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取药的药用玻璃盛放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3541发布日期:2019-11-08 21:04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取药的药用玻璃盛放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取药的药用玻璃盛放瓶。



背景技术:

药用玻璃瓶具有光洁透明、易消毒、耐侵蚀、耐高温、密封性能好等特点,被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仍药用玻璃瓶是普通输液剂、抗生素、普粉、冻干、疫苗、血液、生物制剂的首选包装器皿。药用玻璃瓶品种繁多,从容量为1ml的小瓶到十几升的大瓶,从圆形、方形、到异形与带柄瓶,从无色透明的琥珀色、绿色、蓝色、黑色的遮光瓶以及不透明的乳浊玻璃瓶等。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药用玻璃瓶用于存放固体药片时,取药不方便,每次取药都要打开瓶盖,导致瓶体内的剩余药片容易受潮或者被污染,取药数量也随机性较大,比较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取药的药用玻璃盛放瓶,外部瓶体内套设有活动瓶体,固体药片设置在活动瓶体内,通过活动瓶体的向上运动,将药片集中到抓药槽内,然后活动瓶体落下后,打开软体连接片即可去除药片,通过抓药槽的设置可以控制药片的单次取出数量,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取药的药用玻璃盛放瓶,包括外部瓶体,外部瓶体内设有取药柱,取药柱的下部和外部瓶体固定连接,抓药槽凹陷设置在取药柱上部,外部瓶体内套设有活动瓶体,活动瓶体下部设有集药斗,集药斗中间设有连接口,取药柱的上端通过连接口延伸至活动瓶体内部,活动瓶体上部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中间设有取药口,软体连接片的一端和密封盖一侧固定连接,软体连接片的另一端卡扣在取药口处。

优选的是,所述取药柱设置在外部瓶体的中心位置,取药柱的高度和外部瓶体的高度相同。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抓药槽的呈弧形凹陷设置,抓药槽的深度为0.3cm,抓药槽外部设有卡阻圈,卡阻圈的外径大于连接口的内径。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活动瓶体的外径等于或小于外部瓶体的内径,连接口的口径和取药柱的直径相互匹配,能够保证活动瓶体通过连接口和取药柱的配合实现上下运动。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密封盖和活动瓶体固定连接为一体,密封盖的一侧设有辅助块。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密封盖和活动瓶体螺纹连接。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取药口的位置和大小与取药柱相互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取药的药用玻璃盛放瓶,包括外部瓶体,外部瓶体内设有取药柱,取药柱的下部和外部瓶体固定连接,抓药槽凹陷设置在取药柱上部,外部瓶体内套设有活动瓶体,活动瓶体下部设有集药斗,集药斗中间设有连接口,取药柱的上端通过连接口延伸至活动瓶体内部,活动瓶体上部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中间设有取药口,软体连接片的一端和密封盖一侧固定连接,软体连接片的另一端卡扣在取药口处。本发明的外部瓶体内套设有活动瓶体,固体药片设置在活动瓶体内,通过活动瓶体的向上运动,将药片集中到抓药槽内,然后活动瓶体落下后,打开软体连接片即可去除药片,通过抓药槽的设置可以控制药片的单次取出数量,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便取药的药用玻璃盛放瓶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另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1、外部瓶体,2、取药柱,3、抓药槽,4、活动瓶体,5、集药斗,6、连接口,7、密封盖,8、取药口,9、软体连接片,10、卡阻圈,11、辅助块,12、密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方便取药的药用玻璃盛放瓶,包括外部瓶体1,外部瓶体1内设有取药柱2,取药柱2为实心设置的柱体。具体的,取药柱2设置在外部瓶体1的中心位置,取药柱2的高度和外部瓶体1的高度相同。

取药柱2的下部和外部瓶体1固定连接为一体。抓药槽3凹陷设置在取药柱2上部,抓药槽3用于需要取药时临时盛放少量药片。具体设置时,抓药槽3的呈弧形凹陷设置,抓药槽3的深度为0.3cm,也可以根据单次取药药片的数量设置抓药槽的深度,避免多余药片进入抓药槽3后被污染或者受潮后药效减弱。

外部瓶体1内套设有活动瓶体4。活动瓶体4下部设有集药斗5,集药斗5呈漏斗状设置,从而能够使固体药片都向漏斗状的中间位置集中,最后有限数量的药片进入抓药槽3内。

集药斗5中间设有连接口6,具体的,连接口6设置在漏斗状中间最低位置处。取药柱2的上端通过连接口6延伸至活动瓶体1内部,活动瓶体1上部设有密封盖7,密封盖7和活动瓶体4固定连接为一体,如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密封盖7的一侧设有辅助块11,辅助块11往外侧延伸,从而方便打开密封盖7。

密封盖7中间设有圆形取药口8,软体连接片9的一端和密封盖7一侧固定连接,软体连接片9的另一端设有圆形密封片12,密封片12可以卡扣在取药口8处。取药口8的位置和大小与取药柱2相互匹配,方便单次取药。这里密封盖7和软体连接片9可以采用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

活动瓶体4的外径等于或小于外部瓶体1的内径。连接口6的口径和取药柱2的直径相互匹配,能够保证活动瓶体4通过连接口6和取药柱2的配合实现上下运动,最后活动瓶体运动到取药柱2的上部时,由于抓药槽3外部设有卡阻圈10,卡阻圈10的外径大于连接口6的内径,从而保证活动瓶体4不能无限制的向上运动,避免最终导致和外部瓶体1完全脱离。

需要取药时,活动瓶体4向上运动,将药片集中到抓药槽3内,然后活动瓶体4落下后,打开软体连接片一端的密封片12,即可取出药片,通过抓药槽3的设置可以控制药片的单次取出数量,使用比较方便,避免了需要多次打开盖体取药的弊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方便取药的药用玻璃盛放瓶,包括外部瓶体,外部瓶体内设有取药柱,取药柱的下部和外部瓶体固定连接,抓药槽凹陷设置在取药柱上部,外部瓶体内套设有活动瓶体,活动瓶体下部设有集药斗,集药斗中间设有连接口,取药柱的上端通过连接口延伸至活动瓶体内部,活动瓶体上部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中间设有取药口,软体连接片的一端和密封盖一侧固定连接,软体连接片的另一端卡扣在取药口处。本发明的外部瓶体内套设有活动瓶体,固体药片设置在活动瓶体内,通过活动瓶体的向上运动,将药片集中到抓药槽内,然后活动瓶体落下后,打开软体连接片即可去除药片,通过抓药槽的设置可以控制药片的单次取出数量,实用性较强。

技术研发人员:巢建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双峰格雷斯海姆医药玻璃(丹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4
技术公布日:2019.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