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防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4111发布日期:2019-07-24 10:01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防潮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防潮箱。



背景技术:

潮湿的天气或者潮湿的空间会使部分药品或样品受潮,从而导致药品变质、样品损坏,具备防潮功能的密闭真空箱是实验室必不可少的物品。

现有的防潮箱为了保证密封性,一般采用胶水拼合粘接的,硅油密封的,也有用一次性注塑成型的。胶水粘接的密封性往往都不太好,硅油密封会影响到样品和实验室的洁净,而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的真空防潮箱,也多需要开模,代价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防潮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防潮箱,包括底密封仓和顶盖,底密封仓和顶盖之间设置有可以拆卸的隔层密封仓,底密封仓和隔层密封仓的顶面设置有密封沟槽和子口,顶盖和隔层密封仓的底面和设置有与子口相对应的子口沟槽,子口和子口沟槽均为对应尺寸,密封槽内均设置有密封圈,底密封仓和隔层密封仓的顶部边缘至少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锁扣,隔层密封仓的底部边缘和顶盖的边缘均设置有与锁扣相对应的卡扣,底密封仓的侧壁设置有抽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密封仓设置有多层。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密封仓的底部设置有隔板支撑,隔板支撑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隔板,隔板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密封仓和隔层密封仓的顶部边缘设置的锁扣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连接有真空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真空防潮箱仅采用密封圈与锁扣,便可以达到无油密封,此种设计方案,几乎无需考虑加工工艺造成的密封效果差,只需合理的选择密封圈的尺寸与沟槽尺寸的匹配,便可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且与一次性注塑成型有着不相上下的密封效果,相对来说更加干净、环保、节约成本。采用了多层堆叠、隔板分隔设计。此设计在保证了可以放置尺寸较大的样品同时,可以分层放置更多样品或是放置高度较高样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真空防潮箱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空防潮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真空防潮箱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密封仓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层密封仓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隔层密封仓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顶盖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密封仓;2、顶盖;3、隔层密封仓;5、密封沟槽;6、子口;7、子口沟槽;8、密封圈;9、锁扣;10、卡扣;11、抽气阀;12、隔板支撑部;13、隔板;14、通孔;15、真空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7所示,一种真空防潮箱,包括底密封仓1和顶盖2,底密封仓1和顶盖2之间设置有可以拆卸的隔层密封仓3,底密封仓1和隔层密封仓3的顶面设置有密封沟槽5和子口6,顶盖2和隔层密封仓3的底面和设置有与子口6相对应的子口沟槽7,子口6和子口沟槽7均为对应尺寸,密封沟槽5内均设置有密封圈8,底密封仓1和隔层密封仓3的顶部边缘至少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锁扣9,隔层密封仓3的底部边缘和顶盖2的边缘均设置有与锁扣9相对应的卡扣10,底密封仓1的侧壁设置有抽气阀11。

该真空防潮箱,仅采用子口6、密封圈8与锁扣9,便可以达到无油密封,此种设计方案,其中锁扣9一般采用四个均匀分布,几乎无需考虑加工工艺造成的密封效果差,只需合理的选择密封圈8的尺寸与密封沟槽5尺寸的匹配,便可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且与一次性注塑成型有着不相上下的密封效果,相对来说更加干净、环保、节约成本。

所述隔层密封仓3设置有多层。

所述隔层密封仓3的底部设置有隔板支撑部12,隔板支撑部12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隔板13,隔板13设置有通孔14。

采用了多层隔层密封仓3、隔板13分隔设计,多层隔层密封仓3之间同样采用密封圈8与锁扣9连接。此设计在保证了可以放置尺寸较大的样品同时,可以分层放置更多样品或是放置高度较高样品。通过多层隔层密封仓3结构来实现多层多数目存放。隔板13通孔使各层连通,不影响通过抽气阀11抽气,隔板13可拆卸,清理方便,且这种分隔结构能让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进行调整层数。

所述顶盖2连接有真空表15。

真空表15可以随时观察真空箱内的真空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