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探用岩心样本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0617发布日期:2019-06-25 22:4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岩土工程勘探用岩心样本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中样本的存放,特别是涉及一种岩土工程勘探用岩心样本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勘探(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其中涉及到对勘探取得的岩心进行编录和存放,岩心的编录和存放对于后期的岩土分析以及保存分析过程证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岩心编录过程中,要按照岩心取得深度以及岩心类别进行分类存放,而且要求存放可靠不能混淆,而且在整个岩土分析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取用岩心样本,因此岩心的存放同时也要考虑其频繁拿取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岩心同城用过窄木条构成存放岩心样本的多个平行设置的隔腔,使用时岩心样本置于隔腔内,而通过窄木条之间的缝隙露出标注于岩心样本表面的标记。这种岩心存放工具在使用时,由于窄木条通常是通过铁定进行连接,其结构在装入较多的岩心样本后其结构容易松散甚至无法进行长途的运输;通常需要将岩心样本的标注裸露在外侧,而且传统的窄木条所制工具只能为了能够方便观察和寻找岩心样本,这就要求在进行放置岩心样本时,只能并列放置两排岩心样本,这就导致了在进行岩心样本编录时,需要大量的窄木条所制的存放装置,在进行运输和存放时,需要考虑到多个存放装置堆叠放置时的稳定和易倾倒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岩心样本在进行编录和存放过程中,其样本存放不便,传统存放装置不利用运输和取出岩心样本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内筒件,所述内筒件被配置为设有与岩心样本外径形同尺寸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被配置为用于存放并固定圆柱形岩心样本;

所述内筒件还配置有用于裸露岩心样本的标注窗;

还包括外套于内筒件的外筒件;

所述外筒件被配置为与内筒件滑动套接,所述内筒件的一端部被配置为设有与外筒件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的锁定件;

所述外筒件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标注窗对应的观测窗,形成可从外部可直接观察读取岩心样本标注或者纹理的结构;

所述外筒件上还被配置有插接结构,相邻外筒件之间可通过插接结构相互连接并固定,所述锁定件被配置为对外筒件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锁定,形成当相邻外筒件相互插接后,对应的锁定件对插接结构形成封锁,防止外筒件相互脱离处插接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件包括一底部,所述底部与外筒件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当内筒件压缩至设定位置时,可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力实现对内筒件压迫并固定在设定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件的底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凸出的限位凸起,与限位凸起对应的,于外筒件的内壁处设有一向外凹陷的限位槽体,所述限位槽体的肩部用于与所述限位凸起限位配合形成达到设定位置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筒件的内壁处还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滑动配合的滑动长槽,形成当内筒件滑动套入外筒件时的定位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件包括位于由底座上的至少两相对且相互平行设置的护板,各所述护板包括与岩心样本外周面接触的弧形接触面,通过弧形接触面的限位作用实现对岩心样本径向方向的定位固定。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护板可在底座上径向调节,实现对不同直径岩心样本的固定作用。

在一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各所述护板端部的顶环,所述顶环与各所述护板固定连接,所述顶环为设有与岩心样本外径形同尺寸内径的环状结构,顶环部分超出岩心样本上端边沿,形成套接在岩心样本端处的结构,所述锁定件位于顶环的端部,所述锁定件与顶环可拆卸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结构包括向外突出的公插头,还包括与公插头插接配合的母插槽,所述插接结构的插接方向为内筒件的轴向方向,所述母插槽为盲孔结构,所述公插头滑动完全进入母插槽后,公插头与母插槽端面相齐平,所述锁定件包括阻挡相邻外筒件上插头滑出的阻挡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包括与顶环螺纹连接的圆柱台形盖体,所述盖体的外周壁部分向外突出形成阻挡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外筒件包括外筒底部,所述外筒底部上延伸形成筒体结构,所述观测窗位于筒体外周壁上,还包括位于筒体另一端的筒口部,所述外筒底部、筒口部均往外延伸形成正多边形结构的连接板,所述公插头、母插槽均位于连接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当进行岩心样本编录时,通过外筒件可自由的通过连接板上的公插头、母插槽相互插接组合形成多种形状,以适于样本的存放空间或者易于拿取、观察运输等情况,而且各岩心样本可随时通过锁定件的脱离锁定进行取出内筒件内的岩心样本,其取出和放入相互独立;而且各外筒件在形成相互连接并锁定的结构后,各岩心样本之间相互隔离,其运输搬运过程不会发生碰撞,避免了传统存放装置存在的岩心样本容易脱落和碰撞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相互连接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个外筒件的一种相互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外筒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筒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和完整的说明本发明的核心构思,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具体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的构思,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实现方式作出限定,因此本发明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本申请文件所记载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跟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替换和规避也应当被认为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或不应当取得授权的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筒件200的各部分可采用一体式的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部分为分体式的结构,外筒件200的作用是实现拼接以及保护内筒件100,因此外筒件200在制作和使用时要特别主要起插接的可靠性,以避免其插接后脱落。优选地,为了保证插接结构400的整体刚性,连接板206、公插头401、母插槽402采用刚性材料,如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高强度镁铝合金等材料一体成型,其余外筒件200部分可采用质量较轻的工程塑料制成,连接板206可通过粘结或者紧固套接在外筒件200的筒体上。所述公插头401为t型结构,所述母插槽402为与公插头401配合的t型槽体结构,当然上述插接结构40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t型结构,在进行插接时,其中一外筒件200的一侧均为公插头401,对应的与之插接配合的另一外筒件200的一侧均为母插槽402,插接配合后,受到母插槽402的盲孔限位作用,其中一外筒件200插接到达设定位置后将不能继续滑动插入,此时两外筒件200彼此到达设定位置处,此时旋拧带有母插槽402的外筒件200上的锁定件300,使得锁定件300的阻挡部302旋转至公插头401表面处,此时阻挡部302抵紧并阻挡公插头401滑出,形成锁定结构,以同样的方法实现其余多个外筒件200进行连接和锁定,在进行连接和锁定时,其连接形状根据展示或者运输的去求进行自由设置,包括但不限于单排或者长方体连接结构。

在上述或者一些实施例中,内筒件100与岩心样本直接接触,因此在选择制作材料时,可考虑轻型耐磨单一材料或者复合材料制成,在本方案中可以包括两层复合材料来达到这一效果,首先与岩心样本直接接触的可采用薄片状弹簧钢制成,还包括与弹簧钢直接粘结或者铆接固定的基体制成,基体可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木材材料制成,内筒件100被配置为设有与岩心样本外径形同尺寸的放置腔101,放置腔101被配置为用于存放并固定圆柱形岩心样本,岩心样本自顶环107的开口处放入后,内筒件100的底部103的外周壁上设有的凸出的限位凸起104,当内筒件100与外筒件200插接时,限位凸起104进入与限位凸起104对应的动长槽进行滑动,于外筒件200的内壁处设有一向外凹陷的限位槽体203,当内筒件100到达设定位置处时,此时弹性件500及圆柱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拧动内筒件100,此时限位凸起104脱离滑动长槽202的限制作用,并与限位槽体203的肩部在圆柱弹簧的压迫作用下相互抵紧,此时标注窗102刚好与观测窗201相互对应,实现对岩心样本观察或者标注的结构。

在上述或者一些实施例中,内筒件100包括位于由底座上的至少两相对且相互平行设置的护板105,各所述护板105包括与岩心样本外周面接触的弧形接触面106,通过弧形接触面106的限位作用实现对岩心样本径向方向的定位固定。所述护板105可在底座上径向调节,实现对不同直径岩心样本的固定作用,其调节结构可以通过护板105与底座之间插接或者其他可拆卸结构构成。还包括位于各所述护板105端部的顶环107,顶环107与各所述护板105固定连接,顶环107为设有与岩心样本外径形同尺寸内径的环状结构,顶环107部分超出岩心样本上端边沿,形成套接在岩心样本端处的结构,所述锁定件300位于顶环107的端部,所述锁定件300与顶环107可拆卸固定连接。

在上述或者一些实施例中,底部103与外筒件200之间的弹性件500选择使用圆柱弹簧,对应的为了圆柱弹簧的安装,所述外筒件200包括外筒底部204,外筒底部204设有用于圆柱弹簧固定套接的圆柱台,圆柱弹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当然弹性件500不应当被限于圆柱弹簧,应当理解为圆柱弹簧仅是实现其弹性结构一种方式。

在上述或者一些实施例中,外筒底部204上延伸形成筒体结构,所述观测窗201位于筒体外周壁上,还包括位于筒体另一端的筒口部205,外筒底部204、筒口部205均往外延伸形成正多边形结构的连接板206,公插头401、母插槽402均位于连接板206上所述插接结构400包括向外突出的公插头401,还包括与公插头401插接配合的母插槽402,所述插接结构400的插接方向为内筒件100的轴向方向,所述母插槽402为盲孔结构,所述公插头401滑动完全进入母插槽402后,公插头401与母插槽402端面相齐平,所述锁定件300包括阻挡相邻外筒件200上插头滑出的阻挡部302。

在上述实施例中,锁定件300包括与顶环107螺纹连接的圆柱台形盖体301,所述盖体301的外周壁部分向外突出形成阻挡部302,阻挡部302仅占用盖体301的部分结构,相邻盖体301之间的间隔大于阻挡部302距离盖体301回转中心的最远距离,也就是说盖体301在进行旋转时,其阻挡部302并不会干涉其余盖体301的旋转动作,以实现盖体301对相邻外筒件200的自由锁定或者脱离锁定。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首先根据钻取的岩心样本的尺寸选择或者调节相应的护板105,将取得的岩心样本防护护板105之间形成固定,同时将盖体301与顶环107通过螺纹进行固定,然后取一外筒件200,将内筒件100滑动插入外筒件200并按压圆柱弹簧,使得限位凸起104到达限位槽体203的一侧,此时拧动内筒件100,使得限位凸起104脱离滑动长槽202的限位并到达限位槽体203的肩部,限位槽体203的肩部在圆柱弹簧的压迫作用下相互抵紧,然后拧动盖体301与外筒件200之间的螺纹结构,实现盖体301与外筒件200的螺纹连接,此时标注窗102刚好与观测窗201相互对应,实现对岩心样本观察或者标注的结构;当需要多个外筒件200进行连接时,利用插接结构400实现相邻外筒件200的插接,此时由于可移动阻挡部302所在位置对相邻外筒件200的公插头401进行阻挡,而且由于圆柱弹簧的压迫作用,内筒件100认可保持弹性固定,小角度的移动阻挡部302位置并不会影响内筒件100与外筒件200之间的连接关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