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器用记忆海绵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4380发布日期:2019-06-05 23:22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电器用记忆海绵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家用电器用记忆海绵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家用电器产业的高速发展,销量也日益增大,电器在运输过程必然需要进行保护,大多采用包装盒进行包装保护,包装盒是产品的外部包装,主要起保护产品的作用,避免运输存放时产品受到挤压、磕碰等状况;包装盒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现有的家用电器包装箱多采用泡沫板填充间隙,需要根据不同的电器结构,加工对应的泡沫板,加工较为繁复,并且现有的包装箱的开口一般设置在顶面,对于大型的家用电器如冰箱、电视机等,取出非常的麻烦,稍有不慎容易造成电器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电器用记忆海绵包装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用电器用记忆海绵包装盒,包括顶盖、第一记忆棉、胶套、锁紧装置、转轴、转板、卡齿、齿槽、壳体、第二记忆棉、导柱、底板和导柱孔,所述顶盖设置在壳体的上方,并在壳体的下方设置底板,同时在顶盖与底板上设置第一记忆棉,所述胶套设置在顶盖与底板上,并在顶盖与底板上加工与胶套配合的槽孔,所述锁紧装置设置在顶盖与底板上,锁紧装置包括转轴、转板、卡齿、齿槽,所述转轴设置在顶盖与底板的侧边上,并在顶盖与底板上加工与转轴配合的轴孔,同时在转轴上设置转板,所述卡齿设置在转板的两侧,并在壳体上设置齿槽,齿槽与卡齿配合,所述导柱设置在顶盖与底板的四角,并在壳体上加工与导柱配合的导柱孔,所述第二记忆棉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并且第二记忆棉与第一记忆棉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柱共八个,并且导柱的长度为五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胶套共两个,分别与顶盖与底板配合,并在胶套采用硅橡胶材料制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板共八个,分为两组,设置在顶盖与底板的侧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采用不锈钢制造,并且转板为硬质pp材料制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采用记忆棉对电器进行包覆,相较于市场上的泡沫包装,无需加工特定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更好地保护电器,便于运输;采用导柱与导柱孔配合,便于包装定位,同时保证壳体分别与顶盖和底板连接的稳定;采用卡齿与齿槽配合,从而固定顶盖与底板,并通过转板与胶套的配合锁紧转接板,进而能够锁紧顶盖与底板包装结构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家用电器用记忆海绵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家用电器用记忆海绵包装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家用电器用记忆海绵包装盒中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顶盖1、第一记忆棉2、胶套3、锁紧装置4、转轴41、转板42、卡齿43、齿槽44、壳体5、第二记忆棉6、导柱7、底板8和导柱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家用电器用记忆海绵包装盒,包括顶盖1、第一记忆棉2、胶套3、锁紧装置4、转轴41、转板42、卡齿43、齿槽44、壳体5、第二记忆棉6、导柱7、底板8和导柱孔9,所述顶盖1设置在壳体5的上方,并在壳体5的下方设置底板8,同时在顶盖1与底板8上设置第一记忆棉2,所述胶套3设置在顶盖1与底板8上,并在顶盖1与底板8上加工与胶套3配合的槽孔,如此便于胶套3的滑动,所述锁紧装置4设置在顶盖1与底板8上,锁紧装置4包括转轴41、转板42、卡齿43、齿槽44,所述转轴41设置在顶盖1与底板8的侧边上,并在顶盖1与底板8上加工与转轴41配合的轴孔,同时在转轴41上设置转板42,所述卡齿43设置在转板42的两侧,并在壳体5上设置齿槽44,齿槽44与卡齿43配合,如此通过转轴41转动转板42,并将胶套3移动到转板43上,进而通过卡齿43与齿槽44的配合,将顶盖1或底板8与壳体5连接,所述导柱7设置在顶盖1与底板8的四角,并在壳体5上加工与导柱7配合的导柱孔9,所述第二记忆棉6设置在壳体5的内壁上,并且第二记忆棉6与第一记忆棉2配合,从而能够将电器包覆。

所述导柱7共八个,并且导柱7的长度为五厘米。

所述胶套3共两个,分别与顶盖1与底板8配合,并在胶套3采用硅橡胶材料制造。

所述转板42共八个,分为两组,设置在顶盖1与底板8的侧边上。

所述转轴41采用不锈钢制造,并且转板42为硬质pp材料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底板8上的胶套3与转板42配合,并通过底板8上的导柱7与壳体5底部的导柱孔9配合,通过卡齿43与齿槽44配合,从而将底板8与壳体5连接,将电器防止在壳体5内,从而底板8上的第一记忆棉2与壳体5上的第二记忆棉将电器包裹,将顶盖1上的胶套3下移,并与顶盖1上的转板42连接,并通过顶盖1上的导柱7与壳体5上方的导柱孔9配合,对顶盖1定位,向下按压顶盖1,即可通过卡齿43下移并与齿槽44配合,进行卡紧,进而将顶盖1与壳体5连接,从而通过第一记忆棉将电器进行包覆,打开包装时,滑动胶套3,分别与顶盖1和底板8配合,拨动转板42即可打开顶盖1与底板8,从而便于取出电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