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以及层叠剥离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0143发布日期:2019-07-27 09:3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盖以及层叠剥离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止回阀的盖、以及具有这种盖的层叠剥离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包括具有外壳和内袋且随着内容物的减少内袋收缩的容器主体的层叠剥离容器。这种层叠剥离容器通常构成为:包括专利文件1中所公开的具有止回阀的盖,并且当容器主体被挤压时,止回阀被打开从而排出内容物,当停止挤压时,止回阀关闭。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文件特开2013-24119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件1中所述的盖,根据挤压的程度,会有被排除内容物多于预期或内容物产生脉动,导致使用感变差的可能。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成的,其提供一种使用感得以改善的盖。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盖,其具有与容器的口部嵌合的盖主体,所述盖具备:具有流通孔的阀座、从所述阀座脱离或安装从而开闭所述流通孔的阀体、以及在安装方向上对所述阀体施力的施力部件,并且构成为随着所述阀体的位移量的增加内容物流通的流通面积增加,所述盖还具有限制所述阀体的位移量的位移限制部。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认真研究发现,专利文件1所公开的盖,由于其是随着止回阀的阀体位移量的增加内容物流通的流通面积增加的结构,当容器主体挤压过强时,阀体被大量打开,会出现内容物被超过预期地被排出的现象,或者由于过大地被打开的反作用而造成阀体关闭,导致内容物脉动并且使用感变差,从而完成了如本发明一样的限制阀体的位移量的盖。

以下,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下面所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优选所述位移限制部将所述阀体的位移量限制在所述流通孔直径的0.8倍以下。

优选所述位移限制部将所述阀体的位移量限制在1.5mm以下。

优选所述位移限制部将所述阀体的位移量限制为0.4~0.8mm。

优选所述施力部件是从所述阀体的外周部延伸成放射状的多个弹性片。

优选所述盖主体构成为,包括具有所述阀座的内侧筒部、以及安装在所述内侧筒部上且具有排出口的排出部,其中,由所述内侧筒部和所述上侧突出部形成有中间空间,所述阀体在所述中间空间内位移。

优选通过在所述上侧排出部的所述中间空间侧的面上形成多个突起,从而形成所述位移限制部。

优选通过在所述上侧排出部与所述止回阀之间配置的间隔件,从而形成所述位移限制部。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具有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外壳和内袋且随着内容物的减少所述内袋收缩,上述构成的盖嵌合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口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主视图。

图2a是图1中的a-a截面图;图2b表示的是图2a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盖2的截面图的放大图,盖罩体22打开的状态。

图3a是盖2的止回阀25的主视图;图3b是从上方看盖2的排出部件26的立体图,图3c从下方看排出部件26的立体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盖2的截面图的放大图,图4b是表示图4a的盖2的排出部件26以及间隔件27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中所示各种技术特征可以彼此相互组合。此外,各个特征独立地完成本发明的。

如图1以及图2a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剥离容器1具有盖2和容器主体3。容器主体3具有阀体5、收容内容物的收容部7、以及从收容部7排出内容物的口部9。在本实施方式中,盖2是压盖式的,如图2a所示,形成于容器主体3的口部9的卡合部9e与形成于盖2的被卡合部24e卡合,从而安装盖2。然而,也可以是通过螺纹式进行安装的。

如图2a所示,容器主体3在收容部7和口部9处具有外层11和内层13,外层11构成外壳12,内层13构成内袋14。通过随着内容物的减少内层13从外层11剥离,内袋14从外壳12分离收缩。应当指出,在向收容部7内收容内容物前,有进行将内层13从外层11剥离的预先剥离工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通过在预先剥离后向收容部7内吹入气体,或者收容内容物,从而使内层13与外层11接触。然后,随着内容物的减少内层13从外层11分离。另一方面,不进行预先剥离工序的情况,当内容物被排出时,内层13从外层11剥离从而与外层11分离。

如图2所示,阀体5插入到形成于收容部7的外气导入孔15,用来调节外壳12和内袋14之间的空间g,与外部之间的空气的进出。作为阀体5的结构,例如,可以是通过阀体5的移动从而开闭外气导入孔15的边缘与阀体5之间的间隙的方式,从而阀体5开闭外气导入孔15的结构,还可以是在阀体5本体上设置贯通孔和可以开关的阀,通过这个阀的动作来开闭贯通孔,从而开闭外气导入孔15的结构。应当指出,也可以是不设置阀体5,通过在外气导入孔15粘贴安装过滤片从而调节空气进出的结构,这时只需要在排出内容物的时候,用手指等使外气导入孔15封闭从而进行调整的结构。此外,还可以使用在口部9设置了外气导入孔15,具有连通于该外气导入孔15的止回阀的盖。

无论阀体5是上述哪一种结构,均构成为,在压缩外壳12时,外气导入孔15封闭从而能够压缩内袋14的状态,在释放对外壳12的压缩力后,外部空气被引入空间g。

收容部7在安装阀体5后被收缩膜覆盖。这时,阀体5以不干扰收缩膜的方式,阀体5被安装在设置于收容部7的阀体安装凹部7a。此外,以阀体安装凹部7a不被收缩膜密封的方式,沿着从阀体安装凹部7a到口部9的方向设置有空气流通槽7b(参照图1)。

此外,有关于容器主体3的层结构,为了使恢复性变高,外层11被形成为比内层13厚。层11是由例如低密度聚乙烯、直链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组成的。外层11可以是多层结构。内层13优选为由多层构成。例如,在与外层接触的层可以使用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树脂组成的evoh层,在与内容物接触的层可以使用例如由低密度聚乙烯、直链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等的聚烯烃组成的内面层。此外,在上述evoh层与内面层之间优选地使用粘结层。

接下来,使用图2b、图3a~图3c对盖2进行说明。如图2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2具有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盖主体21和盖罩体22。所述盖主体21和盖罩体22是通过铰链23连接的,盖罩体22是能够开闭的。盖主体21由主盖部件24、止回阀25、以及作为排出部的排出部件26的3个部件构成的。应当指出,形成止回阀25的合成树脂使用的是弹性比形成其他部件的合成树脂高的合成树脂。例如,止回阀25是由聚乙烯弹性体形成的,其他部件是由聚丙烯形成的。

主盖部件24是由圆筒状的外侧筒部24o、在所述外侧筒部24o的内侧同心配置的圆筒状的内侧筒部24i、以及与外侧筒部24o和内侧筒部24i两个构件的上端连接的环状部件24r构成。在外侧筒部24o的下方的内周面形成有与口部9的卡合部9e卡合的被卡合部24e。在内侧筒部24i的下部内周面形成有沿着朝向直径方向中心想上方倾斜的,且在中心处具有流通孔24h的环状的阀座24s。阀座24s的内周面24s1呈朝向上方倾斜的锥状。此外,在内侧筒部24i的上部内周面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的卡合凹部24f。

如图2b和图3a所示,止回阀25是由阀体25b、4个弹性片25p、以及圆环状的外框部25f形成的。阀体25b形成为,横截面形状是呈向上凸的弯曲形状(参照图2b),平视呈圆形(参照图3a)的圆顶状的部件,在上方的中心处形成球状的凸部25s。阀体25b的外周部25b1呈,安装在阀座24s的内周面24s1并且向下方倾斜的锥状,被构成为,通过阀体25b从阀座24s脱离或安装,从而开闭流通孔24h的方式。应当指出,流通孔24h以及与其对应的阀体25b的形状可以不是圆形的,也可以是多角形的、环状形状的。如图2b所示,每个弹性片25p是从阀体25b的外周部呈放射状地倾斜地向上方略微弯曲地延伸,并且连接在外框部25f的内周面的上端。4个弹性片25p在沿着圆周方向上的每90°而设置的,通过相邻的2个弹性片25p、外框部25f、以及阀体25b,形成流通内容物的4个开口25o。然后,所述4个弹性片25p作为施力部件,朝向安装方向对阀体25b施力。应当指出,弹性片25p的个数不仅限于4个,也可以是2个、3个、或者5个以上。然而,为了对阀体25b传达作用力,优选为沿径向延伸的配置方式。外框部25f被配置为在主盖部件24的阀座24s的上方与内侧筒部24i的内壁面抵接的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止回阀25的阀体25b、弹性片25p、以及外框部25f是一体形成的。

如图2b、图3a以及图3b所示,排出部件26具有,卡合在主盖部件24的内侧筒部24i的筒状支撑部26s、配置成筒状支撑部26s同心的具有排出口26m的筒状引导部26g、与筒状支撑部26s的上边缘和筒状引导部26g一体地连接的薄板状的圆盘部件26d。在筒状支撑部26s的上边缘,形成有朝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26b,其构成为与主盖部件24的环状部件24r的内边缘卡合的方式。此外,在筒状支撑部26s的外周面,以卡合于主盖部件24的卡合凹部24f的方式,形成有沿圆周方向呈环状的突条26r。当主盖部件24与排出部件26卡合后,筒状支撑部26s的下方与止回阀25的外框部25f的上方抵接,从而固定止回阀25。在这种状态下,主盖部件24的阀座24s以及内侧筒部24i与排出部件26形成中间空间s(参照图2b),阀体25b可以在这个中间空间s中变位。

本实施方式的排出部件26,如图2b以及图3b所示,在与中间空间s侧的面的阀体25b相对的位置上,具有朝向阀体25b突出的多个突起26p。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26p设置成在环绕圆周方向上呈等间隔的6个的方式(参照图3b)。所述突起26p起到作为位移限制部的功能,其限制最大的位移量为止回阀25的阀体25b的中间空间s内,例如,以在阀体25b的阀座24s上安装的状态为基准(变位为0)时,优选地限制最大位移量为流通孔24h的直径(即阀座24s的内径)的0.8倍以下,更有选为0.4倍以下。此外,位移量被限制为流通孔24h的直径的0.01倍~0.2倍的方式是优选的,优选为0.05倍~0.1倍,更优选为0.06倍~0.09倍,进一步优选为0.07倍~0.08倍。这个数值具体可以是例如0.05、0.055、0.06、0.065、0.07、0.075、0.08、0.085、0.09、0.095、0.1、0.2、0.4、0.8倍,并且也可以是这里所述的任意两个数值之间的范围内的数值。此外,作为实际的位移量优选为1.5mm以下,具体优选为0.4~0.8mm,更优选为0.5~0.7mm,进一步优选为0.65~0.75mm。这个数值具体可以是例如0.4、0.45、0.5、0.55、0.6、0.65、0.7、0.75、0.8mm,并且也可是这里所述的任意两个数值之间的范围内的数值。应当指出,如果需要减小最大位移量,只需要增加突起26p的突出量即可,如果需要增加最大位移量,只需要减少突起26p的突出量即可。此外,突起26p的个数,只要是能够限定阀体25b的动作即可,不局限于设置成上述的6个,也可以是5个以下,或7个以上。然而,优选的是在突起26p之间设置足够的间隙,以满足在阀体25b接近过抵接于突起26p时内容物能够被排出。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2的操作进行说明。

在排出内容物时,打开盖罩体22使排出部件26露出,将筒状引导部26g朝下方倾斜容器主体3,挤压容器主体3的收容部7。通过上述操作,由于收容部7内(内袋14内)的压力上升,阀体25b被从阀座24s推起,从而打开止回阀25,收容部7内部的内容物经过流通孔24h以及中间空间s从排出口26m排出。

在排出所需量的内容物后,容器主体3返回到直立的姿势,同时停止按压收容部7,从而收容部7的内压减弱,由弹性片25p的作用力关闭止回阀25。因此,由于能够防止由流通孔24h进入的外气流入到收容部7内(内袋14内),从而不会有外气侵入到内袋14内,以抑制内容物的劣化。

顺便提及,在排出内容物挤压容器主体3的收容部7时,如果不加斟酌地突然施加力,则由于阀体25b的动作过大有造成多于预期的量的内容物被排出的情况。此外,在突然施力之后挤压力变弱,由于弹性片25p的作用力,阀体25b会被过大地打开而产生的反作用使阀体25b突然关闭,这种重复操作造成脉动的现象,会产生使用感变差的问题。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盖2中,于排出部件26设置有突起26p,其可以限制阀体25b的最大的位移量为所述预定量,从而防止阀体25b打开到所需要以上的程度,能够改善使用感。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突起26p与排出部件26是一体形成的,因此不引入其他部件,仅通过改变排出部件的模具的形状就可以很容易地构成位移限制部。

应当指出,本发明在以下的方式下也可以被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作为阀体25b的位移量的位移限制部的,形成于排出部件26的突起26p,但是位移限制部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是例如,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的,在排出部件26的中间空间s侧的面上粘贴安装,与排出部件26不是一体的,具有贯通孔27h的间隔件27,从而能够将形成于间隔件27的突起27p作为位移限制部。具体而言,间隔件27具有,与排出部件26的筒状支撑部26s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外径的厚度薄的环状部件27d、从环状部件27d内周面沿径向朝向中心方向延伸的多个臂部27a、以及从各个臂部27a的端部沿轴向突出的突起27p。臂部27a以及突起27p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将这样结构的间隔件27作为位移限制部,能够限制阀体25b的位移量,从而提高排出内容物时的使用感。此外,准备多个突起27p的长度不同的间隔件27,可以根据容器的使用用途以及内容物的种类来变更安装在排出部件26的间隔件27,这样就可以达到不改变其他部件的形状,能够简单地制造出对应用途具有适宜使用感的盖2。

此外,作为限制阀体25b的位移量的位移限制部,也可使用在阀体25b的排出部件26侧的面上形成的突起。这时,通过阀体25b侧的突起抵接于排出部件26的中间空间s侧的面,从而限制阀体25b本身的位移量。

本发明的盖2还能够用于层叠剥离容器1以外的容器,例如,单层容器、或随着内容物的排出容器整体收缩的容器。

【实施例】

以下,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列举实验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验例。应当指出,在以下所示的实验中使用的盖2是排出口26m的直径为4.0mm、流通孔24h(阀体25b)的直径为8.0mm的盖。此外,内容为液体(酱油),容器主体3的容积为360ml。该实验通过让11名被实验者分别进行2回容器主体3内的内容物(液体)的排出,从“能否将内容物排出到指定位置”、“能否将内容物按照预想地排出”、“内容物的排出量是否适宜”的3个观点,对阀体25b具有以下4个最大位移量的位移限制部(突起26p)的样品和没有位移限制部的比较例分别地进行了评价。应当指出,该评价按照5个等级进行了评价(差:1~优异:5)。

(样品1)0.4mm(流通孔直径的0.05倍)

(样品2)0.5mm(流通孔直径的0.0625倍)

(样品3)0.6mm(流通孔直径的0.075倍)

(样品4)0.7mm(流通孔直径的0.0875倍)

(比较例)2.0mm以上

【表1】

差1<2<3<4<5优异

上述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中的各个数值是从11个人的评价中取平均值,并对该平均值的小数点后的第二位以下四舍五入得到的值。如表1所示,3个观点都出现以下结果:最大位移量为0.4mm~0.6mm时,增加位移量后,随着增加位移量点数变好,最大位移量为0.7mm时,与0.6mm的情况相比点数略微变差。此外,与比较例相比较,仅当最大位移量为0.4mm时,其结果与比较例相比而言较差,导致使用者的使用感较差的结果。被认为,这是由于阀体25b的位移量小,对于挤压的量而言没有排出预想的量的原因而造成的。从以上结果可知:阀体25b的最大位移量优选为0.4~0.8mm,更优选为0.5~0.7mm,最优选为0.55~0.65mm。同样地,阀体25b的最大位移量,优选为做成流通孔24h的直径的0.05倍~0.1倍,更优选为0.06倍~0.09倍,最优选为0.07倍~0.08倍。

【符号说明】

1:层叠剥离容器,2:盖,3:容器主体,5:阀体,7:收容部,9:口部,15:外气导入孔,20:盖,21:盖主体,24:主盖部件,24h:流通孔,24i:内侧筒部,24o:外侧筒部,24r:环状部件,24s:阀座,25:止回阀,25b:阀体,25f:外框部,25p:弹性片,26:排出部件,26d:圆盘部件,26g:筒状引导部,26m:排出口,26p:突起,26s:筒状支撑部,s:中间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