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泡茶的饮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7001发布日期:2019-06-21 23:51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泡茶的饮水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瓶,尤其是指一种能够泡茶的饮水瓶。



背景技术:

饮水瓶是一种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而用于盛放茶或水等可饮用液体的容器,其一般均由瓶身和上瓶盖组成。但是现今的饮水瓶大多均只能够用于盛放液体,即如果用户要往普通饮水瓶内盛放茶水,只能将泡好的茶水倒入该饮水瓶内,若直接将茶叶放到饮水瓶内,虽然能让饮水瓶起到泡茶的作用,但是一来由于茶叶会上浮至瓶口,影响用户的饮用,二来由于瓶身一般较长,要伸入瓶身内部清洗茶叶不容易,需要耗费大量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泡茶的饮水瓶,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饮水瓶不便于用户进行泡茶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够泡茶的饮水瓶,包括瓶身以及上瓶盖,所述上瓶盖可拆卸地密封盖设于所述瓶身的上开口上,所述瓶身上还具有一下开口,所述下开口上可拆卸地密封盖设有一下瓶盖,所述下瓶盖包括底板、一体成型地连接在该底板上侧的外环形侧板以及漏网组件,所述外环形侧板内侧壁具有内螺纹,所述漏网组件通过其外侧的第一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地锁合连接在所述外环形侧板内侧,茶叶能够容置于所述漏网组件与底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下开口外侧具有第二外螺纹,所述下瓶盖通过所述内螺纹与该第二外螺纹相适配地锁合连接在所述下开口外侧,使得所述下开口、漏勺组件能够呈上下分布地分别锁合连接在所述外环形侧板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漏勺组件包括内环形侧板以及连接在该内环形侧板内侧壁上的漏网,所述第一外螺纹位于所述内环形侧板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环形侧板上侧开设有复数个插槽,还包括一解锁件,所述解锁件能够插入所述复数个插槽内,进而操作所述内环形侧板旋入旋出。

进一步的,所述解锁件包括旋动块以及复数个与所述复数个插槽一一对应适配的插脚,每个所述插脚均通过一支脚与所述旋动块连接。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下瓶盖包括外环形侧板、底板、漏勺组件,使得用户要使用本饮水瓶进行泡茶时,可以先将茶叶放置于底板上侧,再将漏勺组件旋入外环形侧板内,从而让茶叶能够容置于漏网组件与底板之间,之后将下瓶盖密封盖设于瓶身的下开口处,并往瓶身内加水进行泡茶时,茶叶就不会上浮至上开口影响用户饮用;如用户不需要泡茶,仅需将漏网组件卸下,让本实用新型作普通饮水瓶之用便可;此外,清洗时用户仅需在将下瓶盖旋下后,再将漏网组件旋下,就能将茶叶清洗掉,操作非常简便。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插槽和解锁件,则提高了内环形侧板旋入旋出时的简易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分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瓶盖和解锁件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漏网组件上插设有解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一种能够泡茶的饮水瓶,包括瓶身1以及上瓶盖2,上瓶盖2可拆卸地密封盖设于瓶身1的上开口11上,本实施例中,上瓶盖2通过螺纹连接在上开口11上;瓶身1上还具有一下开口12,下开口12上可拆卸地密封盖设有一下瓶盖3,下瓶盖3包括底板31、一体成型地连接在该底板31上侧的外环形侧板32以及漏网组件33,外环形侧板32内侧壁具有内螺纹321,漏网组件33通过其外侧的第一外螺纹331与内螺纹321相适配地锁合连接在外环形侧板32内侧,茶叶能够容置于漏网组件33与底板31之间。通过设置下瓶盖3包括外环形侧板32、底板31、漏勺组件33,使得用户要使用本饮水瓶进行泡茶时,可以先将茶叶放置于底板上侧,再将漏勺组件33旋入外环形侧板32内,从而让茶叶能够容置于漏网组件33与底板31之间,之后将下瓶盖3密封盖设于瓶身的下开口12处,并往瓶身1内加水进行泡茶时,茶叶就不会上浮至上开口11影响用户饮用;如用户不需要泡茶,仅需将漏网组件33卸下,让本实用新型作普通饮水瓶之用便可;此外,清洗时用户仅需在将下瓶盖旋下后,再将漏网组件旋下,就能将茶叶清洗掉,操作非常简便。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下开口12外侧具有第二外螺纹121,下瓶盖3通过内螺纹321与该第二外螺纹121相适配地锁合连接在下开口12外侧,使得该下开口12、漏勺组件33能够呈上下分布地分别锁合连接在外环形侧板32内侧。其目的在于一是提高本饮水瓶外观的美感,二是降低饮水瓶成型工艺的难度,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至于上开口11与上瓶盖2之间、下开口12与下瓶盖3之间通过食品级密封圈实现密封防止液体漏出为现有常规技术手段,自不必赘述。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具体的,漏勺组件33包括内环形侧板332以及连接在该内环形侧板332内侧壁上的漏网333,第一外螺纹331位于内环形侧板332外侧壁上。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内环形侧板332上侧开设有复数个插槽334,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解锁件4,解锁件4能够插入该复数个插槽334内,进而操作内环形侧板332旋入旋出。解锁件4包括旋动块41以及复数个与复数个插槽334一一对应适配的插脚42,每个插脚42均通过一支脚43与旋动块41连接。通过设置插槽334和解锁件4,则提高了内环形侧板332旋入旋出时的简易程度。本实施例中,插槽334的个数为两个,并且对称布置;插脚42的个数也为两个,使用时,仅需将两个插脚42对应插入两个插槽334内,再转动旋动块41便可。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