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报警功能的薄膜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7576发布日期:2019-07-17 05:5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报警功能的薄膜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带材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报警功能的薄膜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较薄的膜带在输送辊上输送的过程中有断裂的风险,断裂后若不能及时发现,会影响工作效率,也会对后续工序造成影响。实际的自动化生产中,膜带断裂后可能会过段时间后才会被发现,后续工序中可能会有对时间有要求的材质,例如待凝固的胶体等待覆膜,若膜带不能及时到达下一生产工序会造成材料的浪费,材料浪费后设备清洗占用机器,也会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报警功能的薄膜输送装置,能够在膜带断裂后及时提醒工作人员,降低生产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

一种带报警功能的薄膜输送装置,包括架体、输送辊、报警辊和膜带辊,输送辊和报警辊平行设置,膜带辊上的膜经输送辊输送进入生产线,报警辊连接有传感螺母,传感螺母随报警辊转动,传感螺母上部对应设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报警器和膜带输送装置的动力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线信号到传感螺母,传感螺母将红外线信号反射到红外接收器接收。

进一步地,所述膜带辊包括第一膜带辊和第二膜带辊,第一膜带辊和第二膜带辊均与架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采用报警灯,报警灯接收控制系统的信号进行报警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运算单元和输出单元,运算单元接收红外接收器的电信号进行计算并与预先编制好的数据进行比对,输出单元将电信号输出控制报警器和动力系统的通断。

进一步地,传感螺母螺纹连接在报警辊上。

进一步地,红外传感器通过螺栓固定于架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膜带辊有两个,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共用一套输送辊和报警辊。

传感螺母设置在报警辊上,传感器固定在架体上与之配合使用,膜带断裂,从动转动的报警辊停止转动,控制系统控制报警器打开,断掉输送轴的动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架体,2、输送辊,3、报警辊,5、第一膜带辊,6、第二膜带辊,7、传感螺母,8、红外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带报警功能的薄膜输送装置,包括架体1、输送辊2、报警辊3和膜带辊,输送辊2和报警辊3平行设置,膜带辊上的膜经输送辊2输送进入生产线,报警辊3连接有传感螺母7,传感螺母7随报警辊3转动,传感螺母7上部对应设有红外传感器8,红外传感器8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线信号到传感螺母7,传感螺母7将红外线信号反射到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传感器8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报警器和膜带输送装置的动力系统,报警器使用报警灯,报警灯接收控制系统的信号进行报警操作,红灯闪烁。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运算单元和输出单元,运算单元接收红外接收器的电信号进行计算并与预先编制好的数据进行比对,输出单元将电信号输出控制报警器和动力系统的通断。

所述膜带辊包括第一膜带辊5和第二膜带辊6,第一膜带辊5和第二膜带辊6均与架体1连接。

工作原理:缠绕有膜带的膜带辊,膜带经输送辊2和报警辊3输送到生产线进行后续的工序,膜带在经由输送辊2输送过程中会出现由于膜带过薄导致膜带断裂的情况出现,输送辊2为主动辊连接动力系统,报警辊3由膜带带动转动。自动化生产下若膜带断裂后没有发现会影响后续生产。膜带辊在转动过程中,由于红外传感器8和传感螺母7的存在,传感螺母7随报警辊3的转动而转动,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也呈现周期性地输入进控制系统,膜带断裂后,输送辊2仍在转动,但是报警辊3会停止转动,控制系统的反馈逻辑为一段时间内接收到电信号或者一段时间内一直接收到信号即为输送辊2停下,控制系统通过电路控制报警器报警且输送辊2的动力系统停下,报警灯红灯闪烁通知工作人员前来维修,报警灯设置于工人的工作台位置能够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第一膜带辊5缠绕的膜带用完之后,将第二膜带辊6上的膜带放进输送辊2进行使用,第一膜带辊5和第二膜带辊6交替使用,用同一套输送辊2和报警辊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