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产品加工用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4844发布日期:2019-08-03 16:3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产品加工用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农产品加工用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袋装食品进行封包,是食品加工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封包主要用于对块状、颗粒状以及粉状物的包装袋缝合,适用于中小型工厂码头仓库,来封锁各种盛满谷物、食糖、砂矿、粉剂等麻袋、帆布袋、塑料袋口。

然而,传统用于食品袋封包的包装设备结构过于复杂,一旦出现故障,维修起来非常复杂,使得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都较高。

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一种农产品加工用包装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维护成本较低的用于对袋装食品进行封包的包装设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产品加工用包装设备,包括工作平台、相对平行设置的两根立柱、横梁、气缸、连接板、两个加热块、两个轴座组、两个转轴、两个滚轮、以及皮带;

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两根所述立柱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平台上表面且靠近两对边的中间位置;

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所述立柱的顶部;

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

所述连接板为长方体;

所述缸体固定于所述横梁的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缸体内部空间,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加热块包括主体、隔板、凸柱、电阻丝、电源、顶板、以及底板;

所述主体为中间具有通孔的框体,所述隔板固定于所述主体内部空间的内壁上,所述隔板将所述主体的所述内部空间分隔为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电源容纳腔和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电阻丝容纳腔;

所述凸柱固定于所述隔板的底部,所述凸柱位于所述电阻丝容纳腔内,所述电阻丝绕设于所述凸柱的外壁上,所述电源固定于所述隔板的顶部,所述电源位于所述电源容纳腔内;

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主体的底部;

两块所述顶板的顶部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两端的底部,两块所述顶板均与所述连接板垂直;

所述工作平台上开设有纵向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横梁互相垂直设置;

两个所述轴座组纵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轴座组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两侧,两个所述轴座组分别邻近所述凹槽的两端;

所述轴座组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两个轴座;

所述转轴插装于所述轴座的上部,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座转动连接;

所述滚轮套装于所述转轴上;

所述皮带横跨所述凹槽张紧套设于两个所述滚轮上;

所述皮带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加热块的投影不落入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还包括两块挡板;

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两块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所述挡板纵向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感应计数器;

所述感应计数器固定于所述挡板朝向所述凹槽一侧的侧壁上。

可选地,还包括多根支腿;

所述支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部,多根所述支腿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农产品加工用包装设备,通过在横梁底部固设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加热块,加热块内置电源和电阻丝对电热块的主体进行加热。封包时,袋装食品横向放置于皮带上,使袋装食品待封口的部位位于加热块的正下方,当皮带将袋装食品传递至加热块下方时,气缸带动加热块往下运动,加热好的加热块触压袋装食品待封口的部位,通过高温将塑料包装袋密封,完成袋装食品的封包包装。加热块的各个零部件是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属于可拆卸型的。该包装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维护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农产品加工用包装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农产品加工用包装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另一角度的加热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工作平台;11-凹槽;2-立柱;3-横梁;4-气缸;41-缸体;42-活塞杆;5-连接板;6-加热块;61-主体;611-电源容纳腔;612-电阻丝容纳腔;62-隔板;63-凸柱;64-电阻丝;65-电源;66-顶板;67-底板;7-轴座组;71-轴座;8-转轴;9-滚轮;10-皮带;20-挡板;30-感应计数器;40-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农产品加工用包装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农产品加工用包装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角度的加热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农产品加工用包装设备,包括工作平台1、相对平行设置的两根立柱2、横梁3、气缸4、连接板5、两个加热块6、两个轴座组7、两个转轴8、两个滚轮9、以及皮带10;立柱2的底部固定于工作平台1的顶部,两根立柱2分别位于工作平台1上表面且靠近两对边的中间位置;横梁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立柱2的顶部;气缸4包括缸体41和活塞杆42;连接板5为长方体;缸体41固定于横梁3的底部的中间位置,活塞杆42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缸体41内部空间,活塞杆42的另一端与连接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加热块6包括主体61、隔板62、凸柱63、电阻丝64、电源65、顶板66、以及底板67;主体61为中间具有通孔的框体,隔板62固定于主体61内部空间的内壁上,隔板62将主体6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位于隔板62上方的电源容纳腔611和位于隔板62下方的电阻丝容纳腔612;凸柱63固定于隔板62的底部,凸柱63位于电阻丝容纳腔612内,电阻丝64绕设于凸柱63的外壁上,电源65固定于隔板62的顶部,电源65位于电源容纳腔611内;顶板66的底部固定于主体61的顶部,底板67的顶部固定于主体61的底部;两块顶板66的顶部分别固定于连接板5两端的底部,两块顶板66均与连接板5垂直;工作平台1上开设有纵向的凹槽11,凹槽11与横梁3互相垂直设置;两个轴座组7纵向相对设置,两个轴座组7分别位于工作平台1的两侧,两个轴座组7分别邻近凹槽11的两端;轴座组7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两个轴座71;转轴8插装于轴座71的上部,转轴8与轴座71转动连接;滚轮9套装于转轴8上;皮带10横跨凹槽11张紧套设于两个滚轮9上;皮带10部分位于凹槽11内。具体地,立柱2的两端通过焊接分别与工作平台1以及横梁3固定连接。缸体41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于横梁3底部,连接板5的顶部与活塞杆42的底部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也可以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凹槽11纵向设置,位于工作平台1的中间位置。皮带10的上表面与工作平台1的上表面平齐。转轴8外接有电机进行动力输出。连接板5横向设置,其投影的长边横跨凹槽11。轴座71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上。轴座71的上端嵌入安装有轴承,转轴8套装于轴座71上端的轴承孔内。隔板62上开设有过线孔,供电源65的导线穿过过线孔连接到电阻丝64上。电源65给电阻丝64供电,从而产生热对包括主体61和底板67在内的部件进行加热。顶板66与底板67均通过螺钉或螺栓分别固定于主体61的顶部和底部。主体61、顶板66、以及底板67均为钢材制成。顶板66通过焊接固定于连接板5的底部。只需松开螺钉,就可以对加热块内部进行维修。封包包装时,袋装食品横向放置于皮带10上,使袋装食品待封口的部位位于加热块6的正下方,当皮带10将袋装食品传递至加热块6下方时,气缸4带动加热块6往下运动,加热好的加热块6底部触压袋装食品待封口的部位,通过高温将塑料包装袋密封,完成袋装食品的封包包装。加热块的各个零部件是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属于可拆卸型的。该包装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维护成本较低。

可选地,加热块6的投影不落入于凹槽11内。若加热块6的投影落入凹槽11内,由于凹槽11与工作平台1上表面之间的落差,造成加热块6底部与待封包袋装食品的接触力度不够,而造成待封包袋装食品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因此,加热块6的投影不落入于凹槽11内可降低封装密封不良的情况,提高封装的良率。

可选地,还包括两块挡板20;挡板20固定于工作平台1的顶部,两块挡板20分别位于凹槽11的两侧,挡板20纵向设置。挡板20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于工作平台1上。两块挡板20可以对横向放置于皮带10上的待封装袋装食品进行定位,防止待封包袋装食品偏离加热块正投影的位置太远,而出现封装位置不精确的情况。

可选地,还包括感应计数器30;感应计数器30固定于挡板20朝向凹槽11一侧的侧壁上。感应计数器30采用红外线感应计算器,每传输通过一个待封包食品袋,则计一次数。感应计数器30通过螺钉固定于挡板20的侧壁上,其红外线发射端朝向待封包食品袋。通过感应计数器30,可以对封包的数量进行统计,不需要再人工统计,方便省时。

可选地,还包括多根支腿40;支腿40的一端固定于工作平台1的底部,多根支腿40间隔设置。支腿40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螺钉固定于工作平台1的底部。支腿40可以将工作平台1支撑到适合人的手壁容易触及以的高度,提高该包装设备操作时的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