶区之间设有第四弹性海绵;盒体后侧安装有区域记录板;盒盖内侧设有副品放置区,副品放置区包括上方的第一副品放置区、第二副品放置区和长副品放置区,第一副品放置区一侧设有第一拉链,第二副品放置区和长副品放置区侧设有第二拉链;本实用新型摆放方便有序、不会损坏、药物名称及服用情况得到记录,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药盒,包括相连的盒体1和盒盖2,所述盒体1内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一长药槽3和位于右侧第二长药槽4,所述第一长药槽3和第二长药槽4内侧设有第一弹性海绵5,所述第一长药槽3和第二长药槽4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圆瓶区6、大件放置区7和第二圆瓶区8,适合不同药品包装情况,所述第一圆瓶区6周围设有第二弹性海绵9,所述第二圆瓶区8周围设有第三弹性海绵10,所述第一圆瓶区6、大件放置区7和第二圆瓶区8之间设有第四弹性海绵11,各弹性海绵可以保证药盒在移动过程不会损坏药品;所述盒体1后侧安装有区域记录板12,可以记上对应药品的名称及使用情况,包括名称、吃几粒、吃几天、有没有服用等;所述盒盖2内侧设有副品放置区13,所述副品放置区13包括上方的第一副品放置区131、第二副品放置区132和长副品放置区133,所述第一副品放置区131一侧设有第一拉链134,所述第二副品放置区132和长副品放置区133侧设有第二拉链135;副品区域可以放置绷带、记号笔、镊子、剪刀,增加便携性,可以随身携带。

所述第一圆瓶区6为四个第一插槽61以上,所述第二圆瓶区8为四个第二插槽81以上。

所述大件放置区7内通过隔板71设有第一大件放置区72和第二大件放置区73。

所述区域记录板12上设有滑槽14,所述盒体1后侧上设有滑轨15和限位齿16,所述滑槽14和滑轨15配合使用。

所述长副品放置区133另一侧封闭。

本实施例的一种药盒,包括相连的盒体和盒盖,盒体内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一长药槽和位于右侧第二长药槽,第一长药槽和第二长药槽内侧设有第一弹性海绵,第一长药槽和第二长药槽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圆瓶区、大件放置区和第二圆瓶区,第一圆瓶区周围设有第二弹性海绵,第二圆瓶区周围设有第三弹性海绵,第一圆瓶区、大件放置区和第二圆瓶区之间设有第四弹性海绵;盒体后侧安装有区域记录板;盒盖内侧设有副品放置区,副品放置区包括上方的第一副品放置区、第二副品放置区和长副品放置区,第一副品放置区一侧设有第一拉链,第二副品放置区和长副品放置区侧设有第二拉链;本实施例摆放方便有序、不会损坏、药物名称及服用情况得到记录,便于携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