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升降设备用大行程随动式电缆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5117发布日期:2019-10-18 22:3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升降设备用大行程随动式电缆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结构技术领域,适用于电子升降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升降设备配备的走线方式为手动式、螺旋式或绕线盘式。

手动式即在升降设备升降过程中架撤人员根据升降运行速度,人工将电缆从导线箱内导出或导入。该种方式优点是设备及操作简单,成本低;缺点是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专门人员跟进,在架撤时间有考核指标及工作人员较少的情况下不宜选择,而且从安全性考虑车载设备在架撤过程中人员不应再平台上方,所以该种走线方式一般不在车载设备中使用。

螺旋盘绕式的电缆通过塑形成螺旋状缠绕在升降杆上。随着升降杆高度的增加,螺旋半径将加大。由于螺旋线在空中无法固定,螺旋半径越大,电缆在风载荷等外力的影响下发生晃动的幅度越大,对升降杆运行会有一定影响。另外,在升降外侧一定范围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不得有其他设备,否则会与电缆发生挂碰。该种走线形式适合电缆较少、杆体周围有空间、行程较短的升降设备。

绕线盘一般有三种形式:普通绕线盘、内置滑环绕线盘和带扭力弹簧绕线盘。绕线盘在升降系统中使用较多,但是不能同时缠绕多根电缆,而且要求电缆柔软且直径较小,在电缆运行中也会与导向件之间发生摩擦破损。此外,普通绕线盘和带扭力弹簧绕线盘使用时需拔掉连接在固定端的插座,机动性差;内置滑环绕线盘对芯数较少的电缆较为合适,还会对信号产生损耗、引起驻波增大和非线性失真等问题,而且制造复杂,价格昂贵,所以使用较少。

常规车载升降设备的走线方式无法同时满足升降设备与固定设备之间连接电缆数量多、举升行程大、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车载升降设备用大行程随动式电缆传输机构,用于车载升降设备多根电缆的自动收放、保护及收纳。

本发明提出的车载升降设备用大行程随动式电缆传输机构,主要由首节支架1、支架2、末节支架3、上法兰4、首节管体5、管体6、末节管体7、转轴8、上限位块9和下限位块10、支耳11组成,其特征在于:首节支架1由首节管体5、上法兰4、上限位块9组成,首节管体5顶部固连上法兰4,首节管体5底部固连支耳11,上限位块9固连于首节管体5底部并设置在支耳11中间;支架2由管体6、支耳11、上限位块9、下限位块10组成,管体6两端均固连一个支耳11,上限位块9固连于管体6底部并设置在支耳11中间,下限位块9固连于管体6顶部并设置在支耳11中间;末节支架3由末节管体7、下限位块10、支耳11组成,末节管体7两端均固连一个支耳11,下限位块10固连于末节管体7顶部并设置在支耳11中间;首节支架1的底部通过转轴8转动连接于支架2的顶部,支架2的底部通过转轴8转动连接于末节支架3的顶部;支架2有若干个并依次串联,每两个支架2通过转轴8转动连接;升传输电缆从支架内穿过。升降设备上升时,利用上限位块9和下限位块10机械限位将首节支架1、支架2、末节支架3展开的角度控制在180°以内。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载升降设备用大行程随动式电缆传输机构,其进一步特征是:防护存储箱12通过转轴8转动连接在末节支架3末端。升降设备收缩状态时,支架2及末节支架3折叠,平放在防护存储箱12中。运输时,防护存储箱12可保护管体,防止水平方向晃动。防护存储箱12的宽度和高度根据支架2及末节支架3的宽度和收折后的高度确定。

本发明与现有方法相比的优点在于:由于采取了折叠形式,实现了可同时容纳升降设备与平台之间的多根连接电缆需求。由于该电缆传输机构与升降设备同步运行,升降设备上升时各节支架随动展开,升降设备下降时各节支架随动折叠,自动收放电缆,并且在电缆传输机构运行时不需要插拔固定端的电缆插座,不用人工干预,满足自动架设和撤收需求。由于将线缆收藏在管体中,解决了现有电缆传输机构电缆上下运行时受到拉扯、磨损,及在空中线缆因大风而剧烈晃动的问题。由于支架的数量可以增加,解决了电缆行程大的需求。同时,由于支架之间具有角度限位功能,升降杆回落时,支架能原向回折,确保线缆传输机构运行安全可靠。又由于支架和电缆收折在防护存储箱中,能满足车载运输振动环境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一种车载升降设备用大行程随动式电缆传输机构收叠状态结构图。

图2一种车载升降设备用大行程随动式电缆传输机构运行状态结构图。

图3一种车载升降设备用大行程随动式电缆传输机构两个管体之间连接(闭合状态)。

图4一种车载升降设备用大行程随动式电缆传输机构两个管体之间连接(打开状态)。

图中标号名称:1、首节支架,2、支架,3、末节支架,4、上法兰,5、首节管体,6、管体,7、末节管体,8、转轴,9、上限位块,10、下限位块,11、支耳,12、防护存储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中,电缆传输机构收叠,首节支架1为竖直状态,支架2(在该实施例中共有七节)和末节支架3为水平状态,被约束在防护存储箱12中,防止运输状态下管体发生晃动。

在图2中,电缆传输机构运行,升降设备上行时,首节支架1带动支架2向上运行,然后支架2带动末节支架3,节节逐渐在转轴8处旋转打开向上运行。升降设备下行时,首节支架1下压支架2,支架2下压末节支架3,并且在重力的作用下,末节支架3最先折叠到位,然后上端支架节节折叠,收藏在防护存储箱7内。

在图3中,转轴8穿过支耳11、上限位块9和下限位块10孔内,将各支架转动连接。此时上限位块9和下限位块10背部相离。管体截面为矩形管,一宽面加工槽口,方便线缆穿入矩形管腔内;对面开有矩形小槽,方便使用扎带捆绑线缆。

在图4中,升降设备上升时,各支架在转轴8处旋转打开,直至上限位块9和下限位块10背部合拢,利用两个背部斜面将相邻两根支架打开角度限定在180°内,避免支架在下行时反向折叠而遭受破坏,拉断电缆,造成事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升降设备用大行程随动式电缆传输机构,包括首节支架、支架、末节支架,防护存储箱,其特点是各支架通过转轴串联起来,并利用支架末端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将支架展开的角度控制在180°内,支架、末节支架存在防护存储箱中。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缆传输机构功能不全面,无法同时满足车载升降设备与固定设备之间连接电缆数量多、举升行程大、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问题,实现了对车载升降设备多根电缆的自动收放、保护及收纳。可广泛应用于车载升降设备电缆传输。

技术研发人员:孙怀花;黄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07.20
技术公布日:2019.10.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