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性强的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3956发布日期:2019-11-15 21:1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性强的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耐磨性强的输送带。



背景技术:

环形输送带常用于建筑、冶金等行业,用于输送高温物料,因此对环形输送带的耐磨和耐拉性能要求较高,现在的环形输送带是在棉帆布或者聚酯帆布上下覆有耐高温或耐热橡胶,单层的耐热橡胶并不能满足传输带对耐磨性和耐拉性能的使用要求,受滚杠长时间滚动动作,传输带的内里破损会十分严重,同时影响传输带与滚杠件的拉力度,造成皮带松弛,直接影响工作效果,外层受物料长时间受物料压力和输送带绷紧后表面的张力,极易导致输送带的表面出现断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磨性强的输送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磨性强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聚酯丝编织物材料制成的承载骨架和橡胶基层组成,所述承载骨架顶面连接于橡胶基层,所述橡胶基层顶面上设有由氯磺化聚乙烯材料制成的阻燃层,所述阻燃层顶面上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上设有硅胶凸条,所述硅胶凸条外表面上设有耐磨颗粒,所述承载骨架底面设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底面设有传动橡胶面,所述传动橡胶面的底面为布纹状毛面。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陶瓷纤维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抗拉层为经向尼龙纤维线、纬向玄武岩纤维线编织成的网眼帆布层。

优选的,所述耐磨颗粒为正六边形的高硬度陶瓷零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耐磨颗粒与耐磨层双重保障使得输送带不会出现疲劳和磨损现象,提高整个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延缓了骨架层强度、降低了断裂的缺点,且抗拉性能优异,布纹状毛面增大了摩擦力避免打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性强的输送带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承载骨架,2、橡胶基层,3、阻燃层,4、耐磨层,5、硅胶凸条,6、耐磨颗粒,7、抗拉层,8、传动橡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耐磨性强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聚酯丝编织物材料制成的承载骨架1和橡胶基层2组成,所述承载骨架1顶面连接于橡胶基层2,所述橡胶基层2顶面上设有由氯磺化聚乙烯材料制成的阻燃层3,所述阻燃层3顶面上设有耐磨层4,所述耐磨层4上设有硅胶凸条5,所述硅胶凸条5外表面上设有耐磨颗粒6,所述承载骨架1底面设有抗拉层7,所述抗拉层7底面设有传动橡胶面8,所述传动橡胶面8的底面为布纹状毛面。

所述耐磨层4为陶瓷纤维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

所述抗拉层7为经向尼龙纤维线、纬向玄武岩纤维线编织成的网眼帆布层。

所述耐磨颗粒6为正六边形的高硬度陶瓷零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耐磨颗粒与耐磨层双重保障使得输送带不会出现疲劳和磨损现象,提高整个输送带的使用寿命,硅胶凸条可以有效避免物料堆积,方便分隔,由聚酯丝编织物材料制成的承载骨架延缓了骨架层强度、降低了断裂的缺点,抗拉层使输送带的整体抗拉性能优异,传输门为布纹状毛面增大了摩擦力避免打滑。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