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斗提机防扬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4953发布日期:2019-10-13 01:4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斗提机防扬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斗提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斗提机防扬尘装置。



背景技术:

斗提机提升物料极其便利,工业生产常采用斗提机。

如申请号为CN201210151147.1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胶带斗提机,包括底座、电机、斗提机箱体、连接斗提机箱体内环形胶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其中从动轮设于底座内,斗提机箱体上方还设有平台,位于平台上的电机与主动轮之间带传动,环形胶带上间隔设有料斗,斗提机箱体下方设有进料口,斗提机箱体上方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置有防尘罩。

当输送的物料包含细碎的粉尘时,干燥、细小的粉尘容易到处飞扬,尤其当物料在斗提机内部由高处落到低处时,会在斗提机内部产生粉尘,并从进料口处逸出,使生产现场环境恶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斗提机防扬尘装置,其具有令斗提机内的粉尘不易扩散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斗提机防扬尘装置,包括斗提机,所述斗提机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斗提机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连通有抽送装置,所述抽送装置用于抽取并运输所述斗提机内的空气,所述收送装置连通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内插接有5个以上的除尘片;

所述过滤管上交错开设有多个插接口,所述除尘片分别插入所述插接口,所述除尘片包括吸附网、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吸附网用于吸附粉尘,所述吸附网的面积小于所述过滤管的横截面,且多个所述除尘片上的所述吸附网在所述过滤管横截面上的投影相叠后覆盖所述过滤管的横截面,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之间阻尼转动,当所述除尘片插入所述插接口时,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夹紧所述过滤管的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从斗提机内抽送出的混合有粉尘的气体通入过滤管内,并经过多片交错设置的除尘片,粉尘大多吸附在吸附网上,由于吸附网的面积小于过滤管的横截面,因此即使靠近斗提机的吸附网上吸附有较多的粉尘,过滤管也不会堵塞,而多个除尘片上的吸附网均投影在过滤管的横截面上时,投影的叠加覆盖过滤管的横截面,因此从过滤管通过的空气中的粉尘吸附在了吸附网上,从过滤管排出的空气粉尘含量非常低,不会对生产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使得斗提机内的粉尘不易扩散。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网覆盖所述过滤管横截面的3/5以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吸附网吸附粉尘的能力较高。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片还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与所述第一夹片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上固定连接有2层以上的所述吸附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层吸附网叠加后对带有粉尘的空气过滤效果更佳,对空气的过滤更加彻底。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片上固定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插入多层所述吸附网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注水管注水,使得吸附网湿润,湿润的吸附网对于空气中粉尘的吸附能力更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第一夹片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安装孔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撑框与第一夹片之间可拆卸连接,工作人员可以将被水和粉尘的混合物完全覆盖的吸附网连同支撑框一起拆下清洗,并替换带有干净吸附网的支撑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上均固定连接有握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令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相对转动,更加轻易的改变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管对应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磁性件,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均磁性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能够与过滤管之间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当所述除尘片插入所述插接口时,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覆盖所述插接口并与所述过滤管的外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混有粉尘的空气不易从插接口与除尘片之间的缝隙逸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1)通过设置抽送装置和过滤管,使得从斗提机内抽送出的混合有粉尘的气体通入过滤管内,并经过多片交错设置的除尘片,粉尘大多吸附在吸附网上,由于吸附网的面积小于过滤管的横截面,因此即使靠前的吸附网上吸附有较多的粉尘时,过滤管也不易堵塞,而多个除尘片上的吸附网均投影在过滤管的横截面上时,投影的叠加覆盖过滤管的横截面,因此从过滤管通过的空气中的粉尘吸附在了吸附网上,从过滤管排出的空气粉尘含量非常低,不会对生产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使得斗提机内的粉尘不易扩散;

(2)通过设置主水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注水管注水,使得吸附网湿润,湿润的吸附网对于空气中粉尘的吸附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展示吸附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展示安装孔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斗提机;2、出料口;3、进料口;4、抽送装置;5、过滤管;6、插接口;7、除尘片;8、支撑框;9、吸附网;10、第一夹片;11、第二夹片;12、磁性件;13、握柄;14、安装孔;15、安装柱;16、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斗提机防扬尘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在斗提机1上,斗提机1远离地面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2,斗提机1靠近地面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3,斗提机1靠近地面的一端还设置有抽送装置4,抽送装置4可以为风机,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圆柱管状的过滤管5。

过滤管5上交错的开设有5个以上的插接口6,可以为8个,插接口6在过滤管5横截面上的投影为直径与过滤管5横截面相同的1/2圆。

插接口6内插接有除尘片7,除尘片7包括支撑框8、吸附网9、第一夹片10和第二夹片11。第一夹片10与第二夹片11之间阻尼转动,第一夹片10与第二夹片11均呈半圆弧状,当第一夹片10和第二夹片11贴合过滤管5的外表面时,第一夹片10和第二夹片11覆盖插接口6,因此混合有粉尘的空气不易从插接口6与除尘片7之间的缝隙逸出。

过滤管5对应第一夹片10和第二夹片1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磁性件12,磁性件12可以为磁铁,第一夹片10和第二夹片11均与磁性件12磁性配合,因此第一夹片10和第二夹片11能够稳定的贴合在过滤管5上。

第一夹片10和第二夹片11远离过滤管5的面上固定连接有握柄13,握柄13使得工作人员转动第一夹片10和第二夹片11时更加省力,并且能够更加轻松的将除尘片7从过滤管5上取下。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夹片10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内螺纹连接有安装柱15,安装柱15固定连接有支撑框8,支撑框8上固定连接有2层以上的吸附网9,可以为5层吸附网9,多层吸附网9对空气中粉尘的过滤更加彻底。第二夹片11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管状的注水管16,注水管16伸入多层吸附网9之间,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向注水管16内注水使得吸附网9湿润,湿润的吸附网9对于空气中粉尘的吸附能力更强。

如图1和图2所示,吸附网9在过滤管5横截面上投影为半径与过滤管5横截面相同的3/5圆,因此,即使靠近风机的吸附网9上吸附有较多的粉尘,过滤管5也不会堵塞。多个除尘片7上的吸附网9在过滤管5横截面上投影的叠加时,覆盖过滤管5的横截面,使得从过滤管5通过的空气中的粉尘更容易被吸附网9吸附,从过滤管5排出的空气中粉尘含量非常低。

由于支撑块螺纹连接在第一夹片10上,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将被水和粉尘的混合物完全覆盖的吸附网9连同支撑框8一同拆下清洗,并替换干净的吸附网9和支撑块,使得过滤管5的过滤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综上所述,当工作人员通过主水管注水使得吸附网9湿润后打开风机,使得斗提机1内部混有粉尘的空气被吹入到过滤管5中,插接在过滤管5上的吸附网9会过滤掉空气中的粉尘,使得从过滤管5中排出的空气中粉尘含量较低,不会对生产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使得斗提机1内的粉尘不易扩散。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