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盘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6320发布日期:2019-08-21 00:1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盘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车间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料盘,还涉及一种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车间使用的周转料盘,为了便于生产线前后工序的区分,通常的做法是不同工序使用不同颜色的料盘。这样存在诸多缺陷,首先,使用同套模具生产不同颜色的料盘,切换时浪费时间、效率低下;其次,特殊颜色的原材(如蓝色、绿色等)成本较高,导致料盘的成本相应提高。此外,每种颜色的料盘只能适用于特定的工序,在料盘出现短缺时无法共享使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区分料盘的方式容易造成管理混乱、成本过高等问题。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料盘及生产线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料盘,包括料盘本体及设置在料盘本体上的标识部件,所述标识部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料盘本体的边缘处;在所述料盘本体和所述标识部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卡槽,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勾,所述料盘本体与标识部件通过卡槽及卡勾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勾设置在标识部件面向所述料盘本体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卡槽贯穿设置在所述料盘本体上;或者,

所述卡勾设置在料盘本体面向所述标识部件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卡槽贯穿设置在所述标识部件上。

可选地,所述料盘本体与所述标识部件相连处开设有与所述标识部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标识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凹槽中,所述标识部件的表面与所述料盘本体的表面相齐平。

可选地,所述标识部件设置有两个。

可选地,两个所述标识部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料盘本体的长边两侧。

可选地,所述标识部件上设置有彩色标识、条形码标识、二维码标识或RFID标签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标识部件的外表面开设有条形槽。

可选地,所述卡槽及卡勾均设置两个。

可选地,当所述卡勾设置在标识部件上时,所述标识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卡勾的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盲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线,其包括至少两种工序,每种所述工序均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料盘,同一种所述工序上设置的所述料盘的标识部件相同,不同工序上设置的所述料盘的标识部件各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料盘,包括料盘本体及可拆卸地连接在料盘本体上的标识部件;通过设置标识部件,通过标识部件对料盘进行区分,而料盘本体为通用的样式,降低了料盘的生产成本;并且由于标识部件能够从料盘本体上拆卸下来,提高了料盘本体的通用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料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标识为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料盘中料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料盘中标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料盘。该料盘包括料盘本体1及设置在料盘本体1上的标识部件2,所述标识部件2可拆卸地连接在料盘本体1的边缘处。在所述料盘本体1和所述标识部件2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卡槽3,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3相匹配的卡勾4,所述料盘本体1与标识部件2通过卡槽3及卡勾4配合连接。

卡勾4可以设置在标识部件2面向所述料盘本体1一侧的表面上,相应地,卡槽3贯穿设置在料盘本体1上;或者,卡勾4设置在料盘本体1面向标识部件2一侧的表面上,这种情况下就把卡槽3贯穿设置在标识部件2上。通过卡勾4与卡槽3可以很方便地将料盘本体1与标识部件2连接起来,并且拆卸也非常方便。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料盘本体1与所述标识部件2相连处开设有与所述标识部件2相匹配的凹槽11,所述标识部件2被设置在所述凹槽11中,所述标识部件2的表面与所述料盘本体1的表面相齐平。

连接时,将标识部件2放置于料盘本体1的凹槽11处,标识部件2的上表面与料盘本体1的上表面正好齐平,这样不会因为设置标识部件2而影响料盘本体1本身的尺寸与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识部件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标识部件2对称设置在料盘本体1的长边两侧。

料盘本体1的宽边为料盘的定位边,因此不将标识部件2设置在料盘本体1的宽边上,以免影响料盘的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识部件2上设置有彩色标识、条形码标识、二维码标识或RFID标签中的任意一种。

将标识部件2做成不用的颜色来标识不同工序使用的料盘,通过标识部件2来进行颜色管控,而料盘本体1均为统一的黑色,大幅度降低了原材成本,节省费用。并且由于标识部件2可拆卸地与料盘本体1连接,因此标识部件2可以进行重复回收使用,节省费用;此外,当某一个特定工序的料盘数量短缺时,可通过更换标识部件2来进行料盘的增补。

还可以在标识部件2上设置条形码标识或二维码标识,通过扫码对料盘本体1进行区分;还可以在标识部件2上设置RFID标签,通过查看和识别射频识别标签对料盘本体1进行区分;当然,还可以在标识部件2上贴不同的标签对其进行区分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3及卡勾4均设置两个,以使卡槽3与卡勾4的连接更加稳固,防止标识部件2松动脱落。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识部件2的外表面开设有条形槽21。

由于该标识部件2为注塑成型,而注塑制品由于成型工艺的特点一个普遍存在的缺点是有内应力,内应力的存在不仅是注塑制品在储存和使用中出现翘曲变形和开裂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注塑制品各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标识部件2的外表面设置条形槽21,能够在注塑过程中有效消除材料的应力应变,防止材料出现翘曲变形、开裂等缺陷。并且,条形槽21的设置,在需要取下标识部件2时,方便操作者手握住条形槽21处对标识部件2施力以取下标识部件2。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卡勾4设置在标识部件2上时,所述标识部件2的外表面与卡勾4的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盲孔22。

由于标识部件2在注塑成型时,设置卡勾4的部位厚度最大,因此该处最容易引起应力应变,使材料出现缺陷,所以在卡勾4对应的位置处开设盲孔22能够有效去除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防止材料出现翘曲变形及开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线,其包括至少两种工序,每种所述工序均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料盘,同一种所述工序上设置的所述料盘的标识部件2相同,不同工序上设置的所述料盘的标识部件2各不相同。

通过识别不同的标识部件2便可区分不同工序使用的料盘,在某一种工序使用的料盘紧缺时,可通过更换标识部件2来对该工序的料盘进行增补,提高了料盘本体的通用性。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