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容器的双口式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6639发布日期:2019-11-19 20:32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饮料容器的双口式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瓶盖,尤指一种饮料容器的双口式瓶盖。



背景技术:

在现有领域中,各种饮料容器和相关的盖子已经制造并销售了数十年。多年来,这些饮料容器及其相关的盖子被设计成在各种活动期间满足使用者的特定需要,例如,饮料容器专门设计用于各种活动如跑步、骑自行车、徒步旅行、攀岩、驾驶汽车,参加体育赛事等,供补充使用者的水份或营养,该饮料容器能让使用者在活动期间以安全的方式从容器中饮用饮料而不受伤,并且进一步减少饮料从容器中意外溢出,或是造成饮用容器意外翻倒的事件。

关于在运动活动期间经常使用的饮料容器和相关的盖子,制造端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在开发可以用单手操作的饮料容器和相关的盖子上,并且其进一步同时保持该容器内腔内的气压均衡,当使用者要饮用容器内的饮料时即可轻松使用。

虽然已经开发了许多的功能来满足上述各种需求,但是在长期使用这些相同的现有技术产品之后,一些缺点已经变得明显。

例如,这些现有技术的容器瓶盖设计无法满足许多使用者经常需要在从事各种运动进行时快速消耗饮料容器的饮料。然而,使用者正在进行上述的剧烈运动活动时,许多运动员往往是需要凭借容器瓶盖来方便一次性的摄取大量饮料的。一般而言,现有技术的容器瓶盖通常会设计成不能从饮料容器中快速输出大量饮料,因为担心大量饮料会引起如饮料意外溢出的情况,所以通常从大多数容器瓶盖所输出的饮料都是较小体积的。因此,具有更大通用性的容器瓶盖未来将会是有益的。

此外,现有饮料瓶盖的各种设计的复杂性经常损害饮料容器上的饮料瓶盖分配饮料的能力,例如,尽管使用者试图排出容器的全部饮料,但通常少量的饮料还是保留在容器内。因此,设计出能排出全部饮料的饮用瓶盖未来将会是有益的。

鉴于现有技术装置和所采用的其他饮用容器的复杂性,以及鉴于粘性残留物或来自饮料的其他污染的可能性,迄今为止经常出现关于如何有效地清洁饮料容器或饮料瓶盖的困扰,该残留物经常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并进一步影响该饮料瓶盖的操作。因此,能更容易清洁的饮料瓶盖未来将会是有益的。

由上述可知,现有的饮料瓶盖仍有进一步改良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容器的双口式瓶盖,其具有:一可装卸地设于一容器上的盖本体,以利于方便清洁;一第一饮口设于一盖本体上并贯通于该盖本体的顶壁,该第一饮口上具有一倾倒式的饮嘴,以提供更多的饮料快速流出并完全排除该容器内的饮料;及一第二饮口设于该盖本体上并贯通于该盖本体的顶壁,该第二饮口上装设有一细长且有弹性的吸管,以提供使用者可以慢慢地吸饮容器内的饮料,以有效改良现有饮料瓶盖。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料容器的双口式瓶盖,其包含有一盖本体、一第一饮口及一第二饮口;该盖本体具有顶壁和从顶壁的环周缘延伸的外接侧壁,该盖本体可装卸地设于容器上;该第一饮口设于该盖本体上并贯通于该盖本体的顶壁,该第一饮口上具有一倾倒式的饮嘴,该饮嘴对应相通设于该第一饮口上并从该盖本体的顶壁向外延伸,该饮嘴上设有一可装卸地一饮嘴盖,其中当该饮嘴盖安装于该饮嘴上时,该第一饮口形成密封状态;该第二饮口设于该盖本体上并贯通于该盖本体的顶壁,该第二饮口上装设有一细长且有弹性的吸管,其对应相通设于该第二饮口上并从该盖本体的顶壁向外延伸,该吸管上设有一吸管盖可选择性地从被压缩的该吸管上弹开或压在该吸管上,其中当该吸管盖压在该吸管上时,该第二饮口形成密封状态,以提供更大通用性、能排出全部饮料及更容易清洁的饮料瓶盖。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饮嘴的口径被配置成能供容器内被倾倒的饮料通过;其中该吸管的口径被配置成能供容器内被倾倒的饮料通过;其中该饮嘴的口径大于该吸管的口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盖本体的内表面还包含一饮料收集井,并围绕该第一饮口,且该饮料收集井延伸至该盖本体的外接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盖本体的顶壁上还包含一上部凸起的高部、一高度较于该高部低的中间部、及一高度较于该中间部低的低部;其中该第一饮口延伸穿过该顶壁上的该中间部;其中该第一饮口凹入顶部与该高部和该中间部之间相邻;其中该第一饮口向下延伸并低过该顶壁上的该低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饮料收集井进一步由从该盖本体的外接侧壁延伸并从该盖本体的顶壁的内表面延伸设一容纳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盖本体的顶壁水平高度介于该高部的水平高度及该低部的水平高度之间;其中该第二饮口水平高度低于该顶壁的低部;其中该第一饮口向该顶璧凹入,并低于该低部之间的水平高度;其中该容纳壁由该低部的内表面向下延伸一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吸管盖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盖本体的顶壁上,且当从该第二饮口压缩释放时,该吸管盖被配置成沿着弧形路径枢转到打开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吸管盖还包含一旋转部设于靠近该第一饮口的相对侧的该盖本体的顶壁上,并具有二吸管盖臂,使得被释放的该吸管盖能自该第二饮口移开,并凭借该二吸管盖臂进行枢转而抵止于该饮嘴的饮嘴盖上,以使该吸管凭借弹性复位而弹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盖本体的顶壁上还设有一护坡部,该护坡部具有一面向该吸管的吸管口的斜面;该吸管盖还包含一弧形边缘,该弧形边缘能压入该斜面内并压缩该吸管。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双口式瓶盖还包含一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能将该吸管盖固定于该盖本体上并使该吸管盖对该吸管保持压抵;其中当该固定装置解除固定时,该吸管的凭借弹性力以推动该吸管盖并向外弹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双口式瓶盖还包含一通气孔,该通气孔设于该盖本体的顶壁上并贯穿过该顶壁;其中该通气孔位于该第二饮口的周围;其中该通气孔内设有一具有弹性的通气塞,该通气塞上设有一通气通道及一通气柱位于该通气塞的下段;其中当该吸管盖以密封该吸管的方式压靠该第二饮口时,该吸管盖上的一闭气部压抵在该通气孔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吸管由该顶壁向外纵向延伸;其中该饮嘴系圆柱型式。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盖本体的外接侧壁在横截面上系圆形;其中该第一饮口在横截面上系圆形;其中第二饮口在横截面上系椭圆形。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更提供一种饮料容器的双口式瓶盖,其包含有一盖本体、一第一饮口及一第二饮口;该盖本体具有顶壁和从顶壁的环周缘延伸的外接侧壁,该盖本体可装卸地设于容器上,其中该顶壁具有一高度及一低部低于该高部;该第一饮口设于该盖本体上并贯通于该盖本体的顶壁,该第一饮口上具有一倾倒式的饮嘴,该饮嘴对应相通设于该第一饮口上并从该盖本体的顶壁向外延伸,该饮嘴上设有一可装卸地一饮嘴盖,其中当该饮嘴盖安装于该饮嘴上时,该第一饮口形成密封状态,其中该饮嘴的高度等于该高部与该低部之间的高度差,其中该饮嘴的口径被配置成能供容器内被倾倒的饮料通过;该第二饮口设于该盖本体上并贯通于该盖本体的顶壁,该第二饮口上装设有一细长且有弹性的吸管,其对应相通设于该第二饮口上并从该盖本体的顶壁向外延伸,该吸管上设有一吸管盖可选择性地从被压缩的该吸管上弹开或压在该吸管上,其中当该吸管盖压在该吸管上时,该第二饮口形成密封状态,其中该吸管的口径被配置成能供容器内被倾倒的饮料通过;其中该饮嘴的口径大于该吸管的口径;其中该盖本体的低部的内表面还包含一饮料收集井,并围绕该第一饮口,且该饮料收集井延伸至该盖本体的外接侧壁;其中该饮料收集井进一步由该盖本体的顶壁的内表面延伸设一容纳壁,以提供更大通用性、能排出全部饮料及更容易清洁的饮料瓶盖。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吸管盖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盖本体的顶壁上,且当从该第二饮口压缩释放时,该吸管盖被配置成沿着弧形路径枢转到打开位置;其中该吸管盖还包含一旋转部设于靠近该第一饮口的相对侧的该盖本体的顶壁上,并具有二吸管盖臂,使得被释放的该吸管盖能自该第二饮口移开,并凭借该二吸管盖臂进行枢转而抵止于该饮嘴的饮嘴盖上,以使该吸管凭借弹性复位而弹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盖本体的顶壁上还设有一护坡部,该护坡部具有一面向该吸管的吸管口的斜面;该吸管盖还包含一弧形边缘,该弧形边缘能压入该斜面内并压缩该吸管。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双口式瓶盖还包含一通气孔,该通气孔设于该盖本体的顶壁上并贯穿过该顶壁;其中该通气孔位于该第二饮口的周围;其中该通气孔内设有一具有弹性的通气塞,该通气塞上设有一通气通道及一通气柱位于该通气塞的下段;其中当该吸管盖以密封该吸管的方式压靠该第二饮口时,该吸管盖上的一闭气部压抵在该通气孔上。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更提供一种饮料容器的双口式瓶盖,其包含有一盖本体、一第一饮口及一第二饮口;该盖本体具有顶壁和从顶壁的环周缘延伸的外接侧壁,该盖本体可装卸地设于容器上;该第一饮口设于该盖本体上并贯通于该盖本体的顶壁,该第一饮口上具有一倾倒式的饮嘴,该饮嘴对应相通设于该第一饮口上并从该盖本体的顶壁向外延伸,该饮嘴上设有一可装卸地一饮嘴盖,其中当该饮嘴盖安装于该饮嘴上时,该第一饮口形成密封状态;该第二饮口设于该盖本体上并贯通于该盖本体的顶壁,该第二饮口上装设有一细长且有弹性的吸管,其对应相通设于该第二饮口上并从该盖本体的顶壁向外延伸,该吸管上设有一吸管盖可选择性地从被压缩的该吸管上弹开或压在该吸管上,其中当该吸管盖压在该吸管上时,该第二饮口形成密封状态,其中该吸管的口径被配置成能供容器内被倾倒的饮料通过,其中该吸管盖还包含一旋转部设于靠近该第一饮口的相对侧的该盖本体的顶壁上,并具有二吸管盖臂,使得被释放的该吸管盖能自该第二饮口移开,并凭借该二吸管盖臂进行枢转而抵止于该饮嘴的饮嘴盖上,以使该吸管凭借弹性复位而弹出,以提供更大通用性、能排出全部饮料及更容易清洁的饮料瓶盖。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盖本体的顶壁上还设有一护坡部,该护坡部具有一面向该吸管的吸管口的斜面;该吸管盖还包含一弧形边缘,该弧形边缘能压入该斜面内并压缩该吸管。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双口式瓶盖还包含一通气孔,该通气孔设于该盖本体的顶壁上并贯穿过该顶壁;其中该通气孔位于该第二饮口的周围;其中该通气孔内设有一具有弹性的通气塞,该通气塞上设有一通气通道及一通气柱位于该通气塞的下段;其中当该吸管盖以密封该吸管的方式压靠该第二饮口时,该吸管盖上的一闭气部压抵在该通气孔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使用者能依状况自由选择要由该引嘴部饮用饮料或由该吸管饮用饮料,以提供更大通用性、能排出全部饮料及更容易清洁的饮料瓶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吸管盖枢转而开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不包含吸管及饮嘴盖)的剖视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图1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7的吸管盖枢转而开的示意图。

图10是图7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1是图7(不包含吸管、饮嘴盖及保持件)的剖视的平面示意图。

图12是图7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13是图7饮嘴盖自饮嘴上拿下并保持在保持件上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双口式瓶盖;10-盖本体;11-饮料收集井;12-高部;13-中间部;14-低部;15-顶壁;151护坡部;152斜面;16-外接侧壁;17-容纳壁;18把手;181枢轴;182固定销;20-第一饮口;21-饮嘴;22-饮嘴盖;23保持件;30-第二饮口;31-吸管;32-吸管盖;321弧形边缘;322闭气部;33-旋转部;34-吸管盖臂;40-固定装置;41-上扣件;42-下扣件;43-弹性件;44-固定部;50-通气孔;51-通气塞;52-通气通道;53-通气柱;2容器;3双口式瓶盖;60-盖本体;61-饮料收集井;62-高部;63-中间部;64-低部;65-顶壁;651护坡部;652斜面;66-外接侧壁;67-容纳壁;68保持件;681固定部;682弧形臂;683安装部;70-第一饮口;71-饮嘴;72-饮嘴盖;80-第二饮口;81-吸管;82-吸管盖;821弧形边缘;822闭气部;83-旋转部;84-吸管盖臂;90-固定装置;91-上扣件;92-下扣件;93-弹性件;94-固定部;100通气孔;101通气塞;102通气通道;103通气柱;4-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配合图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技术特征详述如后,其中各图示只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关系及相关功能,因此各元件的尺寸并非依实际比例设置且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描述了双口式瓶盖用于与容器一起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口式瓶盖中的任何一个容器为饮用容器,提供了技术背景部分中讨论的有益特性。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口式瓶盖可以通过包括用于较高容量分配的倾倒口和用于较小容量分配的吸管来提供更多元的多功能性。而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口式瓶盖提供了排出容器的全部内容物的能力。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口式瓶盖提供了更容易清洁的益处。

下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口式瓶盖具有把手并应用于容器上供使用者使用的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乃在于提供一种能与一容器2一起使用的一双口式瓶盖1,如图5中所示的该容器2,该容器2可具有各种尺寸和形状,并且可与该双口式瓶盖1组合,因此,未绘出任何特定容器的细节;其中该双口式瓶盖1包含有一盖本体10、一第一饮口20及一第二饮口30。

此外,在该盖本体10和该容器2之间通常存在有垫圈(未图示),以提供密封接合。

该盖本体10具环周缘的顶壁15和从环周缘延伸的外接侧壁16,该盖本体10可装卸地设于该容器2上,如图5所示,该盖本体10和容器2之间系螺合连接但不限制;其中该盖本体10的外接侧壁16在横截面上系圆形但不限制。

该第一饮口20设于该盖本体10上并贯通于该盖本体10的顶壁15,该第一饮口20上具有一倾倒式的饮嘴21,该饮嘴21对应相通设于该第一饮口20上并从该盖本体10的顶壁15向外延伸,该饮嘴21上设有一可装卸地一饮嘴盖22;其中当该饮嘴盖22安装于该饮嘴21上时,该第一饮口20形成密封状态;参考图1及2,该饮嘴盖22系以盖压的方式安装于该饮嘴21上但不限制,例如使用螺纹连接但不限制;其中该第一饮口20在横截面上系圆形但不限制;其中该饮嘴21系圆柱型式但不限制。

该第二饮口30设于该盖本体10上并贯通于该盖本体10的顶壁15,该第二饮口30上装设有一细长且有弹性的吸管31,其对应相通设于该第二饮口30上并从该盖本体10的顶壁15向外延伸,该吸管31上设有一吸管盖32可选择性地从被压缩的该吸管31上弹开或压在该吸管31上;其中当该吸管盖32压在该吸管31上时,该第二饮口30形成密封状态;其中该吸管31由该顶壁15向外纵向延伸;其中第二饮口30在横截面上系椭圆形但不限制。

其中,该第一饮口20系能由该盖本体10连通至所连接的该容器2内部,当使用者要饮用该容器2内的饮料时,可凭借倾倒的方式使饮料由该第一饮口20的饮嘴21流出;该第二饮口30(以及的后会讨论的第二饮口80)系能由该盖本体10连通至所连接的该容器2内部,当使用者要饮用该容器2内的饮料时,可凭借吸饮的方式使该容器2内的饮料由该第二饮口30的吸管31(以及的后会讨论的吸管81)流出,或是在没有装设该吸管31的情况下,也可凭借倾倒的方式使容器2内的饮料由该第二饮口30流出(但该第二饮口30附近如果有设有如通气孔等通气结构则不适合倾倒,因为该容器2内的饮料会由通气结构外泄而流出)。

此外,该吸管31(以及的后会讨论的吸管81)系软质并且在弯曲或以其他方式暂时变形的后都能返回到最初的几何形状,故该吸管31系利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当然,所有材料在某种程度上使用久了会表现出永久性地变形,会永久地改变该吸管31的最初几何形状。然而,选择本实用新型的该吸管31的弹性材料使得该吸管31能增加在该双口式瓶盖1上与该吸管盖32(和的后会讨论的吸管盖82)一起实施的密封动作的重复使用寿命。

参考图2、4及5,该饮嘴21的口径被配置成能供容器2内被倾倒的饮料通过;其中该吸管31的口径被配置成能供容器2内被倾倒的饮料通过;其中该饮嘴21的口径大于该吸管31的口径。在该饮嘴21和该吸管31之间的口径差异的情况下,使得由该饮嘴21倾倒的体积流量系大于由该该吸管31吸饮的体积流量。

因此,具有两种不同流速的饮用容器分配饮料的饮口,有助于增加了本文所述的容器的多功能性。在某些情况下如运动竞技,为求争取时间,通过倾倒快速排出容器中的饮料对使用者是有利的,而在其他情况下的使用者也可能更喜欢通过吸饮的方式来更慢地饮用容器中的饮料,如悠闲地骑脚踏车郊游。

然而,考虑到用于这种所有部件都只能集中在双口式瓶盖那有限的表面积上,使得在容器的瓶盖上同时设置倾倒口(该第一饮口20)和吸饮口(该第二饮口30)具有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双口式瓶盖以不同方式分配饮料也形成了一个挑战,同时提供双口式瓶盖的双口位置配置也是另一个挑战。此外,考虑到双口式瓶盖的复杂性,提供双口式功能可能容易使瓶盖的内部构造复杂化而造成容器内的饮料无法完全排的程度。同样,复杂化很容易使得清洁瓶盖内部组件变得困难。然而,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该双口式瓶盖1的实施例提供了该饮嘴21和该吸管31,该饮嘴21和该吸管31的构造分别能容易地接近该第一饮口20及该第二饮口30,有效地解决了同时设置倾倒口和吸饮口位置配置上的问题,并凭借不同的饮用方式使得能容易地由该双口式瓶盖1将所连接的该容器2内的全部内容物(饮料)排出(吸饮),并且该吸管31可拆装式而容易清洁。

参考图4及5,该盖本体10的内表面还包含一饮料收集井11但不限制,并围绕该第一饮口20,且该饮料收集井11延伸至该盖本体10的外接侧壁16,以便于排出该容器2内的所有饮料。当使用者使用该双口式瓶盖1喝饮料时,倾斜该容器2,使得该容器2内的饮料水平高度改变,而使饮料大多进入该饮料收集井11内而不是进入该双口式瓶盖1内部的其他部分,以利于更完整地排出所有饮料。

此外,该饮料收集井11进一步由从该盖本体10的外接侧壁16延伸并从该盖本体10的顶壁15的内表面延伸设一容纳壁17但不限制如图5所示,以能囊括更多该容器2内的饮料使大部分的饮料通过该第一饮口20而更完整地排出。

参考图5,该盖本体10的顶壁15上还包含一上部凸起的高部12、一高度较于该高部12低的中间部13、及一高度较于该中间部13低的低部14但不限制;其中该第一饮口20延伸穿过该顶壁15上的该中间部13;其中该第一饮口20凹入顶部与该高部12和该中间部13之间相邻;其中该第一饮口20向下延伸并低过该顶壁15上的该低部14。

其中,该盖本体10的顶壁15水平高度介于该高部12的水平高度及该低部14的水平高度之间;其中该第二饮口30水平高度低于该顶壁15的低部14;其中该第一饮口20向该顶璧15凹入,并低于该低部14之间的水平高度;其中该容纳壁17由该低部14的内表面向下延伸一长度,在正常情况下,饮料不会通过该第一饮口10排出;其中当该容器2倾斜用于饮用时,该饮料收集井11便能将饮料集中收集。因此,该饮料收集井11能进一步方便于向外排出大部分的饮料。

在图1至6所示的实施例中,详细地示出了该盖本体10的各种特征但不限制。

参考图3,该吸管盖32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盖本体10的顶壁15上但不限制,且当从该第二饮口30压缩释放时,该吸管盖32被配置成沿着弧形路径枢转(如图3中的箭头a方向所示)到打开位置,以使得该第二饮口30可方便使用者从该容器2中吸饮饮料;如图2、3及5所示,其中该吸管盖32还包含一旋转部33设于靠近该第一饮口20的相对侧的该盖本体10的顶壁15上但不限制,并具有二吸管盖臂34,使得被释放的该吸管盖32能自该第二饮口30移开,并凭借该二吸管盖臂34进行枢转(如图3中的箭头a方向所示)而抵止于该饮嘴21的饮嘴盖22上,以使该吸管31凭借弹性复位而弹出,以方便使用者从该容器2中吸饮饮料。此外,该吸管31可以选择更具有弹性回复力的材料来制作但不限制,使得该吸管31本身的弹性足够本身在图3中在所示的枢转动作中顺势将该吸管盖32推开而远离该第二饮口30。

承上所述,该吸管盖32可以选择性地密封该吸管31;如图2、3及5所示,其中该盖本体10的顶壁15上还设有一护坡部151但不限制,该护坡部151具有一面向该吸管31的吸管口的斜面152;该吸管盖32还包含一弧形边缘321但不限制,该弧形边缘321能压入该斜面152内并压缩该吸管31。

因此,当该吸管盖32压缩该吸管31时,该护坡部151促使该吸管31进入该斜面152中弧形中心的位置;其中该弧形边缘321的弧形形状对应于该护坡部151的弧形形状并在它们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其中该吸管31可以被压缩并密封。

此外,通过将该吸管盖32连接到盖本体10上的顶壁15,更加强了该吸管盖32对该吸管31的压缩力支撑力。

参考图1至3及5,该双口式瓶盖1还包含一固定装置40但不限制,该固定装置40能将该吸管盖32固定于该盖本体10上并使该吸管盖32对该吸管31保持压抵;其中当该固定装置40解除固定时,该吸管31的凭借弹性力以推动该吸管盖32并向外弹出;其中该固定装置40还包含一上扣件41、一下扣件42、一弹性件43及一固定部44但不限制;其中该上扣件41设在与该盖本体10接合的该吸管盖32上,并在该盖本体10与该上扣件41对应处设有该下扣件42以与该上扣件41卡合固定;其中该弹性件43设在该固定装置40的固定部44上,并将该下扣件42保持于能固定该上扣件41的位置,因此当关闭该吸管盖32时,该上扣件41与该下扣件42形成卡合固定状态;其中通过按压该下扣件41向内压缩该弹性件43时,使该上扣件41与该下扣件42形成解除卡合状态,以使该吸管31能凭借弹性回复力将该吸管盖32顶开而远离该吸管31。

此外,当打开该吸管盖32时还能够让该吸管31在排除饮料的同时进行通气如图3所示。

参考图2至4,该双口式瓶盖1还包含一通气孔50但不限制,该通气孔50设于该盖本体10的顶壁15上并贯穿过该顶壁15;其中该通气孔50位于该第二饮口30的周围;其中该通气孔50内设有一具有弹性的通气塞51,该通气塞51上设有一通气通道52及一通气柱53位于该通气塞51的下段;其中当该吸管盖32以密封该吸管31的方式压靠该第二饮口30时,该吸管盖32上的一闭气部322压抵在该通气孔50上,使用者可凭借关闭该吸管盖32以进行密封该吸管31或打开该吸管盖32以对外排气。

参考图1至3及6,该双口式瓶盖1进一步能设有额外便利使用者握持的结构,如一把手18但不限制;其中将该把手18设置在该盖本体上的二枢轴181上并通过二固定销182固定以将该把手18固定到盖本体10上,以提供使用者容易凭借该把手18来携带与该双口式瓶盖1所组合的该容器2。

参考图1及2,其中该饮嘴21与该饮嘴盖22之间还设有一保持件23供该饮嘴盖22安装但不限制,当该饮嘴盖22自该饮嘴21上解除时仍保留在该保持件23上,以避免不小心将该饮嘴盖22丢失。

下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口式瓶盖具有保持件并应用于容器上供使用者使用的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7至13,本实用新型乃在于提供一种能与一容器4一起使用的一双口式瓶盖3,如图11中所示的该容器4,该容器4可具有各种尺寸和形状,并且可与该双口式瓶盖3组合,因此,未绘出任何特定容器的细节;其中该双口式瓶盖3包含有一盖本体60、一第一饮口70及一第二饮口80。在许多方面,该双口式瓶盖3具有与图1及2中的该双口式瓶盖1类似的特征,然而,在下述内文中将明确讨论的两者之间所存在的一些显着差异。

此外,在该盖本体60和该容器4之间通常存在有垫圈(未图示),以提供密封接合。

该盖本体60具环周缘的顶壁65和从环周缘延伸的外接侧壁66,该盖本体60可装卸地设于该容器4上,如图11所示,该盖本体60和容器4之间系螺合连接但不限制;其中该盖本体60的外接侧壁66在横截面上系圆形但不限制。

该第一饮口70设于该盖本体60上并贯通于该盖本体60的顶壁65,该第一饮口70上具有一倾倒式的饮嘴71,该饮嘴71对应相通设于该第一饮口70上并从该盖本体60的顶壁65向外延伸,该饮嘴71上设有一可装卸地一饮嘴盖72;其中当该饮嘴盖72安装于该饮嘴71上时,该第一饮口70形成密封状态;参考图7及8,该饮嘴盖72系以盖压的方式安装于该饮嘴71上但不限制,例如使用螺纹连接但不限制;其中该第一饮口70在横截面上系圆形但不限制;其中该饮嘴71系圆柱型式但不限制。

该第二饮口80设于该盖本体60上并贯通于该盖本体60的顶壁65,该第二饮口80上装设有一细长且有弹性的吸管81,其对应相通设于该第二饮口80上并从该盖本体60的顶壁65向外延伸,该吸管81上设有一吸管盖82可选择性地从被压缩的该吸管81上弹开或压在该吸管81上;其中当该吸管盖82压在该吸管81上时,该第二饮口80形成密封状态;其中该吸管81由该顶壁65向外纵向延伸;其中第二饮口80在横截面上系椭圆形但不限制。

此外,该吸管81的下方进一步可细长地延伸至该容器4内部(未图示)但不限制。

参考图8、10及11,该饮嘴71的口径被配置成能供容器4内被倾倒的饮料通过;其中该吸管81的口径被配置成能供容器4内被倾倒的饮料通过;其中该饮嘴71的口径大于该吸管81的口径。在该饮嘴71和该吸管81之间的口径差异的情况下,使得由该饮嘴71倾倒的体积流量系大于由该该吸管81吸饮的体积流量。

因此,具有两种不同流速的饮用容器分配饮料的饮口,有助于增加了本文所述的容器的多功能性。在某些情况下如运动竞技,为求争取时间,通过倾倒快速排出容器中的饮料对使用者是有利的,而在其他情况下的使用者也可能更喜欢通过吸饮的方式来更慢地饮用容器中的饮料,如悠闲地骑脚踏车郊游。

然而,考虑到用于这种所有部件都只能集中在双口式瓶盖那有限的表面积上,使得在容器的瓶盖上同时设置倾倒口(该第一饮口70)和吸饮口(该第二饮口80)具有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双口式瓶盖以不同方式分配饮料也形成了一个挑战,同时提供双口式瓶盖的双口位置配置也是另一个挑战。此外,考虑到双口式瓶盖的复杂性,提供双口式功能可能容易使瓶盖的内部构造复杂化而造成容器内的饮料无法完全排的程度。同样,复杂化很容易使得清洁瓶盖内部组件变得困难。然而,如图7至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该双口式瓶盖3的实施例提供了该饮嘴71和该吸管81,该饮嘴71和该吸管81的构造分别能容易地接近该第一饮口70及该第二饮口80,有效地解决了同时设置倾倒口和吸饮口位置配置上的问题,并凭借不同的饮用方式使得能容易地由该双口式瓶盖3将所连接的该容器4内的全部内容物(饮料)排出(吸饮),并且该吸管81可拆装式而容易清洁。

参考图10及11,该盖本体60的内表面还包含一饮料收集井61但不限制,并围绕该第一饮口70,且该饮料收集井61延伸至该盖本体60的外接侧壁66,以便于排出该容器4内的所有饮料。当使用者使用该双口式瓶盖3喝饮料时,倾斜该容器4,使得该容器4内的饮料水平高度改变,而使饮料大多进入该饮料收集井61内而不是进入该双口式瓶盖3内部的其他部分,以利于更完整地排出所有饮料。

参考图11,该盖本体60的顶壁65上还包含一上部凸起的高部62、一高度较于该高部62低的中间部63、及一高度较于该中间部63低的低部64但不限制;其中该第一饮口70延伸穿过该顶壁65上的该中间部63;其中该第一饮口70凹入顶部与该高部62和该中间部63之间相邻;其中该第一饮口70向下延伸并低过该顶壁65上的该低部64。

其中,该盖本体60的顶壁65水平高度介于该高部62的水平高度及该低部64的水平高度之间;其中该第二饮口80水平高度低于该顶壁65的低部64;其中该第一饮口70向该顶璧65凹入,并低于该低部64之间的水平高度;其中当该容器4倾斜用于饮用时,该饮料收集井61便能将饮料集中收集。因此,该饮料收集井61能进一步方便于向外排出大部分的饮料。

在图7至13所示的实施例中,详细地示出了该盖本体60的各种特征但不限制。

参考图9,该吸管盖82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盖本体60的顶壁65上但不限制,且当从该第二饮口80压缩释放时,该吸管盖82被配置成沿着弧形路径枢转(如图9中的箭头a方向所示)到打开位置,以使得该第二饮口80可方便使用者从该容器4中吸饮饮料;如图8、9及11所示,其中该吸管盖82还包含一旋转部83设于靠近该第一饮口70的相对侧的该盖本体60的顶壁65上但不限制,并具有二吸管盖臂84,使得被释放的该吸管盖82能自该第二饮口80移开,并凭借该二吸管盖臂84进行枢转(如图9中的箭头a方向所示)而抵止于该饮嘴71的饮嘴盖72上,以使该吸管81凭借弹性复位而弹出,以方便使用者从该容器4中吸饮饮料。此外,该吸管81可以选择更具有弹性回复力的材料来制作但不限制,使得该吸管81本身的弹性足够本身在图9中在所示的枢转动作中顺势将该吸管盖82推开而远离该第二饮口80。

承上所述,该吸管盖82可以选择性地密封该吸管81;如图8、9及11所示,其中该盖本体60的顶壁65上还设有一护坡部651但不限制,该护坡部651具有一面向该吸管81的吸管口的斜面652;该吸管盖82还包含一弧形边缘821但不限制,该弧形边缘821能压入该斜面652内并压缩该吸管81。

因此,当该吸管盖82压缩该吸管31时,该护坡部651促使该吸管81进入该斜面652中弧形中心的位置;其中该弧形边缘821的弧形形状对应于该护坡部651的弧形形状并在它们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其中该吸管81可以被压缩并密封。

此外,通过将该吸管盖82连接到盖本体60上的顶壁65,更加强了该吸管盖82对该吸管81的压缩力支撑力。

参考图7至9及11,该双口式瓶盖3还包含一固定装置90但不限制,该固定装置90能将该吸管盖82固定于该盖本体60上并使该吸管盖82对该吸管81保持压抵;其中当该固定装置90解除固定时,该吸管81的凭借弹性力以推动该吸管盖82并向外弹出;其中该固定装置90还包含一上扣件91、一下扣件92、一弹性件93及一固定部94但不限制;其中该上扣件91设在与该盖本体60接合的该吸管盖82上,并在该盖本体60与该上扣件91对应处设有该下扣件92以与该上扣件91卡合固定;其中该弹性件83设在该固定装置90的固定部94上,并将该下扣件92保持于能固定该上扣件91的位置,因此当关闭该吸管盖82时,该上扣件91与该下扣件92形成卡合固定状态;其中通过按压该下扣件91向内压缩该弹性件93时,使该上扣件91与该下扣件92形成解除卡合状态,以使该吸管81能凭借弹性回复力将该吸管盖82顶开而远离该吸管81。

此外,当打开该吸管盖82时还能够让该吸管81在排除饮料的同时进行通气如图9所示。

参考图8至10,该双口式瓶盖3还包含一通气孔100但不限制,该通气孔100设于该盖本体60的顶壁65上并贯穿过该顶壁65;其中该通气孔100位于该第二饮口80的周围;其中该通气孔100内设有一具有弹性的通气塞101,该通气塞101上设有一通气通道102及一通气柱103位于该通气塞101的下段;其中当该吸管盖82以密封该吸管81的方式压靠该第二饮口80时,该吸管盖82上的一闭气部822压抵在该通气孔100上,使用者可凭借关闭该吸管盖82以进行密封该吸管81或打开该吸管盖82以对外排气。

参考图7至10、12及13,该双口式瓶盖3进一步能设有额外便利使用者打开该饮嘴盖72而饮用饮料时使该饮嘴盖72不容易丢失的结构,如一保持件68但不限制;其中该双口式瓶盖3还包含有该保持件68但不限制,该保持件68设在该饮嘴71与该饮嘴盖72之间并供该饮嘴盖72装设在该保持件68上面;其中该保持件68系一体成型体;其中该保持件68还包含一饮嘴盖固定的固定部681、一具弹性的弧形臂682及一安装部683但不限制;其中该饮嘴盖固定部681供该饮嘴盖72固定其上;其中该弧形臂682可供使用者方便拿提;其中该安装部683系装设于该盖本体60与该容器4之间。

其中,该饮嘴盖72厚度不限制,该饮嘴盖72可装设锁至该饮嘴71的上部处、中间部处、或下部处(接近该第一饮口70的位置)。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