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膏剂药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4186发布日期:2019-11-08 23:14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口服膏剂药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瓶,特别涉及一种口服膏剂药瓶。

(二)、

背景技术:

膏剂,又叫膏方,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八种剂型之一。膏方通常为稠厚的半流体状态,灌装在广口玻璃瓶或塑料瓶等透明瓶子内,瓶子的外侧面上会标示出刻度,用以判断瓶子内所剩剂量的多少或已服用剂量的多少。膏剂使用说明书中亦有说明每次所需服用的剂量,通常以汤匙为单位。每次服药时,需将玻璃瓶倒置,让稠厚的膏剂流到汤匙上,膏剂都比较粘,有的特别粘,流动速度比较慢,流满一汤匙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且汤匙大小不一,一汤匙并不能准确计量膏剂的多少,这就造成患者每次服药量不准确,特别是儿童,极易多服或少服,多服有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少服则达不到预期疗效。而且每次玻璃瓶倒置后再放正前,由于膏剂比较粘,不会立即断开,需要用汤匙等工具刮断瓶口处的膏剂,瓶口处会粘连很多膏剂,造成浪费,当盖上瓶盖后,瓶盖和瓶口之间充满的膏剂会将瓶盖和瓶口黏在一起,造成下次服用时很难将瓶盖打开。也有用较小的汤匙直接插入瓶口里,从瓶子里挖出,但汤匙较小,需要挖多次,放嘴里吃净后再插入瓶口里去挖,这样容易对瓶子内的膏剂造成污染。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服膏剂药瓶,该药瓶一次挤压即可取用所需要的剂量,计量准确,操作简单,效率高,干净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口服膏剂药瓶,含有瓶体和瓶盖,还含有挤压套,瓶体为软管瓶,瓶口设在瓶体的下端,瓶体的上端压扁封闭,瓶盖安装在瓶口上;瓶体的左、右两侧分别竖直设有左导轨和右导轨,左导轨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有横向的凸起条纹,右导轨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也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有横向的凸起条纹,瓶体上端的压扁处向左、右两侧分别伸出左连接片和右连接片,左导轨的上端与左连接片固定连接,右导轨的上端与右连接片固定连接,左导轨的下端通过左连接横杆与瓶体下端侧面固定连接,右导轨的下端通过右连接横杆与瓶体下端侧面固定连接;挤压套的内孔含有长条形孔,长条形孔的两端向外膨大后形成左膨大孔和右膨大孔,挤压套从瓶体上端套入,长条形孔套在瓶体上端的压扁处,左膨大孔和右膨大孔分别套在左导轨和右导轨上,长条形孔的宽度与瓶体上端压扁处的厚度相同,左膨大孔的形状、尺寸与左导轨的外形、尺寸相匹配,右膨大孔的形状、尺寸与右导轨的外形、尺寸相匹配,左膨大孔和右膨大孔的内壁上均设有向上倾斜的弹性倒刺,左膨大孔中的弹性倒刺与左导轨上的凸起条纹相对设置并相互接触,右膨大孔中的弹性倒刺与右导轨上的凸起条纹相对设置并相互接触,由于弹性倒刺的作用,挤压套只能在瓶体、左导轨和右导轨上从上向下移动;瓶体外侧面上从上到下设有刻度线,刻度线旁标有相应的刻度值,当挤压套的下端移动到任一刻度线处时,该刻度线处的刻度值与此时瓶体容量相对应。

左导轨和右导轨均为U形截面的槽形导轨,左导轨和右导轨的槽口相对设置,左连接片和右连接片分别与左导轨和右导轨的翼缘板固定连接,凸起条纹设置在左导轨和右导轨的槽底。

瓶体上端的压扁处设有手拉孔,这样,当一只手拉着手拉孔时,另一只手可以方便地向下拉挤压套。

瓶体和瓶盖通过螺纹联接。

瓶盖的下表面为平面,以方便药瓶放置在桌面上。

瓶体的材质为软塑料,左导轨、右导轨和挤压套的材质为硬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挤压套沿导轨向下移动时挤压瓶体,挤压套上的弹性倒刺与左右导轨上的凸起条纹相对设置并相互接触,挤压套只能在瓶体、左右导轨上从上向下移动,移动到合适的刻度值时,一次挤压即可取用所需要的剂量,不需多次操作,挤压后空气不会进入瓶体内,计量准确。

2、本实用新型挤压出所需的剂量时,瓶口内的膏剂处于不流动的平衡状态,很容易刮断瓶口处的膏剂,膏剂不会粘连在瓶口周围,再次服用时瓶盖很容易打开,膏剂不浪费,操作简单,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取用工具伸入瓶体内,避免了用较小汤匙挖取时对瓶内膏剂造成污染,干净安全。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口服膏剂药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瓶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的挤压套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口服膏剂药瓶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8,图中,口服膏剂药瓶含有瓶体1和瓶盖2,还含有挤压套3,瓶体1为软管瓶,瓶口设在瓶体1的下端,瓶体1的上端压扁封闭,瓶盖2安装在瓶口上;瓶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竖直设有左导轨4和右导轨5,左导轨4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有横向的凸起条纹6,右导轨5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也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有横向的凸起条纹6,瓶体1上端的压扁处向左、右两侧分别伸出左连接片7和右连接片8,左导轨4的上端与左连接片7固定连接,右导轨5的上端与右连接片8固定连接,左导轨4的下端通过左连接横杆9与瓶体1下端侧面固定连接,右导轨5的下端通过右连接横杆10与瓶体1下端侧面固定连接;挤压套3的内孔含有长条形孔11,长条形孔11的两端向外膨大后形成左膨大孔12和右膨大孔13,挤压套3从瓶体1上端套入,长条形孔11套在瓶体1上端的压扁处,左膨大孔12和右膨大孔13分别套在左导轨4和右导轨5上,长条形孔11的宽度与瓶体1上端压扁处的厚度相同,左膨大孔12的形状、尺寸与左导轨4的外形、尺寸相匹配,右膨大孔13的形状、尺寸与右导轨5的外形、尺寸相匹配,左膨大孔12和右膨大孔13的内壁上均设有向上倾斜的弹性倒刺14,左膨大孔12中的弹性倒刺14与左导轨4上的凸起条纹6相对设置并相互接触,右膨大孔13中的弹性倒刺14与右导轨5上的凸起条纹6相对设置并相互接触,由于弹性倒刺14的作用,挤压套3只能在瓶体1、左导轨4和右导轨5上从上向下移动;瓶体1外侧面上从上到下设有刻度线15,刻度线15旁标有相应的刻度值16,当挤压套3的下端移动到任一刻度线15处时,该刻度线15处的刻度值16与此时瓶体1容量相对应。

左导轨4和右导轨5均为U形截面的槽形导轨,左导轨4和右导轨5的槽口相对设置,左连接片7和右连接片8分别与左导轨4和右导轨5的翼缘板固定连接,凸起条纹6设置在左导轨4和右导轨5的槽底。

瓶体1上端的压扁处设有手拉孔17。

瓶体1和瓶盖2通过螺纹联接。

瓶盖2的下表面为平面。

瓶体1的材质为软塑料,左导轨4、右导轨5和挤压套3的材质为硬塑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