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用于人员运输的踏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5890发布日期:2020-02-11 14:29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用于人员运输的踏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用于人员运输的踏步装置,属于建筑施工中人员垂直运输的辅助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挖孔桩是用人力挖土、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其直径较粗,最细的也在800毫米以上,桩的上面设置承台,再用承台梁拉结、连系起来,使各个桩的受力均匀分布,用以支承整个建筑物,能够承载楼层较少且压力较大的结构主体,在工程中应用比较普遍。

由于在人工挖孔桩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进出桩洞,有时施工人员将脚踩在卷扬机上的吊钩上进出桩洞,脚部接触面积仅仅为钩子的端部,稳定性差,容易造成人员失稳,安全性能很差,特别在施工人员在作业后处于劳累状态时,输送人员进出桩洞过程中容易出现坠落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人员进出人工挖孔桩桩洞时将脚踩在卷扬机上的吊钩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用于人员运输的踏步装置,用以在人员进出桩洞时提供脚部支撑,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用于人员运输的踏步装置,所述踏步装置包括底框、拱形件、弧形件和吊环;所述底框包括d型件和设置于d型件中的加密杆;

所述拱形件的两端与所述d型件直边的两端固定连接,或者所述拱形件的两端对称固定在d型件的靠近直边的u型边上;所述弧形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拱形件的顶端及d型件的u型边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件与拱形件的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吊环;所述底框、拱形件和弧形件形成容纳脚掌的框架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d型件、加密杆、拱形件和弧形件均为钢筋制成,所述吊环为螺母。

进一步,所述拱形件与底框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50°≤α≤9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用于人员运输的踏步装置,利用底框、拱形件和弧形件形成容纳脚掌的框架式结构,并设置吊环与起吊工具的吊钩连接,从而使施工人员上下桩洞时脚部能有稳定支撑,保持身体稳定,从而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该踏步装置结构简单,可就地取材,成本低廉,在施工现场可快速制作,且能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坠落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用于人员运输的踏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踏步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如下:

1-底框;2-拱形件;3-弧形件;4-吊环;11-d型件;111-直边;112-弯曲部;12-加密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用于人员运输的踏步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用于人员运输的踏步装置,包括底框1、拱形件2、弧形件3和吊环4。所述底框1包括d型件11和设置于d型件11中的加密杆12。所述拱形件2的两端与所述d型件直边111的两端固定连接,或者所述拱形件2的两端对称固定在d型件11的靠近直边111的u型边112上。所述弧形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拱形件2的顶端及d型件11的u型边112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件3与拱形件2的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吊环4。所述底框1、拱形件2和弧形件3形成容纳脚掌的框架式结构。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d型件11、加密杆12、拱形件2和弧形件3均为钢筋制成,所述吊环4为螺母。作为举例,所述d型件11、加密杆12、拱形件2和弧形件3采用φ10短钢筋制成,作为最简单的实施方式,d型件11为2根短钢筋,加密杆12为1根短钢筋,拱形件2和弧形件3分别采用1根短钢筋弯曲而成,本实施例共采用了5根短钢筋相互焊接而成,形成了支撑脚掌的框架式结构。另外,吊环4采用φ10螺母,用于与起吊工具的吊钩连接。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2所示,所述拱形件2与底框1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50°≤α≤90°,优选的实施方式为50°≤α≤70°,方便脚掌进出,又能保证脚掌进入深度,为脚掌提供稳定支撑。

作为举例,d型件11的宽度与人的脚掌宽度相匹配,不能小于120mm,为了与脚掌有较大的接触面积,d型件11的长度不小于150mm,为了使脚掌方便伸入底框1、拱形件2和弧形件3组成的框架式结构中,拱形件2的顶部至底框1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00mm。作为举例,d型件11的直边宽度为150mm,d型件11的u型边112的长度为180mm,拱形件2的顶部至底框1的垂直距离为130mm。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用于人员运输的踏步装置,利用底框1、拱形件2和弧形件3形成容纳脚掌的框架式结构,并设置吊环4与起吊工具的吊钩连接,从而使施工人员上下桩洞时脚部能有稳定支撑,保持身体稳定,从而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该踏步装置结构简单,可就地取材,成本低廉,在施工现场可快速制作,且能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坠落事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