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内侧立壁上的耐磨衬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1265发布日期:2019-11-29 16:5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漏斗内侧立壁上的耐磨衬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附属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安装在漏斗迎料面的内侧立壁上起保护作用的耐磨衬板。



背景技术:

船运散碎物料的运输量很大,码头距离物料放置地较远,物料卸船后一般用多台皮带运输机连续转运到需存放的不同地点。当物料从上游皮带上通过转运漏斗转到下游皮带上时,在皮带回程的转折处会随着上游皮带的运行被抛出并冲向正对漏斗侧立壁迎料面的位置。

港口的装卸工作十分繁忙,日夜运送的散碎物料品种多种多样,其中煤炭、矿石等坚硬物种占有较大比例,上述物料被皮带抛入漏斗时,对漏斗内侧立壁的迎料面冲刷作用非常大,很快会将其击打变形,变形后的侧立壁不但容易积存物料造成漏斗通道的堵塞,而且若维修不及时,时间长了还会将侧立壁的迎料面击穿造成漏料,污染周围的环境。

为了延长漏斗的使用寿命,通常在漏斗内侧立壁的迎料面上覆盖上一层保护性的普通衬板,所述衬板多使用锰钢铸造成平板贴附在漏斗内侧立壁的迎料面上。上述衬板虽能解决暂时的问题,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物料直接冲击漏斗内侧立壁上贴附衬板的磨损问题,从而缩短了漏斗的使用寿命,漏料还对环境造成污染,需专人清理;防止漏斗的破损漏料需专人守候,发现磨损后要及时更换。专人盯防占用人员多,频繁更换衬板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增加设备的维修费用,也加大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在漏斗内侧立壁的迎料面上安装的普通衬板使用寿命短,不及时更换仍易造成漏料污染环境,派专人守候占用人员多,频繁更换衬板影响正常生产,生产成本及维修费用高的缺点,提供一种漏斗内侧立壁上的耐磨衬板。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上游皮带下面设置的漏斗内侧立壁的物料迎料面上,贴附有可覆盖迎料面由砂箱组成的砂箱式耐磨衬板,所述砂箱的开口对向从上游皮带上抛出物料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砂箱式耐磨衬板,是将砂箱固定在大块的底板上,再将底板点焊固定在漏斗内侧立壁的迎料面上;

所述固定在底板上的砂箱,是将每个单体小砂箱排列起来固定在底板上;

所述固定在底板上的砂箱,是用多个单体小砂箱组合成连体砂箱,将连体砂箱排列固定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在漏斗的内侧立壁的迎料面上安装了开口对向物料抛出方向的砂箱式耐磨衬板,皮带机工作时,物料被抛向漏斗内侧立壁上安装的砂箱内积存形成底料,连续不断地工作使抛出的物料冲向所述底料上,起到料打料的缓冲击作用,同时物料不与内侧立壁的迎料面直接接触,从而保护了漏斗的内侧立壁不受冲击,从根本上避免了物料对漏斗内侧立壁迎料面的冲刷磨损,延长了漏斗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因专人监视漏斗磨损情况占用人员多,监视不到位发生漏料污染环境清理麻烦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维修费用及生产成本。

据测算,安装砂箱式耐磨衬板的漏斗与安装普通衬板的漏斗相比,在综合考虑对使用寿命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可延长使用寿命10倍以上,每个漏斗每年可节约直接维修费用达5万元之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砂箱式耐磨衬板上的单体砂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砂箱式耐磨衬板上的连体砂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中,在上游皮带2下面设置的漏斗3内侧立壁3.1的物料1迎料面3.12上,固定有可覆盖所述迎料面3.12(参见图2、图3)、由砂箱4组成的砂箱式耐磨衬板,砂箱4的开口对向上游皮带2上抛出物料1的方向,上游皮带2工作时,在先抛出的物料1在砂箱4积存形成底料,后续的物料1落到所述底料上不会与漏斗3内侧立壁3.1直接接触。

为了方便耐磨衬板的更换,所述砂箱式耐磨衬板,是将砂箱4固定在大块的底板5上(参见图2、图3),再将底板5点焊固定在漏斗3内侧立壁3.1的迎料面3.12上,点焊固定方便拆卸。这样可先将带有砂箱4和底板5的耐磨衬板先做成备件存放,需要更换时,随时割掉焊点取下旧衬板换上新的,从而节约了维修时间,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为了耐磨衬板的组合更加灵活,耐磨衬板上的砂箱4可以是将每个单体的小砂箱4.1(参见图4)排列在一起固定在一块大的底板5上,也可以用单体小砂箱4.1组合成连体砂箱4.2(参见图5),然后将多个连体砂箱4.2排列在大块的底板5上固定,再将底板5点焊在漏斗3内侧立壁3.1的迎料面3.12上。所述连体砂箱4.2可以是多种不同大小和规格单体小砂箱4.1的连接组合体。

安装上述砂箱式耐磨衬板后,工作中的上游皮带2将物料1抛向漏斗3内侧立壁3.1上安装的砂箱4内积存成为底料,后面连续不断抛出的物料1会落到底料上形成料打料的状态,物料1不与所述内侧立壁3.1的迎料面3.12直接接触,从而保护了漏斗3的内侧立壁3.1,避免了物料1对漏斗3内侧立壁3.1的直接冲击和磨损,同时砂箱4内的底料对后续抛出的物料1起到了缓冲作用,从而延长了漏斗3的使用寿命,从根本上解决了专人监视漏斗3的磨损情况占用人员多,避免了因监视不到位发生漏料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维修费用和生产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进行的解释性说明,不是唯一的技术方案,凡是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主旨所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