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装调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1926发布日期:2019-10-19 03:4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侧装调压柱的制作方法

该实用新型属于电梯系统配套设备的范畴。



背景技术:

现在,高层建筑越来越高,电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现行的电梯,一般是曳引式智能电梯,曳引机设置在建筑物顶部,利用钢丝绳曳引电梯轿厢和对重体提升或下降;电梯轿厢和对重体下部装配平衡链。针对后装电梯系统,建筑物顶部没有预留曳引机房,针对此种情况,自平衡智能电梯系统出现;该系统节省了曳引机房,曳引机可选择性装配在电梯系统的下部,取缔了平衡链,加装下曳引绳;从而要求上曳引绳和下曳引绳对曳引机的曳引轮的张紧力可调,因此在轿厢或对重体上设计牵引力可调的装置,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所需,特设计了这种侧装调压柱。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侧装调压柱,由筒体、回位弹簧、牵引柱组成;其特征是:筒体内置牵引柱和回位弹簧;牵引柱一端压覆回位弹簧,另一端穿过回位弹簧和筒体底部的缩孔导出筒体,并预留曳引绳装配孔。

如上所述,筒体侧面设置固定孔,一端开口,设置防水帽;另一端预留缩孔,方便装配回位弹簧。

如上所述,牵引柱一端预留端堵,用于压覆回位弹簧;中间或另一端预留曳引绳装配孔。

如上所述,侧装调压柱利用筒体上的固定孔装配在电梯轿厢的侧壁,牵引柱的曳引绳装配孔固定下曳引绳,下曳引绳另一端通过曳引轮或过渡轮与对重体的下部连接;利用下曳引绳代替平衡链;对重体的上部固定上曳引绳,上曳引绳另一端通过曳引轮或过渡轮与电梯轿厢上部连接。

如上所述,通过调节曳引轮和过渡轮的相对距离使侧装调压柱的回位弹簧受力压缩,以增加曳引轮和曳引绳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曳引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过小,使电梯系统出现打滑失控现象。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回位弹簧的张力来调节曳引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达到防止电梯系统因摩擦力小而打滑失控的目的;同时可以选择性把曳引机装配在电梯系统的下部,节省机房,适应于后加装电梯的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该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筒体 11固定孔 12 防水帽 13 缩孔 2 回位弹簧 3 牵引柱 31 端堵 32 曳引绳装配孔 。

具体实施方式

侧装调压柱,由筒体(1)、回位弹簧(2)、牵引柱(3)组成;其特征是:筒体(1)内置牵引柱(3)和回位弹簧(2);牵引柱(3)一端压覆回位弹簧(2),另一端穿过回位弹簧(2)和筒体(1)底部的缩孔(13)导出筒体(1),并预留曳引绳装配孔(32)。

如上所述,筒体(1)侧面设置固定孔(11),一端开口,设置防水帽(12);另一端预留缩孔(13),方便装配回位弹簧(2)。

如上所述,牵引柱(3)一端预留端堵(31),用于压覆回位弹簧(2);中间或另一端预留曳引绳装配孔(32)。

如上所述,侧装调压柱利用筒体(1)上的固定孔(11)装配在电梯轿厢的侧壁,牵引柱(3)的曳引绳装配孔(32)固定下曳引绳,下曳引绳另一端通过曳引轮或过渡轮与对重体的下部连接;利用下曳引绳代替平衡链;对重体的上部固定上曳引绳,上曳引绳另一端通过曳引轮或过渡轮与电梯轿厢上部连接。

如上所述,通过调节曳引轮和过渡轮的相对距离使侧装调压柱的回位弹簧(2)受力压缩,以增加曳引轮和曳引绳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曳引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过小,使电梯系统出现打滑失控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