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厢箱顶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7410发布日期:2019-10-09 02:0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轿厢箱顶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轿厢的通风换气领域,具体涉及轿厢箱顶的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轿厢是指电梯轿厢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由于轿厢是一个密闭空间,因此,常常在轿厢顶部设置通风结构。

但是,目前轿厢顶部的通风结构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在轿厢安装过程中进行安装,降低了轿厢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轿厢箱顶的通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轿厢箱顶的通风结构,包括轿顶和轿壁,所述轿顶、轿壁形成通风间隙,所述轿顶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之间设置有位于上部的阶梯折板和位于下部的底安装板,所述阶梯折板、底安装板、左侧板、右侧板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所述底安装板上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将通风通道划分为弯折通道。

所述立板与底安装板呈T字型,所述底安装板通过底固定螺栓固定在轿顶上端。

所述阶梯折板包括左水平板、右水平板、竖直板,所述竖直板将两个水平板相连,所述左水平板靠近底安装板。

所述右水平板右端与侧安装板相连,所述侧安装板、右水平板呈T字型,所述侧安装板通过侧固定螺栓与轿壁相连。

所述侧安装板的下端插入到通风间隙中,所述侧安装板下端与轿顶下端平齐。

所述阶梯折板、底安装板、左侧板、右侧板左端设置有圆弧状的导风弯头。

所述左水平板、底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多个主动排风的贯流风扇。

所述左水平板中形成插入条形孔,所述底安装板上端对应形成沉槽,过滤网穿过条形孔插入到沉槽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阶梯折板、底安装板、左侧板、右侧板围合形成通风通道,并且由于阶梯折板的阶梯状,从而形成内腔变化,而通过立板实现气流的绕行,避免气流过大和过于集中,通过抽拉式的过滤网实现对灰尘的过滤,通过贯流风扇能够实现主动的流向控制,通过导风弯头便于空气的进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通风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

1 轿顶 2 轿壁

3 侧安装板 4 阶梯折板

5 底安装板 6 立板

7 侧固定螺栓 8 底固定螺栓

9 贯流风扇 10 过滤网

11 导风弯头 12 左侧板

13 右侧板 14 沉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轿厢箱顶的通风结构,包括轿顶1和轿壁2,所述轿顶1、轿壁2形成通风间隙,所述轿顶1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左侧板12、右侧板13,所述左侧板12、右侧板13之间设置有位于上部的阶梯折板4和位于下部的底安装板5,所述阶梯折板4、底安装板5、左侧板12、右侧板13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所述底安装板5上设置有立板6,所述立板6将通风通道划分为弯折通道。

所述立板6与底安装板5呈T字型,所述底安装板5通过底固定螺栓8固定在轿顶1上端。

所述阶梯折板4包括左水平板、右水平板、竖直板,所述竖直板将两个水平板相连,所述左水平板靠近底安装板5。

所述右水平板右端与侧安装板3相连,所述侧安装板3、右水平板呈T字型,所述侧安装板3通过侧固定螺栓7与轿壁2相连。

所述侧安装板3的下端插入到通风间隙中,所述侧安装板3下端与轿顶1下端平齐。

所述阶梯折板4、底安装板5、左侧板12、右侧板13左端设置有圆弧状的导风弯头11。

所述左水平板、底安装板5之间设置有多个主动排风的贯流风扇9。

所述左水平板中形成插入条形孔,所述底安装板5上端对应形成沉槽14,过滤网10穿过条形孔插入到沉槽14中。

所述贯流风扇9为多个,贯流风扇9呈一排放置在左侧板12、右侧板13之间。

所述排水通道中空气的流向为先进入到导风弯头11,进入到底安装板5、左水平板之间,然后通过贯流风扇9,在沿着立板6绕行,最后通过通风间隙进入到轿厢内。

所述排水通道在通风的过程中会流经过滤网10,在通风过程中同时进行除尘。

所述侧固定螺栓7至少三个,所述底固定螺栓8至少为三个。

所述立板6、底安装板5一体成型,所述阶梯折板4、侧安装板3一体成型,所述阶梯折板4经过两次折弯,从而形成阶梯状。

所述侧板12、右侧板13位于阶梯折板4、底安装板5两侧,从而使围合形成的通风通道只有两个口,其中一个与通风间隙连通。

所述底安装板5的右端与轿顶1右端平齐。

所述立板6与右水平板的中线相对应。

所述沉槽14的宽度略大于过滤网10的宽度。

所述左水平板中形成引线孔,所述贯流风扇9的电线从引线孔穿出后与电梯的供电系统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轿厢在升降过程中,轿厢内外能够通过通风通道进行通风,以进风为例,在轿厢升降过程中,由于导风弯头11为圆弧状,比较便于空气的进入,空气从导风弯头11进入后,经过左水平板、底安装板5之间的贯流风扇9,然后进入到右水平板、底安装板5之间,由于立板6的阻挡,空气需要绕行,围绕立板6绕行后进入到通风间隙中,最后进入到轿厢内。

而轿厢内的排风过程正好与上述流通顺序相反,所述贯流风扇9为主动控制流动方向的驱动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阶梯折板、底安装板、左侧板、右侧板围合形成通风通道,并且由于阶梯折板的阶梯状,从而形成内腔变化,而通过立板实现气流的绕行,避免气流过大和过于集中,通过抽拉式的过滤网实现对灰尘的过滤,通过贯流风扇能够实现主动的流向控制,通过导风弯头便于空气的进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通风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