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供应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1106发布日期:2019-10-19 03:3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供应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供应分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输送和装卸过程中,分料装置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分料装置直接影响煤的输送效率和运行安全,现有的落煤管道多采用直线型结构,其具有制作简单、方便安装以及造价低等优点,却不能很好地控制煤流动,容易造成管道堵塞,由于落煤管道出口煤下落方向与传送带运行速度方向垂直,高速运行的物料直接冲击传送带,导致传送带重载跑偏,进而引起扬尘,污染环境等一些问题,降低了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增加生产成本,存在设备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煤供应分料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设备使用寿命低,扬尘污染大,安全性能低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箱体内铰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箱体内左侧设有凹槽,箱体内转动连接有竖直放置的丝杠,丝杠位于凹槽内,丝杠螺纹连接有螺帽,第二支撑板左端固定有与螺帽铰接的连接块,转动丝杠,丝杠带动螺帽上下滑动,进而螺帽带动第二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内伸缩运动,箱体下方设有小车,小车上固定有气缸,箱体下端固定有与气缸连接的气缸杆。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操作简单,能够有效调节倾斜角度,避免传送带受到重力冲击,有效抑制粉尘,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能好,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板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给出,一种煤供应分料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铰接有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箱体1内左侧设有凹槽4,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竖直放置的丝杠5,丝杠5位于凹槽4内,丝杠5螺纹连接有螺帽6,第二支撑板3左端固定有与螺帽6铰接的连接块7,转动丝杠5,丝杠5带动螺帽6上下滑动,进而螺帽6带动第二支撑板3在第一支撑板2内伸缩运动,箱体1下方设有小车8,小车8上固定有气缸9,箱体1下端固定有与气缸9连接的气缸杆10。

所述的丝杠5下端同轴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1,第一锥齿轮11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2同轴固定有位于箱体1外侧的手柄。

所述的箱体1内固定有竖直放置的导轨,螺帽6沿导轨上下滑动。

所述的箱体1横截面为矩形截面。

所述的箱体1上方开设有入料口13。

所述的箱体1下方设有与第一支撑板2底端相对应的出料口14。

所述的第二支撑板3与第一支撑板2经弹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以主视图为基准的,当需要装卸和输送煤的过程中,将小车8移动至合适位置,启动气缸9,气缸杆10带动箱体1升降运动,进而实现出料口14与传送带相对应,箱体1上方设有入料口13,工作人员可以向入料口13内投放煤物料并经传送带输送至合适位置,在投放煤物料的过程中,为了减轻煤物料对传送带的冲击力度,转动手柄,手柄带动第二锥齿轮12转动,第二锥齿轮12带动第一锥齿轮11转动,第一锥齿轮11同轴带动丝杠5转动,丝杠5带动螺帽6沿导轨上下滑动,螺帽6与连接块7铰接,连接块7与第二支撑板3固定连接,由于第一支撑板2右端与箱体1铰接,进而实现螺帽6带动第二支撑板3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二支撑板3同时在第一支撑板2内伸缩运动,进而有效调节第一支撑板2与传动带之间的倾斜角度,大大减轻了传送带的冲击力度,同时避免扬尘和箱体1发生堵塞现象,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经弹簧连接,保证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稳定性,同时连接块7一直在凹槽4内上下运动,保证了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倾斜面积,有效防止煤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漏料、洒料现象,另外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均为45钢,确保了冲击强度。

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设备有以下益处:1)结构巧妙,结合丝杠螺母结构,通过螺帽6的上下运动,进而有效调节第一支撑板2与传送带的倾斜角度,有效防止箱体1发生堵塞、扬尘和严重冲击传送带等现象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了生产安全;2)结合第二支撑板3在第一支撑板2内的伸缩运动,保证了第一支撑2板和第二支撑板3在箱体1内的密封效果,避免洒料和漏料现象。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操作简单,安全性能好,能够有效调节倾斜角度,避免传送带受到重力冲击,有效抑制粉尘,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生产安全,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