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架便于拆卸的绕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1780发布日期:2019-10-19 03:40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缠绕架便于拆卸的绕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缠绕架便于拆卸的绕绳装置。



背景技术:

绳子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数万年前,在人类开始有最简单的工具的时候,他们便会用草或细小的树枝绞合搓捻成绳子了,是指由两股以上的棉、麻和棕等纤维或金属丝绞合而成的条状物,随着人们对生活的完美追求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绳子由之前的几股扭织变成两股、三股、八股、十六股、二十四股、三十二股和四十八股编织而成,使得绳子表面纹路越来越细致美观,可由一色或多色有规律的编织在一起,颜色更可观,材料可用,麻、棕、丙纶丝、涤纶丝、棉纱和尼龙丝等纤维或金属编织,生活到处可见。

在对绳子进行使用时,需要通过绕绳装置对其进行缠绕整理,一般的绕绳装置为固定结构,不便于拆卸与安装,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增加了使用者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缠绕架便于拆卸的绕绳装置,解决了不便于拆卸与安装,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增加了使用者负担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缠绕架便于拆卸的绕绳装置,包括底板、竖板和长杆,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之间活动连接有长杆,且长杆表面的两侧均与竖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竖板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安装槽内壁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且第一活动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第一活动杆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且第二活动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第二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杆表面的一侧与第二活动杆表面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表面且位于第一活动杆表面的一侧与第二活动杆表面的一侧之间套设有弹簧,所述活动槽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固定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活动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竖板相适配的固定框。

优选的,所述长杆表面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块,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壳,且外壳远离竖板的一侧与矩形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矩形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短杆,所述短杆靠近矩形块的一端依次贯穿矩形块和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横板的一端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连接杆延伸至外壳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短板,且短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卡块远离短板的一侧贯穿短杆并延伸至短杆的外部,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手柄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贯穿底板并延伸至底板的外部,所述底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手柄相适配的通槽,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缠绕架便于拆卸的绕绳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缠绕架便于拆卸的绕绳装置,通过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竖板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远离安装槽内壁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且第一活动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远离第一活动杆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且第二活动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远离第二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第一活动杆表面的一侧与第二活动杆表面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杆,弹性杆的表面且位于第一活动杆表面的一侧与第二活动杆表面的一侧之间套设有弹簧,活动槽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固定块相适配的卡槽,活动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竖板相适配的固定框,可以对该绕绳装置进行拆卸与安装,操作简单,使用更加方便,便于携带,减轻了使用者的负担。

(2)、该缠绕架便于拆卸的绕绳装置,通过两个竖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壳,且外壳远离竖板的一侧与矩形块的一侧活动连接,矩形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短杆,短杆靠近矩形块的一端依次贯穿矩形块和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外壳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横板,横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横板的一端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连接杆延伸至外壳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短板,且短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远离短板的一侧贯穿短杆并延伸至短杆的外部,可以对该绕绳装置进行多部件拆卸,使其在携带时体积变小,不占空间,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矩形块和外壳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板、2竖板、3长杆、4活动槽、5安装槽、6固定板、7第一活动杆、8活动板、9第二活动杆、10支撑板、11固定块、12弹性杆、13弹簧、14卡槽、15固定框、16连接块、17矩形块、18外壳、19短杆、20螺纹杆、21横板、22连接杆、23短板、24卡块、25手柄、26通槽、27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缠绕架便于拆卸的绕绳装置,包括底板1、竖板2和长杆3,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竖板2,两个竖板2相对的一侧之间活动连接有长杆3,长杆3表面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块16,且连接块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块17,两个竖板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壳18,外壳18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0,且螺纹杆2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横板21,横板2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远离横板21的一端贯穿外壳18并延伸至外壳18的内部,连接杆22延伸至外壳18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短板23,且短板23远离连接杆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24,通过螺纹杆20、横板21、连接杆22、短板23、卡块24和短杆19的设置,可以对该绕绳装置进行多部件拆卸,使其在携带时体积变小,不占空间,便于使用,卡块24远离短板23的一侧贯穿短杆19并延伸至短杆19的外部,支撑板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25,手柄25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贯穿底板1并延伸至底板1的外部,底板1的表面开设有与手柄25相适配的通槽26,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7,支撑腿27的数量为四个,且外壳18远离竖板2的一侧与矩形块17的一侧活动连接,矩形块1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短杆19,短杆19靠近矩形块17的一端依次贯穿矩形块17和外壳18并延伸至外壳18的内部,且长杆3表面的两侧均与竖板2的顶部活动连接,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4,竖板2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5,且安装槽5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远离安装槽5内壁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7,第一活动杆7表面的一侧与第二活动杆9表面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杆12,弹性杆12的表面且位于第一活动杆7表面的一侧与第二活动杆9表面的一侧之间套设有弹簧13,活动槽4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固定块11相适配的卡槽14,活动槽4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竖板2相适配的固定框15,固定框15的设置,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且第一活动杆7远离固定板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板8,活动板8远离第一活动杆7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9,且第二活动杆9远离活动板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远离第二活动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

使用时,握住手柄25在通槽26内进行移动,第一活动杆7和第二活动杆9进行相对移动,挤压弹性杆12,使得支撑板10带动固定块11移出卡槽14,从而使得竖板2移出活动槽4,然后转动螺纹杆20,使得横板21在螺纹杆20上向下移动,连接杆22带动短板23和卡块24移出短杆19,使得短杆19可以移出外壳18,使得长杆3与竖板2之间可以拆开,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对该缠绕架便于拆卸的绕绳装置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