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抽式真空包装机分段抽真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9286发布日期:2019-08-06 23:3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内抽式真空包装机分段抽真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真空包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抽式真空包装机分段抽真空系统。



背景技术:

真空包装机按抽气方式分为内抽式和外抽式两种。内抽式真空包装机是将被包装物置于真空室内,对真空室进行抽真空、封装从而实现对被包装物进行抽真空的目的,具有真空度高(气压值通常在600-1333pa,即1/100标准大气压左右),残留空气极少等优点,其良好的效果是外抽式包装机无法比拟的。虽然内抽式真空包装机有优点,但是也有很多缺点,其包装过程为先将真空室抽真空,再完成被包装物封装,最后将真空室恢复气压,被包装物取出。由于抽、放气过程均为一次完成,被包装物内需要抽出的空气体积一般远远小于真空室内实际抽出空气总体积,大量空气被无效的抽出,因此效率很低,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真空抽气设备频繁启动、停止也对机器本身造成伤害影响使用寿命。另外,一台机器只能不连续的对一至两个真空室抽气,利用率也很低,且不利于连续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抽式真空包装机分段抽真空系统,它可以根据真空包装所需气压与常压的差值不同,参考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因素,选用两段或更多的分段方式。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在保证节能高效的基础上,可根据生产量的要求增加真空室数量,实现连续生产和提高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抽式真空包装机分段抽真空系统,包括三段抽真空系统和多段抽真空系统,所述三段抽真空系统包括单真空室工作系统、六个真空室连续包装系统,所述多段抽真空系统包括四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五段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多真空室连续包装系统;

所述三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的组成如下:真空泵通过管路与真空罐相连,由气体压强控制系统控制,真空罐处于真空包装所需气压;真空罐通过管路与缓冲罐一、缓冲罐二相连,分别由气压控制器一、气压控制器二控制;管路一、管路二、管路十分别与缓冲罐一、缓冲罐二、真空罐相连;真空室一内装有真空包装所需封装系统,真空室一通过管路与管路一、管路二、管路十相连,分别由电磁阀三、电磁阀四、电磁阀二控制,并保持关闭;真空室一通过管路与外界相连,由电磁阀一控制并保持关闭;真空室一上装有压力表,用于观察真空室一气压;

所述四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的组成如下:真空泵通过管路与真空罐相连,由气体压强控制系统控制,真空罐处于真空包装所需气压;真空罐通过管路与缓冲罐一、缓冲罐二、缓冲罐三相连,分别由气压控制器一、气压控制器二、气压控制器三控制;管路一、管路二、管路三、管路十分别与缓冲罐一、缓冲罐二、缓冲罐三、真空罐相连;真空室一内装有真空包装所需封装系统,真空室一通过管路与管路一、管路二、管路三、管路十相连,分别由电磁阀三、电磁阀四、电磁阀五、电磁阀二控制,并保持关闭;真空室一通过管路与外界相连,由电磁阀一控制并保持关闭;真空室一上装有压力表,用于观察真空室一气压;

所述五段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的组成如下:真空泵通过管路与真空罐相连,由气体压强控制系统控制,真空罐处于真空包装所需气压;真空罐通过管路与缓冲罐一、缓冲罐二、缓冲罐三、缓冲罐四相连,分别由气压控制器一、气压控制器二、气压控制器三、气压控制器四控制;管路一、管路二、管路三、管路四、管路十分别与缓冲罐一、缓冲罐二、缓冲罐三、缓冲罐四、真空罐相连;真空室一内装有真空包装所需封装系统,真空室一通过管路与管路一、管路二、管路三、管路四、管路十相连,分别由电磁阀三、电磁阀四、电磁阀五、电磁阀六、电磁阀二控制,并保持关闭;真空室一通过管路与外界相连,由电磁阀一控制并保持关闭;真空室一上装有压力表,用于观察真空室一气压。

进一步的,所述三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工作步骤包括:a步骤、从真空室一取出已完成包装物,装入待包装物并关闭真空室一;b步骤、连接缓冲罐一,真空室一减压;c步骤、连接缓冲罐二,真空室一减压;d步骤、连接真空罐,真空室一减压并完成封装;e步骤、连接缓冲罐二,真空室一升压;f步骤、连接缓冲罐一,真空室一升压;

工作开始前先预抽真空:真空泵运行,将真空罐抽至真空包装所需1/100大气压,并由气体压强控制系统保持气压稳定;将缓冲罐一抽至气压为2/3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一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将缓冲罐二抽至气压为1/3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二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

工作过程:将真空室一内装入待包装物后关闭真空室一,完成a步骤;打开电磁阀三,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与缓冲罐一的气压相同且高于2/3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一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一降为2/3大气压,完成b步骤;打开电磁阀四,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与缓冲罐二的气压相同且高于1/3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二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二降为1/3大气压,完成c步骤;打开电磁阀二,气体压强控制系统工作,至气压力降为1/100大气压,电磁阀二关闭,将待包装物进行封装,完成d步骤;打开电磁阀四,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二低于1/3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二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与真空室一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完成e步骤;打开电磁阀三,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一低于2/3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一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与真空室一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完成f步骤;打开电磁阀一,至压力平衡关闭,气压恢复至1大气压,打开真空室一取出已包装完成物,放入新待包装物完成a步骤,进行下一包装循环。

进一步的,实现连续包装需要每个步骤有一个或几个真空室同时工作。三段抽真空技术完成一个包装循环为六个步骤,需要六或六的整数倍的真空室同时工作;六个真空室连续包装系统连续工作过程如下:真空室单元包括真空室单元一、真空室单元二、真空室单元三、真空室单元四、真空室单元五、真空室单元六;真空室单元一包括:真空室一、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电磁阀四、压力表;真空室单元二包括:真空室二、第二电磁阀一、第二电磁阀二、第二电磁阀三、第二电磁阀四、第二压力表,真空室单元三包括:真空室三、第三电磁阀一、第三电磁阀二、第三电磁阀三、第三电磁阀四、第三压力表,真空室单元四包括:真空室四、第四电磁阀一、第四电磁阀二、第四电磁阀三、第四电磁阀四、第四压力表,真空室单元五包括:真空室五、第五电磁阀一、第五电磁阀二、第五电磁阀三、第五电磁阀四、第五压力表,真空室单元六包括:真空室六、第六电磁阀一、第六电磁阀二、第六电磁阀三、第六电磁阀四、第六压力表;真空室单元一、真空室单元二、真空室单元三、真空室单元四、真空室单元五、真空室单元六分别与管路一、管路二、管路十连接;连续包装过程中,包装系统运行稳定后,缓冲罐一、缓冲罐二、真空罐均已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气压,真空室单元一、真空室单元二、真空室单元三、真空室单元四、真空室单元五、真空室单元六的初始状态为:真空室单元一完成真空室一内装入待包装物后关闭,真空室一气压为1大气压,即已完成a步骤;真空室单元二完成与缓冲罐一的连接,真空室二气压为2/3大气压,即已完成b步骤;真空室单元三完成与缓冲罐二的连接,真空室三气压为1/3大气压,即已完成c步骤;真空室单元四与真空罐的连接,达到设定气压值并封装完成,真空室四气压为1/100大气压,即已完成d步骤;真空室单元五完成与缓冲罐二的连接,真空室五气压为1/3大气压,即已完成e步骤;真空室单元六完成与缓冲罐一的连接,真空室六气压为2/3大气压,即已完成f步骤;

完成一次产品包装只需同时打开和关闭下列电磁阀:电磁阀三、第二电磁阀四、第三电磁阀二、第四电磁阀四、第五电磁阀三、第六电磁阀一;具体过程为:打开电磁阀三与第五电磁阀三,真空室一与真空室五同时与缓冲罐一连接,压力平衡后气压值略高于2/3大气压,电磁阀三、第五电磁阀三关闭,气压控制器一工作,缓冲罐一下降至2/3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一关闭,真空室单元一完成b步骤,真空室单元五完成f步骤;打开第二电磁阀四与第四电磁阀四,真空室二与真空室四同时与缓冲罐二连接,压力平衡后气压值略高于1/3大气压,第二电磁阀四、第四电磁阀四关闭,气压控制器二工作,缓冲罐二下降至1/3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二关闭,真空室单元二完成c步骤,真空室单元四完成e步骤;打开第三电磁阀二,真空室三与真空罐连接,气体压强控制系统工作,至气压力降为1/100大气压,第三电磁阀二关闭,将待包装物完成封装,真空室单元三完成d步骤;打开第六电磁阀一,真空室六与外界连接,压力平衡后气压恢复至1大气压,关闭第六电磁阀一,打开真空室六取出已包装完成物,放入新待包装物后关闭真空室,真空室单元六完成a步骤;此过程完成后,各真空室单元分别按顺序完成了一个工作步骤,六个真空室单元完成了一个包装循环的六个不同步骤;每个真空室单元按包装工作顺序打开并关闭下一个电磁阀,即可进行下一次产品包装,按工作顺序每完成六次产品包装即可完成一次包装循环;由于六个包装步骤中a步骤和d步骤完成时间较长,其他步骤时间很短,因此,每个步骤同时有多个真空室单元工作可使包装速度成倍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四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工作过程为:预抽真空:真空泵运行,将真空罐抽至真空包装所需1/100大气压,并由气体压强控制系统保持气压稳定;将缓冲罐一抽至气压为3/4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一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将缓冲罐二抽至气压为1/2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二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将缓冲罐三抽至气压为1/4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三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

将真空室一内装入待包装物后关闭真空室一;打开电磁阀三,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与缓冲罐一的气压相同且高于3/4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一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一降为3/4大气压;打开电磁阀四,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与缓冲罐二的气压相同且高于1/2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二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二降为1/2大气压;打开电磁阀五,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与缓冲罐三的气压相同且高于1/4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三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三降为1/4大气压;打开电磁阀二,气体压强控制系统工作,至气压力降为1/100大气压,电磁阀二关闭,将待包装物进行封装;打开电磁阀五,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三低于1/4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三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真空室一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打开电磁阀四,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二低于1/2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二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真空室一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打开电磁阀三,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一低于3/4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一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真空室一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打开电磁阀一,至压力平衡关闭,气压恢复至1大气压,打开真空室一取出已包装完成物,放入新待包装物进行下一包装循环。

进一步的,五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工作过程如下:预抽真空:真空泵运行,将真空罐抽至真空包装所需1/100大气压,并由气体压强控制系统保持气压稳定;将缓冲罐一抽至气压为4/5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一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将缓冲罐二抽至气压为3/5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二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将缓冲罐三抽至气压为2/5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三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将缓冲罐四抽至气压为1/5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四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

将真空室一内装入待包装物后关闭真空室一;打开电磁阀三,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与缓冲罐一的气压相同且高于4/5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一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一降为4/5大气压;打开电磁阀四,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与缓冲罐二的气压相同且高于3/5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二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二降为3/5大气压;打开电磁阀五,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与缓冲罐三的气压相同且高于2/5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三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三降为2/5大气压;打开电磁阀六,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与缓冲罐四的气压相同且高于1/5大气压,气压控制器四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四降为1/5大气压;打开电磁阀二,气体压强控制系统工作,至气压力降为1/100大气压,电磁阀二关闭,将待包装物进行封装;打开电磁阀六,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四低于1/5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四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真空室一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打开电磁阀五,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三低于2/5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三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真空室一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打开电磁阀四,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二低于3/5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二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真空室一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打开电磁阀三,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一低于4/5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一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真空室一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打开电磁阀一,至压力平衡关闭,气压恢复至1大气压,打开真空室一取出已包装完成物,放入新待包装物进行下一包装循环。

进一步的,多真空室连续包装过程:由以上分段抽真空技术方案可知,与三段抽真空技术类似,四段抽真空技术单真空室的包装过程分为8个步骤:从真空室一取出已完成包装物,装入待包装物并关闭真空室一;连接缓冲罐一,真空室一减压;连接缓冲罐二,真空室一减压;连接缓冲罐三,真空室一减压;连接真空罐,真空室一减压并完成封装;连接缓冲罐三,真空室一升压;连接缓冲罐二,真空室一升压;连接缓冲罐一,真空室一升压。

进一步的,五段抽真空技术单真空室的包装过程分为十个步骤:从真空室一取出已完成包装物,装入待包装物并关闭真空室一;连接缓冲罐一,真空室一减压;连接缓冲罐二,真空室一减压;连接缓冲罐三,真空室一减压;连接缓冲罐四,真空室一减压;连接真空罐,真空室一减压并完成封装;连接缓冲罐四,真空室一升压;连接缓冲罐三,真空室一升压;连接缓冲罐二,真空室一升压;连接缓冲罐一,真空室一升压。

进一步的,实现连续包装需要每个步骤有一个或几个真空室同时工作,三段抽真空技术需要六和或六的整数倍的真空室同时工作;四段抽真空技术单真空室的包装过程分为八个步骤,需要八或八的整数倍的真空室同时工作,五段抽真空技术单真空室的包装过程分为十个步骤,需要十或十的整数倍的真空室同时工作,n段抽真空技术单真空室的包装过程分为2×n个步骤,需要2×n或2×n的整数倍的真空室同时工作,工作过程中各真空室均匀分配于不同步骤;四段、五段、n段抽真空技术连续包装过程与三段抽真空技术连续包装过程相似,每个真空室单元按包装工作顺序打开并关闭相应电磁阀,即可完成一次包装,按工作顺序分别完成八、十次即可完成一次包装循环,所有真空室单元均恢复到初始状态;除连接真空罐和取出已包装物并装入待包装物的步骤之外,气压下降阶段的真空室和处于气压上升阶段的真空室,通过电磁阀与相应的缓冲罐同时连接达到压力平衡,气压控制器无需频繁开启;与三段抽真空技术的连续包装过程相似,配合电子控制系统对多个真空室、电磁阀进行控制,分配通断时间和顺序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

所述n为1或1以上的自然数;

所述真空单元可包含多个真空室。

进一步的,所述管路一、管路二、管路十通过管路、多个电磁阀可与多个真空室一相连;

所述管路一、管路二、管路三、管路十通过管路、多个电磁阀可与多个真空室一相连;

所述管路一、管路二、管路三、管路四、管路十通过管路、多个电磁阀可与多个真空室一相连。

进一步的,为使真空罐、缓冲罐一、缓冲罐二、缓冲罐三、缓冲罐四罐内空气压力不会出现较大波动,真空罐、缓冲罐一、缓冲罐二、缓冲罐三、缓冲罐四的体积大于真空室总成的体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真空包装所需气压与常压的差值不同,参考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因素,选用两段或更多的分段方式。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在保证节能高效的基础上,可根据生产量的要求增加真空室数量,实现连续生产和提高产量,分段方式的应用性更广,对于产生气压变化或气体分压变化,如需要加压后再减压的工作、充气包装等均可应用,实现节能高效、节约气源等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图进一步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三段抽真空技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六个真空室一为例的连续包装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四段抽真空技术示意图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五段抽真空技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八个真空室一为例的连续包装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十个真空室一为例的连续包装过程示意图;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中所示:1、真空泵,2、真空罐,3、缓冲罐一,4、缓冲罐二,5、缓冲罐三,6、缓冲罐四,1-1、气体压强控制系统,1-2、气压控制器一,1-3、气压控制器二,1-4、气压控制器三,1-5、气压控制器四,2-1、管路一,2-2、管路二,2-3、管路三,2-4、管路四,2-10、管路十,3-1、真空室一,3-2、电磁阀三,3-3、电磁阀四,3-4、电磁阀五,3-5、电磁阀六,3-11、电磁阀一,3-12、压力表,3-13、电磁阀二,4-1、真空室二,4-11、第二电磁阀一,4-13、第二电磁阀二,4-2、第二电磁阀三,4-3、第二电磁阀四,4-12、第二压力表,5-1、真空室三,5-11、第三电磁阀一,5-13、第三电磁阀二,5-2、第三电磁阀三,5-3、第三电磁阀四,5-12、第三压力表,6-1、真空室四,6-11、第四电磁阀一,6-13、第四电磁阀二,6-2、第四电磁阀三,6-3、第四电磁阀四,6-12、第四压力表,7-1、真空室五,7-11、第五电磁阀一,7-13、第五电磁阀二,7-2、第五电磁阀三,7-3、第五电磁阀四,7-12、第五压力表,8-1、真空室六,8-11、第六电磁阀一,8-13、第六电磁阀二,8-2、第六电磁阀三,8-3、第六电磁阀四,8-12、第六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仅用于解释本发明,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内抽式真空包装机分段抽真空系统,包括三段抽真空系统和多段抽真空系统,所述三段抽真空系统包括单真空室工作系统、六个真空室连续包装系统,所述多段抽真空系统包括四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五段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多真空室连续包装系统;

如图1所示,所述三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的组成如下:真空泵1通过管路与真空罐2相连,由气体压强控制系统1-1控制真空罐2处于真空包装所需气压;真空罐2通过管路与缓冲罐一3、缓冲罐二4相连,分别由气压控制器一1-2、气压控制器二1-3控制;管路一2-1、管路二2-2、管路十2-10分别与缓冲罐一3、缓冲罐二4、真空罐2相连;真空室一3-1内装有真空包装所需封装系统,真空室一3-1通过管路与管路一2-1、管路二2-2、管路十2-10相连,分别由电磁阀三3-2、电磁阀四3-3、电磁阀二3-13控制,并保持关闭;真空室一3-1通过管路与外界相连,由电磁阀一3-11控制并保持关闭;真空室一3-1上装有压力表3-12,用于观察真空室一3-1气压;以真空包装所需气压为1/100大气压为例,缓冲罐一3气压为2/3大气压,缓冲罐二4气压为1/3大气压,真空罐2气压为1/100大气压;

如图3所示,所述四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的组成如下:真空泵1通过管路与真空罐2相连,由气体压强控制系统1-1控制,真空罐2处于真空包装所需气压;真空罐2通过管路与缓冲罐一3、缓冲罐二4、缓冲罐三5相连,分别由气压控制器一1-2、气压控制器二1-3、气压控制器三1-4控制;管路一2-1、管路二2-2、管路三2-3、管路十2-10分别与缓冲罐一3、缓冲罐二4、缓冲罐三5、真空罐2相连;真空室一3-1内装有真空包装所需封装系统,真空室一3-1通过管路与管路一2-1、管路二2-2、管路三2-3、管路十2-10相连,分别由电磁阀三3-2、电磁阀四3-3、电磁阀五3-4、电磁阀二3-13控制,并保持关闭;真空室一3-1通过管路与外界相连,由电磁阀一3-11控制并保持关闭;真空室一3-1上装有压力表3-12,用于观察真空室一3-1气压;以真空包装所需气压为1/100大气压为例,缓冲罐一3气压为3/4大气压,缓冲罐二4气压为1/2大气压,缓冲罐三5气压为1/4大气压,真空罐2气压为1/100大气压;

如图4所示,所述五段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的组成如下:真空泵1通过管路与真空罐2相连,由气体压强控制系统1-1控制,真空罐2处于真空包装所需气压;真空罐2通过管路与缓冲罐一3、缓冲罐二4、缓冲罐三5、缓冲罐四6相连,分别由气压控制器一1-2、气压控制器二1-3、气压控制器三1-4、气压控制器四1-5控制;管路一2-1、管路二2-2、管路三2-3、管路四2-4、管路十2-10分别与缓冲罐一3、缓冲罐二4、缓冲罐三5、缓冲罐四6、真空罐2相连;真空室一3-1内装有真空包装所需封装系统,真空室一3-1通过管路与管路一2-1、管路二2-2、管路三2-3、管路四2-4、管路十2-10相连,分别由电磁阀三3-2、电磁阀四3-3、电磁阀五3-4、电磁阀六3-5、电磁阀二3-13控制,并保持关闭;真空室一3-1通过管路与外界相连,由电磁阀一3-11控制并保持关闭;真空室一3-1上装有压力表3-12,用于观察真空室一3-1气压;以真空包装所需气压为1/100大气压为例,缓冲罐一3气压为4/5大气压,缓冲罐二4气压为3/5大气压,缓冲罐三5气压为2/5大气压,缓冲罐四6气压为1/5大气压,真空罐2气压为1/100大气压。

进一步的,所述三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工作步骤包括:a步骤、从真空室一3-1取出已完成包装物,装入待包装物并关闭真空室一3-1;b步骤、连接缓冲罐一3,真空室一3-1减压;c步骤、连接缓冲罐二4,真空室一3-1减压;d步骤、连接真空罐2,真空室一3-1减压并完成封装;e步骤、连接缓冲罐二4,真空室一3-1升压;f步骤、连接缓冲罐一3,真空室一3-1升压;

工作开始前先预抽真空:真空泵运行,将真空罐2抽至真空包装所需1/100大气压,并由气体压强控制系统1-1保持气压稳定;将缓冲罐一3抽至气压为2/3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一1-2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将缓冲罐二4抽至气压为1/3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二1-3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

工作过程:将真空室一3-1内装入待包装物后关闭真空室一3-1,完成a步骤;打开电磁阀三3-2,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3-1与缓冲罐一3的气压相同且高于2/3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一1-2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一3降为2/3大气压,完成b步骤;打开电磁阀四3-3,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3-1与缓冲罐二4的气压相同且高于1/3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二1-3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二4降为1/3大气压,完成c步骤;打开电磁阀二3-13,气体压强控制系统1-1工作,至气压力降为1/100大气压,电磁阀二3-13关闭,将待包装物进行封装,完成d步骤;打开电磁阀四3-3,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二4低于1/3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二1-3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与真空室一3-1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完成e步骤;打开电磁阀三3-2,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一3低于2/3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一1-2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与真空室一3-1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完成f步骤;打开电磁阀一3-11,至压力平衡关闭,气压恢复至1大气压,打开真空室一3-1取出已包装完成物,放入新待包装物完成a步骤,进行下一包装循环。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实现连续包装需要每个步骤有一个或几个真空室同时工作。三段抽真空技术完成一个包装循环为六个步骤,需要六或六的整数倍的真空室同时工作;六个真空室连续包装系统连续工作过程如下:真空室单元包括真空室单元一、真空室单元二、真空室单元三、真空室单元四、真空室单元五、真空室单元六;真空室单元一包括:真空室一3-1、电磁阀一3-11、电磁阀二3-13、电磁阀三3-2、电磁阀四3-3、压力表3-12;真空室单元二包括:真空室二4-1、第二电磁阀一4-11、第二电磁阀二4-13、第二电磁阀三4-2、第二电磁阀四4-3、第二压力表4-12,真空室单元三包括:真空室三5-1、第三电磁阀一5-11、第三电磁阀二5-13、第三电磁阀三5-2、第三电磁阀四5-3、第三压力表5-12,真空室单元四包括:真空室四6-1、第四电磁阀一6-11、第四电磁阀二6-13、第四电磁阀三6-2、第四电磁阀四6-3、第四压力表6-12,真空室单元五包括:真空室五7-1、第五电磁阀一7-11、第五电磁阀二7-13、第五电磁阀三7-2、第五电磁阀四7-3、第五压力表7-12,真空室单元六包括:真空室六8-1、第六电磁阀一8-11、第六电磁阀二8-13、第六电磁阀三8-2、第六电磁阀四8-3、第六压力表8-12;真空室单元一、真空室单元二、真空室单元三、真空室单元四、真空室单元五、真空室单元六分别与管路一2-1、管路二2-2、管路十2-10连接;连续包装过程中,包装系统运行稳定后,缓冲罐一3、缓冲罐二4、真空罐2均已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气压,真空室单元一、真空室单元二、真空室单元三、真空室单元四、真空室单元五、真空室单元六的初始状态为:真空室单元一完成真空室一3-1内装入待包装物后关闭,真空室一3-1气压为1大气压,即已完成a步骤;真空室单元二完成与缓冲罐一3的连接,真空室二4-1气压为2/3大气压,即已完成b步骤;真空室单元三完成与缓冲罐二4的连接,真空室三5-1气压为1/3大气压,即已完成c步骤;真空室单元四与真空罐2的连接,达到设定气压值并封装完成,真空室四6-1气压为1/100大气压,即已完成d步骤;真空室单元五完成与缓冲罐二4的连接,真空室五7-1气压为1/3大气压,即已完成e步骤;真空室单元六完成与缓冲罐一3的连接,真空室六8-1气压为2/3大气压,即已完成f步骤;

完成一次产品包装只需同时打开和关闭下列电磁阀:电磁阀三3-2、第二电磁阀四4-3、第三电磁阀二5-13、第四电磁阀四6-3、第五电磁阀三7-2、第六电磁阀一8-11;具体过程为:打开电磁阀三3-2与第五电磁阀三7-2,真空室一3-1与真空室五7-1同时与缓冲罐一3连接,压力平衡后气压值略高于2/3大气压,电磁阀三3-2、第五电磁阀三7-2关闭,气压控制器一1-2工作,缓冲罐一3下降至2/3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一1-2关闭,真空室单元一完成b步骤,真空室单元五完成f步骤;打开第二电磁阀四4-3与第四电磁阀四6-3,真空室二4-1与真空室四6-1同时与缓冲罐二4连接,压力平衡后气压值略高于1/3大气压,第二电磁阀四4-3、第四电磁阀四6-3关闭,气压控制器二1-3工作,缓冲罐二4下降至1/3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二1-3关闭,真空室单元二完成c步骤,真空室单元四完成e步骤;打开第三电磁阀二5-13,真空室三5-1与真空罐2连接,气体压强控制系统1-1工作,至气压力降为1/100大气压,第三电磁阀二5-13关闭,将待包装物完成封装,真空室单元三完成d步骤;打开第六电磁阀一8-11,真空室六8-1与外界连接,压力平衡后气压恢复至1大气压,关闭第六电磁阀一8-11,打开真空室六8-1取出已包装完成物,放入新待包装物后关闭真空室8-1,真空室单元六完成a步骤;此过程完成后,各真空室单元分别按顺序完成了一个工作步骤,六个真空室单元完成了一个包装循环的六个不同步骤;每个真空室单元按包装工作顺序打开并关闭下一个电磁阀,即可进行下一次产品包装,按工作顺序每完成六次产品包装即可完成一次包装循环,所有真空室单元均恢复到初始状态,包装过程如下表:

由于六个包装步骤中a步骤和d步骤完成时间较长,其他步骤时间很短,因此每个步骤同时有多个真空室单元工作可使包装速度成倍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四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工作过程为:预抽真空:真空泵运行,将真空罐2抽至真空包装所需1/100大气压,并由气体压强控制系统1-1保持气压稳定;将缓冲罐一3抽至气压为3/4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一1-2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将缓冲罐二4抽至气压为1/2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二1-3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将缓冲罐三5抽至气压为1/4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三1-4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

将真空室一3-1内装入待包装物后关闭真空室一3-1;打开电磁阀三3-2,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3-1与缓冲罐一3的气压相同且高于3/4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一1-2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一3降为3/4大气压;打开电磁阀四3-3,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3-1与缓冲罐二4的气压相同且高于1/2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二1-3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二4降为1/2大气压;打开电磁阀五3-4,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3-1与缓冲罐三5的气压相同且高于1/4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三1-4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三5降为1/4大气压;打开电磁阀二3-13,气体压强控制系统1-1工作,至气压力降为1/100大气压,电磁阀二3-13关闭,将待包装物进行封装;打开电磁阀五3-4,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三5低于1/4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三1-4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真空室一3-1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打开电磁阀四3-3,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二4低于1/2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二1-3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真空室一3-1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打开电磁阀三3-2,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一3低于3/4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一1-2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真空室一3-1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打开电磁阀一3-11,至压力平衡关闭,气压恢复至1大气压,打开真空室一3-1取出已包装完成物,放入新待包装物进行下一包装循环。

进一步的,五段段抽真空技术的单真空室工作系统工作过程如下:预抽真空:真空泵运行,将真空罐2抽至真空包装所需1/100大气压,并由气体压强控制系统1-1保持气压稳定;将缓冲罐一3抽至气压为4/5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一1-2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将缓冲罐二4抽至气压为3/5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二1-3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将缓冲罐三5抽至气压为2/5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三1-4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将缓冲罐四6抽至气压为4/5大气压,并由气压控制器四1-5控制为不高于这一数值;

将真空室一3-1内装入待包装物后关闭真空室一3-1;打开电磁阀三3-2,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3-1与缓冲罐一3的气压相同且高于4/5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一1-2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一3降为4/5大气压;打开电磁阀四3-3,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3-1与缓冲罐二4的气压相同且高于3/5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二1-3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二4降为3/5大气压;打开电磁阀五3-4,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3-1与缓冲罐三5的气压相同且高于2/5大气压,气压控制器三1-4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三5降为2/5大气压;打开电磁阀六3-5,至压力平衡关闭,真空室一3-1与缓冲罐四6的气压相同且高于1/5大气压,气压控制器四1-5工作,抽出部分空气,缓冲罐四6降为1/5大气压;打开电磁阀二3-13,气体压强控制系统1-1工作,至气压力降为1/100大气压,电磁阀二3-13关闭,将待包装物进行封装;打开电磁阀六3-5,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四6低于1/5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四1-5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真空室一3-1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打开电磁阀五3-4,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三5低于2/5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三1-4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真空室一3-1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打开电磁阀四3-3,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二4低于3/5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二1-3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真空室一3-1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打开电磁阀三3-2,至压力平衡关闭,缓冲罐一3低于4/5大气压,此时气压控制器一1-2不工作,空气由下一包装循环真空室一3-1连接时补充并抽出多余空气;打开电磁阀一3-11,至压力平衡关闭,气压恢复至1大气压,打开真空室一3-1取出已包装完成物,放入新待包装物进行下一包装循环。

进一步的,多真空室连续包装过程:由以上分段抽真空技术方案可知,与三段抽真空技术类似,四段抽真空技术单真空室的包装过程分为8个步骤:从真空室一3-1取出已完成包装物,装入待包装物并关闭真空室一3-1;连接缓冲罐一3,真空室一3-1减压;连接缓冲罐二4,真空室一3-1减压;连接缓冲罐三5,真空室一3-1减压;连接真空罐2,真空室一3-1减压并完成封装;连接缓冲罐三5,真空室一3-1升压;连接缓冲罐二4,真空室一3-1升压;连接缓冲罐一3,真空室一3-1升压。

进一步的,五段抽真空技术单真空室的包装过程分为十个步骤:从真空室一3-1取出已完成包装物,装入待包装物并关闭真空室一3-1;连接缓冲罐一3,真空室一3-1减压;连接缓冲罐二4,真空室一3-1减压;连接缓冲罐三5,真空室一3-1减压;连接缓冲罐四6,真空室一3-1减压;连接真空罐2,真空室一3-1减压并完成封装;连接缓冲罐四6,真空室一3-1升压;连接缓冲罐三5,真空室一3-1升压;连接缓冲罐二4,真空室一3-1升压;连接缓冲罐一3,真空室一3-1升压。

进一步的,实现连续包装需要每个步骤有一个或几个真空室单元同时工作,三段抽真空技术需要六和或六的整数倍的真空室单元同时工作;实现连续包装需要每个步骤有一个或几个真空室同时工作,四段抽真空技术单真空室的包装过程分为八个步骤,需要八或八的整数倍的真空室同时工作,五段抽真空技术单真空室的包装过程分为十个步骤,需要十或十的整数倍的真空室同时工作,n段抽真空技术单真空室的包装过程分为2×n个步骤,需要2×n或2×n的整数倍的真空室同时工作,工作过程中各真空室均匀分配于不同步骤;四段、五段、n段抽真空技术连续包装过程与三段抽真空技术连续包装过程相似,每个真空室单元按包装工作顺序打开并关闭相应电磁阀,即可完成一次包装,按工作顺序分别完成八、十次即可完成一次包装循环,所有真空室单元均恢复到初始状态;除连接真空罐2和取出已包装物并装入待包装物的步骤之外,气压下降阶段的真空室和处于气压上升阶段的真空室,通过电磁阀与相应的缓冲罐同时连接达到压力平衡,气压控制器无需频繁开启;与三段抽真空技术的连续包装过程相似,配合电子控制系统对多个真空室、电磁阀进行控制,分配通断时间和顺序,不但能实现连续生产,而且节约能源、效率更高;

所述n为1或1以上的自然数;

所述真空单元可包含多个真空室。

进一步的,管路一2-1、管路二2-2、管路十2-10通过管路、多个电磁阀可与多个真空室一相连;

管路一2-1、管路二2-2、管路三2-3、管路十2-10通过管路、多个电磁阀可与多个真空室一相连;

管路一2-1、管路二2-2、管路三2-3、管路四2-4、管路十2-10通过管路、多个电磁阀可与多个真空室一相连。

进一步的,为使真空罐2、缓冲罐一3、缓冲罐二4、缓冲罐三5、缓冲罐四6罐内气体压力不会出现较大波动,真空罐2、缓冲罐一3、缓冲罐二4、缓冲罐三5、缓冲罐四6的体积大于真空室总成的体积。

分段抽真空技术的原理是:将常压与真空包装所需气压值之间均匀分为若干段,由于已完成真空包装封口任务的真空室,恢复常压之前气压低,待抽气真空室气压高,利用完成包装任务的真空室分段顺序抽取不同阶段的待抽气真空室,完成包装任务真空室气压分段上升,至恢复常压,取出被包装物,待抽真空室气压分段下降,直至达到包装所需气压。此技术大部分阶段为压力自然平衡过程,仅在气压下降的最后阶段需抽真空设备抽至需要的真空度,耗费能源很少。

本发明在理想状态下的原理基础上,充分考虑实际应用情况,比如管路连接气密性,复杂性以及气压变化,相互影响等诸多因素,对分段抽真空技术方案进行了优化。优化的技术方案增加了缓冲罐,实现了真空管路的简化。

本发明结构合理,解决了现有真空包装机存在的问题,分段抽真空技术的原理是:将常压与真空包装所需气压值之间均匀分为若干段,由于已完成真空包装封口任务的真空室一,恢复常压之前依然处于低气压状态,而待抽气真空室一气压高,利用完成包装任务的真空室一分段抽取不同阶段的待抽气真空室一。过程中完成包装任务真空室一气压分段上升,至恢复常压,取出被包装物,放入待包装物,完成一个包装循环,进入下一个真空包装循环。待抽真空室一气压分段下降,此阶段为压力自然平衡过程,仅在气压下降的最后阶段由抽真空设备抽至需要的真空度,耗费能源很少。

本发明除了以上列举的分段方式外,还可以根据真空包装所需气压与常压的差值不同,参考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因素,选用两段或更多的分段方式。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在保证节能高效的基础上,可根据生产量的要求增加真空室一数量,实现连续生产和提高产量。不仅如此,分段方式的应用性更广,对于产生气压变化或气体分压变化,如需要加压后再减压的工作、充气包装等均可应用,实现节能高效、节约气源等目的。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进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