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85963发布日期:2021-07-16 19:15阅读:99来源:国知局
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罐式集装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罐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2.罐式集装箱主要由罐体和框架构成,罐体用于装运待存储的货物,并因容积大而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业。框架连接于运输车的车架上,罐式集装箱安装于车架上,在运输车的带动下移动。
3.在相关技术中,框架和罐体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而连接件的两端连接框架和罐体,连接件作为罐体的主要受力部件,一般设计为较厚,以使得连接件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以实现对罐体的支撑,可是,连接件的整体较为笨重,而罐体在局部区域上易于应力集中,导致罐体的承载能力难以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解决现有技术中罐式集装箱因应力集中而使承载能力难以提升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罐体、两端框和四加固组件;两所述端框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罐体两端的外周上,并支撑所述罐体;四所述加固组件各连接一所述端框的底角部和所述罐体;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加强环,连接所述罐体的外周壁,且沿所述罐体的周向延伸;支撑梁,一端连接所述端框的底角部,另一端向上斜接于所述加强环;加固盒,位于所述加强环朝向所述罐体中部的一侧,连接所述罐体的外壁、所述加强环的侧面和所述支撑梁的端部;所述加固盒内具有空腔,所述加固盒的宽度于所述支撑梁的宽度;及延伸件,连接所述罐体的外壁和所述加固盒远离所述加强环的一端;所述延伸件沿所述罐体纵向和周向延伸。
7.可选的,所述延伸件包括环向延伸板和纵向延伸板;所述环向延伸板连接所述罐体的外周壁和所述加固盒远离所述加强环的一端,且沿所述罐体的周向延伸;所述纵向延伸板连接所述罐体的外周壁和所述环向延伸板背向于所述加固盒的侧面,并向所述罐体的中部纵向延伸。
8.可选的,所述纵向延伸板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纵向延伸板沿所述罐体的环向间隔布置,并对称地分布于所述加固盒对应于横向的两侧。
9.可选的,所述环向竖板和所述纵向竖板均垂直连接所述罐体的外壁,且所述环向竖板垂直连接所述纵向竖板。
10.可选的,所述纵向竖板的高度在远离环向延伸板的方向上渐小。
11.可选的,所述环向竖板的弧长为100~600mm,高度为5~100mm。
12.可选的,所述加固盒包括一体成型出的第一连接部和两第二连接部,两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列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横向上的两侧;所述空腔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两所述
第二连接部之间;
13.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罐体的外壁间隔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及两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加强环,另一端连接所述延伸件;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撑梁;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梁的宽度。
14.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在横向上超出所述支撑梁的两侧;两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横向上超出所述支撑梁的两侧。
15.可选的,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加强筋板,该加强筋板容纳于所述空腔中,用于加固所述加固盒。
16.可选的,所述加固盒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
1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四加固组件各连接端框和罐体,且共同支撑罐体,分列罐体两端的两加固组件之间具有纵向间隔,使得各加固组件能够独立地负责罐体对应的区域,保证罐体受力均匀,并减少四加固组件之间相互连接的部件,有利于进一步分散罐体的应力。
19.在各加固组件中,加固盒连接罐体的外周壁、加强环的侧面和支撑梁的端部,通过加固盒和加强环增大支撑梁对罐体的受力面积,有利于大面积分散应力,而加固盒内具有空腔,加固盒的宽度大于支撑梁,通过加固盒的空腔进一步地加大分散罐体应力的面积,避免罐体在局部区域上应力集中,提高罐体的承载能力,并降低加固盒的自重。
20.延伸件连接罐体的外壁和加固盒远离加强环的一端,延伸件沿罐体纵向和周向延伸,通过延伸件进一步地增大支撑梁对罐体的受力面积,并实现应力在罐体的多个方向上分散,进一步分散罐体的应力,有利于提高罐体的承载能力,并降低加固盒的自重。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罐式集装箱的主视图。
22.图2是本发明罐式集装箱的仰视图。
23.图3是本发明罐式集装箱的部分的立体图。
24.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5是本发明罐式集装箱的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7.100、罐式集装箱;
28.1、罐体;11、筒体;12、封头;13a、容纳腔;
29.2、端框;21、端下梁;22、端上梁;23、角柱;24、角件;241、底角件;242、顶角件;
30.3、加固组件;31、加强环;32、加固盒;321、第一连接部;321a、空腔;322、第二连接部;323、加强筋板;33、支撑梁;34、延伸件;341、环向延伸板;342、纵向延伸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32.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罐式集装箱100主要包括罐体1、两端框2
和四加固组件3。两端框2相对地设置在罐体1两端的外周上,并支撑罐体1。四加固组件3位于两端框2之间,且相互对称。其中,的罐式集装箱100可选为交换体式的罐式集装箱。
33.罐体1作为罐式集装箱100的主要储存部件,罐体1包括筒体11和焊接于筒体11两端的封头12,筒体11与两封头12围合形成容纳腔13a,该容纳腔13a用于储存待存储的货物,对待存储的货物实现物理保护,从而实现罐体1对待存储的货物的保护。
34.端框2与罐体1的外周壁连接以实现端框2对罐体1的支撑。端框2具有两个,两端框2分别支撑筒体11,并靠近对应的封头12,通过端框2对筒体11的两端进行支撑,有效地提高罐体1整体的稳定性。
35.端框2可选的呈中空状,主要包括端下梁21、端上梁22、两角柱23和四角件24,其中角件24分为两底角件241和两顶角件242。具体的,端框2的结构采用相关技术中的结构。
36.两底角件241相对于车架(未图示)的固定位置而设,并分列于端下梁21的两端。底角件241用于连接端下梁21和角柱23。
37.两顶角件242与两底角件241一一对应,具体的,顶角件242与对应的底角件241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两顶角件242分列于端上梁22的两端。顶角件242用于连接端上梁22和角柱23。通过两顶角件242和两底角件241将端下梁21、端上梁22和两角柱23围合,并大致形成中空矩形。
38.四加固组件3均连接端框2和罐体1,并朝向另一端框2。其中,四加固组件3相互对称,保证罐体1在多组加固组件3上受力均匀。
39.分列罐体1两端的两加固组件3之间具有纵向间隔,使得各加固组件3能够独立地负责罐体1对应的区域,保证加罐体1受力均匀,并减少四加固组件3之间相互连接的部件,有利于进一步分散罐体1的应力。
40.加固组件3主要用于对罐体1的支撑,并实现对罐体1的加固,避免罐体1因受力不均而造成变形。具体的,加固组件3连接底角件241与罐体1,并向上支撑罐体1。
41.结合图4所示,加固组件3包括加强环31、加固盒32和支撑梁33和延伸件34。加强环31固设于罐体1的外周壁上,连接加固盒32和支撑梁33,并经支撑梁33连接底角件241,使得加强环31、加固盒32、支撑梁33、延伸件34和端框2共同支撑于罐体1,降低支撑梁33相对于罐体1的负荷,提高支撑梁33相对于罐体1的支撑力,并且通过加固盒32和加强环31有效地提高支撑梁33的作用于罐体1的面积,从而缩短支撑梁33自身的长度,使得支撑梁33更轻和更短,进而实现罐式集装箱100的轻量化结构。
42.加强环31焊接于筒体11的外周壁上,且沿筒体11的周向延伸,可选的,加强环31焊接于筒体11的局部外壁上。通过加强环31提高筒体11的强度,避免罐体1的应力集中,降低罐体1的变形量,并且增大加固组件3作用于罐体1的受力面积。加强环31可选为具有一定壁厚的中空结构,横截面呈矩形。可选的,加强环31也能够与筒体11进行相应的加工,再与其他部件连接。
43.支撑梁33可选的呈长梁状,呈中空结构。支撑梁33的一端连接端框2的底角件241,另一端向上斜接于加强环31,并经加强环31支撑筒体11,通过支撑梁33连接端框2与加强环31,提高加强环31的支撑强度,从而提高筒体11的支撑强度,降低筒体11的变形量,另外,通过加强环31增大支撑梁33作用于筒体11的受力面积,有利于大面积分散应力,避免筒体11的应力集中,同时将降低支撑梁33的负荷,实现支撑梁33的减重。
44.再结合图5所示,加固盒32采用一体成型,提高自身的连接强度。加固盒32连接罐体1的外周壁、加强环31的侧面和支撑梁33的另一端,位于加强环31朝向罐体1中部的一侧。通过加固盒32和加强环31增大支撑梁33对罐体1的受力面积,有利于大面积分散应力。
45.加固盒32包括第一连接部321和两第二连接部322。两第二连接部322连接第一连接部321的两侧,并分列于第一连接部321在横向上的两侧。
46.第一连接部321可选的呈平板状,第一连接部321的两侧在横向上超出支撑梁33的两侧,增大应力的分散面积并且对支撑梁33实现减重。
47.第一连接部321的一端焊接加强环31的侧面。第一连接部321垂直焊接于加强环31,方便第一连接部321与加强环31的焊接工艺,并且提高加固盒32与加强环31的连接强度。
48.第一连接部321与筒体11间隔相对,第一连接部321的外表面连接支撑梁33远离端框2的一端,从而实现加固盒32与支撑梁33的连接。
49.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321的宽度大于支撑梁33的宽度,使得加固盒32相对于筒体11的受力面积增大。加固盒32在横向上超出支撑梁33的两侧,可选的,加固盒32的中部为支撑梁33的连接位置。
50.两第二连接部322连接第一连接部321的两侧,并分列于第一连接部321在横向上的两侧,其中,两第二连接部322在横向上超出支撑梁33的两侧,增大应力的分散面积并且对支撑梁33实现减重。
51.两第二连接部322均连接筒体11的外周壁和第一连接部321,使得加固盒32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并实现第二连接部322沿其边缘分散筒体11上的应力,提高应力的分散面积。
52.两第二连接部322与第一连接部321围合形成空腔321a,该空腔321a可选的沿平行于第一连接部32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空腔321a朝向于筒体11的外周壁,可选为矩形。通过加固盒32的空腔321a进一步地加大分散筒体11应力的面积,避免筒体11在局部区域上应力集中,提高筒体11的承载能力,并降低加固盒32的自重。
53.空腔321a中容纳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强筋板323。加强筋板323用于加固加固盒32,且能提高加固盒32与筒体11的连接强度。加强筋板323可选的连接筒体11的外周壁和加固盒32的内壁,具体的,加强筋板323连接筒体11、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
54.在另一实施例中,加强筋板323外置于空腔321a,连接加固盒32与筒体11,也能加固加固盒32,且能提高加固盒32与筒体11的连接强度。
55.进一步地,加固盒32具有多个,多个加固盒32连接加强环31,并沿加强环31的延伸方向阵列地设置,通过多个加固盒32增大罐体1的受力面积,更好地避免罐体1在局部区域上应力集中,同时降低支撑梁33的负荷,实现支撑梁33的减重,从而缩短支撑梁33自身的长度,使得支撑梁33更轻和更短,进而实现罐式集装箱100的轻量化结构。
56.参阅图3和图4所示,延伸件34连接筒体11的外周壁和加固盒32远离加强环31的一端,且能够向筒体11的中部纵向延伸,并能够沿筒体11的周向延伸。通过延伸件34进一步地增大支撑梁33对罐体1的受力面积,并实现罐体1上的应力在罐体1的多个方向上分散,有利于进一步分散罐体1的应力,使得罐式集装箱100进一步地实现轻量化。
57.延伸件34包括环向延伸板341和纵向延伸板342。环向延伸板341和纵向延伸板342
均垂直连接筒体11的外周壁,且环向延伸板341垂直连接纵向延伸板342。
58.参阅图3和图4所示,环向延伸板341可选呈平板状,环向延伸板341连接筒体11的外周壁和加固盒32远离加强环31的一端,且沿筒体11的周向延伸,进一步地延长筒体11相对于支撑梁33的受力面积,使得加固组件3增大筒体11的受力面积,并且环向延伸板341有利于增大筒体11的环向上分散应力的面积,避免筒体11的局部应力集中,另外,降低支撑梁33的负荷,实现支撑梁33的减重,从而缩短支撑梁33自身的长度,使得支撑梁33更轻和更短。
59.可选的,环向延伸板341的宽度大于加固盒32的宽度,环向延伸板341背向筒体11的端面与加固盒32背向筒体11的端面平齐。
60.经过环向延伸板341的受力分析,得出环向延伸板341的弧长为100~600mm,高度为5~100mm,使得环向延伸板341利于实现支撑梁33更轻和更短,同时不增加加固组件3的整体重量,进而实现罐式集装箱100的轻量化结构。
61.纵向延伸板342连接筒体11的外周壁和环向延伸板341背向于加固盒32的侧面,并向筒体11的中部纵向延伸,使得加固组件3增大筒体11的受力面积,并且纵向延伸板342有利于增大筒体11的纵向上分散应力的面积,避免筒体11的局部应力集中。
62.纵向延伸板342结合环向延伸板341进一步地延长筒体11相对于支撑梁33的受力面积,使得加固组件3增大筒体11的受力面积,并且纵向延伸板342结合环向延伸板341实现筒体11上的应力在筒体11的多个方向上分散,有利于进一步分散筒体11的应力。
63.可选的,纵向延伸板342的高度在向筒体11的中部纵向延伸的方向上渐缩,便于应力在各个方向上分散。具体的,纵向延伸板342呈三角状。
64.纵向延伸板342具有多个,多个纵向延伸板342沿筒体11的环向间隔布置,并对称地分布于加固盒32对应于横向的两侧,使得加固组件3增大筒体11的受力面积,并且有利于进一步分散筒体11的应力,有利于提高罐体1的承载能力,并降低加固盒32的自重。进一步地,多个纵向延伸板342与加固盒32平行。
6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6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四加固组件3各连接端框2和罐体1,且共同支撑罐体1,分列罐体1两端的两加固组件3之间具有纵向间隔,使得各加固组件3能够独立地负责罐体1对应的区域,保证加罐体1受力均匀,并减少四加固组件3之间相互连接的部件,有利于进一步分散罐体1的应力。
67.在各加固组件3中,加固盒32连接罐体1的外周壁、加强环31的侧面和支撑梁33的端部,通过加固盒32和加强环31增大支撑梁33对罐体1的受力面积,有利于大面积分散应力,而加固盒32内具有空腔321a,加固盒32的宽度大于支撑梁33的宽度,通过加固盒32的空腔321a进一步地加大分散罐体1应力的面积,避免罐体1在局部区域上应力集中,提高罐体1的承载能力,并降低加固盒32的自重。
68.延伸件34连接罐体1的外壁和加固盒32远离加强环31的一端,延伸件34沿罐体1纵向和周向延伸,通过延伸件34进一步地增大支撑梁33对罐体1的受力面积,并实现应力在罐体1的多个方向上分散,进一步分散罐体1的应力,有利于提高罐体1的承载能力,并降低加固盒32的自重。
69.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
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