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平压压痕切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1421发布日期:2019-09-17 20:5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新型平压压痕切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裁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新型平压压痕切线机。



背景技术:

压痕切线机又称为压痕机,是一种用于裁切各种片型材料的机器,如硬纸板、瓦楞纸板、塑料及皮革,广泛地应用于印刷、包装及装饰行业。现在较为普及为手动操作的平压压痕切线机,手动操作的压痕切线机在使用时,操作人员要不断的向压切区域投放或者取出加工材料,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压切的力量很大,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容易因操作人员的不注意引发安全事故,危害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现在也有一些压痕切线机设置了安全装置,但是这些安全装置均存在着结构复杂、反应迟钝的问题。而且,操作人员操作的压痕切线机的时间通常较长,容易出现疲倦感,反应力降低,因此会造成意外发生时,来不及触发安全装置,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平压压痕切线机,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及自动出料,减少事故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新型平压压痕切线机,包括机架、切刀板、翻板、驱动机构及上料机构,所述机架的一侧与所述切刀板固定连接,所述切刀板设有切刀,所述翻板位于所述机架靠近所述切刀板的一侧并通过导向杆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盘、第一电机及驱动杆,所述传动盘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杆一端与所述翻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盘的偏心轴铰接;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座体、固定板、上料滚轮、第二电机、夹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压板及调节装置,所述固定板靠近与所述翻板并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设有出料口,所述上料滚轮靠近于所述出料口并位于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一座体的一面,所述上料滚轮通过固定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上料滚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夹板设有两个,两所述夹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两侧并分别通过第一滑动槽与所述第一座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夹板靠近所述第一座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座体的一侧并通过第二滑动槽与所述夹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支托弹簧连接,所述压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压板之间构成放料架;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左右旋丝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左右旋丝杆转动连接,所述夹板靠近所述第一座体一端固定设有贯穿所述夹板的螺母,所述左右旋丝杆通过所述螺母与所述夹板转动连接,所述左右旋丝杆一端固定设有转盘。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滚轮设有防滑胶。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导料轮,所述导料轮与所述压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板(532)、所述压板(533)远离所述固定板(51)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所述出料口(511)具有与压板(533)相同的倾斜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为中空结构并一侧设有贯穿的调节槽,所述固定板内设有限料板,所述限料板一侧位于所述出料口处,所述限料板一侧设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一端与所述限料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槽滑动连接并穿出所述调节槽,所述固定螺杆穿出所述调节槽的一端设有固定螺帽,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固定螺杆螺纹连接并一侧压向所述调节槽。

进一步地,所述限料板靠近所述出料口处的一端具有所述出料口倾斜结构相同的倾斜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翻板设有挡料件,所述翻板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挡料件与所述放置槽相互契合并通过挡料弹簧与所述放置槽滑动连接;所述挡料件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出料口远离所述第一座体的一侧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第二座体、第一气动伸缩杆、第二气动伸缩杆及气动吸盘,所述第二座体包括底座及架设杆,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机架的一侧并相邻于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架设杆架设在所述翻板的上方并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与所述架设杆靠近于所述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一端朝向所述翻板并与所述气动吸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翻板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框及滚筒,所述固定框与所述翻板固定连接,所述滚筒与所述固定框转动连接并半径大于所述固定框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支托弹簧的作用下,第二支撑板将放料架上物料推向压板上,通过上料滚轮将物料推出出料口,由于翻板自身具有倾斜的角度,使得物料能够滑落到翻板上,从而能够第一电机驱动传动盘,使得翻板压向切刀板,实现自动压痕切线。

2.第二支撑板、压板及具有倾斜结构,出料口具有倾斜结构相同的倾斜方向,使得放料架更快地落入到翻板上;第一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物料是否准确落到翻板合适的位置,第一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物料是否被上料滚轮送出出料口。

3.当物流压痕切线完毕后,在第一气动伸缩杆的作用下,第二气动伸缩杆被推出至翻板的上方,通过第二气动伸缩杆的伸长并压向物料,使得气动吸盘将物料吸附起来,然后依次收缩第二气动伸缩杆、第一气动伸缩杆,实现物料的自动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新型平压压痕切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新型平压压痕切线机的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新型平压压痕切线机的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新型平压压痕切线机的翻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新型平压压痕切线机的出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导向杆,2-切刀板,3-翻板,31-挡料件,311-挡料弹簧,32-滑动机构,331-固定框,332-滚筒,4-传动盘,41-第一电机,42-驱动杆,5-第一座体,501-第一滑动槽,502-第二滑动槽,51-固定板,52-上料滚轮,521-第二电机,522-固定架,523-传动带,524-防滑胶,53-夹板,531-第一支撑板,532-第二支撑板,533-压板,534-支托弹簧,54-放料架,55-导料轮,6-左右旋丝杆,61-连接板,62-转盘,7-限料板,71-固定螺杆, 711-固定螺帽,81-第一红外传感器,82-第二红外传感器,9-第二座体,901-底座,902-架设杆,91-第一气动伸缩杆,92-第二气动伸缩杆,93-气动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新型平压压痕切线机,包括机架1、切刀板2、翻板3、驱动机构、上料机构、出料机构。

机架1的一侧与切刀板2固定连接,切刀板2设有切刀,翻板3位于机架1靠近切刀板 2的一侧并通过导向杆11与机架1连接,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盘4、第一电机41及驱动杆42,传动盘4与机架1转动连接并与第一电机41传动连接,驱动杆42一端与翻板3铰接,另一端与传动盘4的偏心轴铰接。在第一电机41的作用下,传动盘4带动驱动杆做偏心转动,使得翻板3能够翻转并压向切刀板2,实现翻板3内物料的压痕切线。

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座体5、固定板51、上料滚轮52、第二电机521、夹板53、第一支撑板531、第二支撑板532、压板533及调节装置。

固定板51靠近与翻板3并与座体5固定连接,固定板51设有出料口511,上料滚轮52 靠近于出料口511并位于固定板51靠近第一座体5的一面,上料滚轮52通过固定架522与固定板51连接,上料滚轮52通过传动带523与第二电机521传动连接;夹板53设有两个,两夹板53位于固定板51两侧并分别通过第一滑动槽501与第一座体5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板531与夹板53靠近第一座体5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532位于第一支撑板531远离第一座体5的一侧并通过第二滑动槽502与夹板53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板531与第二支撑板 532通过支托弹簧534连接,压板533位于第二支撑板532远离第一支撑板531的一侧并与夹板53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532与压板533之间构成放料架54。

调节装置包括左右旋丝杆6和连接板61,连接板61与左右旋丝杆6转动连接,夹板53 靠近第一座体一端固定设有贯穿所述夹板的螺母,左右旋丝杆6通过所述螺母与夹板转动连接,左右旋丝杆6一端固定设有转盘62。左右旋丝杆6两端设有正反螺纹分别与其中一夹板 53的螺母螺纹连接。

在支托弹簧的作用下,第二支撑板532将放料架54上物料推向压板533上,最顶层的物料通过上料滚轮将物料推出出料口511,使得物料能够滑落到翻板3上,从而能自动压痕切线。由于所需压痕切线的材料往往具有多种大小,通过转盘62,使夹板53在螺杆作用下做相对或者相向运动,当某一夹板53移动时,另一夹板53随之移动,而且两夹板53之间的中心点保持不变,使得放料架54内的物料被压向第一座体5的中间,便于将物料准确送到翻板 3上。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滚轮52设有防滑胶524,防滑胶524便于最顶层的物料被滑出出料口511。

第二支撑板532、压板533及具有倾斜结构,倾斜结构靠近固定板51的一端向第一座体 5倾斜,出料口511具有倾斜结构相同的倾斜方向。由于存在的倾斜结构,使得物料便于落入到翻板3上。

翻板3远离机架1的一端设有滑动机构32,滑动机构32包括固定框321及滚筒322,固定框321与翻板3固定连接,滚筒322与固定框321转动连接并半径大于固定框321的厚度。当物料被滑动到出料口511时,在滚筒322的作用下,使得物料能够快速滴滑动到翻板中适合的位置。

固定板51为中空结构并一侧设有贯穿内部的调节槽512,固定板51内设有限料板7,限料板7一侧位于出料口511处,限料板7一侧设有固定螺杆71,固定螺杆71一端与限料板7 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槽512滑动连接并穿出调节槽512,固定螺杆71穿出调节槽512的一端设有固定螺帽711,固定螺帽711与固定螺杆71螺纹连接并一侧压向调节槽512。通过调节限料板7在出料口511的位置,使得出料口511与限料板7之间的厚度等于物料的厚度,由于不同的物料的厚度会存在差异,通过调整出料口511的宽度,保证每一次上料只有一张物料能够从出料口511滑出,防止多块物料同时被送出,从而造成切线压痕的失败。

限料板7靠近出料口511处的一端具有出料口(511)倾斜结构相同的倾斜方向,使得物料便于从出料口511滑出。

翻板3设有挡料件31,翻板3靠近机架1的一端设有放置槽101,挡料件31与放置槽 101相互契合并通过挡料弹簧311与放置槽101滑动连接;在挡料件31的作用下,使翻板3 上的物料能够滑动合适压痕切线的位置后停止,便于压痕切线工序的进行。由于挡料件31通过挡料弹簧311与放置槽101滑动连接,当翻板3压向切刀板2时,不会影响压痕切线的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挡料件31靠近固定板51的一侧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81,出料口511远离第一座体5的一侧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82。第二红外传感器82用于检测物料是否被上料滚轮52送出出料口511,当第二红外传感器82感应到物料被送出出料口511后,第二电机 521停止转动。第一红外传感器81用于检测物料是否准确落到翻板3的挡料件31上,当第一红外传感器81感应到物料位于挡料件31上时,第一电机41启动,从而进行物料的压痕切线。

出料机构包括第二座体9、第一气动伸缩杆91、第二气动伸缩杆92及气动吸盘93,第二座体9包括底座901及架设杆902,底座901位于机架1的一侧并相邻于上料机构,架设杆902架设在翻板3的上方并一端与底座901固定连接,第一气动伸缩杆91与架设杆902靠近于翻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气动伸缩杆92至少设有两个,第二气动伸缩杆92一端朝向翻板3并与气动吸盘9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气动伸缩杆91固定连接。

当物流压痕切线完毕后,在第一气动伸缩杆91的作用下,第二气动伸缩杆92被推出至翻板的上方,通过第二气动伸缩杆92的伸长并压向物料,使得气动吸盘93将物料吸附起来,然后依次收缩第二气动伸缩杆92、第一气动伸缩杆91,最后释放启动吸盘93,实现物料的自动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物料切线压痕的过程为:

将物料放在放料架54内,通过拧动转盘62使得夹板53压向物料,使物料的中心线与固定板51的中心对齐;然后拧松固定螺帽711,滑动限料板7,使得限位板7与出料口之间的厚度等于物料的厚度,然后通过固定螺帽711将限料板7固定在当前的位置。

在支托弹簧的作用下,第二支撑板532将放料架54上物料推向压板533上,最顶层的物料通过上料滚轮将物料推出出料口511,当第二红外传感器82感应到物料被送出出料口511 后,第二电机521停止转动。当物料落到挡料件31并对第一红外传感器81遮挡时,第一红外传感器81感应到物料位于挡料件31上时,第一电机41启动,从而进行物料的压痕切线;传动盘4转动一圈后完成一块物料的压痕切线。然后第一电机41启动,以进行下一块物料的的压痕切线。同时,第一气动伸缩杆91的作用下,第二气动伸缩杆92被推出至翻板的上方,通过第二气动伸缩杆92的伸长并压向物料,使得气动吸盘93将物料吸附起来,然后依次收缩第二气动伸缩杆92、第一气动伸缩杆91,最后释放启动吸盘93,实现物料的自动取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