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钴胺片外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6483发布日期:2019-07-13 09:02阅读:1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钴胺片外包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尤其涉及一种甲钴胺片外包装。



背景技术:

甲钴胺片目前的包装是双铝包装,直接装盒,但运输过中仍然存在破损的风险,仍有一定的吸湿和见光分解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甲钴胺片外包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甲钴胺片外包装,包括硬壳储药层,所述硬壳储药层上成型有储药凹槽,所述硬壳储药层后端上设置有后铝箔层,所述硬壳储药层位于后铝箔层外侧设置后防损罩,所述后防损罩和后铝箔层之间填充有干燥剂,所述后防损罩上还开设吸湿孔,所述硬壳储药层位于储药凹槽开口前端封有前铝箔层,所述硬壳储药层前侧位于前铝箔层外侧设置前防损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前防损罩位于每个储药凹槽前侧均设置一个防损缓冲腔,所述防损缓冲腔上均设置剪切边。

所述防损缓冲腔至少一侧设置撕料边。

所述硬壳储药层、前防损罩和后防损罩采用PVC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甲钴胺片外包装,通过硬壳储药层配合前、后铝箔层实现药物密封和避光,且通过前、后防损罩可防止硬壳储药层和前、后铝箔层破坏,且设置有干燥剂,大大降低的甲钴胺片吸湿和见光分解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甲钴胺片外包装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甲钴胺片外包装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甲钴胺片外包装的剖视图。

图中:1、硬壳储药层;11、储药凹槽;2、后铝箔层;3、后防损罩;31、吸湿孔;4、干燥剂;5、前铝箔层;6、前防损罩;61、防损缓冲腔;62、剪切边;63、撕料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甲钴胺片外包装,包括硬壳储药层1,硬壳储药层1上成型有储药凹槽11,硬壳储药层1后端上设置有后铝箔层2,硬壳储药层1位于后铝箔层2外侧设置后防损罩3,后防损罩3和后铝箔层2之间填充有干燥剂4,后防损罩3上还开设吸湿孔31,硬壳储药层1位于储药凹槽11开口前端封有前铝箔层5,硬壳储药层1前侧位于前铝箔层5外侧设置前防损罩6,前防损罩6位于每个储药凹槽11前侧均设置一个防损缓冲腔61,防损缓冲腔61上均设置剪切边62,防损缓冲腔61至少一侧设置撕料边63,硬壳储药层1、前防损罩6和后防损罩3采用PVC材料制成。

所述甲钴胺片外包装使用时,通过前防损罩6和后防损罩3可保护硬壳储药层1、前铝箔层5和后铝箔层2,防止由于硬壳储药层1、前铝箔层5和后铝箔层2造成甲钴胺片吸湿和见光分解,且后防损罩3和后铝箔层2之间填充有干燥剂4,进一步保证周围环境干燥,且甲钴胺片置于储药凹槽11内,取药时,可拉住防损缓冲腔61的撕料边63,并从剪切边62处将该防损缓冲腔61打开,然后再刺破对应储药凹槽11上的前铝箔层5,即可将甲钴胺片从储药凹槽11内取出,需要取几片甲钴胺片,即打开几个防损缓冲腔61取药,其他的甲钴胺片仍然受前防损罩6保护。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