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包装机的气胀轴托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2635发布日期:2019-07-19 22:2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包装机的气胀轴托纸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包装机的气胀轴托纸机构。



背景技术:

包装机就是把产品包装起来的一类机器,起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包装机采用彩色触摸屏和稳定可靠的双轴高精度输出的PLC控制、制袋、计量、充填、封合、打码、切袋一次性完成;其采用气路控制和电路控制独立分离,噪音小,性能稳定。采用双皮带伺服拉模和双伺服控制,阻力少,包装袋成型好,更美观,实现高精度定位,尺寸准确。但是传统的包装机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是,传统的包装机在进行纸筒包装膜安装时,操作麻烦,安装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第二是,传统的包装机在安装纸筒包装膜,易现出装夹纸筒包装膜不稳固,导致后期流水生产时,纸筒包装膜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从而最终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不合格率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包装机的气胀轴托纸机构,它采用气胀轴托纸机构来提高装夹包装膜速度和稳定性,它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便快捷,速度快,稳定性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装机的气胀轴托纸机构,它包括气胀轴托纸机构本体,该气胀轴托纸机构本体包括

气胀轴;

固定轴承座组件,安装在所述气胀轴的左端部;

刹车轮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轴承座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气胀轴为东莞市润程机械厂生产的板条式气胀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承座组件包括轴承座壳体,轴承座壳体与包装机的机架相连,采用螺丝固定,轴承座壳体内安装有轴承,气胀轴的左端部插设在轴承中。

进一步地,所述刹车轮组件包含刹车皮带、刹车皮带调节弹簧、刹车轮;刹车皮带一端连接螺钉固定,刹车皮带另一端连接刹车皮带调节弹簧的一端,刹车皮带包裹在刹车轮上;所述刹车皮带调节弹簧另一端用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轴承座组件上;所述刹车轮与所述的气胀轴相连,采用螺丝固定。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装机的气胀轴托纸机构,它采用气胀轴托纸机构来提高装夹包装膜速度和稳定性,它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便快捷,速度快,稳定性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带刹车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带刹车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胀轴;2、纸筒包装膜;3、固定轴承座组件;4、刹车轮组件;41、刹车皮带;42、刹车皮带调节弹簧;43、刹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装机的气胀轴托纸机构,它包括气胀轴托纸机构本体,该气胀轴托纸机构本体包括气胀轴1、固定轴承座组件3和刹车轮组件4;

所述气胀轴1的左端部上安装有固定轴承座组件3;所述固定轴承座组件3上安装有刹车轮组件4。

进一步地,所述气胀轴1为东莞市润程机械厂生产的板条式气胀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承座组件3包括轴承座壳体31,轴承座壳体31与包装机的机架相连,采用螺丝固定,轴承座壳体31内安装有轴承32,气胀轴1的左端部插设在轴承32中。

进一步地,所述刹车轮组件4包含刹车皮带41、刹车皮带调节弹簧42、刹车轮43;刹车皮带41一端连接螺钉固定,刹车皮带41另一端连接刹车皮带调节弹簧42的一端,刹车皮带41包裹在刹车轮43上;所述刹车皮带调节弹簧42另一端用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轴承座组件3上;所述刹车轮43与所述的气胀轴1相连,采用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设计中,气胀轴1为南通市宏大机电制造公司生产的凸键式气胀轴,气胀轴1的轴杆上安装纸筒包装膜2,向气胀轴1的轴心充入高压气体,此时气胀轴1(板条式气胀轴)充气时铝合金板条撑开,涨紧纸筒包装膜2,从而将纸筒包装膜2固定在气胀轴1上。

本设计中,气胀轴1的一端穿插在固定轴承座组件3的轴承32,因此方便气胀轴1旋转,从而形成纸筒包装膜2收绕。本设计在固定轴承座组件3的轴承座壳体31上安装有刹车轮组件4,刹车轮43与气胀轴1连接,刹车皮带调节弹簧42起涨紧作用,利用刹车皮带41来控制刹车轮43,从而方便控制气胀轴1旋转。刹车轮组件4工作时,夹住气胀轴1上的筒形二阶凸台,从而能够方便控制旋转,起到收放纸筒包装膜2的作用。

本设计工作时,气胀轴1放气将纸筒包装膜2套到气胀轴1上合适位置,然后给气胀轴1充气就可以牢固高效的装夹纸筒包装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装机的气胀轴托纸机构,它采用气胀轴托纸机构来提高装夹包装膜速度和稳定性,它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便快捷,速度快,稳定性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