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楼建筑用钢梁吊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7754发布日期:2019-07-19 22:4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楼建筑用钢梁吊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楼建筑用钢梁吊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钢材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带动了钢结构加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大楼的建造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钢梁,加工厂在加工钢梁时需要对钢梁进行搬运,传统的搬运方式为通过设置在厂房楼层上的吊架进行搬运,这种吊架只能进行直线式的移动,并且绳索长度固定,当线长过长时需要将多余绳索通过人手缠绕起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钢梁搬运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楼建筑用钢梁吊运装置,设置独特的结构,提升钢梁搬运效率,减少搬运劳动力。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楼建筑用钢梁吊运装置,包括底座、旋转连接在底座上的立柱,立柱上套设有与立柱匹配的从动齿轮,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A,电机A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立柱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一侧设置有伸缩臂,横梁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B,电机B与伸缩臂丝杠连接,伸缩臂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臂、右臂,左臂和右臂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一侧旋转连接有转盘,转盘相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支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C,电机C输出轴固定连接在转盘一侧,伸缩臂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栓,螺栓上捆绑有绳索A和绳索B,绳索A和绳索B均缠绕在相对两横杆间。

优选地,伸缩臂一端设置有方形导条,横梁一端设置有与方形导条匹配的导槽,方形导条设置于导槽上且与导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左臂和右臂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D,支撑块与左臂和右臂滑动连接,电机D与支撑块丝杠连接。

优选地,左臂和右臂上均贯穿设置有滑道,支撑块一侧设置有与滑道匹配的导块,导块设置于滑道上且与滑道滑动连接。

优选地,绳索A和绳索B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套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楼建筑用钢梁吊运装置,设置独特的装配结构,将绳索A和绳索B分别捆绑在钢梁两侧,通过电机C驱动转盘转动,绳索A和绳索B上的多余长度将被缠绕在相对两横杆间,钢梁将被吊起,通过电机A驱动立柱转动从而带动钢梁横向摆动,通过电机B可驱动伸缩臂前后移动从而带动钢梁前后移动。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实现绳索的自动缠绕,提升钢梁搬运效率,减少搬运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梁吊运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底座1、立柱2、从动齿轮3、电机A4、主动齿轮5、横梁6、导槽60、伸缩臂7、方形导条70、电机B8、支架9、左臂90、滑道900、右臂91、支撑块10、导块100、转盘11、横杆12、电机C13、螺栓14、绳索A15、绳索B16、电机D17、套圈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大楼建筑用钢梁吊运装置,包括底座1、旋转连接在底座1上的立柱2,立柱2上套设有与立柱2匹配的从动齿轮3,底座1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A4,电机A4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从动齿轮3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5,立柱2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梁6,横梁6一侧设置有伸缩臂7,横梁6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B8,电机B8与伸缩臂7丝杠连接,伸缩臂7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9,支架9包括对称设置的左臂90、右臂91,左臂90和右臂9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支撑块10一侧旋转连接有转盘11,转盘11相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2,支撑块10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C13,电机C13输出轴固定连接在转盘11一侧,伸缩臂7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栓14,螺栓14上捆绑有绳索A15和绳索B16,绳索A15和绳索B16均缠绕在相对两横杆12间。

具体使用时,将绳索A15和绳索B16分别捆绑在钢梁两侧,通过电机C13驱动转盘11转动,绳索A15和绳索B16上的多余长度将被缠绕在相对两横杆12间,钢梁将被吊起,根据使用需要并通过电机C13的驱动将钢梁吊起到所需高度,通过电机A4驱动立柱2转动从而带动钢梁横向摆动,通过电机B8可驱动伸缩臂7前后移动从而带动钢梁前后移动,实现对钢梁快速有效的搬运。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实现对绳索的自动缠绕,提升钢梁搬运效率,减少搬运劳动力。

基于上述实施例,伸缩臂7一端设置有方形导条70,横梁6一端设置有与方形导条70匹配的导槽60,方形导条70设置于导槽60上且与导槽60滑动连接,通过电机B8驱动伸缩臂7前后移动时,方形导条70将沿着导槽60滑动,提升伸缩臂7移动稳定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左臂90和右臂9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D17,支撑块10与左臂90和右臂91滑动连接,电机D17与支撑块10丝杠连接。根据所需吊运的钢梁的长度,通过电机D17可驱动两侧支撑块10分别沿着左臂90和右臂91移动以调整两支撑块10之间的距离,提升钢梁吊运稳定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左臂90和右臂91上均贯穿设置有滑道900,支撑块10一侧设置有与滑道900匹配的导块100,导块100设置于滑道900上且与滑道900滑动连接,通过电机D17驱动两侧支撑块10分别沿着左臂90和右臂91移动时,导块100将沿着滑道900滑动,提升支撑块10移动稳定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绳索A15和绳索B16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套圈18,吊运时可将套圈18套在钢梁上,方便对钢梁进行固定,提升吊运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1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