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旋式容器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0059发布日期:2019-12-03 18:1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旋式容器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容器口部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旋式容器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容器口部封装技术,一直是酒业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以白酒为例,目前公知的酒容器口部封装技术中,应用比较多的是柱塞式封盖密封。柱塞式封盖密封是由盖子往下向口部伸入一个柱状陶瓷结构塞,在柱状结构塞外与口部接触部分有一个塑料或硅胶材质的封套,从而用于密封。柱塞式封盖密封的致命弱点在于:酒液在瓶内或坛内不断蒸发后,会在塑料或硅胶套表面凝结成液态,然后再回落到容器中;这样长期往复循环,会导致塑化剂或胶皮味带入酒体,从而导致酒体被破坏,不宜再饮用。此外,该类仅有封盖或配置封套的密封结构,存在开瓶后又重新封装的可能性,而一旦被二次封装,因上述密封结构的密封性已经被破坏,从而导致瓶内或坛内的液体根本无法长久保存,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极大困扰。与此同时的,由于柱塞式封盖与容器口或瓶口的配合为光轴与孔的孔轴插接配合,当在二次或者重复启用后重新将封盖塞回瓶口或容器口时,由于瓶内或坛内已经进入空气,瓶内或坛内的空气会抵抗封盖的下压动作,甚至在后续储存过程中因气压而将封盖从瓶口或容器口处挤出,随之出现弹塞现象,这在酒类尤其是需密封保藏的白酒行业中是需要极力避免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洁而实用的一种压旋式容器密封装置,可在确保容器口部的对外密封效果的同时,有效避免出现弹塞现象,最终确保酒液储存时的品质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旋式容器密封装置,包括插设于容器口处的封盖,封盖的伸入容器口内的延伸段外壁处凸设有两组以上的限位凸起,而容器口的筒壁处则凸设有月牙板,所述月牙板至少为两块且月牙板下板面处于同一水平平面上;各相邻月牙板的相邻端之间预留出的间隙构成供限位凸起沿铅垂向通行的通行间隙;当限位凸起沿通行间隙下行后再因封盖的同轴转动而卡入月牙板下板面处时,月牙板的下板面构成限制限位凸起沿铅垂向作上行动作的止口面;所述延伸段上还箍紧状的套设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限位凸起下方处;当限位凸起止口配合于月牙板下板面时,密封圈因月牙板对限位凸起的下压作用而抵紧容器口筒壁。

容器口的筒腔处同轴设置环形凸起,从而使得该筒腔形成缩颈段,而月牙板位于环形凸起的上方处;月牙板与环形凸起之间区域构成用于容纳限位凸起与密封圈的容纳环区,且密封圈的下环面贴合状的由上而下的压紧于环形凸起的上环面处。

所述环形凸起的内环面呈现由上而下口径渐小的喇叭口状,延伸段的底端部呈与环形凸起的内环面轮廓吻合的锥台状,以使得延伸段底端部外壁贴合状的抵合于环形凸起的内环面处。

延伸段底端部外壁与环形凸起的内环面处均磨砂处理。

本装置还包括同轴布置于封盖上的内罩,所述内罩外缘沿封盖侧壁轴向向下顺延从而包覆封盖;容器口外壁处径向向内的凹设有缺口槽或止口,内罩的向下顺延而形成的顺延段延伸至容器口处后,再径向向缺口槽或止口处延伸有内翻边或定位销,以使得内翻边或定位销与缺口槽或止口间构成限位内罩产生铅垂向位移动作的铅垂限位结构;所述内罩由两组盖体分体式拼合构成,两组盖体的内周壁处径向向内凸设有插销,而封盖的与盖体配合的外周壁处则相应的凹设有插孔,所述插销相对插孔的插接方向与盖体的安装方向彼此同向;两组盖体的拼合边上均凹设有槽口,当两组盖体沿径向对合而形成内罩后,两组盖体上的槽口彼此对合形成轴线为铅垂向的销孔;本装置还包括用于沿铅垂向而由上至下插入销孔内的锁止杆,从而使得锁止杆与销孔间构成限制两组盖体彼此径向分离的榫卯配合结构。

所述封盖的顶端面与封盖外周壁的结合边设外倒角,而内罩的腔体顶壁与内罩腔体侧壁的结合边设置与上述外倒角相配合的内倒角,以使得两组盖体沿径向对合时,内倒角与外倒角彼此径向挤压,进而迫使盖体作铅垂向的下压动作。

本装置包括外形呈上粗下细的两段式阶梯轴状的外盖,所述外盖的轴肩止口配合于内罩顶面处,而外盖的小直径段构成所述锁止杆;在铅垂向的视角上,销孔外形呈腰形孔状或方孔状,且销孔的两直边为槽口两槽边彼此对拼形成,锁止杆的径向截面呈与销孔外形一致的腰形孔状或方孔状以便吻合状配合于销孔处;所述锁止杆外壁处设有可沿锁止杆径向作弹出动作的防盗卡销,所述防盗卡销由锁止杆的两直边所处平面凸设且倾斜向上延伸形成,并与锁止杆的两直边所处平面形成锐角夹角,此时两组防盗卡销环绕锁止杆轴线而轴对称布置;所述锁止杆外壁处凹设有供防盗卡销径向缩入的容纳槽;当锁止杆插入销孔且外盖的轴肩止口配合于内罩顶面时,防盗卡销沿径向弹出并与内罩的腔体顶壁间构成限制外盖沿铅垂向上行的止口配合。

销孔的位于内罩腔体顶壁的孔端处铅垂向下的凸设有定位棱,定位棱为两条且沿销孔轴线而轴对称布置;两组彼此轴对称设置的防盗卡销的弹性活动区域位于两条定位棱之间;当锁止杆插入销孔且外盖的轴肩止口配合于内罩顶面后,两组防盗卡销沿径向弹出并抵紧于定位棱处;所述锁止杆的根部径向凹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轴线与锁止杆轴线彼此同轴,以形成缩颈段。

本装置还包括开口朝下的外罩,所述外罩与外盖、内罩、盖体及容器口均彼此同轴,外罩的罩边沿自身轴向而向下顺延从而包覆盖体,外盖的罩边的底端面与内罩的延伸端的底端面相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抛弃了传统的直接塞入式的容器密封构造,转而采用了回转塞入式的瓶塞或坛盖,并利用密封圈的对外密封性,最终便捷的确保容器口部的对外密封效果的同时,有效避免出现弹塞现象。具体而言,一方面,月牙板的存在,不仅通过其通行间隙的存在而不会影响封盖相对容器口的塞入动作,同时还因限位凸起与月牙板之类的止口配合,从而限定了封盖一经塞入和旋转,即可有效防止封盖受到容器内气压的变化导致瓶塞弹出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密封圈则利用了上述止口配合的下压力,从而始终能保证密封圈能处于受力压缩的状态中,这也就确保了密封腔相对容器口腔壁的压迫和密封效果,最终确保酒液的对外密封性,其使用极为便捷。

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提升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容器口常见的直筒造型的基础上增设了缩颈段,从而利用缩颈段的存在,一方面依靠缩颈段的内环面来起到限位封盖下行高度的目的;另一方面则依靠缩颈段的上环面来与密封圈紧密配合,从而在密封圈收到限位凸起的下压力的作用下,能以完整的一个密封环面来达成其最大密封目的。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缩颈段内环面与封盖的延伸段底端部外壁的磨砂配合,从而在依靠密封圈来衔接和密封封盖和容器口进而形成一道密封的同时,确保了二道密封的形成。通过将延伸段的底端部外壁磨砂处理从而紧紧的面贴合在容器口的筒腔壁处的缩颈段内环面处,从而依靠两者面贴合所形成的密封面而实现初步密封功能,搭配密封圈处的二道密封,最终实现本实用新型双重密封能力。上述双重密封效果,不仅仅是避免酒液的向外散发,同时更避免了因酒液挥发而直接沿上述延伸段底端部外壁与容器口筒壁间隙渗出并接触密封圈,进而出现酒液污染问题,最终确保酒液储存的高品质性。具体操作上,优选延伸段为为陶瓷、玻璃等材质,从而尽可能减少了构成密封圈的硅胶、塑料等材料与容器内酒液接触的机会。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封盖与内罩的双重盖体设计,在通过以封盖作为直接配合容器口的密封盖来搭配密封圈,从而实现容器口的基础密封效果的同时,再依靠内罩作为相对容器口的固定盖,并以锁止杆来起到定位内罩的功能,以使得内罩无法从径向还是轴向上被拆离开来,最终实现对任意容器口部的可靠封装目的。而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计彼此弧面相互贴合的外倒角与内倒角,从而当两组盖体沿径向对合,且锁止杆完全插入销孔从而定位两组盖体时,此时因内倒角的斜坡结构,会不断的沿上述径向而挤压外倒角,进而使得盖体作铅垂向的下压动作。上述动作的原理,可参照楔形面结构,当两组滑块的两块楔形面彼此面贴合时,一旦沿斜坡方向错合上滑块,那么下滑块即可相对上滑块产生下压操作,盖体动作同理。由于盖体会将下压动作的力施加在与封盖的配合面处,再传导至封盖与容器口的配合面处,也就使得封盖、盖体与容器口之间的相应密封面更为贴合。无论是初次密封还是开瓶后的二次乃至多次封装,只要内倒角与外倒角配合可靠,那么每次并拢盖体时都会使得盖体产生下压力,进而始终能够确保盖体与容器口的密封效果,其封装操作可多次重复,使用可靠而稳定。

4)、实际操作时,为确保锁止件的空间定位性,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阶梯轴状的外盖。外盖的小直径段直接构成锁止杆,从而起到对内罩的定位功能,而外盖的轴肩则构成止口来限定锁止件沿销孔的下行动作。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更是设计了防盗卡销,从而进一步的限定锁止件沿销孔的上行动作。至此,锁止杆本身可限定盖体的彼此分离动作,而外盖的轴肩及防盗卡销又确保了锁杆自身的定位性,彼此环环相扣,最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封装目的。

具体而言,实际组装时,首先将盖体搁置于容器口处,从而依靠封盖与容器口之间的平面贴合或密封圈密封等方式,来实现基础密封操作。之后,将构成内罩的两组盖体沿径向对合,并确保内罩的内腔顶壁与封盖顶端面间面贴合。在两组盖体径向对合完毕后,两组盖体的中心处的槽口自然对合形成销孔,此时在将外盖的锁止杆沿铅垂向的插入销孔内,从而填满销孔。当锁止杆插入销孔且外盖的轴肩止口配合于内罩顶面时,此时防盗卡销会沿径向弹出并与内罩的腔体顶壁间构成限制外盖沿铅垂向上行的止口配合。至此,内罩的径向动作被外盖的锁止杆与销孔的榫卯配合所限定,而内罩的轴向动作则被缺口槽或止口与内翻边或定位销间的配合而限定,同时外盖又因防盗卡销的存在而被紧紧固定在内罩上,最终实现外盖、内罩、封盖及容器口的一体化封装功能。因锁止杆与销孔间以腰形孔状或方孔状截面而形成了防转配合,因此必须强行扭转外盖从而扭断相对较细的锁止杆,方才能达到破坏外盖结构的目的,也即可实现防盗目的。

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倾斜向上延伸的悬臂杆状结构来形成防盗卡销,并设置供防盗卡销容纳的容纳槽,这使得当外盖下行时,防盗卡销会因销孔的存在而自然被压紧和容纳在容纳槽内,从而提升其安装效率。而在防盗卡销完全进入内罩的腔体内时,防盗卡销又会因自身的弹性回复力而弹出锁止杆,从而起到止口配合于内罩的腔体顶壁处的目的,从而确保其定位特性。

6)、实际上,由于防盗卡销是沿倾斜方向而斜向向上形成,因此,一旦外力强行向上拔拉外盖,那么防盗卡销就极有可能沿外盖的腔体顶壁滑动,最终因外力而出现防盗卡销被拽平甚至拽断现象。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定位棱。定位棱的存在,使得即使外力强行上拉外盖,从而使得防盗卡销沿外盖的腔体顶壁滑动时,防盗卡销会被定位棱的棱边而强行挡住,从而限制防盗卡销的外扩动作。防盗卡销的外扩动作被限定了,外盖也就不可能被强行的沿轴向拔出,最终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性。

7)、考虑到如果强行转动外盖而拧断锁止杆,往往需要施予较大的外力。本实用新型在锁止杆根部处单独再设置环形凹槽所形成的缩颈段,从而人为的增加了易受力形变段。当强行转动外盖时,该缩颈段会第一时间因外力而产生形变,最终在该处发生断裂现象,以提升其使用便捷程度。

8)、如无插销与插孔,一方面,仅靠外翻边的卡接,也有可能在外力的强行拔取下,而在盖体外观变化较小的前提下使得内罩保持闭合状态下整体脱出盖体,进而降低了其防盗性能;另一方面,当旋转外罩以便扭断防盗卡销时,也必须首先紧握内罩方可旋转外罩施力,使用显然较为不便。通过插销与插孔间的彼此定位,在确保使用便捷性的同时,显然也更进一步的确保了本实用新型的防盗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酒瓶瓶口密封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容器口的俯视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酒坛坛口密封时的两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盖体与锁止杆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示各标号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a-容器口b-月牙板c-环形凸起

10-封盖10a-延伸段10b-外倒角11-限位凸起

20-密封圈

30-内罩30a-盖体30b-插销30c-槽口30d-内倒角

31-内翻边32-定位棱

40-外盖41-锁止杆

41a-防盗卡销41b-容纳槽41c-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及工作流程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此处主要以如图1-2所示的酒瓶的容器口a也即瓶口密封为例,实际使用时可将其辐射于其他类似的如图3-5所示酒坛封装构造中。为便于观察,在不影响理解图形的前提下,对图中部分结构的剖面线加以删除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及安装后的结构,如图1-5所示:最下方为酒瓶的容器口a,容器口a的顶端面处盖设有陶瓷或类似材质的封盖10。封盖10与容器口a间初步以密封圈20密封两者,再采用光滑斜面以及磨砂面的方式来形成二道密封,以进一步的防止酒液等液体的挥发。

具体而言,参照图1-2所示的,当本实用新型作为酒瓶的瓶口密封时,瓶口乃至封盖10的形状可根据现有结构而酌情加以艺术变化。而无论如何变换瓶口乃至封盖10的形状,瓶口与封盖10的配合构造必须是以密封圈20加以密封的。实际操作时,封盖10的底端向下延伸出可伸入瓶口瓶腔内的延伸段10a。由于延伸段10a外形呈圆锥杆状,也就与封盖10的上部分间形成了阶梯轴状结构。使用时,封盖10由上而下插接瓶口,此时延伸段10a伸入瓶口瓶腔内。延伸段10a上预先依序设置有限位凸起11和密封圈20,且限位凸起11的布置方位和样式以能准确通过容器口a处月牙板b的通行间隙为准。使用时,通过将限位凸起11穿过瓶口处的月牙板b之间的通行间隙并沉入月牙板b之下,再旋转封盖10从而使得限位凸起11水平转动至月牙板b的下板面处,从而形成如图1所示状态。此时,即使因重复启闭封盖10而导致容器内存有一定空气时,由于构成密封圈20的硅胶、塑料等软介质与瓶口处腔壁间形成紧密结合,从而可有效防止封盖10受到容器内气压的变化导致瓶塞弹出的现象发生。此外的,由于限位凸起11与月牙板b间形成的止口配合,从而也就使得封盖10无法直接轴向拔出瓶口。同时,由于月牙板b给予限位凸起11的抵压力,此时密封圈20下环面能可靠的抵紧在位于密封圈20正下方的预设的环形凸起c的上环面处。

而为进一步的提升封盖10与上述瓶口也即容器口a的密封性,在图1-2所示结构中,延伸段10a的底端部的杆径实际上是吻合瓶口瓶腔处的环形凸起c所形成的缩颈段外形的。在必要时,通过研磨等方式来进一步加工延伸段10a的底端部外壁及瓶口瓶腔的相应部分,从而通过磨砂工艺来进一步的提升两者的配合性和接触密封性,最终确保封盖10与容器口a的二次密封功能。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酒坛坛口密封时,如图3-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彼此同轴设置的且由上而下依序设置的外盖40及内罩30。此时,前述瓶口设计结构的密封构造用于实现酒坛的频繁启闭,而酒坛自身的防盗性和初始的储存密封效果则依靠下述结构实现:

如图3-4所示的,内罩30为开口朝下的桶状结构,内罩30在使用时被剖分而形成两组盖体30a。当两组盖体30a如图5所示的沿径向对半拼合时,两组盖体30a的拼合边形成“s”状的拼合缝隙。为确保盖体30a拼合后的定位性,在盖体30a的拼合边处设置如图5所示的具备直边的槽口30c,当两组盖体30a彼此径向拼合后,两组槽口30c彼此围合而形成腰形孔状或方孔状的销孔。外盖40则呈现如图3-4所示的两段式的上粗下细的阶梯轴结构。外盖40的大直径段构成外部施力段,以便于抓取施加扭力。外盖40的锁止杆41构成榫销从而插入销孔内,以起到约束两组盖体30a不会沿径向彼此分离。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楔形面错合的机理,而设计彼此弧面相互贴合的外倒角10b与内倒角30d。参照图3-4所示的,当两组盖体30a沿径向对合,且锁止杆41完全插入销孔从而定位两组盖体30a时,此时因内倒角30d的斜坡结构,结合两组盖体30a的彼此相近的位移动作,会使得内倒角30d不断的沿上述径向而挤压外倒角10b,进而使得封盖10作铅垂向的下压动作。封盖10则会将下压动作的力施加在与容器口a的配合面处,相当于始终有人施予封盖10以向下的压力,盖体30a与容器口a的配合密封效果显然可得到极大提升。而作为使用者本人使用时,即使破坏了上述防盗结构,因内倒角30d与外倒角10b的存在,每次使用容器后均可依靠其类似楔形面配合的结构而多次重复进行容器口a部封装,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了极强的可重复封装性。

如图3-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在锁止杆41上还轴对称的布置有两组防盗卡销41a,也即防盗卡销41a是锁止杆41的一部分,从而利用防盗卡销41a沿径向的弹性膨胀动作,来实现约束限位功能,最终可将外盖40可靠的固定于内罩30上,并避免外盖40产生向上的脱离内罩30动作。防盗卡销41a可以进一步的细化,如图3-4所示的,此时由于防盗卡销41a是沿倾斜方向而斜向向上形成,因此,一旦外力强行向上拔拉外盖40,那么防盗卡销41a就极有可能沿外盖40的腔体顶壁滑动,最终因外力而出现被拽平甚至拽断现象。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定位棱32,使得即使外力强行上拉外盖40,从而使得防盗卡销41a沿外盖40的腔体顶壁滑动时,防盗卡销41a会被定位棱32的棱边而强行挡住,从而限制防盗卡销41a的外扩动作。防盗卡销41a的外扩动作被限定了,外盖40也就不可能被强行的沿轴向拔出,最终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性。而考虑到如果强行转动外盖40而拧断锁止杆41,往往需要施予较大的外力。本实用新型在锁止杆41根部处单独再设置以环形凹槽41c形成的缩颈段,从而人为的增加了易受力形变段。当强行转动外盖40时,该缩颈段会第一时间因外力而产生形变,最终在该处发生断裂现象。

就封盖10而言,可如图3-4所示的布置凹孔,以便于在装配外盖40时,能够使得锁止杆41的位移动作能避让开封盖10。封盖10处设置凹孔还具备作为定位加工孔的功能,从而在诸如以磨砂工艺加工封盖10处延伸段10a的下段杆身b处磨砂密封面时,能够将机器的定位轴直接同轴定位在凹孔内,以达成基准化的加工效果。而内罩30的顺延段需要一直延伸至容器口a侧壁,并布置内翻边31从而与容器口a侧壁处止口间形成止口配合。

作为独立结构,外罩的罩边可沿自身轴向而向下顺延从而包覆盖体30a,外盖40的罩边的底端面与内罩30的延伸端的底端面相平齐,目的是为了遮盖外盖40、内罩30及盖体30a,提升其结构的整体性。甚至外盖40与外罩间可通过胶水等而彼此紧固而一体结构,从而提升其组装效率及使用便捷性。更可在外盖40的顶端面处布置诸如装饰画等工艺设计,以起到进一步美化本实用新型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