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门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3859发布日期:2019-06-11 21:31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三开门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特别涉及一种三开门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配置,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现有的电梯多为但面开门或者双面贯通开门,往往在乘坐人员较多时会出现出入电梯人流交错,增加了人们等待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选择三开门电梯来缓解人流量大带来的拥挤。现有的三开门电梯结构复杂,对井道的尺寸具有严格的要求,通用性很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开门电梯,各个门互相独立,适用于任何尺寸的电梯井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开门电梯,包括三面开门轿厢和对重架;所述三面开门轿厢和对重架均设置于电梯井道内;所述三面开门轿厢是一种长方体结构,其四个侧面中的三面上各设置有一组可打开的电梯门;所述三面开门轿厢没有设置电梯门的一侧设置有两根主立梁;所述主立梁所在侧面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两根副立梁;所述三面开门轿厢顶部还设置有两个轿顶轮;所述电梯井道靠近主立梁的一侧设置有两根轿厢轨道;所述电梯井道靠近主立梁的一侧设置有两根对重架轨道;所述电梯井道顶部设置有曳引轮和导向轮;电梯井道内还设置有曳引钢绳;所述曳引钢绳一端固定在电梯井道顶部,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轿顶轮、曳引轮和导向轮后连接于对重架顶部。所述轿厢轨道和对重架轨道位于同一侧,电梯结构紧凑,提高了对电梯井道内的空间利用率;两根轿厢轨道设置于同一侧,采用背包架式结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本电梯对电梯井道的尺寸没有要求,且本电梯可用于有机房电梯井道或者无机房电梯井道,通用性强。

进一步的是:所述三组电梯门相互独立。

进一步的是:所述两根主立梁对称焊接在三面开门轿厢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两个轿顶轮并排设置于三面开门轿厢顶部,且两个轿顶轮均位于三面开门轿厢顶面对边中点的连线上。轿顶轮设置于轿厢顶部中间位置,采用龙门架式结构,电梯整体受力均匀,不会出现轿厢倾斜等异常,提高了电梯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是:所述主立梁截面为“凹”型结构,其凹下去的部分扣在轿厢轨道上。主立梁扣于轿厢轨道上,防止轿厢在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出现晃动,提高了电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梯井道平面布局图;

图2为电梯井道立面布局图。

图中标记为:100、三面开门轿厢;110、电梯门;120、主立梁;130、副立梁;140、轿顶轮;200、电梯井道;210、轿厢轨道;220、对重架轨道;230、曳引轮;240、曳引钢绳;250、导向轮;300、对重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三开门电梯,包括三面开门轿厢100和对重架300;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和对重架300均设置于电梯井道200内;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是一种长方体结构,其四个侧面中的三面上各设置有一组可打开的电梯门110;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没有设置电梯门110的一侧设置有两根主立梁120;所述主立梁120所在侧面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两根副立梁130;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顶部还设置有两个轿顶轮140;所述电梯井道200靠近主立梁120的一侧设置有两根轿厢轨道210;所述电梯井道200靠近主立梁120的一侧设置有两根对重架轨道220;所述电梯井道200顶部设置有曳引轮230和导向轮250;电梯井道200内还设置有曳引钢绳240;所述曳引钢绳240一端固定在电梯井道200顶部,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轿顶轮140、曳引轮230和导向轮250后连接于对重架300顶部。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三组电梯门110相互独立。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两根主立梁120对称焊接在三面开门轿厢100上。主立梁120与三面开门轿厢100之间可采用螺钉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本实例中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提升了连接部的稳定性和轿厢的机械强度。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两个轿顶轮140并排设置于三面开门轿厢100顶部,且两个轿顶轮140均位于三面开门轿厢100顶面对边中点的连线上。本实例中设置两个轿顶轮140可以使得曳引钢绳240绕过轿顶轮140的入射角和出射角更大,使得轿厢整体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了轿厢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还可以设置更多的轿顶轮140,比如三个、四个等等,但是对轿厢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的提升并不明显,因此本实例中设置两个轿顶轮140。将轿顶轮140设置在三面开门轿厢100顶面对边中点的连线上,而不是设置在对角的连线上,可以减少电梯的晃动,提升电梯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主立梁120截面为“凹”型结构,其凹下去的部分扣在轿厢轨道210上。主立梁120既起到加强轿厢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又可以配合轿厢轨道210将电梯的运动路径限制在轿厢轨道210上,,避免了电梯在上升或者下降过程中发生晃动,提高了电梯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开门电梯,包括三面开门轿厢和对重架;所述三面开门轿厢和对重架均设置于电梯井道内;所述三面开门轿厢上设置有三组互相独立的电梯门;所述三面开门轿厢上设置有两根主立梁;所述主立梁所在侧面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两根副立梁;三面开门轿厢顶部还设置有两个轿顶轮;电梯井道靠近主立梁的一侧设置有两根轿厢轨道和两根对重架轨道;所述电梯井道顶部设置有曳引轮和导向轮;电梯井道内还设置有曳引钢绳;曳引钢绳一端固定在电梯井道顶部,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轿顶轮、曳引轮和导向轮后连接于对重架顶部。该三面开门电梯各个门互相独立,适用于任何尺寸的电梯井道,通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曾迎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贝格曼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21
技术公布日:2019.06.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