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炉加热用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2109发布日期:2019-09-20 22:09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波炉加热用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波炉加热用包装袋。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包装袋是指直接与食品接触,用于盛装和保护食品的薄膜容器。

现有的专利可参照授权公告号为CN2049573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内托的食品包装袋,包括外封袋和内托外封袋为可抽真空的袋子,且外封袋的正面为透明材质;内托为托盘状,内托的底部局部向内托的顶部凸起形成纹路;内托的侧壁按的顶部与外封袋的正面相贴靠。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包装袋内盛装有带液体的食物时,进行食用的时候需要在微波炉里加热,会出现崩袋的现象,使微波炉内的侧壁上粘附崩出的食物残渣,从而不便于对食物进行食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炉加热用包装袋,其优点是能够对包装袋胀袋后的气体进行排出,从而减少崩袋的情况,从而便于对盛有食物的包装袋进行加热,从而便于对包装袋内的食物进行食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微波炉加热用包装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边缘为封边区;

所述袋体的侧壁包括内层膜和外层膜,所述内层膜和外层膜粘接;

所述内层膜上设置有引导区,所述引导区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装袋内盛有带液体的食物,在用微波炉对包装袋内的食物进行加热时,包装袋内的水受热会气化,从而使包装袋胀袋;从而气体通过内层膜上的通孔将外层膜顶开,从而使气体从引导区排出,从而完成定向对包装袋内的气体进行排出,从而减少崩袋的情况,从而便于对包装袋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从而便于对包装袋内的食物进行食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膜上对应于引导区的位置设置有减弱区,所述外层膜上减弱区的厚度小于外层膜上非减弱区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弱区的厚度小于非减弱区的厚度,从而便于气体将减弱区顶开,从而便于在加热时将包装袋内的气体进行排出,从而减少崩袋的情况,从而便于对包装袋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从而便于对包装袋内的食物进行食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弱区上开设有若干条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弱区内的条纹能够进一步减小减弱区的强度,从而便于将外层膜上的减弱区冲开,从而便于将包装袋内的气体排出包装袋,从而减少包装袋的崩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弱区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引导区上的通孔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与引导区的通孔对应,从而在胀袋时,便于使包装袋内的气体通过通孔将外层膜上的减弱区冲开,从而将包装袋内的气体从包装袋内排出,从而便于对包装袋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区上的通孔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区上的通孔相互连通,从而便于加强通孔之间的连接,从而在对包装袋进行加热时,便于将外层膜上的减弱区冲开,从而便于将包装袋内的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膜上设置有抗氧化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氧化层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阻隔作用,从而便于对袋体内的食物进行保存,延长食物变质的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包装袋内盛有带液体的食物,在用微波炉对包装袋内的食物进行加热时,包装袋内的水受热会气化,从而使包装袋胀袋;从而气体通过内层膜上的通孔将外层膜顶开,从而使气体从引导区排出,从而完成定向对包装袋内的气体进行排出,从而减少崩袋的情况,从而便于对包装袋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从而便于对包装袋内的食物进行食用;

2.减弱区的厚度小于非减弱区的厚度,从而便于气体将减弱区顶开,从而便于在加热时将包装袋内的气体进行排出,从而减少崩袋的情况,从而便于对包装袋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从而便于对包装袋内的食物进行食用;

3.减弱区内的条纹能够进一步减小减弱区的强度,从而便于将外层膜上的减弱区冲开,从而便于将包装袋内的气体排出包装袋,从而减少包装袋的崩袋。

附图说明

图1是体现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体现内层膜和外层膜的示意图。

图中,1、袋体;11、内层膜;111、引导区;112、通孔;12、外层膜;121、减弱区;122、凹槽;2、封边区;3、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微波炉加热用包装袋,包括袋体1,袋体1的边缘为封边区2;袋体1的中部为容纳腔3,容纳腔3封闭设置;袋体1的侧壁包括内层膜11和外层膜12,内层膜11和外层膜12粘接;内层膜11靠近容纳腔3的一侧设置有抗氧化层,抗氧化层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将食物放置在袋体1的容纳腔3内,袋体1边缘的封边区2将食物封存在容纳腔3内,从而对食物进行密封;内层膜11上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阻隔作用从而减少食物被氧化的时间,从而便于对食物进行保存。

内层膜11上设置有引导区111,引导区11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12,相邻通孔112之间相互连通;外层膜12对应于内层膜11的引导区111的位置处设置有减弱区121,减弱区121的厚度小于外层膜12上非减弱区121的厚度;减弱区121上设置有与内层膜11上的通孔112对应的凹槽122;减弱区121内设置有若干条纹。

内层膜11上设置通孔112,从而便于袋内的气体从通孔112内穿过内层膜11,从而与外层膜12的减弱区121接触;外层膜12上减弱区121的厚度小于外层膜12上非减弱区121的厚度,从而降低减弱区121的强度,从而在胀袋过程中,减弱区121容易被冲破,从而便于袋体1内的气体排到空气中,从而对袋体1内的气体进行定向排出,从而减少袋体1内的气体,从而减少崩袋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对带液体的食物进行加热时,将包装袋放置在微波炉中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包装袋内的液体气化,从而使包装袋胀袋;包装袋内的气体通过内层膜11上的通孔112后与外层膜12上的减弱区121接触,从而在胀袋过程中,首先将外层膜12上的减弱区121撑破,从而使气体从减弱区121内排出,从而对包装袋内的气体进行定向排气,从而减少包装袋内的气体,从而减小包装袋内的压强,从而减少崩袋的情况,从而便于对包装袋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从而便于对包装袋内的食物进行食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