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治疗车匹配使用的医用锐器盒组合挂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8277发布日期:2019-11-05 22:4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与治疗车匹配使用的医用锐器盒组合挂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锐器盒的固定架,尤其是一种与治疗车匹配使用的医用锐器盒组合挂架。



背景技术:

医用锐器盒主要用来盛装已使用的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针头、刀片等医疗废弃物。医用锐器盒采用硬质塑料制造,具备耐穿刺、不渗漏、不易破裂、易于焚烧,封闭后无法正常打开的特点。医用锐器盒一般采用壁挂式挂架挂设于治疗车台面的一侧。治疗车台面的桌沿有立板式、平板式、横挂杆式等多种款式,且尺寸不一致,常规的壁挂式挂架的U型挂钩,由于尺寸固定,难于与不同治疗车的不同台面匹配。临床医疗实践中需要一种可适于多种治疗车台面的固定效果好的医用锐器盒挂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与治疗车匹配使用的医用锐器盒组合挂架,其装配方式可转换,可适于在多种治疗车台面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座箍、立柱部和燕尾夹,所述座箍通过一侧的边框固定于立柱部上,所述燕尾夹包括一个弹簧片夹体和一个钢丝压柄,弹簧片夹体设有一对卷边套孔,钢丝压柄的下端头套设于弹簧片夹体的第一夹持面的一对卷边套孔内;所述立柱部的上端设有弯折挡头部和卡入部;所述燕尾夹上设有多个联接孔;还包括一对第一卡槽条和一对第二卡槽条;所述第一卡槽条以铆接方式固定于弹簧片夹体的第二夹持面对应位置的联接孔上;所述第二卡槽条以铆接方式固定于弹簧片夹体的联接端面对应位置的联接孔上;所述一对第一卡槽条与第二夹持面的组配结构与卡入部结构相匹配,所述一对第二卡槽条与联接端面的组配结构与卡入部结构相匹配。

其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架体的立柱部设置有燕尾夹结构,燕尾夹的开口尺寸可根据治疗车桌沿的常规最大厚度进行设置,燕尾夹的开口方向可以是向下开口或水平开口。根据燕尾夹的开口方向的需要可选择立柱部与燕尾夹的不同装配状态。当需要夹持于立板式桌沿或横挂杆式桌沿时,需采用向下开口的燕尾夹结构,此时将立柱部从上向下卡入一对第一卡槽条的槽口内,即将立柱部卡合固定。当需要夹持于平板式桌沿时,需采用水平开口的燕尾夹结构,此时将立柱部从上向下卡入第二卡槽条的槽口内,即将立柱部卡合固定。一只手握持立柱部,另一只手用力压钢丝压柄即可打开燕尾夹夹口,然后即可将本实用新型固定于治疗车的桌沿上。立柱部上端的弯折挡头部挂卡于弹簧片夹体的转角部,加强了立柱部与燕尾夹的结合度,有利于组合体整体的受力均衡;卡入部与第一卡槽条的槽口、第二卡槽条的槽口相匹配,这种卡合结构紧固安全,拆卸方便,便于转换不同的安装状态。由于弹簧片夹体的夹持力大,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与治疗车台面的稳固固定,这种组配式卡槽结构,采用在现有燕尾夹上的对应位置开设联接孔,采用铆接方法联接固定第一卡槽条及第二卡槽条,生产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适用范围广,装配方式可转换。适于多种款式和多种尺寸的治疗车台面的桌沿结构,使用者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装配方式。2、与治疗车台面夹持固定效果好,锐器盒安装稳固安全。3、其装配操作简单方便,也便于拆卸转换不同的定位位置。4、结构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第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燕尾夹设置为向下开口)。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第二种装配结构示意图(燕尾夹设置为水平开口)。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与立板式桌沿的夹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与横挂杆式桌沿的夹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与平板式桌沿的夹持结构示意图。

图中:座箍1,立柱部2,燕尾夹3,弹簧片夹体4,钢丝压柄5,卷边套孔6,弯折挡头部7,卡入部8,第一夹持面9,第二夹持面10,第一卡槽条11,联接端面12,第二卡槽条13,立板式桌沿14,横挂杆式桌沿15,平板式桌沿16,联接孔1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包括座箍1、立柱部2和燕尾夹3,所述座箍1通过一侧的边框固定于立柱部2上,所述燕尾夹3包括一个弹簧片夹体4和一个钢丝压柄5,弹簧片夹体4设有一对卷边套孔6,钢丝压柄5的下端头套设于弹簧片夹体4的第一夹持面9的一对卷边套孔6内;所述立柱部2的上端设有弯折挡头部7和卡入部8;所述燕尾夹3上设有多个联接孔17;还包括一对第一卡槽条11和一对第二卡槽条13;所述第一卡槽条11以铆接方式固定于弹簧片夹体4的第二夹持面10对应位置的联接孔17上;所述第二卡槽13条以铆接方式固定于弹簧片夹体4的联接端面12对应位置的联接孔17上;所述一对第一卡槽条11与第二夹持面10的组配结构与卡入部8结构相匹配,所述一对第二卡槽条13与联接端面12的组配结构与卡入部8结构相匹配。

其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架体的立柱部2设置有燕尾夹3结构,燕尾夹3的开口尺寸可根据治疗车桌沿的常规最大厚度进行设置,燕尾夹3的开口方向可以是向下开口或水平开口。根据燕尾夹3的开口方向的需要可选择立柱部2与燕尾夹3的不同装配状态。当需要夹持于立板式桌沿14或横挂杆式桌沿15时,燕尾夹3需采用向下开口的结构,此时将立柱部2从上向下卡入一对第一卡槽条11的槽口内,即将立柱部2卡合固定。当需要夹持于平板式桌沿16时,燕尾夹3需采用水平开口的结构,此时将立柱部2从上向下卡入第二卡槽条13的槽口内,即将立柱部2卡合固定。一只手握持立柱部2,另一只手用力压钢丝压柄5即可打开燕尾夹3的夹口,然后即可将本实用新型固定于治疗车的桌沿上。立柱部2上端的弯折挡头部7挂卡于弹簧片夹体4的转角部,加强了立柱部2与燕尾夹3的结合度,有利于组合体整体的受力均衡;卡入部8与第一卡槽条11的槽口、第二卡槽条13的槽口相匹配,这种卡合结构紧固安全,拆卸方便,便于转换不同的安装状态。由于弹簧片夹体4的夹持力大,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与治疗车台面的稳固固定,这种组配式卡槽结构,采用在现有燕尾夹3的对应位置开设联接孔17,采用铆接方法联接固定第一卡槽条11及第二卡槽条13,生产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它同类结构的等效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