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电PVC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77830发布日期:2019-07-27 10:1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导电PVC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电pvc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输送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其中,pvc输送带是比较常见的,pvc输送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会产生一定的静电,随着时间的延长,电量会越来越多。现有技术的导电输送带,多数在带体表面pvc涂层中混入导电碳黑,因为碳黑的结构无定形,导电性能有限,随着碳黑的添加量增加,pvc的导电性能不成正比,添加量过大引起输送带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硬度上升,且导电性改变不再显著,使用领域受到限制。

中国专利cn102126598a公开了一种抗静电pvc输送带,该输送带从上而下依次为外用抗静电剂涂层、抗静电涂覆层、表层、贴合层和底层;其中,表层和底层为涂有pvc糊树脂的织物,至少表层的织物掺杂有导电纤维,抗静电涂覆层为含有内用抗静电剂的pvc糊树脂涂覆层。上述发明产品的表面电阻为107ω,满足食品卫生、烟草以及电子等行业抗静电的要求,抗静电涂覆层中添加的是pvc内用抗静电剂,为膏状或液体。上述抗静电pvc输送带通过采用内用抗静电剂和外用抗静电剂,达到107ω的电阻,但是上述两种抗静电剂的输送带不仅生产工艺复杂,而且原材料以及添加剂的生产成本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电pvc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导电pvc输送带制备简单,导电效果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电pvc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导电pvc输送带制备简单,导电效果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导电pvc输送带,包括依次设置的高导电涂层、上织物层、中间涂层和下织物层,所述高导电涂层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增塑剂30~60份,pvc糊树脂40~60份,热稳定剂1~3份,单壁碳纳米管0.01~1份,色浆0.1~3份,所述中间涂层为pvc增塑涂层,所述pvc增塑涂层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增塑剂30~60份,pvc糊树脂40~60份,热稳定剂1~3份,填料1~20份,色浆0.1~3份。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氢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增塑剂为橡胶增塑剂、聚酯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casno.:123-79-5)、邻苯二甲酸二壬酯(casno.:68515-45-7)、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casno.:28553-12-0)、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casno.:26761-40-0)、邻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酯(casno.:53306-54-0)、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casno.:117-81-7)、对苯二甲酸二辛酯(casno.:6422-86-2)、偏苯三甲酸三辛酯(casno.:3319-31-1)、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壬酯(casno.:166412-78-8)、环氧大豆油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任意重量比例的混合物。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pvc糊树脂为聚合度900~1800的pvc糊树脂。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织物层和所述下织物层中导电纤维占织物质量比为5~10%。

本发明的高导电pvc输送带,具备下述有益效果:高导电pvc输送带中的高导电涂层为含有单壁碳纳米管的pvc涂层,中间涂层为不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涂层,制得的高导电pvc输送带的表面电阻为1~9mω,能够满足食品卫生、烟草及电子行业、纺织行业用抗静电输送带的要求,导电效果佳,制备过程简单。

附图说明

图1高导电pvc输送带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高导电涂层,2-上织物层,3-中间涂层,4-下织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实施例1~3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导电pvc输送带,包括依次设置的高导电涂层、上织物层、中间涂层和下织物层,所述高导电涂层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增塑剂30~60份,pvc糊树脂40~60份,热稳定剂1~3份,单壁碳纳米管0.01~1份,色浆0.1~3份,所述中间涂层为pvc增塑涂层,所述pvc增塑涂层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增塑剂30~60份,pvc糊树脂40~60份,热稳定剂1~3份,填料1~20份,色浆0.1~3份。其中,增塑剂优选邻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酯(casno.:53306-54-0),填料优选轻质活性碳酸钙。

一种高导电pvc输送带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高导电涂层的制备:将增塑剂30~60份、热稳定剂1~3份和色浆0.1~3份加入搅拌罐中,在300rpm的搅拌速度下,将pvc糊树脂40~60份和单壁碳纳米管0.01~1份继续加入搅拌罐中,8min内加完,持续搅拌20~30min制得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

2)中间涂层的制备:将增塑剂30~60份,pvc糊树脂40~60份,热稳定剂1~3份,填料1~20份,加入到搅拌罐中,高度搅拌20~30min制得pvc增塑糊;

3)a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与上织物的涂覆:将步骤1)制得的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涂覆到上织物表面,进入到热风烘箱,150~230℃温度下烘烤2~5min;

bpvc增塑糊与下织物的涂覆:将步骤2)制得的pvc增塑糊涂覆到下织物表面,进入到热风烘箱,100~200℃温度下烘烤2~5min;

4)用两个压合辊在40~70kn的压力下将将步骤3)a和步骤3)b制得的含涂层织物热压贴合,再通过20~40℃的冷却辊冷却成型。

上织物层和下织物层的准备

1)上织物层和下织物层:皆为聚酯(pet)织物;

2)粘合剂涂层的制备:将增塑剂30~60份,pvc糊树脂40~60份,热稳定剂1~3份,甲苯-2,4-二异氰酸酯1~3份加入到搅拌罐中,搅拌20~30min,制成pvc粘合剂

3)上织物层和下织物层与胶水的复合:pvc粘合剂用于涂覆在上层织物的上、下面,和下层织物的上表面,涂层量为100~200g/m2,pvc粘合剂渗透到织物中,再进入到热风烘箱,100~200℃温度下烘烤0.5~1.5min,收卷备用;

实施例1

一种高导电pvc输送带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高导电涂层的制备:将增塑剂30份、热稳定剂1份和色浆0.1份加入搅拌罐中,在300rpm的搅拌速度下,将pvc糊树脂40份和单壁碳纳米管0.01份继续加入搅拌罐中,8min内加完,持续搅拌20~30min制得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优选的,增塑剂分两次加入,效果更佳,搅拌过程中,因为pvc增塑糊会溅到搅拌罐壁上,第二次加入增塑剂可以起到冲刷搅拌罐壁残留物的作用,提升分散效果。

2)中间涂层的制备:将增塑剂30~60份,pvc糊树脂40~60份,热稳定剂1~3份,填料1~3份加入到搅拌罐中,高度搅拌20~30min制得pvc增塑糊。

3)a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与上织物的涂覆:将步骤1)制得的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涂覆到上织物表面,其中,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的涂层量为200~1200g/m2,进入到热风烘箱,150~230℃温度下烘烤2~5min;

bpvc增塑糊与下织物的涂覆:将步骤2)制得的pvc增塑糊涂覆到下织物表面,涂层量约为300-1200g/m2,进入到热风烘箱,100~200℃温度下烘烤2~5min;

4)用两个压合辊在40~70kn的压力下将将步骤3)a和步骤3)b制得的含涂层织物热压贴合,再通过20~40℃的冷却辊冷却成型。

实施例2

一种高导电pvc输送带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高导电涂层的制备:将增塑剂48.3份、热稳定剂2份和色浆1.6份加入搅拌罐中,在300rpm的搅拌速度下,将pvc糊树脂48份和单壁碳纳米管0.1份继续加入搅拌罐中,8min内加完,持续搅拌20~30min制得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

2)中间涂层的制备:将增塑剂30~60份,pvc糊树脂40~60份,热稳定剂1~3份,填料1~20份加入到搅拌罐中,高度搅拌20~30min制得pvc增塑糊;

3)a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与上织物的涂覆:将步骤1)制得的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涂覆到上织物表面,进入到热风烘箱,150~230℃温度下烘烤2~5min;

bpvc增塑糊与下织物的涂覆:将步骤2)制得的pvc增塑糊涂覆到下织物表面,进入到热风烘箱,100~200℃温度下烘烤2~5min;

用两个压合辊在40~70kn的压力下将将步骤3)a和步骤3)b制得的含涂层织物热压贴合,再通过20~40℃的冷却辊冷却成型。

实施例3

一种高导电pvc输送带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高导电涂层的制备:将增塑剂47.9份、热稳定剂2份和色浆1.6份加入搅拌罐中,在300rpm的搅拌速度下,将pvc糊树脂48份和单壁碳纳米管0.5份继续加入搅拌罐中,8min内加完,持续搅拌20~30min制得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

2)中间涂层的制备:将增塑剂30~60份,pvc糊树脂40~60份,热稳定剂1~3份,填料1~20份加入到搅拌罐中,高度搅拌20~30min制得pvc增塑糊;

3)a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与上织物的涂覆:将步骤1)制得的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涂覆到上织物表面,进入到热风烘箱,150~230℃温度下烘烤2~5min;

bpvc增塑糊与下织物的涂覆:将步骤2)制得的pvc增塑糊涂覆到下织物表面,进入到热风烘箱,100~200℃温度下烘烤2~5min;

用两个压合辊在40~70kn的压力下将将步骤3)a和步骤3)b制得的含涂层织物热压贴合,再通过20~40℃的冷却辊冷却成型。

实施例4

一种高导电pvc输送带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高导电涂层的制备:将增塑剂60份、热稳定剂3份和色浆3份加入搅拌罐中,在300rpm的搅拌速度下,将pvc糊树脂60份和单壁碳纳米管1份继续加入搅拌罐中,8min内加完,持续搅拌20~30min制得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

2)中间涂层的制备:将增塑剂30~60份,pvc糊树脂40~60份,热稳定剂1~3份,填料1~20份加入到搅拌罐中,高度搅拌20~30min制得pvc增塑糊;

3)a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与上织物的涂覆:将步骤1)制得的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涂覆到上织物表面,进入到热风烘箱,150~230℃温度下烘烤2~5min;

bpvc增塑糊与下织物的涂覆:将步骤2)制得的pvc增塑糊涂覆到下织物表面,进入到热风烘箱,100~200℃温度下烘烤2~5min;

用两个压合辊在40~70kn的压力下将将步骤3)a和步骤3)b制得的含涂层织物热压贴合,再通过20~40℃的冷却辊冷却成型。

对比例

一种高导电pvc输送带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高导电涂层的制备:将增塑剂48.4份、热稳定剂2份和色浆1.6份加入搅拌罐中,在300rpm的搅拌速度下,将pvc糊树脂48份和单壁碳纳米管0份继续加入搅拌罐中,8min内加完,持续搅拌20~30min制得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

2)中间涂层的制备:将增塑剂30~60份,pvc糊树脂40~60份,热稳定剂1~3份,填料1~20份加入到搅拌罐中,高度搅拌20~30min制得pvc增塑糊;

3)a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与上织物的涂覆:将步骤1)制得的含单壁碳纳米管的pvc增塑糊涂覆到上织物表面,进入到热风烘箱,150~230℃温度下烘烤2~5min;

bpvc增塑糊与下织物的涂覆:将步骤2)制得的pvc增塑糊涂覆到下织物表面,进入到热风烘箱,100~200℃温度下烘烤2~5min;

用两个压合辊在40~70kn的压力下将将步骤3)a和步骤3)b制得的含涂层织物热压贴合,再通过20~40℃的冷却辊冷却成型。

表1实施例1~4及对比例中各原料组分及测试结果

如表1所示,上述四种方案的1%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表面动摩擦系数差异较小,皆在合格范围内,有区别的是对比例不加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电阻非常大,方案3比方案2多加了4倍的单壁碳纳米管,其力学性能相比方案2略差,而表面电阻略好,出成本和整体性能上考虑,方案2最佳。

上述区别是由于在高导电层加入了单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为定形碳结构,导电性能好,而且采用单壁碳纳米管作为抗静电剂使用,制备糊料简单,输送带的生产效率高,而且添加量少,对输送带的拉伸强度等机械性能无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所作的等效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