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捆带包覆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876发布日期:2019-11-12 22:0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捆带包覆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幕自动化制造领域,特别指一种自动捆带包覆机械手。



背景技术:

玻璃片是显示屏制造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显示屏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玻璃片进行热弯、打磨、抛光、贴膜等工序,玻璃片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统一打包存储;现代工业生产中,屏幕生产量大,需要进行大批量储放,存储过程中占用体积及空间大;且由于玻璃片易碎、易刮花等特性,在储放过程中极易出现玻璃片损伤破碎等情况;传统的玻璃片储存一般采用手工操作,即手工将完成加工工序的玻璃片取下后,将玻璃片放置在专用储放装置内,储放装置装满后,手工将储放装置搬走,并叠合存储在特定区域;该种玻璃片储存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玻璃片储放过程中无法有效进行位置固定和夹装,导致在玻璃片放入取出或搬运过程中,相邻两玻璃片之间或玻璃片与外部部件之间相互摩擦碰撞,导致玻璃片破碎或表面损伤;2、采用手工完成玻璃片的取出、搬运等动作,操作效率低下;无法与玻璃片生产自动化产线进行高速衔接,影响整线产能;3、玻璃片储存数量较小,无法实现大批量存储及搬运;4、传统的玻璃叠片通过手工捆扎时,相互叠合的玻璃片极易产生位置相对滑动,影响后续叠片玻璃存放,且手工捆扎叠片玻璃效率低下,捆扎质量无法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将多片玻璃片上下叠合后,采用胶带自动捆扎包覆固定于一体,实现膜片集中叠合存储于整体,有效地减少了相邻玻璃片及玻璃片与外部物体之间的膜材碰撞情况;通过捆带组件自动完成胶带沿叠片玻璃四侧捆扎包覆动作,极大地提升了捆扎效率及质量的自动捆带包覆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捆带包覆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捆带支架、捆带滑架、捆带升降马达、吸带板、下压部件及侧压部件,其中,上述捆带支架可滑动地设置于直线模组上,并经直线模组驱动而直线运动;上述捆带滑架可滑动地嵌设在捆带支架侧壁上竖直设置的滑轨上;上述捆带升降马达设置于捆带支架的上部,且输出轴朝下设置与捆带滑架连接,以便驱动捆带滑架升降运动;上述吸带板包括二块,两吸带板水平间隔地连接在捆带滑架的下部,两吸带板底部设有真空吸孔,以便从剥离板上吸附固定胶带;吸带板带动胶带移动至取片及旋转机构上方,并向下运动,使取片及旋转机构上夹持的叠片玻璃从两吸带板之间的间隙空间向上滑动,使胶带从叠片玻璃上方包覆捆扎;上述下压部件设置于捆带滑架上,并向下延伸至两吸带板之间的间隙空间中,以便从上方压紧捆扎后的胶带;上述侧压部件包括二套,两侧压部件分别设置于两吸带板上方,且水平朝吸带板之间的叠片玻璃方向运动,并将胶带沿着叠片玻璃表面辊压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捆带滑架的下部设有两捆带支板,两捆带支板沿竖直方向连接于捆带滑架的两侧,且平行间隔设置,两捆带支板之间形成捆带空间;上述吸带板水平设置于捆带支板的下部;上述下压部件设置在捆带滑架上,并向下延伸至捆带空间内,以便从上部压紧捆扎包覆在叠片玻璃上的胶带。

优选地,所述的捆带支板的侧壁上设有侧槽,侧槽贯通捆带支板;上述侧压部件设置于吸带板上部,且从侧槽穿入捆带空间内,以便压紧捆扎包覆在叠片剥离侧部的胶带。

优选地,所述的下压部件包括上支板、滑杆、下支板及下压气缸,其中,上述上支板水平设置于捆带滑架的侧壁上;上述滑杆包括至少二根,滑杆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插设在上支板及捆带滑架上;上述下支板水平连接在滑杆的底部;上述下压气缸竖直设置在捆带滑架上,且输出端延伸至捆带空间内,并与下支板连接固定,以便驱动下支板在捆带空间内升降运动。

优选地,所述的侧压部件包括二套,两侧压部件分别设置于两吸带板上;侧压部件包括侧压气缸及侧压辊,其中,上述侧压气缸水平设置在吸带板上,且输出端穿过侧槽朝捆带空间方向设置;上述侧压辊可转动地连接在侧压气缸的输出端上,侧压气缸驱动侧压辊水平移动至捆压空间内,以便辊压包覆在叠片玻璃表面的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通过将多片玻璃片上下叠合后,采用胶带自动捆扎包覆固定于一体,实现膜片集中叠合存储于整体,有效地减少了相邻玻璃片及玻璃片与外部物体之间的膜材碰撞情况;通过捆带组件自动完成胶带沿叠片玻璃四侧捆扎包覆动作,极大地提升了捆扎效率及质量的自动捆带包覆机械手。本实用新型针对叠片后的玻璃片需要捆扎固定的功能要求,进行独创性地设计研发;本实用新型通过捆带支架作为主要承载结构,捆带支架经出带支板上部设置的直线模组驱动而沿直线方向来回直线滑动;捆带支架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有捆带滑架,捆带滑架经设置于捆带支架上部的捆带升降马达驱动而沿竖直方向升降运动;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捆带滑架的下部两侧平行间隔地连接有捆带支板,两捆带支板竖直向下延伸,两者之间形成捆带空间;两捆带支板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贯通的侧槽;两捆带支板的底部分别水平设有吸带板,两吸带板通过其底面设置的真空吸孔从剥离板上吸附固定胶带,胶带的两端经吸带板吸附固定后,水平张紧;两吸带板的上部水平设有侧压气缸,两侧压气缸的输出端朝捆带空间方向设置,且两者输出端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压辊;捆带滑架上还设有下压部件,下压部件的上支板水平固定于捆带滑架的侧壁上,下支板固定于竖直连接在上支板上的滑杆下端,滑杆可滑动地插设在上支板及捆带滑架上;捆带滑架上还设有下压气缸,下压气缸竖直设置,且输出端穿过捆带滑架延伸至捆带空间内,并与下支板连接固定,以便驱动下支板在捆带空间内升降运动;叠片玻璃捆带时,吸带板带动胶带移动至取片及旋转机构上方,使捆带空间与取盘及旋转机构上下对应设置,捆带滑架带动吸带板、下压部件、侧压部件整体向下移动,使叠片玻璃向上抵住胶带后,相对吸带板向上直线运动,其顶面抵住下支板,由下支板向下压紧叠片玻璃顶面的胶带后,位于叠片玻璃两侧的侧压气缸驱动压辊沿着水平方向朝捆带空间方向运动,压辊从侧部将胶带辊压粘附在叠片玻璃的侧壁上;随着捆带滑架不断下降的同时,下压气缸驱动下支板同步同速地向上运动,使下支板与叠片玻璃的顶面之间保持接触状态;同时,叠片玻璃在不断地相对吸带板向上运动的同时,其两侧的压辊保持贴紧叠片玻璃侧壁的状态,并随着叠片玻璃不断的上升,压辊沿着叠片玻璃侧面相对向下辊压,将胶带辊压粘固在叠片玻璃侧面,直至叠片玻璃的底面与压辊顶面平齐后,压辊在侧压气缸驱动下水平沿着叠片玻璃底面将胶带辊压包覆于叠片玻璃底面,完成整个叠片玻璃捆扎包覆动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捆带滑架下部两侧的两捆带支板之间形成捆带空间,两捆带支板底部水平设置的吸带板将胶带水平吸附张紧后,叠片玻璃在捆带空间内相对向上直线移动的同时,利用下压部件压紧叠片玻璃顶面的胶带,利用侧压部件的压辊,自动同步的完成胶带在叠片玻璃两侧将胶带辊压粘附在叠片玻璃的侧壁上,并在叠片玻璃移动至压辊上部时,自动将胶带包覆辊压在叠片玻璃的底面,完成叠片玻璃四侧面的完整捆扎包覆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捆扎效率及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捆带包覆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捆带支架61、捆带滑架62、捆带升降马达63、吸带板610、下压部件及侧压部件,其中,上述捆带支架61可滑动地设置于直线模组上,并经直线模组驱动而直线运动;上述捆带滑架62可滑动地嵌设在捆带支架61侧壁上竖直设置的滑轨上;上述捆带升降马达63设置于捆带支架61的上部,且输出轴朝下设置与捆带滑架62连接,以便驱动捆带滑架62升降运动;上述吸带板610包括二块,两吸带板610水平间隔地连接在捆带滑架62的下部,两吸带板610底部设有真空吸孔,以便从剥离板54上吸附固定胶带a;吸带板610带动胶带a移动至取片及旋转机构上方,并向下运动,使取片及旋转机构上夹持的叠片玻璃从两吸带板610之间的间隙空间向上滑动,使胶带a从叠片玻璃上方包覆捆扎;上述下压部件设置于捆带滑架62上,并向下延伸至两吸带板610之间的间隙空间中,以便从上方压紧捆扎后的胶带a;上述侧压部件包括二套,两侧压部件分别设置于两吸带板610上方,且水平朝吸带板610之间的叠片玻璃方向运动,并将胶带a沿着叠片玻璃表面辊压固定。

捆带滑架64的下部设有两捆带支板68,两捆带支板68沿竖直方向连接于捆带滑架62的两侧,且平行间隔设置,两捆带支板68之间形成捆带空间;上述吸带板610水平设置于捆带支板68的下部;上述下压部件设置在捆带滑架62上,并向下延伸至捆带空间内,以便从上部压紧捆扎包覆在叠片玻璃上的胶带。

捆带支板68的侧壁上设有侧槽69,侧槽69贯通捆带支板68;上述侧压部件设置于吸带板610上部,且从侧槽69穿入捆带空间内,以便压紧捆扎包覆在叠片剥离侧部的胶带。

下压部件包括上支板64、滑杆65、下支板66及下压气缸67,其中,上述上支板64水平设置于捆带滑架62的侧壁上;上述滑杆65包括至少二根,滑杆65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插设在上支板64及捆带滑架62上;上述下支板66水平连接在滑杆65的底部;上述下压气缸67竖直设置在捆带滑架62上,且输出端延伸至捆带空间内,并与下支板66连接固定,以便驱动下支板66在捆带空间内升降运动。

侧压部件包括二套,两侧压部件分别设置于两吸带板610上;侧压部件包括侧压气缸612及侧压辊613,其中,上述侧压气缸612水平设置在吸带板610上,且输出端穿过侧槽69朝捆带空间方向设置;上述侧压辊613可转动地连接在侧压气缸612的输出端上,侧压气缸612驱动侧压辊613水平移动至捆压空间内,以便辊压包覆在叠片玻璃表面的胶带。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设计了一种通过将多片玻璃片上下叠合后,采用胶带自动捆扎包覆固定于一体,实现膜片集中叠合存储于整体,有效地减少了相邻玻璃片及玻璃片与外部物体之间的膜材碰撞情况;通过捆带组件自动完成胶带沿叠片玻璃四侧捆扎包覆动作,极大地提升了捆扎效率及质量的自动捆带包覆机械手。本实用新型针对叠片后的玻璃片需要捆扎固定的功能要求,进行独创性地设计研发;本实用新型通过捆带支架作为主要承载结构,捆带支架经出带支板上部设置的直线模组驱动而沿直线方向来回直线滑动;捆带支架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有捆带滑架,捆带滑架经设置于捆带支架上部的捆带升降马达驱动而沿竖直方向升降运动;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捆带滑架的下部两侧平行间隔地连接有捆带支板,两捆带支板竖直向下延伸,两者之间形成捆带空间;两捆带支板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贯通的侧槽;两捆带支板的底部分别水平设有吸带板,两吸带板通过其底面设置的真空吸孔从剥离板上吸附固定胶带,胶带的两端经吸带板吸附固定后,水平张紧;两吸带板的上部水平设有侧压气缸,两侧压气缸的输出端朝捆带空间方向设置,且两者输出端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压辊;捆带滑架上还设有下压部件,下压部件的上支板水平固定于捆带滑架的侧壁上,下支板固定于竖直连接在上支板上的滑杆下端,滑杆可滑动地插设在上支板及捆带滑架上;捆带滑架上还设有下压气缸,下压气缸竖直设置,且输出端穿过捆带滑架延伸至捆带空间内,并与下支板连接固定,以便驱动下支板在捆带空间内升降运动;叠片玻璃捆带时,吸带板带动胶带移动至取片及旋转机构上方,使捆带空间与取盘及旋转机构上下对应设置,捆带滑架带动吸带板、下压部件、侧压部件整体向下移动,使叠片玻璃向上抵住胶带后,相对吸带板向上直线运动,其顶面抵住下支板,由下支板向下压紧叠片玻璃顶面的胶带后,位于叠片玻璃两侧的侧压气缸驱动压辊沿着水平方向朝捆带空间方向运动,压辊从侧部将胶带辊压粘附在叠片玻璃的侧壁上;随着捆带滑架不断下降的同时,下压气缸驱动下支板同步同速地向上运动,使下支板与叠片玻璃的顶面之间保持接触状态;同时,叠片玻璃在不断地相对吸带板向上运动的同时,其两侧的压辊保持贴紧叠片玻璃侧壁的状态,并随着叠片玻璃不断的上升,压辊沿着叠片玻璃侧面相对向下辊压,将胶带辊压粘固在叠片玻璃侧面,直至叠片玻璃的底面与压辊顶面平齐后,压辊在侧压气缸驱动下水平沿着叠片玻璃底面将胶带辊压包覆于叠片玻璃底面,完成整个叠片玻璃捆扎包覆动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捆带滑架下部两侧的两捆带支板之间形成捆带空间,两捆带支板底部水平设置的吸带板将胶带水平吸附张紧后,叠片玻璃在捆带空间内相对向上直线移动的同时,利用下压部件压紧叠片玻璃顶面的胶带,利用侧压部件的压辊,自动同步的完成胶带在叠片玻璃两侧将胶带辊压粘附在叠片玻璃的侧壁上,并在叠片玻璃移动至压辊上部时,自动将胶带包覆辊压在叠片玻璃的底面,完成叠片玻璃四侧面的完整捆扎包覆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捆扎效率及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