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条物挂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3866发布日期:2020-04-24 17:4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长条物挂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有关长条物挂住检测装置,尤其有关对悬挂在电梯的升降路径内的主绳索或者其他长条物挂住升降路径内的设备的情况进行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长周期地震运动、强风导致建筑物摇摆的原因,会使电梯的主绳索、限速器绳索等的长条物产生较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摆动。(以下,将此摆动称为横摆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在建筑物内的长周期振动感应器去感应建筑物的摇晃的大小,并由此推定横摆动的大小的级别,进而根据上述级别实施管制运行,使轿厢在预设的楼层停止。

当建筑物的摇晃较大时,所述长条物较大地横摆动,有可能挂住升降路径内的设备。因此,在建筑物的摇晃结束后,会派遣维护人员到现场,确认长条物未挂住后,再恢复运行。

但是,全部完成设置在较多的建筑物内的电梯的检查,耗时过长,并因此导致恢复运行较慢。针对于此,专利文献1的第五实施例中公开了无需维护人员而将长条物之一的限速器绳索检测出的技术(专利文献1的第[0059]段,图6)。

在专利文件1中,如其图6所示,包括从发光器16a照射出的激光光线17a的形状为扇形的第一光传感器10a,从发射器16b照射出的激光光线17b的形状为直线状的第二光传感器10b。

第一光传感器10a设置为使静止的限速器绳索9b贯通所述扇状的中心(专利文献1的图6)。第二光传感器10b设置为与所述扇状的所述中心平行,并设置在与该中心间隔预设的间隔处,以使得被所述激光光线17b照射到(专利文献1的图6)。在专利文献1的第[0051]段中,设置为“一方面,由所述第一光传感器10a检测到的正常检测范围t,为所述激光光线17a的角度α的范围(以圆包围的范围t);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光传感器10b中,将另一端的一侧的绳索9a触碰到此激光光线17b,即将此激光光线17b作为异常边界线l并检测。”

在上述的结构中,第一光传感器10a在限速器绳索9b位于所述检测范围t内时才输出检测on信号(专利文献1的第[0054]段),或者,在第一光传感器10a和第二光传感器10b两者均输出off信号时,执行正常的运行(专利文献1的第[0055]段)。

另外,在第一光传感器10a输出off信号,第二光传感器10b输出on信号时,限速器绳索9b摆动较大,由于有可能挂住了升降路径内的设备(在专利文献1中为图6的停靠楼层标高调整用插板18,19),因此作为管制运行,快速地使轿厢在最近的楼层停止(专利文献1的第[0056]段)。

并且,在专利文献1的第[0059]段中记载了,“所述第一光传感器10a输出off信号,第二光传感器10b也输出off信号,这些信号分别在预设的时间内持续地输出时,……由于限速器绳索9有缠绕到升降路径1内的机器的可能性,因此执行使搭乘轿厢3的驱动快速地停止的控制。”

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1中,在到达必须进行管制运行的级别之前,对限速器绳索持续的摆动状态进行检测,以实现检测到限速器绳索的挂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1241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4-15629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如上述,虽然设置为在电梯的运行中检测长条物(限速器绳索)的挂住,但是在由管制运行使轿厢停止的状态下,建筑物的摇晃结束,一般要经过足以判断长条物的横摆动也一定程度已结束的时间后才能进行长条物是否挂住的检查。

另外,在传感器的检测位置(检测区域),即使是不需要进行管制运行级别的横摆动(即,即使是在通过专利文献1记载的传感器判定为无挂住的情况下)长条物也有可能挂住升降路径内的设备。这是因为存在这样的情况,例如,在传感器的检测位置从长条物挂住的地点开始在上下方向较大地远离的情况下,长条物从所述地点开始,朝向第一光传感器10a的检测区域倾斜,在第一光传感器10a的设置位置,以输出检测on信号作为判断位于所述检测范围t内。

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有检漏长条物的挂住的可能,在挂住检测这点上,可以说精度不足。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相比于以前精度更高地检测出长条物是否挂住的长条物挂住检测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涉及的长条物挂住检测装置,其对悬挂在设置于建筑物内的电梯的升降路径内的长条物挂住所述升降路径内的设备的情况进行检测,具有:测距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升降路径内,测量存在于包含所述测距传感器的设置位置的水平面的升降路径内的物体从所述设置位置开始的方向和距离,并将所述方向和距离作为位置信息输出;检测单元,其从所述测距传感器所输出的位置信息中,检测所述长条物在所述水平面所选取的坐标平面中的位置坐标;基准坐标区域存储单元,其存储建筑物未摇晃时的正常的长条物在所述坐标平面中所存在的基准坐标区域;判断单元,其在所述建筑物摇晃后,所述长条物伴随着该建筑物摇晃的摆动被视为结束时,当通过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基准坐标区域外检测到所述长条物时,判断该长条物为挂住。

另外,所述检测单元通过从基于从所述测距传感器输出的所述物体的位置信息所确定的该物体的所述坐标平面的位置坐标之中,排除属于假想坐标区域外的位置坐标从而检测位于所述长条物的所述坐标平面的位置坐标,其中所述假想坐标区域假想所述坐标平面中只存在所述长条物。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为:轿厢和对重通过主绳索群吊桶式地悬挂的同时,平衡绳索群在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之间下垂,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沿所述升降路径相反朝向地升降的结构的电梯;所述长条物为构成所述主绳索群或者所述平衡绳索群的多根绳索;所述判断单元,通过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基准坐标区域外检测到所述多根绳索内的一部分且在所述基准坐标区域内检测到剩余的绳索时,判断为在所述基准坐标区域外所检测到的所述一部分绳索挂住了。

进一步地,还具有推定单元,在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一部分绳索挂住了后,所述推定单元从由所述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该一部分绳索的位置坐标、和所述测距传感器在所述升降路径的上下方向的设置位置及所述轿厢的停止位置中,推定所述一部分绳索在所述上下方向的挂住位置。

另外,所述电梯在由于所述建筑物因地震等摇摆而导致所述长条物横摆动,并且该横摆动在所述坐标平面内的振幅的大小超过预设的阙值时,执行管制运行,所述基准坐标区域比界定所述预设的阙值的区域窄。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涉及的长条物挂住装置,从测距传感器输出的存在于包含所述测距传感器的设置位置的水平面上的升降路径内的物体的位置信息中,检测出悬挂在所述升降路径内的长条物在所述水平面所选取的坐标平面的位置坐标。

在建筑物摇晃后,所述长条物伴随着该建筑物摇晃的摆动被视为结束时,在位于所述坐标平面的、建筑物未摇晃时的正常的长条物所存在的基准坐标区域外检测到长条物时,判断该长条物的挂住了。

由此,检测建筑物摇晃时的长条物的横摆动,该横摆动具有需要进行管制运行的级别,与过去判断该长条物挂住了的方式相比较,由于即使是在仅发生了无需进行管制运行的级别的振幅程度的位移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挂住情况的检测,因此相比过去的方式可以更高精度地检测到长条物是否挂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长条物挂住检测装置的电梯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位于上述电梯的各种绳索的挂住方式(绕绳)的一个实施例。

图3是用于说明构成主绳索群的多根主绳索的排列的一个实施例的概念图。

图4是表示在作为上述长条物挂住检测装置的构成要素的测距传感器的上部旁边剖开的升降路径内的俯视图,表示轿厢停止在所述测距传感器的下方的状态的图。

图5(a)是控制回路单元的功能模块图,(b)是长条物检测部的详细的功能模块图。

图6(a)是将通过上述测距传感器一次的扫描所检测到的物体的坐标标绘的图,(b)是表示根据上述控制回路单元的多余坐标排除部,将多余坐标从(a)中表示的坐标中排除的结果的图。

图7是表示对图6(b)所表示的多个坐标内的确定的一坐标进行预设时间的监控后的结果(该预设时间中的多次的扫描结果)的图。

图8(a)是表示基准坐标区域和无需管制运行区域的关系的图,(b)是表示即使在无需管制运行区域的范围内的位移,也可判断主绳索(长条物)挂住了的例子,(c)是用于说明推定主绳索(长条物)的挂住位置的处理的图。

图9是表示在作为上述长条物挂住检测装置的构成要素的测距传感器的上部旁边剖开的升降路径的俯视图,轿厢停止在所述测距传感器的上方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54、56、测距传感器,

60、长条物检测部,

6002、坐标转换部,

6006、假想坐标区域存储部,

6012、基准坐标区域存储部,

6014、挂住判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长条物挂住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构成要素间的尺寸,并不一定统一。

图1是从乘梯处(未图示)侧观察到的具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长条物挂住检测装置的构成要素的测距传感器54、56的电梯10所被容纳的升降路径12内部的主视图(图1中不体现测距传感器54、56。),图2是电梯10的右视图。

如图1、图2所示,电梯10是采用牵引式作为驱动方式的缆式电梯。在比升降路径12的最上部更上方的建筑物14的部分内设置有机房16。机房16内设置有卷扬机18和偏导轮20。构成卷扬机18的绳轮22和偏导轮20上,卷绕有多根主绳索。将此多根主绳索称为“主绳索群24”(另外,在图1中并不记载主绳索群24的准确的根数。)。

主绳索群24的一端部与轿厢26连结,另一端部与对重28连结,轿厢26和对重28通过主绳索群24而吊桶式地悬挂。

轿厢26和对重28之间,垂下有最下端卷绕在平衡轮30上的多根平衡绳索。此多根平衡绳索称为“平衡绳索群32”。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主绳索群24的主绳索的根数和构成平衡绳索群32的平衡绳索的根数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为八根)。主绳索群和平衡绳索群的直径一般为10mm-20mm。另外,构成主绳索群24的主绳索的根数和构成平衡绳索群32的根数不限于上述的根数,可以根据电梯的规格而任意地选择。

移动电缆34从轿厢26的下端部开始下垂,移动电缆34的与轿厢26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线缆连接箱(未图示)连接,线缆连接箱设置在升降路径12的上下方向的中途的侧壁上。即:移动线缆34在轿厢26的下端部和所述线缆连接箱之间,呈细长u字状地悬挂。移动线缆34在轿厢26和后述的控制面板50之间传输电力、信号,跟随轿厢26的动作而升降。移动线缆34一般使用平行线缆,例如,其大约为厚度15mm、宽度100mm。

升降路径12内,在上下方向铺设有一对轿厢用导轨36、38和一对对重用导轨40、42。(均未在图1、图2中图示,参照图4)。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10中,绳轮22通过未图示的卷扬机马达正转或者反转时,卷绕在绳轮22上的主绳索群24行走,通过主绳索群24悬挂的轿厢26和对重28相互朝向相反的方向升降。另外,伴随于此,在轿厢26和对重28之间下垂的平衡绳索群32,在平衡轮30上折回行走。进一步地,随着轿厢26的升降,呈u字状悬挂的移动线缆34的下端部(折回部)也在上下方向位移。

轿厢26如图4所示,安装有公知的平层传感器44(仅在图4中图示),用于检测轿厢26是否准确地着层在目标楼层。平层传感器44,例如使用由发光器和受光器(均未图示)相对设置而成的透光型光电传感器。

另外,对应于各楼层设置有遮光板46(仅在图4中图示。)遮光板46例如如图4所示,由呈l字形的细长的金属板所构成。遮光板46的前端部被定位在当下轿厢26正确地着层到目标楼层时其可被平层传感器44检测到的位置,遮光板46的基端部被固定在轿厢用导轨36上。

回到图1、图2,机房16处设置有长周期振动感应器48,此长周期振动感应器48检测伴随着地震或者强风所产生的建筑物14的长周期摇摆。

另外,机房16处设置有电源单元(未图示)及控制面板50,电源单元给设置在卷扬机18或者轿厢26的各种装置(未图示)提供电力,控制面板50具有控制这些装置的控制回路单元52(图5)。

控制回路单元52具有将rom、ram连接到cpu的结构(全部均未图示)。所述cpu通过运行储存在所述rom的各种控制程序,集中控制卷扬机18等,一方面平稳地实现轿厢的升降动作等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在地震等发生时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而实现管制运行。

在此,如图2所示,在主绳索群24中,将悬挂轿厢26的部分称作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将悬挂对重28的部分称作对重侧主绳索部分24b。另外,在平衡绳索群32中,将从轿厢26下垂的部分(轿厢26和平衡轮30之间的平衡绳索群32部分)称作轿厢侧平衡轮部分32a,将从对重28下垂的部分(对重28和平衡轮30之间的平衡绳索群32部分)称作对重侧平衡绳索部分32b。根据上述的定义,占据在主绳索群24的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和对重侧主绳索部分24b的长度(范围),及占据在平衡绳索群32的轿厢侧平衡绳索部分32a和对重侧平衡绳索32b的长度(范围),根据轿厢26及对重28的升降位置而伸缩(变动)。

参照附图3,对构成主绳索群24的多根(在本实施例中为八根)的主绳索m1-m8的排列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绳轮22和轿厢26之间的主绳索群24的部分,即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的概念图。

图3(a)的上图是从正面观察绳轮22及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的一部分所得到的图,图3(a)的下图是从上面观察轿厢26得到的图。图3(a)的下图是表示构成主绳索群24的主绳索m1-m8的在轿厢26的主视图方向上的连结位置和主绳索群m1-m8的对应关系的图。图3(b)是从右视方向观察到的绳轮22、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及轿厢26的一部分的图。

八根主绳索m1-m8以如图3(a)的上图所示的顺序,沿水平方向(绳轮22的轴心方向)等间隔地卷绕在绳轮22上。主绳索m1-m8的下端部如图3(a)的下图所示,以第奇数根的主绳索m1、m3、m5、m7和第偶数根的主绳索m2、m4、m6、m8分成两列并连结到轿厢26。

如此分成两列的原因是,以一列连结的话,由于使主绳索m1-m8端部连结到轿厢26的紧固金属件(绳头杆)的大小(外径)的影响,其比绳轮22的主绳索m1-m8的间隔大,因此会妨碍到有效地利用轿厢26上部的有限的空间。

连结轿厢26的连结位置的主绳索m1、m3、m5、m7的间隔为等间隔,主绳索m2、m4、m6、m8的间隔也为等间隔,主绳索m1-m8的水平方向的间隔也为等间隔。由此,从绳轮22到轿厢26的主绳索群24部分(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的主绳索m1、m3、m5、m7,主绳索m2、m4、m6、m8,及主绳索m1-m8的水平方向的间隔,在上下所有的位置均等间隔。

另外,对重侧主绳索部分24b的主绳索m1-m8的排列的方式,和上述的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基本相同(图9)。并且,关于构成平衡绳索群32的多根(本实施例中为八根)的平衡绳索c1-c8,只是在其折返位置为绳轮22的位置或者平衡轮30的位置的不同(即只是上下方向相反),轿厢侧平衡绳索部分32a,对重侧平衡绳索部分32b的多根绳索的排列,分别如图9、图4所示,基本上分别与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对重侧主绳索部分24b是相同的。

设置有具有上述机构的电梯10的建筑物14由于长周期地震或者强风而摇摆时,悬挂在升降路径12内的主绳索群24、平衡绳索群32、活动线缆34等的长条物横摆动。另外,悬挂在升降路径12内的长条物,除此之外,还有限速器绳索(未图示)。限速器绳索,不言而喻,为在设置于机房16内的调速器的绳轮和设置于升降路径12内的张紧轮之间,张紧成环状的绳索(均未图示)。

为了实现对应长条物、例如主绳索群24或者平衡绳索群32的横摆动级别的管制运行,而检测横摆动的振幅的级别。

用于检测该横摆动的振幅的测距传感器54、56,如图2所示,设置在升降路径12的侧壁上。测距传感器54设置在升降路径12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测距传感器56设置在相对于升降路径12的全长,从升降路径12的底部开始,1/4的高度的位置。测距传感器54和测距传感器56为同一款传感器,使用的方法也相同,只是在上下方向的设置位置不同。由此,以下以测距传感器54为代表进行说明,对于测距传感器56,省略详细说明。

在此,升降路径12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是由四个侧壁58所包围的空间,在需要对此四处侧壁58进行区分的情况下,赋予符号“58”字母a、b、c、d。测距传感器54设置在乘梯处(未图示)侧的侧壁58a上。另外,测距传感器54如图2、图4所示,设置在轿厢26及对重28的升降路径外。

测距传感器54测量存在于包含测距传感器54的设置位置的水平面的升降路径12内的物体(通常为多个)的从该设置位置开始的方向和距离,并将该方向和距离输出为二维位置信息。所述二维位置信息为极坐标形式。

测距传感器54例如是公知的二维测距传感器(laserrangescanner),其以预设角度间隔(例如0.125度)发射激光并扇形地扫描所述水平面,测量发射的激光每次到达物体的往返的时间,通过换算成距离的光飞行时间测距法(timeofflight),测量从测距传感器54的设置位置到物体的距离。每扫描一次的时间(扫描时间)例如为25msec。测距传感器54的扫描角度α如图4所示,为接近180度的大小,其扫描范围为升降路径12在包含测距传感器54的设置位置的水平面的几乎全部区域。

以下参照图4-图7,说明检测所述水平面上的振幅的方法,其中,所述水平面指的是,由于长周期地震或者强风而横摆动的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及轿厢侧平衡绳索部分32a的水平面。

测距传感器54所检测到的所述二维位置信息,被输入到图5(a)所示的控制回路单元52的长条物检测部60。控制回路单元52除了包含长条物检测部60外,还包括运行控制部62。运行控制部62如上所述,控制各种装置以实现上述的正常运行或者上述的管制运行。

极坐标形式的二维位置信息,通过如图5(b)所示的长条物检测部60的坐标转换部6002,转换为在所述水平面上所选取的坐标平面的正交坐标(xy正交坐标)。

该正交坐标,例如为如图6(a)所示的xy正交坐标,即以测距传感器54(图6(a)未图示)的设置位置为原点的正交坐标。

在图6(a)中,在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及对重侧平衡绳索部分32b进入测距传感器54的扫描范围内的状态(图4所示状态)下,将通过一次扫描所检测到的物体的坐标(以下称为“位置坐标”)于图中标出。

在图6(a)中,与标出的坐标相对应的物体的符号也附加了括号来表示(图6(b)、图8(b)、图8(c)也一样)。

如从上述的测距传感器54的检测原理所能理解的,第一物体被检测到的情况下,从测距传感器54观察,隐藏在第一物体的背后的第二物体(或者其一部分)检测不到。例如,侧壁58b的一部分检测不到是因为该一部分从测距传感器54观察时隐藏到导轨36的背后了,平衡绳索c1-c8检测不到是因为平衡绳索c1-c8隐藏到主绳索m1-m8的背后了。

在本实施例中,标记在图6(a)的位置坐标之中、所需的位置坐标是跟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相关的主绳索m1-m8的位置坐标,其他的物体的位置坐标为会妨碍该主绳索m1-m8的确定的坐标。另外,轿厢26位于测距传感器54的上方的时候,跟轿厢侧平衡绳索部分32a相关的平衡绳索c1-c8为测距传感器54所需要的检测对象。

因此,考虑到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及轿厢侧平衡绳索部分32a可能产生的横摆动的假想范围,在测距传感器54的扫描面(水平面)上,预先设定好假想仅存在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及轿厢侧平衡绳索部分32a的假想坐标区域r1(在图6中,通过点划线所围起来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假想坐标区域r1如图6(a)所示,通过四点p1-p4的坐标(x1、y1)、(x2、y2)、(x3、y3)(x4、y4)界定。此p1-p4的所述坐标的一组,“作为r1界定信息”,存储在长条物检测部60的假想坐标区域存储部6006(图5(b))内。

如上所述,从测距传感器54中输出的二维位置信息,被输入到坐标转换部6002,在坐标转换部6002内从极坐标转换为正交坐标。转换后的坐标(位置坐标)从坐标转换部6002输出,并被输入到多余坐标排除部6004。

多余坐标排除部6004参考存储在假想坐标区域存储部6006的所述r1界定信息,仅输出属于来自坐标转换部6002的物体的位置坐标之中的假想坐标区域r1的位置坐标,输出的该位置坐标被输入到振幅算出部6008。换言之,多余坐标排除部6004将属于来自坐标转换部6002的物体的位置坐标之中的假想坐标区域r1之外的位置坐标排除后再输出,输出的该位置坐标被输入到振幅算出部6008。

图6(b)是将输入到振幅算出部6008的所述位置坐标在所述正交坐标上标出的图。如图6(b)所示,输入到振幅算出部6008的位置坐标为存在于假想坐标区域r1的物体,即仅针对主绳索m1-m8。

在此,由于伴随着长周期地震或者强风所导致的建筑物14的摇晃,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横摆动时,构成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的主绳索m1-m8分别独立地横摆动,但在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基本上以相同的动作横摆动。即保持着如图4所示的排列而横摆动。

因此,振幅算出部6008从主绳索m1-m8之中的一根主绳索的位移中,算出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整体的扫描面(水平面)的振幅。

具体地,例如从图6(b)所示的主绳索(m1)的位移中算出该振幅。另外,主绳索m1的位移,通过对应主绳索m1的位置坐标之中的朝向图6(b)的纸面的最左端的位置坐标(xm1、yml)确定。该位置坐标,确定为对应主绳索m1-m8的位置坐标之中、x坐标值最小的位置坐标。以下,将用于算出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整体的振幅的位置坐标(xm1、ym1)称为“确定坐标”。

振幅算出部6008,在测距传感器54每一次扫描后从多余坐标排除部6004输入的位置坐标中,对确定坐标(xm1、ym1)进行预设时间(经过多次扫描)的监控。该预设时间例如为假想的横振动的最大周期(例如10秒)。此预设时间以下称为“观测时间”。

图7表示的是一次的监控的结果。如图7所示,一次监控的多个确定坐标(xm1、ym1)直线地排成列(以下,将此列称为“坐标列”。)。振幅算出部6008将位于该坐标列的两端的坐标(xel,yel)、(xe2、ye2)抽出,计算两点间的距离sx。sx视为在一次监控的观测时间中所产生的最大振幅sx。

振幅算出部6008将sx输出到摆动级别判定部6010。摆动级别判定部6010基于从振幅算出部6008输入的sx,判定横摆动的大小级别。

摆动级别判定部6010按照以下的方式,将预先设定的振幅的基准值s1、s2、s3、s4(s1<s2<s3<s4)和振幅sx进行比较,并将振幅sx判定为符合振幅级别lo(无需管制运行级别),l1(特低级别)、l2(低级别)、l3(高级别)、l4(极高级别)的其中一种。

sx<s1为l0;

s1≤sx<s2为l1;

s2≤sx<s3为l2;

s3≤sx<s4为l3;

s4≤sx为l4。

摆动级别判定部6010将判定结果的摆动级别(l0、l1、l2、l3、l4的任意一个)输出到运行控制部62。

运行控制部62根据从摆动级别判定部6010输入的摆动级别实施管制运行。省略说明每种级别的不同的管制运行的内容。

如以上说明,在实施方式中,绳索摆动检测装置包括测距传感器54、长条物检测部60的坐标转换部6002、多余坐标排除部6004、假想坐标区域存储部6006及振幅算出部6008(图5)。根据该绳索摆动检测装置,如上所述,测距传感器54检测到物体从测距传感器54的设置位置开始的方向和距离,该物体存在于包含测距传感器54的设置位置的水平面上,检测装置将该方向和距离作为二维位置信息输出;然后从该二维位置信息中,检测出悬吊轿厢26的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及从轿厢26下垂的轿厢侧平衡绳索部分32a的任意一种绳索部分在所述水平面内的位置坐标;然后从检测到的所述绳索部分的所述位置坐标中,算出该绳索部分在横摆动时,该横摆动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振幅。

在判断由于长周期地震运动或者强风导致的建筑物14的摇晃结束、长条物的横摆动结束后,进行长条物是否挂住升降路径12内的设备的检查。长条物的横摆动的结束的判断,既可以参考振幅算出部6008所检测到的振幅的大小,或者,也可以判断所经过的时间,其中,将由长周期振动感应器48所检测到的建筑物14的摇晃的大小,从地震等发生前的正常范围内的大小的时刻到长条物的横摆动恢复到同样的正常的范围内的时间视为所经过的时间。

在升降路径12内的设备之中,主绳索或者平衡绳索最有可能挂住的是遮光板46(图4)。此外,构成用于使轿厢的门和乘梯处的门联动开闭的卡合装置的乘梯侧的卡合机构(未图示)等也是升降路径12内可能被长条物可能挂住的设备。该卡合机构设置在各层的每一个乘梯处。

以下,对检测主绳索或者平衡绳索的挂住的方法进行说明。预先设置好建筑物14未摇晃时,正常的只有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及轿厢侧平衡绳索部分32a存在的基准坐标区域r2。在本实施例中,基准坐标区域r2如图6(a)所示,通过四点p5-p8的坐标(x5、y5)、(x6、y6)、(x7、y7)(x8、y8)界定。

在判断到由于长周期地震运动或者强风导致的建筑物14的摇晃结束、长条物的横摆动结束时,如果构成主绳索群24或者平衡绳索群32的多根绳索在基准坐标区域r2内全部被检测到,则基准坐标区域r2为被判断为无异常的区域。换言之,在所述多根绳索的一部分在基准坐标区域r2之外被检测到时,基准坐标区域r2为被判断为检测到的该一部分的绳索挂在了升降路径12内的设备上的区域。

基准坐标区域r2,例如如图6(a)所示设置为方形,为其中心(对角线的交点)与正常状态下主绳索群24整体及平衡绳索群32整体的位置坐标的中心(以下,称为“绳索群中心”。)一致的方形区域。所述绳索群中心指的是,在构成主绳索群24或者平衡绳索群32的多根绳索与轿厢26的连结位置的、在平面视图中以各根绳索的中心的x坐标和y坐标算术平均所求得的坐标。将绳索群中心设为(xc、yc)(图8(a))。

基准坐标区域r2,例如如图8(a)所示,设置为比在摆动级别l1下横摆动的主绳索群24及平衡绳索群32的横摆动的范围窄的区域。在图8(a)中斜线所覆盖的区域为振幅sx判定为摆动级别l1的区域,如果是l0范围的摆动,则为判定为无需管制运行级别的区域。

基准坐标区域r2设置为比此l0更狭窄的区域。也就是说,就算只是在停止在无需进行管制运行的级别的振幅程度的位移的状态下,由于主绳索或者平衡绳索也有可能挂住升降路径12内的设备,所以基准坐标区域r2用于检测这些挂住的情况。

界定出基准坐标区域r2的上述p5-p8的坐标的一组,“作为r2界定信息”,存储在长条物检测部60的基准坐标区域存储部6012(图5(b))内。

如图5(b)所示,长条物检测部60具有挂住判断部6014。挂住判断部6014参考r2界定信息,判断主绳索或者平衡绳索是否挂住。

在判断由于长周期地震运动或者强风导致的建筑物14的摇晃结束、长条物的横摆动结束时,挂住判断部6014参考r2界定信息,在从多余坐标排除部6004输出的坐标中,判定基准坐标区域r2外是否存在物体。当判定基准坐标区域r2外存在物体时,判断主绳索或者平衡绳索发生了挂住的情况。构成主绳索群24或者平衡绳索群32的多根绳索同时全部挂住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通常情况下,即使挂住也是1-2根。

因此,多根绳索中的一部分(1-2根)在基准坐标区域r2外被检测到,剩余的绳索(多根绳索的大半)在基准坐标区域r2内被检测到。

长条物检测部60具有挂住位置推定部6016。挂住位置推定部6016推定在基准坐标区域r2外检测到的绳索,即推定挂住的绳索在升降路径12的上下方向的挂住位置。

另外,长条物检测部60具有设备位置信息存储部6018。设备位置信息存储部6018存储确定长条物在升降路径12内可能挂住的设备的位置的位置信息。

该位置信息由在图6(a)所示的xy正交坐标上增加z轴的xyz正交坐标确定。所述z轴为在竖直方向延伸的轴,为将升降路径12的底部设为z=0,通过图6(a)的xy正交坐标的原点的轴。

设备位置信息存储部6018,存储遮光板46(图4)或者每个所述乘梯处侧的卡合机构(未图示)的位置信息(xyz正交坐标)。

参照图8(c)等,对由挂住位置推定部1016所进行的挂住位置的推定处理进行说明。从多余坐标排除部6004输出到挂住判断部6014的位置坐标的结果如图8(c)所示。

由于在基准坐标区域r2外检测到长条物(在本实施例中,为主绳索m1),挂住判断部6014判断该长条物挂住了。另外,在基准坐标区域r2外未检测到长条物时,挂住判断部6014将未发生挂住的情况通知到运行控制部62。

判断发生挂住时,挂住判断部6014将挂住的情况及在基准坐标区域r2外检测到的位置坐标(以下,称为“基准外坐标”)通知到挂住位置推定部6016。

挂住位置推定部6016从运行控制部62中取得此时的轿厢26的停止位置信息,从轿厢26的停止位置和所述基准外坐标中,推定长条物(在本实施例中为主绳索)在升降路径12的上下方向的挂住位置。

具体地,从轿厢26的停止位置信息中,求得所述绳索群中心(xc、yc)在所述xyz坐标系的坐标(xc、yc、zc)。另外,从基准外坐标的x坐标和y坐标的算术平均,及测距传感器54的z轴上的设置位置中,求得被判断为挂住的长条物(在本实施例中为主绳索m1)在测距传感器54的扫描平面上的位置的所述xyz坐标系的坐标(xh、yh、zh)。

挂住的主绳索(在此为主绳索m1),通常在从和轿厢26连结的位置到挂住的升降路径12内的设备之间大致呈直线状。挂住位置推定部6016将连接坐标(xc、yc、zc)和坐标(xh、yh、zh)的线段朝向坐标(xh、yh、zh)侧延长到升降路径12的侧壁58附近。挂住位置推定部6016推定在侧壁58附近主绳索挂住与该延长的直线最接近的升降路径12内的设备了。

推定结果(即被推定为挂住了的升降路径12内的设备)被通知到运行控制部62。

接收到通知的运行控制部62,将长条物(在本实施例中为主绳索)挂住的情况及推定为挂住了的升降路径12内的设备通知到设置在中央管理室(未图示)的中央监控面板64(图5)。接收到通知的中央监控面板64将该通知内容在同一个管理室内的显示器上显示。

如以上说明,在实施方式中,长条物挂住检测装置包括测距传感器54、长条物检测部60的坐标转换部6002、多余坐标排除部6004、挂住判断部6014、基准坐标区域存储部6012、挂住位置推定部6016及设备位置信息存储部6018(图5)。

根据该长条物挂住检测装置,如上所述,测距传感器54检测到物体从测距传感器54的设置位置开始的方向和距离,该物体存在于包含测距传感器54的设置位置的水平面上,检测装置将该方向和距离作为二维位置信息输出;然后从该二维位置信息中检测出悬吊轿厢26的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及从轿厢26下垂的轿厢侧平衡绳索部分32a的任意一种绳索部分在所述水平面上的位置坐标。在建筑物14摇晃后,伴随着建筑物14的摇晃的长条物(主绳索及平衡绳索)的摆动被视为结束时,被检测的位置坐标中、基准坐标区域r2外如果存在物体,则判断为绳索挂住了。

由此,就算只是在停止在无需进行管制运行的级别的振幅程度的位移的状态下,由于可以检测到挂住的情况,因此相比于以前可以更高精度地检测到长条物是否挂住。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虽然举出了多根绳索中只有一根挂住的例子,但是即使是挂住的绳索为多根时,如以下所示,也可以推定各根绳索的挂住位置(升降路径12内的设备)。

挂住的绳索在基准坐标区域r2外作为多个坐标而被检测到。将这些多个坐标,从其连续性中按照坐标的集合进行分组,通过将每个组作为一根绳索进行处理,通过上述的方法,可以推定每根绳索的挂住位置。

在上述中,虽然将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及轿厢侧平衡绳索部分32a作为挂住检测的对象,但是,也可以将对重侧主绳索部分24b、对重侧平衡绳索部分32b作为挂住检测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容易地检测到对重侧主绳索部分24b、对重侧平衡绳索部分32b,测距传感器54、56也可以设置在侧壁58c(图4)。

或者,为了容易地同时检测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及轿厢侧平衡绳索部分32a、对重侧主绳索部分24b及对重侧平衡绳索部分32b,测距传感器54、56也可以设置在侧壁58b或者侧壁58d上(图4)。

另外,当轿厢26在测距传感器54的上方停止时,如图9所示,由于活动线缆34出现在测距传感器54的扫描面上,因此,也可以将活动线缆34作为挂住检测对象。

即每个成为挂住检测的对象的长条物,都确定假想坐标区域和基准坐标区域,同样地进行如上所述的在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及轿厢侧平衡绳索部分32a所进行的挂住检测处理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传感器54的基础上设置了追加的传感器56,因此,在上下方向上,当轿厢26在传感器54和传感器56之间停止时,例如传感器54可以进行轿厢侧主绳索部分24a的挂住检测,传感器56可以进行轿厢侧平衡绳索部分32a的挂住检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的长条物挂住检测装置,例如可以在设置于高层建筑物的升降过程的长电梯中,作为检测由于长周期地震运动等导致的主绳索或者其他的长条物是否挂住升降路径内设备的装置而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