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储运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0363发布日期:2019-06-13 15:3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储运罐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储运罐。



背景技术:

目前,汽油、柴油、煤油、水等大宗液体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普遍采用大型金属罐体运输的方式。这种运输方式虽然可以保证液体运输的安全,但是罐体本身由金属制成,且为了保证强度需要一定的厚度,导致自重很大,占据车辆的载荷比例过高,导致车辆油耗增加、运输的货物重量相对小,从而使得运输成本大大提高,车辆卸货后返程的成本也很大。罐体自重大使得车辆在安装和卸下罐体的过程较复杂,需要大型起重机械配合才能完成,增加了成本。同时,单一罐体体积固定,且只能装载单一液体,对于单次需运输不同种的液体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储运罐。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储运罐,包括:

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罐体;

支撑所述罐体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沿所述罐体的边缘或表面设置的可伸缩或可压缩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在伸展或膨胀状态下将所述罐体支撑展开,所述支撑部件在收缩或压缩状态下允许所述罐体被折叠;

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的开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沿所述罐体的表面或边缘设置的加强筋;和/或

连接到所述支撑部件和/或所述罐体边缘的加强筋;和/或

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的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罐体固定到运输工具。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可充气空心软管或伸缩套管;和/或

所述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和/或外部。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口连接有筒状延伸部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筒状延伸部件由柔性材料制成;和/或

所述筒状延伸部件为圆筒状或方筒状或漏斗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筒状延伸部件远离罐体的一侧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能够与设置在第一盖边缘的第二连接结构相配合以使第一盖与筒状延伸部件结合密封;和/或

所述筒状延伸部件远离罐体的一侧端部设有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能够与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的第四连接结构配合以将所述筒状延伸部件折叠后固定于所述罐体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构成双路气密防水拉链,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为单路气密防水拉链;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彼此适配的气密防水拉链或硬质螺旋卡口;或者

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和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为彼此适配的以下至少之一:气密防水拉链、粘扣带、挂钩。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硬质筒状部件;

所述筒状延伸部件从所述硬质筒状部件中伸出。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设置在所述硬质筒状部件远离罐体的端口处的密封圈,用于和第二盖密封圈相适配以通过第二盖密封所述硬质筒状部件;和/或

连接到设置在所述硬质筒状部件远离罐体的端口处的转轴的第二盖,所述第二盖可沿转轴翻转;和/或

设置在所述硬质筒状部件远离罐体的端口处的至少一个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密封所述端口的第二盖。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材料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或

所述罐体内壁设有防水涂层;和/或

所述柔性材料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上涂覆防水涂层形成的复合层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柔性材料制成的罐体和可伸缩或可压缩的支撑部件实现了储运罐的可折叠,有效地减小储运罐在空罐状态下的体积,降低了储运罐空罐存放和空罐运输的成本和难度,使得储运罐形态更加多变,应用更加灵活,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并且通过对柔性材料的运用,可以大大降低储运罐的重量,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储运罐的应用场景图。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储运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筒状延伸部件为漏斗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筒状延伸部件为圆筒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3c示出了筒状延伸部件为方筒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筒状延伸部件和第一盖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硬质筒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储运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储运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实现它们。此外,为了清楚起见,在附图中省略了与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无关的部分。

在本公开中,应理解,诸如“包括”或“具有”等的术语旨在指示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特征、数字、步骤、行为、部件、部分或其组合的存在,并且不欲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行为、部件、部分或其组合存在或被添加的可能性。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储运罐。该可折叠储运罐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罐体和支撑所述罐体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沿所述罐体的边缘或表面设置的可伸缩或可压缩的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在伸展或膨胀状态下将该罐体支撑展开,该支撑部件在收缩或压缩状态下允许所述罐体被折叠。所述可折叠储运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的开口。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储运罐,罐体由柔性材料制成,在需要装载货物时,用户可以先伸展或膨胀框架结构的支撑部件,从而将该罐体支撑展开,再通过罐体上的开口装载货物;当货物卸载后,用户可以通过收缩或压缩支撑部件,并折叠罐体,从而减小了空罐体积,便于空罐的存放以及运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储运罐体积较大,储运罐的存放场地较大,以及返程空载成本较大等问题。另外,由于罐体为柔性材料制成,可以通过伸展或膨胀特定的支撑部件,使得罐体的一部分被支撑部件展开以储存货物,而另一部分保持折叠状态。这样,可以在车辆货槽的有限容积内放置多个储运罐,从而满足一次一车运送多种液体的需求。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储运罐的应用场景图。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所示,可折叠储运罐1可以设置于运输工具2(例如,货运卡车)之上,以实现物流运输。当用户需要运输货物(例如,液体)时,通过框架结构将该可折叠储运罐1展开,然后可从通过罐体上的开口装载或卸载货物;当货物卸载后,用户可以将该可折叠储运罐1折叠,从而有效地减小了该可折叠储运罐1空罐时的体积,避免了空罐所占用的空间过大,统一卡车可运载多个空罐,进而降低了空罐的存放和运输成本。

可以理解的,图1中的应用场景仅是一种示例,该运输工具2除了是货运卡车之外,还可以是其他任意能够设置储运罐的运输工具,例如,火车、轮船、飞机等,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述的货物即可以是任意液体,例如水、汽油、食用油等大量的、流动性较强的物质,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可折叠储运罐1除了可以用于运输之外,也可以用于在存放场所内存储液体。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储运罐1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可折叠储运罐1包括罐体100、框架结构以及一个或多个开口30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罐体100由柔性材料制成,实现了该罐体100的可折叠性,可以有效地减小该可折叠储运罐1在空罐状态下的体积,降低了存放和运输空罐的成本和难度,并使得储运罐的形态更加多变,应用更加灵活,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柔性材料可以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ltrahighmolecularweightpolyethylenefiber)。具体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后简称uhmwpe)又称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是当今世界三大高科技纤维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即坚韧而轻质,通常用于制造防弹衣的制造。本公开创造性地将其用于储运罐的制造。

根据uhmwpe的特性,采用uhmwpe制作的罐体100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1)uhmwpe具有很大的刚度,使得罐体100能够承载极重的大宗货物且不易变形。

(2)uhmwpe具有很强的吸收能量的能力,使得罐体100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和抗切割性,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运输途中,因大宗货物或外力冲击罐体100而导致罐体破损。

(3)uhmwpe稳定性很高,具有耐化学腐蚀、耐磨性和抗紫外线辐射等特点,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可以罐体100在存放或运输过程中因锈蚀、腐蚀、水解、紫外线降解等而导致的罐体强度降低,甚至破损。

(4)uhmwpe具有质轻的特点,对于大小相同的储运罐,该纤维制成的罐体100要比目前由金属制成的罐体要轻很多,从而提高了可折叠储运罐1的可载重量,进而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5)uhmwpe有较长的挠曲寿命,使得罐体100可以经受多次折叠和展开而不损坏,实现了罐体100的可折叠性且不易损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罐体内壁设有防水涂层以加强罐体100的防漏性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柔性材料可以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上涂覆防水涂层形成的复合层结构。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罐体100包括前端面110,后端面120和侧面130。在罐体100上设置有开口300,开口300可以用于货物的输入或输出,开口300位置可以设置在前端面110、后端面120或侧面130中的一处或多处。

在本实施例中,开口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等,在此不做限制。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开口连接有筒状延伸部件40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筒状延伸部件400为圆筒状或方筒状或漏斗状。该筒状延伸部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在此不做限制。

具体地,图3a示出了筒状延伸部件400为漏斗状的结构示意图;图3b示出了筒状延伸部件400为圆筒状的结构示意图;图3c示出了筒状延伸部件400为方筒状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筒状延伸部件400由柔性材料制成。具体地,该柔性材料可以为uhmwpe上涂覆防水涂层形成的复合层材料。

在装货过程中,汽油等液体货物通过外部输送管道经过该筒状延伸部件400和开口进入到储运罐内,由于筒状延伸部件400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可以调整筒状延伸部件400的形状和长度,并可以通过捆绑或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在外部输送管道上,防止液体遗洒;在卸货过程中,汽油等液体货物通过该开口300和筒状延伸部件400进入转运池或转运管道,可以调整筒状延伸部件400的形状,令该筒状延伸部件400远离罐体100的一端靠近转运池底(例如,距离底面5~10cm)或捆绑在转运管道端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该可折叠储运罐的安全环保,有利于环境保护。

图4示出了筒状延伸部件和第一盖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筒状延伸部件400远离罐体1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510,第一盖610的边缘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520。第一连接机构510和第二连接结构520可以相互配合紧密连接,使得筒状延伸部件400可以与第一盖610结合密封,达到阻止罐内液体流出的目的。

具体地,第一连接机构510和第二连接结构520可以分别是单排气密防水拉链的链牙,第二连接结构520连接在第一盖610的边缘并形成闭环,第二连接结构520的链牙与第一连接机构510的链牙相互连接,二者通过链牙上的拉头的移动来打开或锁紧。通过气密防水拉链,解决了柔性材料之间闭合防止漏液的难题,使得可折叠储运罐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漏液。

具体地,第一连接机构510与第二连接结构520还可以是彼此适配的硬质螺旋卡口。其中第一连接机构510为硬质圆环,圆环外侧设有螺旋状突起,圆环边缘口部设有密封垫,第一盖610边缘设有第二连接结构520,第二连接结构520为硬质圆环,圆环内侧设有与第一连接机构510相配合的螺旋状突起。第一连接机构510与第二连接结构520可以相互旋转连接,第一盖610可以与第一连接机构510的密封垫接触挤压密封。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所述筒状延伸部件400远离罐体100的一侧端部设有第三连接结构530,罐体上设置有第四连接结构540,第三连接结构530能够与设置在罐体100上的第四连接结构540配合以将所述筒状延伸部件400折叠后可分离的固定于所述罐体100上。

具体地,第三连接结构530和第四连接结构540可以分别是气密防水拉链的链牙,当筒状延伸部件400被压缩收回时,第三连接结构530的链牙与第四连接结构540的链牙可以相互连接,二者通过链牙上的拉头的移动来打开或锁紧,从而将筒状延伸部件400可分离的固定在所述罐体100上。

具体地,第三连接结构530和第四连接结构540可以分别是粘扣带,当筒状延伸部件400被压缩收回时,第三连接结构530的粘扣带与第四连接结构540的粘扣带可以相互连接,从而将筒状延伸部件400可分离的固定在所述罐体100上。

具体地,第三连接结构530可以是挂钩,第四连接结构540可以是挂钩扣,当筒状延伸部件400被压缩收回时,第三连接结构530的挂钩与第四连接结构540的挂钩扣可以相互连接,从而将筒状延伸部件400可分离的固定在所述罐体100上。

具体地,第三连接结构530可以是挂钩扣,第四连接结构540可以是挂钩,当筒状延伸部件400被压缩收回时,第三连接结构530的挂钩扣与第四连接结构540的挂钩可以相互连接,从而将筒状延伸部件400可分离的固定在所述罐体100上。

图5示出了硬质筒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硬质筒状部件700。所述硬质筒状部件700设置在罐体外部的开口上。硬质筒状部件700的形状可以是圆筒状或方筒状或漏斗状。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筒状延伸部件400从所述硬质筒状部件700中伸出。例如,筒状延伸部件400的一端可以固定在硬质筒状部件700远离罐体100的一端,并且可以从硬质筒状部件700伸出,作为硬质筒状部件700的加长部分。或者,筒状延伸部件400的一端可以连接在罐体上,并且从硬质筒状部件700远离罐体100的一端伸出。筒状延伸部件400可以收回放在硬质筒状部件700内部。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硬质筒状部件700远离罐体100的端口处设置有密封圈,用于和第二盖620密封圈相适配以通过第二盖620密封所述硬质筒状部件700。

在该实施例中,罐体100在承装货物后需要对连接开口300的硬质筒状部件进行密封,因此在硬质筒状部件700的端口部设置了密封圈,并在与硬质筒状部件700配合的第二盖620的一侧也设置了密封圈,当第二盖620被固定在硬质筒状部件700的端口上时,两个密封圈相互配合,达到密封的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硬质筒状部件700远离罐体100的端口处至少设置一个转轴630,转轴630与第二盖620相连接,使得第二盖620可以沿着转轴反转,并将第二盖620固定在硬质筒状部件700上。

在该实施例中,硬质筒状部件700远离罐体100的端口处至少设置一个固定组件640,用于固定密封所述端口的第二盖620。

具体地,所述固定组件640可以是卡扣、搭扣锁等。

通过在密封筒状延伸部件400之后,将筒状延伸部件400收纳入硬质筒状部件700,再密封硬质筒状部件700,可以有效地防止液体从开口处渗漏。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储运罐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支撑该罐体100的框架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沿该罐体100的边缘或表面设置的可伸缩或可压缩支撑部件800,该支撑部件在伸展或膨胀状态下将该罐体100支撑展开,该支撑部件在收缩或压缩状态下允许该罐体被折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支撑部件包括可充气空心软管或伸缩套管。

图6示出了在罐体两端呈环状设置的支撑部件和沿所述环状支撑部件的一直径设置的支撑部件,以及沿罐体侧面设置并连接罐体两端的环状支撑部件的支撑部件。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以其他方式设置支撑部件,只要其伸展或膨胀时能够将所述罐体支撑展开即可。可以理解,这里的支撑展开包括将罐体全部或部分支撑展开。通过不同地设置支撑部件,可以将罐体全部或部分支撑展开。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支撑部件可以设置在所述罐体100的内部和/或外部。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储运罐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如图7所示,该可折叠储运罐1还包括沿所述罐体的表面或边缘设置的加强筋900,该加强筋900的两端可以与该罐体100的边缘和/或支撑部件相连接。

本公开在罐体100的至少一面上设置加强筋900,一方面增强了刚度,使得该可折叠储运罐1能够承载极重的大宗货物且不易变形。另一方面又增强了罐体100表面的抗冲击性和抗切割性,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在运输途中罐体100因外力撞击而导致罐体变形甚至破损。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可折叠储运罐1还包括设置在罐体,例如但不限于,罐体的前端面110、后端面120、侧面130上的连接结构1000,例如挂钩或挂环,其与装载该可折叠储运罐1的运输工具2上的相应连接结构配合以固定所述可折叠储运罐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该可折叠储运罐1在运输过程中,因启动、停止或颠簸等影响而从运输工具2上滑落,从而提高了该可折叠储运罐1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