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链条驱动式家用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7320发布日期:2019-07-19 22:44阅读:8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链条驱动式家用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链条驱动式家用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高端小区或者别墅等,大都安装有家用电梯。如图1、2所示,现有的家用电梯大都为链条驱动式的,其主要包括:轿厢101、轿顶侧绳头102、链条103、曳引主机104、链条反绳轮105、轿底侧绳头106和轿厢导轨107。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轿厢在轿顶和轿底,在底坑设有链条反绳轮,形成一个闭环结构,由链条驱动主机,正反转带动轿厢上下行走。为防链条在运行过程中伸长而脱离链轮,轿顶和轿底分别需安装带弹簧的绳头来对链条进行张紧;由于家用电梯顶层和底坑都偏小,一般常见顶层空间为3200mm,底坑空间为500mm,为了安装带弹簧的绳头,将轿厢设置为背包架结构,绳头安装在背包架一侧,从而能够更好的节省顶层和底坑空间。但是背包架电梯结构导轨在轿厢一侧,在轿厢正常运行时吊挂中心和导轨的导向中心都不在轿厢重心上,偏载非常严重,影响整个电梯的运行舒适感,且导靴磨损严重,影响电梯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家用电梯偏载严重,乘坐舒适性差,易磨损导靴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链条驱动式家用电梯,能够使吊挂中心和导轨的导向中心与轿厢重心一致,从而避免降低偏载现象,减轻导靴磨损,提高乘坐舒适性,并且稳定性更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链条驱动式家用电梯,包括井道、轿厢导轨、轿厢、曳引主机、链条、链条导向轮和链条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导轨为两条,并竖直设于井道的两侧,轿厢的两侧分别对应与两轿厢导轨滑动配合相连;所述曳引主机安装于井道顶部,其具有传动链轮,且该传动链轮位于轿厢中部的正上方,其所在平面与井道两侧平行;链条导向轮位于曳引主机与井道的后侧之间,并与曳引主机的传动链轮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链条张紧装置安装于井道的底部,其具有一张紧轮,该张紧轮与链条导向轮的位置相对应,且与链条导向轮位于同一平面;

在轿厢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一轿顶绳头,所述链条的一端与轿顶绳头相连,另一端依次绕过传动链轮、链条导向轮以及张紧轮后与轿厢的底部相连;其中,所述链条与传动链轮、链条导向轮以及张紧轮均啮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轮、配重块、导向柱、下固定座、上护罩以及导靴;所述上护罩的两端和下固定座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向柱相连;所述配重块为竖直设置的四块,四块配重块依次相连形成一矩形框架结构的配重框;所述配重框位于上护罩和下固定座之间,其中,靠近上护罩和下固定座两端的导向柱的两配重块分别通过导靴与导向柱滑动配合相连;所述张紧轮通过支撑轴与另外两配重块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护罩上,对应链条分别设有一缺口,所述链条从该缺口穿过后绕设在张紧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的两端从对应的两配重块穿过,且其端部上侧为平面;在支撑轴两端的上方分别设有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配重块的外侧固定连接,其下侧与支撑轴端部的上侧紧贴;所述张紧轮与支撑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轮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撑轴上。

进一步地,在上护罩上还水平设有一支板,该支板的一侧位于其中一配重块的正上方;在该配重块的上侧,对应该支板的位置设有上安全开关;在该配重块的下侧还设有下安全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上安全开关和下安全开关均采用接近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为钢块。

进一步地,所述链条为两条,对应地,传动链轮、链条导向轮以及张紧轮均为双链轮结构,所述轿顶绳头也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轿顶绳头为带弹簧的绳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由于井道底部采用张紧装置,因此,轿厢下方将不再需要带弹簧的轿底绳头,从而使装配更加方便,并且能够节省底坑空间。

2、由于轿厢导轨设于井道两侧,轿厢与井道两侧相连,同时,轿顶绳头位于轿厢顶部的中心位置,从而保证了吊挂中心、轿厢导轨中心以及轿厢重心重合(位于同一直线上),从而改善了轿厢偏载问题,乘坐舒适感更好;并且能够减轻导靴磨损,从而使电梯运行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家用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5中:1—井道,2—轿厢导轨,3—轿厢,4—曳引主机,5—链条,6—链条导向轮,7—张紧装置,71—张紧轮,72—配重块,73—导向柱,74—下固定座,75—上护罩,76—导靴,77—支撑轴,78—定位块,79—支板,8—轿顶绳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3至图5,一种新型链条驱动式家用电梯,包括井道1、轿厢导轨2、轿厢3、曳引主机4、链条5、链条导向轮6和链条5张紧装置7。所述轿厢导轨2为两条,并竖直设于井道1的两侧,轿厢3的两侧分别对应与两轿厢导轨2滑动配合相连。所述曳引主机4安装于井道1顶部,其具有传动链轮,且该传动链轮位于轿厢3中部的正上方,其所在平面与井道1两侧平行。链条导向轮6位于曳引主机4与井道1的后侧之间,并与曳引主机4的传动链轮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链条5张紧装置7安装于井道1的底部,其具有一张紧轮71,该张紧轮71与链条导向轮6的位置相对应,且与链条导向轮6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张紧装置7包括张紧轮71、配重块72、导向柱73、下固定座74、上护罩75以及导靴76。所述上护罩75的两端和下固定座74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向柱73相连;其中,在下固定座74上设有安装孔,用于与井道1底部(的安装板定结构)相连。所述配重块72为竖直设置的四块,四块配重块72依次相连形成一矩形框架结构的配重框;具体实施时,该配置框的重量与轿厢3的重量一致,从而实现轿厢3的平衡配重。其中,所述配重块72为钢块,从而使配重框的重量足够大,从而间隙张紧装置7的体积,进而减少张紧装置7占用井道1的空间,并能够有效将链条5张紧,并保证轿厢3的正常运行。所述配重框位于上护罩75和下固定座74之间,其中,靠近上护罩75和下固定座74两端的导向柱73的两配重块72分别通过导靴76与导向柱73滑动配合相连;这样,配重框能够沿导向柱73自由上下移动。所述张紧轮71通过支撑轴77与另外两配重块72转动连接。通过在井道1底部设置张紧装置7,从而能够对链条5进行张紧,这样,轿厢3下方将不再需要带弹簧的绳头,从而使装配更加方便,并且能够节省底坑空间。并且,张紧装置7中的张紧轮71及配重框能够沿导向柱73上下移动,通过配重块72的自重对轿厢3进行配重,这样,只需在装配调试过程中,使配重块72位于上护罩75与下固定座74之间即可,配置块在其自重的作用下,能够根据链条5的伸缩自适应地上升或下降,从而始终保持链条5的张紧状态,并防止过度张紧;这样避免了因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链条5伸缩变形后,链条5与传动链轮、导向轮以及张紧轮71脱离,从而大大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并且能够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在上护罩75上,对应链条5分别设有一缺口,所述链条5从该缺口穿过后绕设在张紧轮71上;从而使链条5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在装配过程中,所述支撑轴77的两端从对应的两配重块72穿过,且其端部上侧为平面;在支撑轴77两端的上方分别设有一定位块78,所述定位块78与配重块72的外侧固定连接,其下侧与支撑轴77端部的上侧紧贴;所述张紧轮71与支撑轴77转动连接;这样,能够更好地对支撑轴77及张紧轮71进行定位,从而保证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为使张紧轮71运行更加顺畅,所述张紧轮71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撑轴77上。

在上护罩75上还水平设有一支板79,该支板79的一侧位于其中一配重块72的正上方;在该配重块72的上侧,对应该支板79的位置设有上安全开关;在该配重块72的下侧还设有下安全开关。其中,所述上安全开关和下安全开关均采用接近开关,结构更加简单,稳定性更好。装配时,将上安全开关和下安全开关与电梯控制系统相连,这样,当上安全开关与支板79接触或下安全开关与下固定座74(或井道1底部的安装板等)接触时,能够向电梯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电梯停止运行,以避免因张紧失效或张紧过渡影响电梯的安全运行。

在轿厢3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一轿顶绳头8,所述链条5的一端与轿顶绳头8相连,另一端依次绕过传动链轮、链条导向轮6以及张紧轮71后与轿厢3的底部相连。所述轿顶绳头8为带弹簧的绳头;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整个链条5进行张紧。其中,所述链条5与传动链轮、链条导向轮6以及张紧轮71均啮合在一起。实际装配施工时,所述链条5为两条,对应地,传动链轮、链条导向轮6以及张紧轮71均为双链轮结构,所述轿顶绳头8也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轿厢导轨2设于井道1两侧,轿厢3与井道1两侧相连,同时,轿顶绳头8位于轿厢3顶部的中心位置,从而保证了吊挂中心、轿厢导轨2中心以及轿厢3重心重合(位于同一直线上),从而改善了轿厢3偏载问题,乘坐舒适感更好;并且能够减轻导靴76磨损,从而使电梯运行稳定性更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