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和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9809发布日期:2020-07-07 14:3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和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需要在落地时保持在门区内,使得轿厢门门坎和落地门门坎在相同的水平上,以用于乘客的安全登梯和退出。由于吊绳的弹性,电梯轿厢中的负载变化和吊绳中产生的张力变化将移动轿厢并在轿厢与落地之间造成台阶造成绊倒的危险。由机器对轿厢重新对准到相同的水平上是用于防止这种绊倒危险的已知的方法。然而,轿厢的精度定位是复杂的任务,并且在装载和卸载期间轿厢的动态负载变化将很可能使得过程反复。

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解决了在装载和卸载期间由悬架弹性产生的问题。停车制动器在装载和卸载期间将电梯保持就位,并在将载荷转移到悬挂绳索上并关闭轿厢和层门之后释放其夹紧,然后电梯再次开始运行。

由于停车制动器在电梯轿厢的每个层停靠站处均接合,因此它们需要可靠并且保证长期使用。因此,这需要一种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解决方案,其将提供简单但有效的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被配置为接收至少部分的导轨;执行器;操作叉,被配置为响应于操作执行器以垂直于导轨的端部的表面的方向在壳体内移动;制动楔形件,被布置在壳体内的开口的相对侧,以面向导轨的侧表面;以及附接到每个制动楔形件的分离装置。当执行器被操作以在壳体内朝向导轨移动操作叉以获得制动状态时,操作叉被配置为朝向导轨的侧表面推动制动楔形件以接触侧表面。另外,当执行器被操作以在壳体内远离导轨移动操作叉以获得制动释放状态时,分离装置被配置为拉动制动楔形件远离导轨的侧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制动楔形件被布置在壳体中,使得制动楔形件的倾斜表面面向操作叉的倾斜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备选的或另外,壳体被配置为限制制动楔形件仅在基本上垂直于导轨的侧表面的方向上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备选的或另外,分离装置包括弹簧。

在一个实施例,备选的或另外,分离装置的一个端部被附接到壳体或操作叉。

在一个实施例,执行器包括电动马达。

在一个实施例,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另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执行器被操作以在壳体中朝向导轨移动操作叉以获得制动状态时,计算电动马达的转数,并基于所计算出的转数确定制动楔形件的磨损。

在一个实施例,备选的或另外,控制器被配置为当转数的数字超过预定设置的阈值时发布磨损警报。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梯,包括第一方面的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

附图说明

所附附图,其包括提供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构成说明书的组成部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帮助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a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

图1b图示在图1a中图示的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俯视图。

图1c图示在图1a中图示的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的另一俯视图。

图2图示其中壳体传递负载的改变到制动楔形件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描述说明了用于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的解决方案。

图1a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包括壳体108。壳体108包括开口,所述开口被配置为接纳导轨110。当停车制动器未被使用并且电梯移动时,导轨110在开口中移动,不接触壳体108的任何部分。

壳体108可以包括顶板和基板,操作叉或操作构件102被布置在顶板和基板之间。操作叉102可以具有马厩或马鞍的截面形状。操作叉102被配置为在壳体中以垂直于导轨110的端部表面116的方向移动。如可以从图1a中看出的(以及更清晰的从图1b和图1c中看出的),操作叉102的宽度可以被配置为略微小于壳体108的内部宽度,以使得操作叉102在壳体108中以垂直于导轨110的端部表面116的方向移动。

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还包括执行器100。操作叉102被配置为响应于执行器100的操作,沿着垂直于导轨110的所述端部表面的方向在壳体108内移动。执行器100可以包括杆120或其他元件,所述杆120或其他元件在停车制动器接合时移动来推动操作叉102,并且在停车制动器脱离接合时拉动操作叉102。

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还包括制动楔形件106,该制动楔形件被布置在壳体108内位于开口114的相对侧,以面向导轨110的侧表面。如可以从图1a中看出的,制动楔形件106的内表面可以被布置为相对于导轨110的侧表面118平行。制动楔形件106的外表面126可以相对于制动楔形件106的内表面122是倾斜的。如图1a中所图示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动楔形件106可以被布置在壳体108中,使得制动楔形件106的倾斜的表面面向操作叉102的倾斜表面128。

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还包括被附接到每个制动楔形件106的分离装置104。分离装置104可以包括弹簧或任何其他装置,所述弹簧或任何其他装置能够在停车制动器脱离接合时拉动制动楔形件106远离导轨110的侧表面118。

图1b图示在图1a中图示的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的俯视截面图。更具体地,图1b图示了一种情形,其中执行器100(或杆120)已经开始朝向导轨110推动操作叉120以接合停车制动器。当执行器100被操作以在壳体108内朝向导轨110移动操作叉102从而实现制动状态时,操作叉102被配置为朝向导轨110的侧表面118推动制动楔形件106以接触侧表面118。如可以从图1b中看出的,在操作叉102的下端部分134和壳体108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一空间132增大,并且在操作叉102的上端部分136和壳体108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二空间130减小。同时,操作叉102的倾斜表面128推挤制动楔形件106的倾斜表面126,因此引起制动楔形件106朝向导轨110的侧表面118移动。

如可以从图1b中看出的,壳体108可以被配置为限制制动楔形件106仅在基本上垂直于导轨110的侧表面118的方向上移动。例如,利用支撑在壳体108的顶板和基板之间的引导件124以及壳体108的端部表面112,移动限制可以被获得。壳体108的顶板和底板可以被机加工为容纳制动楔形件106,所述制动楔形件略高于操作叉102,使得仅能够实现垂直于操作叉102移动的制动楔形件106移动。

图1c图示在图1a中图示的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的另一截面俯视图。更具体地,图1c图示其中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已经到达制动状态的情况。在制动状态,制动楔形件106挤靠导轨110的侧表面118,并且分离装置104处于延伸状态。如可以从比较图1b和图1c中看出的,在操作叉102下端部分134和壳体108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一空间132已经明显地变大,并且在操作叉102的上端部分136和壳体108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二空间130已经明显地减小。

当执行器100被再次操作以在壳体108内移动操作叉102远离导轨110而获得制动释放状态时,分离装置104被配置为拉动制动楔形件106远离导轨110的侧表面118。在实施例中,分离装置104的一个端部可以被附接或固定到壳体108。在另一备选的实施例中,分离装置104的一个端部可以被附接或固定到操作叉102。

作为图1a到图1c的总结,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以这样的方式工作,即,当电梯准备好移动和悬挂绳索力是平衡的时,操作叉102被拉回在壳体内的回缩位置,分离装置104拉动制动楔形件106脱离导轨110,并且电梯自由移动。制动楔形件106的移动可以被设计为使得当电梯移动时,在导轨110的侧表面118和制动楔形件106之间的间隙足够大。当电梯停止用于装载和卸载时,停车制动器通过由执行器100推动操作叉102向前而接合。操作叉102然后推动制动楔形件106抵靠导轨110的侧表面118。

尽管没有在图1a到图1c中示出,壳体108可以防止制动楔形件106在朝向导轨110/远离导轨110的其他方向上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8可以被固定到电梯轿厢的吊索上。如图2中所图示的,在没有停车制动器通过将由负载变化引起的力传递到导轨以保持轿厢静止的前提下,当轿厢内部的负载改变时,由于悬挂绳索中的张力的变化,电梯轿厢将上下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执行器100包括电动马达。另外,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可以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执行器100被操作以在壳体中朝向导轨110移动操作叉102以获得制动状态时,(例如由编码器)计算电动马达的转数,并基于所计算出的转数确定制动楔形件106的磨损。换句话说,当制动楔形件106磨损时,为了获得适当的制动状态,它们需要被朝向导轨110的侧表面118移动更长的距离。这意味着电动马达将被操作更长时间(即由电动马达执行的转数的数值增加)以获得适当的制动状态。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当转数的数值超过预定设置的阈值时发出磨损警报。这可能还意味着制动楔形件可能需要被替换为新的。

在其他实施例,执行器106可以包括机电线性执行器、液压缸、或气压缸。

电梯系统的电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讨论的电梯轿厢制动器。

图示出的解决方案提供紧凑的电梯轿厢停车制动器。另外,执行器可以被放置在吊索的顶梁之间并位于滚轮导向支架下方。上述方案的工作原理是简单的并且不需要大量的部件。这意味着该方案是可靠并且持久的。

另外,当使用制动楔形件时,它们放大推力,使得执行器可以相对的小。例如,当10度的楔形角度被使用时,大约以5kn的推力就能获得25kn的压缩力。另外,为在导轨110和制动楔形件106之间获得5mm的空气缝隙,操作叉102的移动大约为25mm。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并指出了应用于其优选实施例的基本的新颖特征,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省略和替换以及改变。此外,应当认识到,结合任何公开的形式或实施例示出和/或描述的结构和/或元素和/或方法步骤可以作为设计选择的一般内容并入任何其他公开的或描述的或建议的形式或实施例中。此外,在权利要求书中,装置加功能的条款旨在覆盖这里描述的执行所叙述的功能的结构,不仅覆盖结构上的等同物,而且还覆盖等同的结构。

申请人在此单独公开了本文所述的每个单个的特征以及两个或更多个这样的特征的任意组合,在某种程度上,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这些特征或组合能够基于本说明书整体来实施,不管这样的特征或特征的组合是否解决了本文公开的任何问题,并且不限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申请人指出,所公开的方面/实施方式可以由任何这样的单个特征或特征的组合组成。鉴于以上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