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盖自动上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8508发布日期:2019-11-25 22:0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盖自动上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防尘盖自动上下料机构,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油管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在其头部的螺栓上安装防尘盖,防尘盖通常为片状塑料件,厚度和尺寸都较小,很难通过机械手进行抓取上料,现在的上料方式通常是采用人工手动上料,不仅增加的人工成本,而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尘盖自动上下料机构,通过设置一块可旋转的取料块,并在去料块上设置的张紧取件机构和下料板完成上下料,并通过去料块的旋转,将防尘盖送至发动机油管的头部位置处,实现了自动化上下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尘盖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防尘盖振动送料盘和与所述防尘盖振动送料盘的出料口相连通的防尘盖料道,所述防尘盖料道的一侧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可相对其上下移动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可相对其转动的取料块,所述取料块的末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张紧取件机构,所述取料块的末端还设置有可相对其水平移动的下料板,且所述张紧取件机构的前端取料头穿过所述下料板。

前述的一种防尘盖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上固定有两块支板,所述两块支板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取料块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转轴上,且可绕所述转轴旋转,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一气缸。

前述的一种防尘盖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的前端表面设置有用于承接防尘盖的凸台。

前述的一种防尘盖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料道末端的两侧设置有挡板。

前述的一种防尘盖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下料板水平移动的第二气缸。

前述的一种防尘盖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块相对所述滑动板翻转的角度为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张紧取件机构从防尘盖料道上取件后,利用取料块翻转90°后,使防尘盖从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然后利用下料板将防尘盖从张紧取件机构上推送至汽车发动机油管的螺栓上,实现了自动化上下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尘盖自动上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防尘盖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防尘盖振动送料盘21和与所述防尘盖振动送料盘21的出料口相连通的防尘盖料道22,所述防尘盖料道22的一侧设置有立柱23,所述立柱23上设置有可相对其上下移动的滑动板24,所述滑动板24上设置有可相对其转动的取料块28,所述取料块28的末端设置有固定块31,所述固定块31上设置有张紧取件机构32,所述取料块28的末端还设置有可相对其水平移动的下料板34,且所述张紧取件机构32的前端取料头穿过所述下料板34。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料块28相对所述滑动板24翻转的角度为90°。

通过防尘盖振动送料盘21和防尘盖料道22对防尘盖进行送料,利用张紧取件机构32插入防尘盖上的开孔中后进行张紧,从而抓取防尘盖,然后通过控制取料板28翻转90°,使防尘盖从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张紧取件机构32松开,再利用下料板将防尘盖从张紧取件机构上推送至汽车发动机油管的螺栓上,实现了自动化上下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所述取料块28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下料板34水平移动的第二气缸33。

所述滑动板24上固定有两块支板25,所述两块支板25之间设置有转轴26,所述取料块28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转轴26上,且可绕所述转轴26旋转,所述转轴26上还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块27,所述转动块27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一气缸29。通过第一气缸29的伸缩运动,带动转动块27旋转,从而带动取料块28进行旋转。

所述下料板34的前端表面设置有用于承接防尘盖的凸台35,在下料板34将防尘盖从张紧取件机构32上推下来时,利用凸台35承接住防尘盖,并将其挂放到汽车发动机油管的螺栓上。

所述防尘盖料道22末端的两侧设置有挡板30,利用挡板30保证防尘盖到达防尘盖料道22的末端时,处于平躺状态,便于张紧取件机构32进行取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尘盖自动上下料机构,通过设置一块可旋转的取料块,并在去料块上设置的张紧取件机构和下料板完成上下料,并通过去料块的旋转,将防尘盖送至发动机油管的头部位置处,实现了自动化上下料。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