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实现堆叠状料盘进出的全自动供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1431发布日期:2020-01-24 12:4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实现堆叠状料盘进出的全自动供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实现堆叠状料盘进出的全自动供收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制造领域,智能制造逐渐替代传统人工和单机加工模式,成为制造行业的主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自动供料、自动上料以及自动下料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基础。智能制造对自动高速准确供料、收料的配套装置的需求逐渐递增,例如由托盘承载的多个产品的供料和收料,现在主要靠一个工人每次一个托盘供料、另一个工人每次一个托盘收料,人工供料、收料速度慢、重复劳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自动化收料和供料的装置,但仅仅只能实现单层料盒的自动供应和自动收料,人工上料盒与收料盒的频率较高,劳动强度仍然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堆叠状料盘进出的全自动供收料机构,能够实现多层叠加式料盒的同时进料与出料,大大降低人工上料盒与收料盒的频率,实现物料的全自动上料或收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能实现堆叠状料盘进出的全自动供收料机构,其包括第一输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下方的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末端两侧将来料料盘中底部倒数第二层料盘托起的第一托举单元、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末端对接的供收料工位、承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中的最底层料盘并输送至所述供收料工位的水平移载装置、将所述供收料工位上的料盘托起的第二托举单元、承接所述供收料工位上的料盘并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升降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将所述供收料工位上料盘中的物料取走或将物料抓取放入到所述供收料工位上料盘中的物料抓取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两侧至少设置有三组挡停装置,所述挡停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受所述第一气缸驱动伸入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中阻挡料盘前进的阻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边缘设置有若干监测料盘有无或监测料盘堆叠高度的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举单元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两侧,从两侧将料盘托起,所述第一托举单元包括第二气缸、受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三气缸、受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朝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移动的第二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一托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托举单元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供收料工位的两侧,从两侧将料盘托起,所述第二托举单元包括第四气缸、受所述第四气缸驱动伸入所述供收料工位中的第三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的第二托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托举单元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托板上方限制所述供收料工位中料盘高度位置的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载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受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方向移动的第四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四支撑板上的第五气缸、受所述第五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五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五支撑板上的第六气缸、受所述第六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六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驱动件、受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七支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实现堆叠状料盘进出的全自动供收料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多层叠加式料盒的同时进料与出料,大大降低人工上料盒与收料盒的频率,实现物料的全自动上料或收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托举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平移载装置和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0能实现堆叠状料盘进出的全自动供收料机构;

1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第一托举单元,31第二气缸,32第一支撑板,33第三气缸,34第二支撑板,35第一托板;4水平移载装置,41第一驱动件,42第四支撑板,43第五气缸,44第五支撑板,45第六气缸,46第六支撑板,47定位杆;5第二托举单元,51第四气缸,52第三支撑板,53第二托板,54限位板;6升降装置,61第二驱动件,62第七支撑板;7物料抓取机构;8挡停装置,81第一气缸,82阻挡板;9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为能实现堆叠状料盘进出的全自动供收料机构100,其包括第一输送装置1、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下方的第二输送装置2、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末端两侧将来料料盘中底部倒数第二层料盘托起的第一托举单元3、与第一输送装置1末端对接的供收料工位、承接第一输送装置1中的最底层料盘并输送至所述供收料工位的水平移载装置4、将所述供收料工位上的料盘托起的第二托举单元5、承接所述供收料工位上的料盘并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2上的升降装置6、以及将所述供收料工位上料盘中的物料取走或将物料抓取放入到所述供收料工位上料盘中的物料抓取机构7。

第一输送装置1的两侧至少设置有三组挡停装置8,第一输送装置1与第二输送装置2边缘设置有若干监测料盘有无或监测料盘堆叠高度的传感器9。

挡停装置8包括第一气缸81、受第一气缸81驱动伸入到第一输送装置1中阻挡料盘前进的阻挡板82。

物料抓取机构7采用三模组移载装置配合夹爪、或采用机器人配合夹爪实现。

第一托举单元3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的两侧,从两侧将料盘托起,第一托举单元3包括第二气缸31、受第二气缸3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一支撑板32、固定在第一支撑板32上的第三气缸33、受第三气缸33驱动朝第一输送装置1移动的第二支撑板34、固定在第二支撑板34上的第一托板35。

第二托举单元5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供收料工位的两侧,从两侧将料盘托起,第二托举单元5包括第四气缸51、受第四气缸51驱动伸入所述供收料工位中的第三支撑板52、固定在第三支撑板52上的第二托板53、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二托板53上方限制所述供收料工位中料盘高度位置的限位板54。限位板54主要用于防止升降装置6托举多层料盘后再次承接料盘时上升高度过高撞击机械手,或升降装置6的上升距离不便控制,通过限位板54便可快速的阻止升降装置6继续上升。

所述水平移载装置4具有两个顶升高度位置,水平移载装置4包括第一驱动件41、受第一驱动件41驱动沿第一输送装置1方向移动的第四支撑板42、固定在第四支撑板42上的第五气缸43、受第五气缸43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五支撑板44、固定在第五支撑板44上的第六气缸45、受第六气缸45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六支撑板46、以及设置在第六支撑板46上与料盘配套使用的定位杆47。水平移载装置4主要将第一输送装置1末端最底层的料盘提取出来,然后移载到所述供收料工位位置等待物料抓取机构7取料或放料,然后料盘放到第二托举单元5等待升降装置6提取。

升降装置6包括第二驱动件61、受第二驱动件6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七支撑板62。第七支撑板62、第六支撑板46的宽度均小于料盘的宽度。

本实施例为能实现堆叠状料盘进出的全自动供收料机构100的工作原理为:首先,人工将堆叠状料盘从第一输送装置1的一端存入,例如本实施例中,料盘可以堆叠三层,并可以同时放置三堆料盘,当传感器9监测到料盘到达第一托举单元3的位置时,挡停装置8启动阻挡后面的料盘继续前进,同时第一输送装置1停止工作,第一托举单元3启动,将底部倒数第二层的料盘托住并提升一定高度,此时,水平移载装置4位于料盘下方,通过第六支撑板46第一次顶升运动,托住最底层的料盘并驱动料盘脱离第一输送装置1,然后再第一驱动件41的驱动作用下,将料盘移载至供收料工位上,当传感器9监测到料盘到达供收料工位后,第一托举单元3将托举的料盘放回到第一输送装置1上,同时,第六支撑板46上的料盘配合物料抓取机构7实现自动取料或自动收料,当取料或收料动作完成后,第六支撑板46进行第二次顶升运动,驱动料盘上表面到达限位板54的高度,当传感器9监测到料盘到达该高度后,第二托举单元5启动托住该料盘,第一支撑板46下降至最低位置并水平移动到第一输送装置1末端下方提取第二个料盘,然后升降装置6启动,第七支撑板62上升托住第二托举单元5上的料盘,第二托举单元5复位,第七支撑板62下降至设定高度;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传感器9监测到第七支撑板62上的料盘高度达到设定层数高度后,第七支撑板62将堆叠状的料盘下落放置到第二输送装置2上输出,从而实现堆叠状料盘的物料自动供料以及堆叠状料盘物料的自动收料。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