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容器及包装容器用片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8512发布日期:2020-11-06 12:2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包装容器及包装容器用片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容器及包装容器用片材。



背景技术:

以往,在利用包装容器包装天花板嵌入式空调的装饰面板等面板构件的情况下,一般通过托盘状的下箱与覆盖于下箱的上盖的组合来对作为被包装物的面板构件进行包装。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组装箱体中,为了使开盖变得容易,设置有能够容易解除连接于侧壁的折板与端壁的卡止的卡止机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1-712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通过将折板和壁面相互固定,成为将瓦楞纸等片材组装成箱状的包装容器的状态。在将片材组装成箱状的情况下,折板和壁面一般使用粘接剂、订书钉或胶带等来固定。

在上述的固定方法的情况下,由于使用与片材不同的其他材料,因此存在组装工序的工时增加的缺点,另外,在废弃包装容器时,存在需要进行分类的可能性,有可能工作量、作业时间增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两个侧面部的连接部分处,能够在减少部件个数、使用材料的同时可靠且牢固地连接两个侧面部的包装容器及包装容器用片材。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的包装容器具备:底面部;第一侧面部,其经由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第二侧面部,其经由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相邻;连接部,其经由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连接,且在所述第一侧面部相对于所述底面部竖立设置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第一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带部,其以基端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板面连接且顶端能够从所述第一侧面部分开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第一切口,其以所述带部形成在该第一切口的内侧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板面;以及开口部,其形成于所述连接部的板面,能够供所述带部的所述顶端插入,所述带部的所述基端侧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侧,所述带部的所述顶端相对于所述开口部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侧插入到外表面侧。

根据该结构,第一侧面部经由第一弯折部与底面部连接,且与第一侧面部相邻的第二侧面部经由第二弯折部与底面部连接。在第一弯折部处第一侧面部能够相对于底面部弯折,另外,在第二弯折部处第一侧面部能够相对于底面部弯折,通过底面部、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形成包装容器的角部。

连接部经由第三弯折部与第二侧面部连接,在第三弯折部处,连接部能够相对于第二侧面部弯折,第二侧面部和连接部具有l字形状。在第二侧面部竖立设置于底面部的状态下,通过连接部沿着第一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能够支承主体部的高度方向的载荷,提高包装容器的强度。

第一切口以带部形成于其内侧的方式形成于第一侧面部的板面,由此,带部的基端与第一侧面部的板面连接,顶端以能够远离第一侧面部的方式相对于第一侧面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并且,带部的基端侧设置于连接部的内表面侧,带部的顶端相对于开口部从连接部的内表面侧向外表面侧插入。在该状态下,在带部与第一侧面部之间夹入连接部,第一侧面部和连接部相互被固定。

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带部的所述基端侧卡合的缺口部。

根据该结构,在连接部的端部形成缺口部,带部的基端侧与缺口部卡合,因此不易产生带部与连接部的位置偏移,第一侧面部和连接部相互更牢固地被固定。

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包装容器具备:主体部,其由具有所述底面部、所述第一侧面部、所述第二侧面部及所述连接部的片材构成;以及垫片,其由与所述主体部不同的片材构成,高度与所述第一侧面部及所述第二侧面部的内侧高度相同,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所述垫片具有:第一加强部,其沿着所述第一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以及第二加强部,其经由相对于所述垫片的高度方向平行的第四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加强部连接,并沿着所述第二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

根据该结构,在包装容器中,主体部由底面部、第一侧面部、第二侧面部及连接部构成,与主体部分开地还设置有垫片。垫片由片材构成,高度与第一侧面部及第二侧面部的内侧高度相同或大致相同。在第四弯折部处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能够弯折,垫片具有l字形状。由此,在主体部的第一侧面部及第二侧面部相对于底面部竖立设置的状态下,通过垫片沿着第一侧面部及第二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从而能够支承主体部的高度方向的载荷,提高包装容器的强度。

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垫片在所述第二加强部的板面形成有第二开口部,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中配设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侧的所述带部的所述基端侧。

根据该结构,带部设置于连接部的内表面,因此是比连接部的内表面更突出的状态,在垫片的第二加强部的板面形成有第二开口部,在第二开口部配设设置于连接部的内表面侧的带部的基端侧,由此能够将连接部和第二加强部紧贴地设置。

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包装容器还具备:第一折板,其经由第五弯折部与所述第一侧面部连接;以及第二折板,其经由第六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折板相邻,所述第一折板的侧端部沿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部倾斜的方向形成,所述第二折板的侧端部沿相对于所述第二侧面部倾斜的方向形成,以使得所述第一折板的侧端部和所述第二折板的侧端相互对接。

根据该结构,第一折板经由第五弯折部与第一侧面部连接,且与第一折板相邻的第二折板经由第六弯折部与第二侧面部连接。另外,第一折板的侧端部沿相对于第一侧面部倾斜的方向形成,第二折板的侧端部沿相对于第二侧面部倾斜的方向形成,由此第一折板的侧端部和第二折板的侧端部以能够相互对接的方式形成。

在第五弯折部处第一折板能够相对于第一侧面部弯折,另外,在第六弯折部处第二折板能够相对于第二侧面部弯折,第一折板的侧端部和第二折板的侧端部相互对接,因此通过第一侧面部、第二侧面部、第一折板及第二折板形成包装容器的角部。

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包装容器具备:主体部,其由具有所述底面部、所述第一侧面部、所述第二侧面部及所述连接部的片材构成;以及盖部,其由与所述主体部不同的片材构成,相对于所述底面部平行地设置,所述主体部具备:第一插入部,其经由形成于所述第一折板的所述侧端部的第七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折板连接;以及第二插入部,其经由形成于所述第二折板的所述侧端部的第八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折板连接,所述第一插入部和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形成于所述盖部的插入孔中。

根据该结构,在包装容器中,主体部由底面部、第一侧面部、第二侧面部及连接部构成,与主体部分开地还设置有盖部。盖部是板状构件,相对于底面部平行地设置。在形成于第一折板的侧端部的第七弯折部处第一插入部能够弯折,在形成于第二折板的侧端部的第八弯折部处第二插入部能够弯折。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插入形成于盖部的插入孔中。在该状态下,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固定于盖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案的包装容器具备:主体部,其由具有底面部、第一侧面部、第二侧面部和连接部的片材构成,所述第一侧面部经由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所述第二侧面部经由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相邻,所述连接部经由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连接,且在所述第一侧面部相对于所述底面部竖立设置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第一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以及盖部,其由与所述主体部不同的片材构成,相对于所述底面部平行地设置,所述主体部具备:第一折板,其经由第五弯折部与所述第一侧面部连接;第二折板,其经由第六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折板相邻;第一插入部,其经由形成于所述第一折板的侧端部的第七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折板连接;以及第二插入部,其经由形成于所述第二折板的侧端部的第八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折板连接,所述第一插入部和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形成于所述盖部的插入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案的包装容器用片材用于形成包装容器,该包装容器用片材具备:底面部;第一侧面部,其经由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第二侧面部,其经由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相邻;连接部,其经由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连接,且在所述第一侧面部相对于所述底面部竖立设置时,沿着所述第一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带部,其以基端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板面连接且顶端能够从所述第一侧面部分开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第一切口,其以所述带部形成在该第一切口的内侧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板面;以及开口部,其形成于所述连接部的板面,能够供所述带部的所述顶端插入。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案的包装容器用片材用于形成包装容器,该包装容器用片材具备:底面部;第一侧面部,其经由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第二侧面部,其经由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相邻;连接部,其经由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连接,且在所述第一侧面部相对于所述底面部竖立设置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第一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第一折板,其经由第五弯折部与所述第一侧面部连接;第二折板,其经由第六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折板相邻;第一插入部,其经由形成于所述第一折板的侧端部的第七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折板连接;以及第二插入部,其经由形成于所述第二折板的侧端部的第八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折板连接。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两个侧面部的连接部分处,能够在减少部件个数、使用材料的同时,可靠且牢固地连结两个侧面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形成包装容器的主体部的片材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形成包装容器的主体部的片材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容器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容器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容器的仰视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容器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容器的主体部的纵剖视图,是图3的viii-viii线向视图。

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容器的主体部的横剖视图,是图8的ix-ix线向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容器的主体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示出了将带部插入开口部之前的状态。

图1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容器的主体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示出了将带部插入开口部后的状态。

图12是示出面板构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容器1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包装容器1由片材(板材)构成,例如收容如图12所示的天花板嵌入式空调的装饰面板等面板构件60。面板构件60的俯视形状例如为四边形,具有高度比面板构件60的板面的宽度、进深的长度低的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包装容器1中,在面板构件60的外观设计面侧的板面,从中央部朝向各边形成有倾斜面的情况下,能够在不使用瓦楞纸等板材以外的发泡苯乙烯等缓冲材料的情况下通过片材适当地对面板构件60进行包装。

在此,片材也称为坯料,是平板状的纸制的瓦楞纸。片材沿着弯折线弯折,组装后成为箱状的包装容器1。需要说明的是,片材不限于纸制的瓦楞纸,可以是塑料制的瓦楞纸,只要适于包装,也可以是瓦楞纸以外的厚纸等。

如图3所示,包装容器1具备:主体部2,其具有底面部5、第一侧面部6、第二侧面部7及第一斜面部8等;垫片3,其沿着主体部2的第一侧面部6及第二侧面部7的内表面设置;以及盖部4,其覆盖主体部2。在主体部2中收容有面板构件60时,盖部4覆盖所收容的面板构件60。

如图1所示,主体部2是通过组装一张坯料而形成、且在组装后是具有深度比较浅的托盘状的容器,并且,该主体部2还具有能够从盖部4的上表面进一步覆盖盖部4的四边的折板9。

主体部2的底面部5具有与所收容的面板构件60的俯视形状相匹配的形状,例如在面板构件60具有正方形形状时,底面部5也为正方形形状。在底面部5为四边形形状时,在底面部5的四边中相对的一组的两边设置有第一侧面部6和第一斜面部8。另外,在底面部5的四边中相对的另一组的两边设置有第二侧面部7。

第一斜面部8在底面部5的一边的中间部经由第一弯折线11与底面部5连续地设置。第一斜面部8在已组装时相对于底面部5倾斜地设置。第一斜面部8呈长方形形状,长度方向与底面部5的设置有第一斜面部8的一边平行。第一斜面部8的长度比底面部5的设置有第一斜面部8的一边的长度(从一个角部到另一角部的长度)短。

第一侧面部6经由第二弯折线12与第一斜面部8连续地设置。第一侧面部6在已组装时相对于底面部5垂直地设置。第一侧面部6呈大致长方形形状,长度方向与底面部5的同第一侧面部6相邻地设置的一边平行。第一侧面部6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与底面部5的同第一侧面部6相邻地设置的一边相等的长度。

第一弯折线11在底面部5形成于比底面部5与第一侧面部6接触的线靠底面部5的中心侧的位置。第一弯折线11在底面部5的一边的中间部分与底面部5的一边平行地设置。

第二弯折线12在第一侧面部6形成于比底面部5与第一侧面部6接触的线靠第一侧面部6的中心侧的位置。第二弯折线12与第一弯折线11平行,与第一弯折线11例如为相同长度。

第一切口13相对于第一弯折线11及第二弯折线12例如垂直地形成,且形成在将第一弯折线11的端部与第二弯折线12的端部连接的假想线上。通过形成第一切口13,底面部5与第一斜面部8分离,且第一侧面部6与第一斜面部8分离。

第二切口14沿着底面部5的一边及第一侧面部6的一边形成,且形成在将底面部5的角部即第一侧面部6的角部与第一切口13的中间部连接的假想线上。第二切口14与第一弯折线11或第二弯折线12平行。通过形成第二切口14,底面部5与第一侧面部6分离。

在已组装的状态下,通过第二切口14,在第一侧面部6的角部或底面部5的角部与第一切口13的中间部之间不形成第一斜面部8,第一侧面部6与底面部5分开,成为相对于底面部5垂直地竖立设置的状态。另外,由于通过第一切口13使底面部5与第一斜面部8分离,从而能够在第一弯折线11处将第一斜面部8相对于底面部5弯折,第一斜面部8成为相对于底面部5倾斜的状态。另外,由于通过第一切口13使第一侧面部6与第一斜面部8分离,从而能够在第二弯折线12处将第一斜面部8相对于第一侧面部6弯折,第一斜面部8成为相对于第一侧面部6倾斜的状态。

在第一侧面部6相对于底面部5垂直地竖立设置的状态下,第一切口13中的使第一侧面部6与第一斜面部8分离的部分相当于第一斜面部8的高度。

第二侧面部7经由第三弯折线15与底面部5连续地设置。第二侧面部7在已组装时相对于底面部5垂直地设置。第二侧面部7呈大致长方形形状,长度方向与底面部5的同第二侧面部7连续地设置的一边平行。第二侧面部7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与底面部5的同第二侧面部7连续地设置的一边相等的长度。

连接部16例如具有长方形形状,经由第六弯折线17与第二侧面部7连接。另外,通过在第三弯折线15的延长上形成的切口18,第一侧面部6与连接部16分离。连接部16在第一侧面部6相对于底面部5竖立设置的状态下,沿着第一侧面部6的内表面设置。

连接部16具有内侧板16a和外侧板16b。内侧板16a和外侧板16b经由弯折线19连接。内侧板16a经由第六弯折线17与第二侧面部7连接。由此,连接部1在沿着第一侧面部6的内表面设置时,内侧板16a配置在内侧,在弯折线19处向外侧弯折的外侧板16b配置在外侧。其结果是,连接部16由于内侧板16a和外侧板16b层叠而成为双重板结构。

根据该结构,连接部16经由第六弯折线17与第二侧面部7连接,在第六弯折线17处,连接部16能够相对于第二侧面部7弯折,第二侧面部7和连接部16具有l字形状。在第二侧面部7竖立设置于底面部5的状态下,通过连接部16沿着第一侧面部6的内表面设置,从而能够支撑主体部2的高度方向的载荷,能够提高包装容器1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连接部16由内侧板16a和外侧板16b形成双重板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该例,可以是无折回的单重板结构,也可以是层叠了三张以上的板而成的结构。

在第一侧面部6形成有在一个方向上具有长带形状的带部20。如图2所示,带部20以基端20a与第一侧面部6的板面连接、且顶端20b侧能够与第一侧面部6分开的方式设置。带部20相对于第一侧面部6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

在第一侧面部6的板面的内侧,形成有留下基端20a而抽出带部20的切口21。通过切口21而带部20形成为基端20a与第一侧面部6连接,且顶端20b侧相对于第一侧面部6成为悬臂支承的状态。

如图2所示,在连接部16的内侧板16a和外侧板16b各自的板面形成有能够供带部20的顶端20b插入的开口部22a、22b。在内侧板16a与外侧板16b层叠的状态下,内侧板16a和外侧板16b这两个开口部22a、22b以一致的方式形成。通过带部20与开口部22a、22b进行卡合,从而第一侧面部6与连接部16被固定。

在连接部16的内侧板16a和外侧板16b各自的端部,形成有高度方向中央部具有凹状的缺口部23a、23b。如图10所示,缺口部23a、23b能够与带部20的基端20a侧卡合。由此,带部20的基端20a侧与缺口部23a、23b卡合,因此不易产生带部20与连接部16的位置偏移,第一侧面部6与连接部16相互更牢固地固定。

在由底面部5、第一侧面部6和第二侧面部7形成包装容器1的角部时,带部20的基端20a侧配置在连接部16的内表面侧,如图8、图9及图11所示,带部20的顶端20b相对于开口部22a、22b从连接部16的内表面侧插入到外表面侧。由此,带部20与开口部22a、22b卡合。在该状态下,在带部20与第一侧面部6之间夹入连接部16,第一侧面部6和连接部16相互被固定。

期望带部20的长度被设定为,在带部20的顶端20b相对于开口部22a、22b从连接部16的内表面侧插入到外表面侧时,带部20的顶端20b不从第一侧面部6的外表面突出。由此,在包装容器1中,由于不存在从第一侧面部6的外表面突出的构件,因此不会发生卡挂,包装容器1容易被搬运,另外,能够相对于在第一侧面部6的外周面侧接触的集装箱的壁面等无间隙地配置。

如图3所示,垫片3在组装时具有俯视形状为大致“コ”字形状,沿着主体部2的第一侧面部6和第二侧面部7的内表面设置。垫片3是板状构件,其高度与第二侧面部7的内侧(内侧尺寸)高度大致相同。在主体部2的第二侧面部7相对于底面部5竖立设置的状态下,垫片3沿着第一侧面部6和第二侧面部7的内表面设置,从而能够支承主体部2的高度方向的载荷,能够提高包装容器1的强度。

垫片3通过组装与主体部2的坯料不同的一张坯料而形成。垫片3具有第一加强部31、第二加强部32、以及第二斜面部33。

第一加强部31具有大致长方形形状,沿着第二侧面部7的内表面设置。第二加强部32具有大致长方形形状,经由与垫片3的高度方向平行的第四弯折线35与第一加强部31的两端连接。

第二加强部32沿着第一侧面部6的内表面设置。

第二斜面部33经由相对于水平方向平行的第五弯折线36与第一加强部31连接。第二斜面部33在设置于主体部2时,相对于底面部5倾斜地设置。

在第一加强部31的板面,以第一加强部31与第二斜面部33分离的的方式相对于垫片3的高度方向平行地形成两个第三切口。由此,在第五弯折线36上,第二斜面部33能够相对于第一加强部31弯折,第二斜面部33成为够对于底面部5倾斜的状态。

在以垫片3的第一加强部31相对于底面部5竖立设置的方式在主体部2中设置有垫片3的状态下,第三切口的切口部分相当于第二斜面部33的高度。

在垫片3中,在第二加强部32的板面形成有第二开口部37。在第二开口部37中,设置于连接部16的内表面侧的带部20配设于内部。在带部20的顶端20b从连接部16的内表面侧向外表面侧插入至连接部16的开口部22a、22b时,带部20设置于连接部16的内表面,因此是比连接部16的内表面更突出的状态。通过在垫片3的第二加强部32形成第二开口部37,在第二开口部37配设带部20,从而能够将连接部16和第二加强部32紧贴地设置。

如图3所示,盖部4具有与所包装的面板构件60的俯视形状相匹配的形状,具有与所收容的面板构件60的俯视形状相匹配的形状,例如面板构件60具有正方形形状时,盖部4也为大致正方形形状。

为了由上述的坯料组装包装容器1,首先,分别组装主体部2和垫片3,在组装后的主体部2的内部设置组装后的垫片3。并且,作为被包装物的面板构件60配置于主体部2和垫片3的内侧。然后,将盖部4载置在面板构件60上,并且,利用设置于主体部2的折板9覆盖盖部4的四边的上表面。由此,如图4~图7所示,包装容器1的组装完成,面板构件60被包装容器1包装。

以下,对主体部2的组装进行说明。

首先,使第一斜面部8及第一侧面部6相对于板状的坯料的底面部5立起。此时,第一斜面部8通过第一弯折线11向内侧弯折,第一侧面部6通过第二弯折线12向内侧弯折。通过第二切口14而与底面部5分离的第一侧面部6的一边与底面部5设置于同一面,在第一侧面部6相对于底面部5垂直设置时,第二弯折线12配置在比底面部5高的位置。并且,第一切口13中的将第一侧面部6与第一斜面部8分离的部分成为第二弯折线12的高度位置,相当于第一斜面部8的高度。由此,第一斜面部8相对于底面部5倾斜。

另外,使第二侧面部7相对于板状的坯料的底面部5立起。此时,第二侧面部7通过第三弯折线15向内侧弯折,第二侧面部7相对于底面部5垂直地设置。

接着,通过第六弯折线17将连接部16向内侧弯折,连接部16与第二侧面部7所成的角为90°,具有l字形状。其结果是,在第二侧面部7竖立设置于底面部5的状态下,连接部16沿着第一侧面部6的内表面设置。若第一侧面部6相对于底面部5垂直地设置,则通过第二切口14而从底面部5分离的第一侧面部6的一边成为远离底面部5的一边的状态,形成间隙。第六弯折线17形成在连接部16与该间隙嵌合的位置,在第二侧面部7和连接部16被组装的状态下,连接部16嵌合于第一侧面部6与底面部5之间的间隙,间隙被堵塞。

另外,通过底面部5、第一侧面部6和第二侧面部7形成包装容器1的角部时,连接部16沿着第一侧面部6的内表面设置。由此,第二侧面部7和连接部16具有l字形状。此时,连接部16中的内侧板16a配置于内侧,在弯折线19处向外侧弯折的外侧板16b配置于外侧。

然后,通过在第一侧面部6的板面的内侧形成的切口21,留下基端20a而抽出带部20。由此,带部20形成为基端20a与第一侧面部6连接,且顶端20b侧相对于第一侧面部6成悬臂支承的状态。

为了将带部20与开口部22a、22b卡合而连接第一侧面部6和连接部16,首先,在形成于连接部16的端部的缺口部23a、23b嵌合带部20的基端20a侧。然后,将带部20的基端20a侧设置于连接部16的内表面侧,将带部20的顶端20b相对于开口部22a、22b从连接部16的内表面侧插入到外表面侧。由此,带部20与开口部22a、22b卡合。在该状态下,带部20在与第一侧面部6之间夹入连接部16,第一侧面部6与连接部16相互被固定。

以下,对垫片3的组装及向主体部2的设置进行说明。

与垫片3的第一加强部31的两端连接的第二加强部32通过第四弯折线35向内侧弯曲。由此,在将垫片3向主体部2设置时,第一加强部31与第二加强部32所成的角为90°,垫片3能够具有l字形状。

另外,第二斜面部33在两个第三切口之间通过第五弯折线36向内侧弯曲,第二斜面部33成为相对于第一加强部31倾斜的状态。由此,在将垫片3向主体部2设置时,第一加强部31沿着第二侧面部7的内表面设置,第二加强部32沿着第一侧面部6的内表面设置。另外,第二斜面部33相对于底面部5倾斜地设置。

以上,在主体部2的内部,在底面部5的四边中相对的一组的两边形成有第一斜面部8,在底面部5的四边中相对的其他一组的两边形成有第二斜面部33。第一斜面部8具有高度从底面部5朝向第一侧面部6变高的倾斜,第二斜面部33具有高度从底面部5朝向第一加强部31及第二侧面部7变高的倾斜。

在天花板嵌入式空调的装饰面板等面板构件60的外观设计面侧不是单纯的平板面,而是从中央部朝向各边形成有倾斜面的情况下,第一斜面部8及第二斜面部33能够在包装容器1内防止面板构件60的倾斜、位置偏移,而不用另外设置缓冲材料。

接着,对盖部4和在覆盖盖部4的四边的主体部2形成的折板9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2中,折板9由经由弯折部24与第一侧面部6连接的第一折板9a和经由弯折部25与第二侧面部7连接的第二折板9b构成。

在组装包装容器1时,第一折板9a和第二折板9b相邻。此时,第一折板9a的侧端部9a-a沿相对于第一侧面部6的长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例如45°)形成,第二折板9b的侧端部9b-a沿相对于第二侧面部7的长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例如45°)形成,以使得第一折板9a的侧端部9a-a与第二折板9b的侧端部9b-a相互对接。

在弯折部24处第一折板9a能够相对于第一侧面部6弯折,另外,在弯折部25处第二折板9b能够相对于第二侧面部7弯折,第一折板9a的侧端部9a-a和第二折板9b的侧端部9b-a彼此对接,因此通过第一侧面部6、第二侧面部7、第一折板9a及第二折板9b形成包装容器1的角部。

在第一折板9a的侧端部9a-a形成有弯折部26,第一插入部27经由弯折部26与第一折板9a连接。另外,在第二折板9b的侧端部9b-a形成有弯折部28,第二插入部29经由弯折部28与第二折板9b连接。由此,在第一折板9a的侧端部9a-a形成的弯折部26处,第一插入部27能够弯折,在第二折板9b的侧端部9b-a形成的弯折部28处,第二插入部29能够弯折。

在盖部4形成有插入孔41,第一插入部27和第二插入部29插入到插入孔41中。在该状态下,第一折板9a和第二折板9b固定于盖部4。

在第一折板9a的前端部9a-b的中央部连接有插入部51。另外,在第二折板9b的前端部9b-b的中央部连接有插入部52。在盖部4形成插入孔42,插入部51和插入部52插入到插入孔42中。由此,第一折板9a的中间部分和第二折板9b的中间部分以相对于盖部4不形成间隙的方式被固定。

第一折板9a的前端部9a-b和第二折板9b的前端部9b-b具有圆弧形状。因此,第一折板9a的前端部9a-b的两侧顶端和插入部51的顶端配置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在形成插入部51时,插入部51不是突出的位置,不是从连接第一折板9a的前端部9a-b的两侧顶端突出的位置,形成在比该线靠内侧的位置。因此,在形成坯料时,能够减少浪费的材料。

另外,在将另一包装容器1的一部分重叠载置于包装容器1上后,在使在上方载置的包装容器1滑动时,在上方载置的包装容器1的角部沿着第一折板9a的前端部9a-b和第二折板9b的前端部9b-b移动。而且,第一折板9a的前端部9a-b和第二折板9b的前端部9b-b具有圆弧形状,由此在上方载置的包装容器1的角部被导向第一折板9a的前端部9a-b的中央、或第二折板9b的前端部9b-b的中央。在第一折板9a的前端部9a-b的中央和第二折板9b的前端部9b-b的中央形成有插入部51、52,在上方载置的包装容器1的角部触碰插入部51、52。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第一折板9a的前端部9a-b和第二折板9b的前端部9b-b不是圆弧形状而是呈直线状形成的情况相比,在上方载置的包装容器1不会卡挂于折板9a、9b而顺畅地滑动,能够容易使多个包装容器1重叠。

附图标记说明:

1:包装容器;

2:主体部;

3:垫片;

4:盖部;

5:底面部;

6:第一侧面部;

7:第二侧面部;

8:第一斜面部;

9:折板;

9a:第一折板;

9a-a:侧端部;

9a-b:前端部;

9b:第二折板;

9b-a:侧端部;

9b-b:前端部;

11:第一弯折线;

12:第二弯折线;

13:第一切口;

14:第二切口;

15:第三弯折线;

16:连接部;

16a:内侧板;

16b:外侧板;

17:第六弯折线;

18:切口;

19:弯折线;

20:带部;

20a:基端;

20b:顶端;

21:切口;

22a:开口部;

22b:开口部;

23a:缺口部;

23b:缺口部;

24:弯折部;

25:弯折部;

26:弯折部;

27:第一插入部;

28:弯折部;

29:第二插入部;

31:第一加强部;

32:第二加强部;

33:第二斜面部;

35:第四弯折线;

36:第五弯折线;

37:第二开口部;

41:插入孔;

42:插入孔;

51:插入部;

52:插入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