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称重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1985发布日期:2019-06-26 01:21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称重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称重灌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灌装机为了使灌装更加精确,减小了出料口的大小,使得灌装效率大大降低,例如专利号为201520829974.0的专利一种上称重灌装机,包括“机架(1)固定在机架(1)顶部的料箱(2),与机架(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的升降框架(3),安装在升降框架(3)上的多个称重控制单元(4),安装在机架(1)上并驱动升降框架(3)升降的升降电机(6);所述料箱(2)的底部设有多个出料口,并分别连通多个称重控制单元(4)的进口;所述容器输送装置(5)用于输送容器(9)。”其称重仓底部的下料头很小,严重影响了灌装效率,而且只能灌装水之类的产品,约束了其灌装范围。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人员研究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上称重灌装机,能有效解决上述灌装效率较低,灌装范围较窄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上称重灌装机,包括机箱、升降框架,上称重机构包括升降框架和称重单元,上称重机构与配电箱连接,升降框架固定在机箱内的上部,称重单元正下面设置输送线机构,输送线机构从机箱侧面横穿机箱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称重单元包括加料灌装头、加料控制阀、称重仓、称重传感器、称重支架、下料控制气缸、活塞杆,下料管、下料管开口、下料头,加料灌装头和下料控制气缸设置在称重仓顶部,加料灌装头下设置一个加料控制阀,控制阀固定在称重支架上,称重仓底部设置一个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固定在称重支架上,下料控制气缸下面设置一根活塞杆,活塞杆包裹在下料管内,下料管在称重仓内的下部设置一个下料管开口,下料管底部与下料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称重仓底部往下料管方向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称重支架呈L型包裹在称重仓外。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线机构包括传送带、电机、分桶气缸、阻桶气缸、固定架,分桶气缸位于输送线机构进料端,阻桶气缸缸位于输送线机构出料端,分桶气缸和阻桶气缸均可在输送线机构上可最大滑动3个称重仓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机箱正面有两个双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传送装置与灌装称重装置相匹配,将出料头设置加宽,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称重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称重仓结构图。

附图标记:输送线机构-1、传送带-101、电机-102、分桶气缸-103、阻桶气缸-104、固定架-105、机箱-2、配电箱-3、料仓-4、上称重机构-5、升降框架-6、称重单元7、加料灌装头-701、加料控制阀-702、称重仓-703、称重传感器-704、称重支架-705、下料控制气缸-706、活塞杆-707、下料管-708、下料管开口-709、下料头-7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上称重灌装机,包括机箱2、升降框架6,上称重机构5包括升降框架6和称重单元7,上称重机构5与配电箱3连接,升降框架6固定在机箱2内的上部,称重单元7正下面设置输送线机构1,输送线机构1从机箱2侧面横穿机箱2内部。灌装过程:产品罐由输送线机构1传输至机箱2内部,当产品罐数量到达预定值时,分桶气缸103将后面未进入机箱2的产品罐分隔开,阻桶气缸104阻止已经进入的产品罐跑出机箱2,分桶气缸103和阻桶气缸104配合将产品罐固定于称重单元7下方,分桶气缸103和阻桶气缸104选用华通气动MAL型号气缸,由配电箱3控制加料控制阀702的开关,将料从料仓4灌入称重仓703中,到达预定值后称重传感器704反馈信号到配电箱3,配电箱3关闭加料控制阀702,配电箱3选用创福新锐型号为CFXR-582的PLC配电箱,控制阀702为上海贤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ASCO电磁阀,下料控制气缸706将活塞杆707拉起,料由下料管开口709流进产品罐,装到预定值后活塞杆707堵住下料管708和下料管开口709,分桶气缸103和阻桶气缸104打开,输送线机构1将产品罐运输至下一环节,下料控制气缸706为宁波汉得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ACP系气缸。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上称重灌装机,包括机箱2、升降框架6,上称重机构5包括升降框架6和称重单元7,上称重机构5与配电箱3连接,升降框架6固定在机箱2内的上部,称重单元7正下面设置输送线机构1,输送线机构1从机箱2侧面横穿机箱2内部。所述称重单元7包括加料灌装头701、加料控制阀702、称重仓703、称重传感器704、称重支架705、下料控制气缸706、活塞杆707,下料管708、下料管开口709、下料头710,加料灌装头701和下料控制气缸706设置在称重仓703顶部,加料灌装头701下设置一个加料控制阀702,控制阀702固定在称重支架705上,称重仓703底部设置一个称重传感器704,称重传感器704固定在称重支架705上,下料控制气缸706下面设置一根活塞杆707,活塞杆707包裹在下料管708内,下料管708在称重仓703内的下部设置一个下料管开口709,下料管708底部与下料头710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称重传感器704冠一科仪有限公司PFP350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活塞杆707材质为铁,活塞杆707直径大于下料头710直径,活塞杆707能将下料头710其密封堵住,下料管708由称重仓703顶部一直延伸到称重仓703下外部与下料头710连接,下料管708孔略大于下料头710孔,方便快速灌装。

实施例三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上称重灌装机,包括机箱2、升降框架6,上称重机构5包括升降框架6和称重单元7,上称重机构5与配电箱3连接,升降框架6固定在机箱2内的上部,称重单元7正下面设置输送线机构1,输送线机构1从机箱2侧面横穿机箱2内部。所述称重仓703底部往下料管708方向倾斜。

本实施例中,所述称重仓703材料为铁。

实施例四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上称重灌装机,包括机箱2、升降框架6,上称重机构5包括升降框架6和称重单元7,上称重机构5与配电箱3连接,升降框架6固定在机箱2内的上部,称重单元7正下面设置输送线机构1,输送线机构1从机箱2侧面横穿机箱2内部。所述称重支架705呈L型包裹在称重仓703外。

本实施例中,称重支架705为材料为铁。

实施例五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上称重灌装机,包括机箱2、升降框架6,上称重机构5包括升降框架6和称重单元7,上称重机构5与配电箱3连接,升降框架6固定在机箱2内的上部,称重单元7正下面设置输送线机构1,输送线机构1从机箱2侧面横穿机箱2内部。所述输送线机构1包括传送带101、电机102、分桶气缸103、阻桶气缸104、固定架105,分桶气缸103位于输送线机构1进料端,阻桶气缸104缸位于输送线机构1出料端,分桶气缸103和阻桶气缸104均可在输送线机构1上可最大滑动3个称重仓502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分桶气缸103和阻桶气缸104选用华通气动MAL型号气缸,电机102为泰恩瑞TLX-D信号的电机。

实施例六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上称重灌装机,包括机箱2、升降框架6,上称重机构5包括升降框架6和称重单元7,上称重机构5与配电箱3连接,升降框架6固定在机箱2内的上部,称重单元7正下面设置输送线机构1,输送线机构1从机箱2侧面横穿机箱2内部。所述机箱2正面有两个双开门。

本实施例中,机箱2正面有两个双开门,打开面积大,为后期维护清洁提供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