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有机肥密封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6378发布日期:2019-07-13 09:0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有机肥密封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有机肥密封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因此,生物有机肥在不使用时需要将其储存起来。

现有的储存装置在取生物有机肥时,因储存装置过重和过大,使得生物有机肥的取用过程比较麻烦,且在取完生物有机肥后,需要对储存装置进行清理,但现有的储存装置的底部与人们之间距离较大,使得储存装置的底部难以清理,同时现有的储存装置的密封性过于薄弱,使得生物有机肥的效果会因接触空气而大大降低,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密封储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储存装置在取生物有机肥时,因储存装置过重和过大,使得生物有机肥的取用过程比较麻烦,且在取完生物有机肥后,需要对储存装置进行清理,但现有的储存装置的底部与人们之间距离较大,使得储存装置的底部难以清理,同时现有的储存装置的密封性过于薄弱,使得生物有机肥的效果会因接触空气而大大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有机肥密封储存装置,包括主体、防腐层和密封垫,所述主体的上方和底盘的上方均固定有外螺纹,且外螺纹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同时第一内螺纹分别与顶盖和主体的内壁下方相固定,所述主体的上方安装有顶盖,且顶盖的内部下方开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且螺栓的下方固定有竹炭板,所述顶盖和底盘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转把,所述主体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座,且主体的下方安装有底盘,所述防腐层分别设置于主体、顶盖和底盘的内壁,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中心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且螺母远离主体中心轴的一侧设置有通孔,同时通孔与螺纹柱相接触,所述通孔开设于固定板的内部上方,且固定板的下方固定有底座,所述底盘的外部四周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底座相连接,所述密封垫安装于外螺纹的外部四周,且密封垫与主体、顶盖和底盘相接触,所述限位块靠近主体中心轴的一侧安装有橡胶板,且限位块的外壁下方设置有限位槽,同时限位槽开设于底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盘的直径与主体的直径相等,且底盘通过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呈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竹炭板的中轴线与主体的中轴线相重合,且竹炭板通过螺栓和第二内螺纹与顶盖呈螺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腐层设置有三段,且防腐层分别设置于主体、顶盖和底盘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为圆形结构体,且凹槽的中心线与主体的中心线相重合,同时凹槽的直径大于螺纹柱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设置为镂空圆柱形结构体,且密封垫的直径大于外螺纹的直径,同时密封垫的直径与主体、顶盖和底盘的直径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生物有机肥密封储存装置,

(1)通过主体上的底盘,能够使底盘通过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从主体上拧下,使得底盘中不易清理的生物有机肥,因底盘与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而具有方便清理的效果,从而对储存装置的生物有机肥的清理起到促进作用;

(2)通过顶盖内的竹炭板,使得竹炭板将生物有机肥中存在的异味进行吸附,促使储存装置打开时,不会有较大的异味散发在空中,从而降低因异味对人们的影响;

(3)通过主体、顶盖和底盘内的防腐层,能够使储存装置在储存生物有机肥时,不会被生物有机肥所侵蚀,使得储存装置具有长久使用的效果,从而对储存装置的使用寿命起到一种保障;

(4)通过固定座内的凹槽,使得主体可通过凹槽在螺纹柱上进行转动,促使主体储存生物有机肥过重时,可通过主体的的转动,将主体进行倾斜,使得主体内的生物有机肥能从倾斜的主体内向外滑出,从而使生物有机肥的取用具有一种方便轻松的效果;

(5)通过主体、顶盖和底盘之间的密封垫,能够使主体、顶盖和底盘之间的缝隙被密封垫填充,使得主体内的气密性得到增强,从而降低生物有机肥接触空气的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座、限位槽和限位块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外螺纹,3、第一内螺纹,4、顶盖,5、第二内螺纹,6、螺栓,7、竹炭板,8、转把,9、固定座,10、底盘,11、防腐层,12、凹槽,13、螺纹柱,14、螺母,15、通孔,16、固定板,17、底座,18、限位块,19、密封垫,20、橡胶板,2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有机肥密封储存装置,包括主体1、外螺纹2、第一内螺纹3、顶盖4、第二内螺纹5、螺栓6、竹炭板7、转把8、固定座9、底盘10、防腐层11、凹槽12、螺纹柱13、螺母14、通孔15、固定板16、底座17、限位块18、密封垫19、橡胶板20和限位槽21,主体1的上方和底盘10的上方均固定有外螺纹2,且外螺纹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3,同时第一内螺纹3分别与顶盖4和主体1的内壁下方相固定,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顶盖4,且顶盖4的内部下方开设有第二内螺纹5,第二内螺纹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6,且螺栓6的下方固定有竹炭板7,顶盖4和底盘10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转把8,主体1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座9,且主体1的下方安装有底盘10,防腐层11分别设置于主体1、顶盖4和底盘10的内壁,固定座9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2,且凹槽12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柱13,螺纹柱13的中心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14,且螺母14远离主体1中心轴的一侧设置有通孔15,同时通孔15与螺纹柱13相接触,通孔15开设于固定板16的内部上方,且固定板16的下方固定有底座17,底盘10的外部四周安装有限位块18,且限位块18与底座1相连接,密封垫19安装于外螺纹2的外部四周,且密封垫19与主体1、顶盖4和底盘10相接触,限位块18靠近主体1中心轴的一侧安装有橡胶板20,且限位块18的外壁下方设置有限位槽21,同时限位槽21开设于底座17的内部。

本例的底盘10的直径与主体1的直径相等,且底盘10通过外螺纹2与第一内螺纹3呈螺纹连接,通过底盘10,使得底盘10可通过外螺纹2和第一内螺纹3从主体1上拆下,促使底盘10内的生物有机肥被方便清理。

竹炭板7的中轴线与主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且竹炭板7通过螺栓6和第二内螺纹5与顶盖4呈螺纹结构,通过竹炭板7,使得生物有机肥携带的异味被竹炭板7吸收,促使打开储存装置时,不会有太大的异味散发,从而降低异味对人们的影响。

防腐层11设置有三段,且防腐层11分别设置于主体1、顶盖4和底盘5的内壁,通过防腐层11,使得储存装置不会因生物有机肥而出现被腐蚀的情况,从而对储存装置的使用寿命起到一种保障。

凹槽12设置为圆形结构体,且凹槽12的中心线与主体1的中心线相重合,同时凹槽12的直径大于螺纹柱13的直径,通过凹槽12,使得主体1通过凹槽12在螺纹柱13上转动,促使主体1具有可倾斜的效果,从而使主体1内的生物有机肥可通过切斜角度从主体1内向外滑出。

密封垫19设置为镂空圆柱形结构体,且密封垫19的直径大于外螺纹2的直径,同时密封垫19的直径与主体1、顶盖4和底盘10的直径相等,通过密封垫19,使得主体1和顶盖4与主体1与底盘10之间的缝隙被填充,促使主体1内的气密性得到增强,从而降低生物有机肥接触空气的机率。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生物有机肥密封储存装置时,首先将储存装置通过底座17移动到合适的地方,将顶盖4通过转把8和第一内螺纹3在外螺纹2上转动,使得顶盖4从主体1上拧下,将限位块18从限位槽21内拿出,使得主体1不再局限在底座17上,将主体1向前拉动或向后推动时,主体1通过固定座9和凹槽12在螺纹柱13上转动,此时,主体1具有向前或向后倾斜的效果,当主体1开始倾斜时,主体1内的生物有机肥将从主体1内外滑落,当生物有机肥从主体1内完全取出时,将沾附在储存装置内的生物有机肥进行清理,当主体1和顶盖4上的生物有机肥清理结束时,将底盘10通过转把8和外螺纹2在第一内螺纹3上转动,使得底盘10从主体1下拧出,促使底盘10上的生物有机肥得到清理,当生物有机肥在储存时,通过竹炭板7,使得生物有机肥携带的异味被竹炭板7吸收,当竹炭板7需要更换时,通过螺栓6在第二内螺纹5内的转动,使得竹炭板7从顶盖4内取出,同时通过防腐层11,使得主体1、顶盖4和底盘10不会被生物有机肥腐蚀,当储存装置储存生物有机肥时,通过密封垫19,使得储存装置内的生物有机肥与空气接触的机率降低,这就完成整个工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