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1466发布日期:2019-08-17 01:17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运输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罐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现代物流的发展壮大,物流量也在增多,标准的20英尺罐式集装箱由于受到框架尺寸的限制最大容积只能做到26立方左右,而对于低密度的货物,当容积满载时,重量还远未达到其承载的能力,特别在铁路上使用时,这样将大大降低经济效益。为了使容积与质量达到相对匹配,节约成本就需要加大容积。标准框架的罐箱,若想在固定框架结构情况下增大容积,只能改变箱体圆形截面。但将箱体截面由圆形改为方圆结构,罐体和封头受力会变差,增加了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罐式集装箱,本申请的封头外侧设有连接部件、内支撑板,所述连接部件提升封头、箱体与框架之间的稳固程度,所述内支撑板能把封头一部分受力转移到框架上,有效的改善封头和连接部件的受力;在罐体外侧设置易安装、易清洗、能够有效的降低应力的加强圈结构,减小由于容积增大,重量增加对罐式集装箱产生的影响。

(二)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箱体、封头、加强圈、框架组件,所述箱体的横截面是由多个不同半径圆弧组成的非圆型截面,所述封头设于所述箱体的两端,所述加强圈设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所述框架组件设于所述箱体的外侧;

所述框架组件包括连接部件与端框,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圈与连接件,所述连接圈相对设于箱体延伸方向上并连接箱体和端框,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封头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端框相连。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连接圈相连。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框包括:

端梁,分为端上梁和端下梁,所述端下梁包括前端下梁与后端下梁,所述后端下梁设有缺口;

角柱,角撑的两端连接相邻的角柱与端梁;

封板,设于相邻的端梁和角柱与角撑围成的三角平面;

上加强件,设于所述端上梁连接的两个所述角撑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端下梁和箱体之间连接圈的断开处设有第二加强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组件还包括内支撑板,所述内支撑板沿角撑和角柱围成的内支撑面方向延伸,所述内支撑板垂直于箱体横截面并连接封头和端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组件还包括圆弧板,所述圆弧板连接封头和连接圈,所述圆弧板面向封头一侧形状与封头适配,设于所述缺口上方,可改善封头受力,也可以起到保护阀件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圈为多个大小圆弧组成的环形结构,形状与箱体适配,所述加强圈小圆弧弧顶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加强圈的大圆弧弧顶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所述箱体横截面大圆弧半径为4500mm,小圆弧半径为450mm,所述加强圈内圈中大圆弧的半径为3500mm,小圆弧的半径为500mm。所述加强圈纵向剖视图为工字型、t型或l型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与所述加强圈之间设有垫板,所述垫板沿加强圈外圈在箱体内表面连续延伸,厚度为6.5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与所述加强圈之间设有垫板,所述垫板沿加强圈外圈在箱体内表面间隔分布,厚度为6.5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圈小圆弧的弧顶和/或大圆弧弧顶的外圈表面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处可设有补强装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外侧设有两端为斜切面的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可为槽钢、柱体、筋板、弧形板等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沿箱体长度方向延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头的侧截面形状是由多个大小圆弧组成,所述封头侧截面中大圆弧的直径为8000mm,小圆弧的半径为350mm。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

(1)本申请的非圆截面箱体,能在固定框架结构情况下增大容积,提高了罐式集装箱的承载能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2)本申请的连接件和连接圈,连接件一端与封头连接,另一端与端框或连接圈连接,连接圈连接箱体和端框,与传统连接件的连接方式相比提升了封头、箱体与框架之间的稳固程度

(3)本申请的加强圈和第一加强结构分别对箱体进行支撑,然后通过圆弧板将封头与连接圈连接,可通过内支撑板将封头与端框连接,连接圈连接箱体与端框,从而提高了罐体的运输稳定性。

(4)本申请的加强圈的小圆弧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加强圈的大圆弧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能够有效的降低应力,提高加强圈的强度;加强圈小圆弧和/或上下两端大圆弧的圆弧弧顶的外圈处开有凹槽,使加强圈结构易于安装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加强圈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后端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连接圈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前端框示意图。

【本申请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加强圈;2、凹槽;3、箱体;

4、封头;5、连接件;6、角撑;

7、上加强件;8、端上梁;9、后端下梁;

10、缺口;11、角柱;12、封板;

13、内支撑板;14、连接圈;15、圆弧板;

16、第一加强结构;17、第二加强结构;18、前端下梁;

19、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罐式集装箱,采用横截面为非圆形结构箱体,在固定框架结构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增大容积,加强圈和第一加强结构与设置在封头外侧的连接部件和内支撑板有效改善了罐体与封头受力较大的缺陷,提升了框架组件对箱体的保护能力,规避了罐式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箱体3、封头4、加强圈1、框架组件、第一加强结构16、第二加强结构17。所述框架组件包括连接件5、连接圈14、内支撑板13、上加强件7、圆弧板15、角撑6、角柱11、前端梁、后端梁。所述角撑6的两端连接相邻的角柱11与端梁,相邻的端梁和角柱11与角撑6围成的三角平面设置封板12,所述连接圈14相对设于箱体3延伸方向上并连接箱体3和端框,所述连接件5一端与所述封头4连接,另一端与端框相连,连接件5分为若干分连接件,与封头4连接的一端沿封头4边缘间隔分布;所述内支撑板13沿角撑6、上加强件7和角柱11围成的内支撑面方向延伸,所述内支撑板13垂直于箱体3横截面并连接封头4和端框;所述端下梁包括前端下梁18与后端下梁9,所述上加强件7设于角撑6之间,与所述端上梁8相连,所述后端下梁9上设有缺口10,所述第二加强结构17设于所述后端下梁6和箱体3之间连接圈的断开处,所述圆弧板15上端与封头4连接,下端与连接圈14连接,圆弧板15面向封头4的一侧形状与封头4相适配。

所述箱体3的横截面是由四个大圆弧与四个小圆弧组成的非圆形截面,所述箱体3的所述大圆弧的半径为4500mm,所述箱体3的所述小圆弧的半径为450mm;所述封头4设于所述箱体3的两端,所述封头4的侧截面形状是由两个小圆弧与一个大圆弧组成的,所述封头4的所述大圆弧的直径为8000mm,所述封头4的所述小圆弧的半径为350mm;所述加强圈1设有多个在所述箱体3的内表面,所述加强圈1与所述箱体3的形状适配。所述加强圈1是由四个大圆弧与四个小圆弧组成的环形结构,所述加强圈小圆弧弧顶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加强圈1的大圆弧弧顶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该结构能够有效的降低应力,提高加强圈1的强度,所述加强圈1内圈中所述大圆弧的半径为3750mm,所述加强圈1内圈中所述小圆弧的半径为500mm,所述加强圈1中所述小圆弧的弧顶和所述大圆弧的弧顶的外圈表面开有凹槽2,所述凹槽2处设有补强装置,所述小圆弧处凹槽使得加强圈1在安装过程中比较方便,且易清洗。所述箱体3横截面为大圆弧的侧面设有若干两端为斜切面的第一加强结构16,所述第一加强结构16为弧形板,所述第一加强结构16沿箱体3长度方向延伸,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圈14相连。

实施例2

本申请与上述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点在于:

本申请中所述连接件5一体成型,连接封头4和端框;所述圆弧板15上端与封头4连接,下端与连接圈14连接。

在所述箱体3与所述加强圈1的连接处设有垫板19,所述垫板19沿加强圈外圈在箱体5内表面连续延伸,所述箱体3的所述大圆弧的半径为3000mm,所述箱体3的所述小圆弧的半径为300mm;所述封头4的所述大圆弧的直径为9500mm,所述封头4的所述小圆弧的半径为600mm;所述加强圈内圈中所述大圆弧的半径为6000mm,所述加强圈内圈中所述小圆弧的半径为800mm;所述箱体3横截面为大圆弧的侧面设有若干两端为斜切面的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16为槽钢,所述第一加强结构16沿箱体3长度方向延伸,两端分别与两端封头连接。

实施例3

本申请与上述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点在于:

本申请中所述连接件5一端与所述封头4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圈14相连,所述连接件5一体成型,连接封头4和连接圈14,所述连接件5垂直于所述连接圈14。

在所述箱体3与所述加强圈1的连接处设有垫板19,所述垫板19沿加强圈外圈在箱体5内表面间隔分布。所述箱体3的所述大圆弧的半径为6000mm,所述箱体3的所述小圆弧的半径为600mm;所述封头4的所述大圆弧的直径为6500mm,所述封头4的所述小圆弧的半径为100mm;所述加强圈内圈中所述大圆弧的半径为1500mm,所述加强圈内圈中所述小圆弧的半径为200mm。所述箱体3横截面为大圆弧的侧面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结构16,所述第一加强结构16为柱体,所述第一加强结构16沿箱体3长度方向延伸,两端分别与前后端框连接。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申请有了清楚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这些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值。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此外,除非特别描述或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列,且可根据所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并且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