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防盗扫结构及包装材料、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2987发布日期:2019-08-23 22:58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二维码防盗扫结构及包装材料、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维码技术领域和包装印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维码防盗扫结构,用在盒装产品上。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带有二维码的包装材料、一种带有二维码防盗扫结构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二维码技术在产品包装领域使用越来越广泛,例如:使用在产品包装盒上。二维码具有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的特点,在产品包装上印刷二维码,可以供生产或者运输环节使用,也可以供消费环节使用。

产品生产厂家可以利用产品包装盒上的二维码来关联产品种类、产品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这些二维码可以在生产、运输环节被自动扫描或者人工扫描识别。

产品生产厂家还可以利用产品包装盒上的二维码作为网络链接,来推广一些促销活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例如有些厂家在产品销售环节使用二维码作为链接让消费者扫描二维码注册成为会员,扫描多件产品获得积分领取纪念品、领取红包等活动。

厂家的初始目的是产品在销售之后由消费者来扫描这些二维码参与商家活动,但是由于二维码直接暴露在产品包装盒外表面,很容易出现盗扫现象,使得厂家的产品促销目的难以达到。

此外,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往往需要在产品包装盒上设置至少两个二维码,而产品包装盒上印刷过多二维码,不仅占据了有限的产品包装盒版面,也对产品包装盒的外观产生不利影响,降低了产品包装盒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维码防盗扫结构,包括嵌套在一起的两个二维码,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关联功能,节省了占用面积,该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不同的面上,同时具有防盗扫功能。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带有二维码的包装材料、一种带有上述二维码防盗扫结构的包装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维码防盗扫结构,包括第一二维码,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相邻的两个或者三个面上,还包括第二二维码,第二二维码嵌套于第一二维码中,第二二维码仅设置在包装盒的一个面上,第二二维码可直接被识读,第一二维码在包装盒展开之后可被识读。

优选地,第一二维码采用QR码或DM码。

优选地,第二二维码采用DM码。

优选地,第二二维码的面积与第一二维码的面积之比小于或等于第一二维码的容错率。

优选地,第二二维码的四周设置有隔离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装材料,包装材料上设置有以上所述的第一二维码和第二二维码,包装材料用于制造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包装盒包括若干个面,包装盒上设置有以上所述的二维码防盗扫结构。

优选地,二维码防盗扫结构中的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相邻的两个面上。

优选地,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的左侧面和正面,或者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的右侧面和正面,或者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的左侧面和背面,或者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的右侧面和背面。

优选地,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的左侧面和顶面,或者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的右侧面和顶面,或者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的正面和顶面,或者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的背面和顶面。

优选地,二维码防盗扫结构中的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相邻的三个面上。

优选地,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的左侧面、正面和顶面,或者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的右侧面、正面和顶面,或者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的左侧面、背面和顶面,或者第一二维码设置在包装盒的右侧面、背面和顶面。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的二维码防盗扫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二维码防盗扫结构包括嵌套在一起的两个二维码,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关联功能,节省了占用面积,改善了产品包装盒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二维码防盗扫结构设置在包装盒不同的面上,满足生产、运输环节扫码的同时,还具有防盗扫功能。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的包装盒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不被挤压变形时,第一二维码不能被有效识读,有效防止了产品售出前第一二维码被盗扫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上二维码集中设置,外观更简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二维码和第二二维码组合前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二维码和第二二维码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带有二维码防盗扫结构的包装盒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带有二维码防盗扫结构的包装盒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带有二维码防盗扫结构的包装盒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带有二维码防盗扫结构的包装盒展平状态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带有二维码防盗扫结构的包装盒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带有二维码防盗扫结构的包装盒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带有二维码防盗扫结构的包装盒的后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带有二维码防盗扫结构的包装盒展平状态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带有二维码的包装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二维码;2.第二二维码;3.包装盒;3-1.左侧面;3-2.正面;3-3.顶面;3-4.背面;4.隔离带;5.包装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二维码防盗扫结构,包括第一二维码1,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相邻的两个或者三个面上,可参考图3、图7所示。

图3、图7中所示的包装盒3是砖包,具有六个面,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砖包相邻的两个面上(两个面夹角在90度左右)。

本实施例中的二维码防盗扫结构的应用不局限于具有六个面的砖包,例如还可以适用于钻包,还可以适用于具有五个面的三角棱柱形包装盒(两个面夹角在60度左右),还可以适用于具有八个面的六角棱柱形包装盒(两个面夹角在120度左右),还可以适用于椭圆柱形包装盒,第一二维码1从柱形横截面椭圆形长轴的端点向两侧布置。

如图2所示,二维码防盗扫结构还包括第二二维码2,第二二维码2嵌套于第一二维码1中,即第二二维码2要覆盖住第一二维码1一部分识读区域。第二二维码2可以位于第一二维码1的中心位置,也可以位于第一二维码1的一侧,但是需要满足第二二维码2仅设置在包装盒3的一个面上。

第二二维码2仅设置在包装盒3的一个面上,第二二维码2可直接被识读,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的多个面上,第一二维码1在包装盒3展开之后可被识读。

第一二维码1和第二二维码2嵌套在一起,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关联功能,二维码集中设置,节省了占用面积,改善了产品包装盒外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二维码1采用QR码或DM码,或者现有技术中其他类型的二维码。

第一二维码1优选采用QR码,因为QR码具有纠错功能,容错率最高可达30%(有7%、15%、25%、30%等级别),适合嵌套其他图形或二维码。

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相邻的两个或者三个面上,此时任意一个面上的第一二维码1图形缺失已经突破了容错率,所以扫描任意一个面时,第一二维码1均不能被有效识读。

第二二维码2采用DM码,因为DM码的面积可以做得较小还能被有效识读,嵌套在第一二维码1中,不影响第一二维码1的识读。

第二二维码2的面积与第一二维码1的面积之比小于或等于第一二维码 1的容错率,这样第一二维码1在包装盒3展开后可以被识读。

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二二维码2的四周设置有隔离带4,这样可以防止第一二维码1的图形影响第二二维码2。隔离带4可以是一圈空白区域,也可以是一圈带颜色的区域,由于不符合二维码的编码规则,所以不能被有效识读,起到隔离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在存在隔离带4的情况下,要求第二二维码2与隔离带4的面积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二维码1的容错率。

第二二维码2可直接被识读,产品生产厂家可以利用包装盒3上的第二二维码2来关联产品种类、产品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第二二维码2可以在生产、运输环节被自动扫描或者人工扫描识别。

第一二维码1在包装盒3展开之后可被识读,产品生产厂家可以利用包装盒3上的第一二维码1作为网络链接,来推广一些促销活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因为通常情况下包装盒3展开之后产品就被破坏了,消费者只有在买了产品之后才可以识读第一二维码1,有效防止了盗扫的发生。

第一二维码1可以是唯一码,也即不同产品上的第一二维码1互不相同。第二二维码2也可以是唯一码,也即不同产品上的第二二维码2互不相同。一件产品上的第一二维码1可以与同一产品上的第二二维码2相互关联。

实施例2

如图3、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包装盒3,为砖包类型,包括六个面,包装盒3上设置有实施例1中所述的二维码防盗扫结构。

包装盒3中可以存储液体、气体、固体、粉末、颗粒等物质,应用于饮品、食品、医药等各种领域。

在本实施例中,二维码防盗扫结构中的第二二维码2位于第一二维码1 的侧边位置,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相邻的两个面上。

如图4、图5所示,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的左侧面3-1和正面 3-2,第二二维码2设置在包装盒3的正面3-2。

在产品生产或者运输环节中,扫描包装盒3的正面3-2,第二二维码2 可直接被识读。第一二维码1只有消费者购买并使用完成,在包装盒3展开之后才可被识读。

如图6所示,包装盒3展开之后,优选地展平至180度左右,第一二维码1左右两部分接近同一平面时可被识读。

图中所示第一二维码1采用沿竖直中心线左右平分的方式设置在包装盒 3的左侧面3-1和正面3-2。

还可以将二维码稍微倾斜设置,只要满足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 相邻的两个面上,包装盒3不展开就无法识读,第二二维码2仅设置在包装盒3的一个面上,第二二维码2可直接被识读即可。

还可以将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的右侧面和正面3-2,或者将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的左侧面3-1和背面3-4,或者将第一二维码1 设置在包装盒3的右侧面和背面3-4,技术效果和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的左侧面3-1和正面3-2是相同的。

二维码防盗扫结构的设置可参考如下方法:

将二维码印刷在包装材料上,印刷在包装材料将来成型为包装盒后两个面相接的位置,灌装成型或包装成型包装盒3时,二维码防盗扫结构就被分布在不同的面上了。

二维码表面还可以设置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保护层,保护层采用聚乙烯(PE)或者聚丙烯(PP),对包装材料起到保护、隔离、防水的效果。保护层也是在印制包装材料时所设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盗扫功能,还可在二维码表面设置易刮层覆盖第一二维码1,但是不用覆盖第二二维码2。

实施例3

如图7、图8、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与实施例2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的背面3-4和顶面3-3。

如图8、图9所示,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的背面3-4和顶面3-3,第二二维码2设置在包装盒3的顶面3-3。

在产品生产或者运输环节中,扫描包装盒3的顶面3-3,第二二维码2 可直接被识读。第一二维码1在包装盒3展开之后可被识读。

如图10所示,包装盒3展开之后,优选地展平接近180度,第一二维码1左右两部分接近同一平面时可被识读。

还可以将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的左侧面3-1和顶面3-3,或者将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的右侧面和顶面3-3,或者将第一二维码1 设置在包装盒3的正面3-2和顶面3-3,技术效果和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的背面3-4和顶面3-3是相同的。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盒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中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二维码防盗扫结构中的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相邻的三个面上。

例如,第一二维码1可以设置在包装盒3的左侧面、正面和顶面,即位于三个面的顶角处。只要满足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相邻的三个面上,包装盒3不展开就无法识读,第二二维码2仅设置在包装盒3的一个面上,第二二维码2可直接被识读即可。

第二二维码2可以位于左侧面、正面和顶面其中任意一个面上。

包装盒3被展开,左侧面、正面和顶面要接近处于同一个平面,这样第一二维码1才可以被有效识读。相比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相邻的两个面上,本实施例中第一二维码1的识读需要包装盒3被破坏的程度更大,包装盒3的防盗扫功能更好。

还可以将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的右侧面、正面和顶面,或者将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的左侧面、背面和顶面,或者将第一二维码1 设置在包装盒3的右侧面、背面和顶面,技术效果和第一二维码1设置在包装盒3的左侧面、正面和顶面是相同的。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包装材料5,该包装材料5用于制造实施例2、

实施例3、或实施例4中所述的包装盒3,包装材料5结构如图11所示,包装材料5上在预定位置印刷有实施例1中所述的二维码,具体地,二维码印刷在预定成型包装盒3的任意相邻两个面或三个面相接的位置,灌装成型或包装成型包装盒3时,二维码就被分布在不同的面上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