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收放结构的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0184发布日期:2019-12-24 21:1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收放结构的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收放结构的面料。



背景技术:

面料使用的范围很广,比如用于制作服装、床单、台布、遮挡布等;其中遮挡布一般用于遮挡在器具、电器设备上,用于阻挡灰尘、水等直接接触器具、电器设备;电脑显示器属于电器设备之一,通常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在不使用时,都会采用面料制成的布袋,进行遮挡,布袋套在电脑显示器上,起到了遮挡的作用;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发现还是存在至少如下不足,由于布袋与电脑显示器,不是一个整体,长时间使用,工作人员,不会有太多耐心正常使用,很多时候,会将布袋乱扔,或者是,在套布袋时,没有将布袋准确的套在电脑显示器上,不但容易造成布袋丢失、损坏,而且使用时,操作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收放结构的面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布袋容易丢失损坏、使用时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收放结构的面料,包括

支撑座,连接在电器本体顶部;

支撑板,对称连接在所述支撑座的两侧;

第一收放布卷,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之间、并且穿在所述支撑座内部;

以及第二收放布卷,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之间,并且穿在所述支撑座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包括横截面为“t”形的座体;所述座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第一收放布卷和第二收放布卷穿过的通槽,两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所述的第一长槽与通槽相通,用于第一收放布卷上的布带穿过;所述的第二长槽与通槽相通,用于第二收放布卷上的布带穿过。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由左往右平面投影后为“t”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收放布卷和第二收放布卷由上往下依次排布在通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收放布卷和第二收放布卷结构相同,都包括用于缠绕布带的旋转轴,连接在旋转轴和支撑板之间的t形铜套,连接在旋转轴上的用于限位布带的两个挡环,以及连接在布带端部的挡边。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包括中间段,用于连接布带;以及连接在中间段两侧的边缘台阶段;所述边缘台阶段,用于连接挡环,并且与t形铜套配合。

优选的:所述挡边为具有与布带端部卡合的凹槽的条状块。

优选的:所述挡边设置在第一长槽或者第二长槽外部,其体积大于第一长槽或者第二长槽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具有收放结构的面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电器本体顶部连接有支撑座,并且通过两端的支撑板,将第一收放布卷和第二收放布卷定位在支撑座上;当需要遮挡电器本体时,分别拉出第一收放布卷和第二收放布卷中的布带,形成遮挡;当需要正常工作时,通过转动旋转轴,使得布带被卷起;操作也很方便,而且不会被丢失,损坏的几率降低,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收放布卷或者第二收放布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收放布卷或者第二收放布卷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布带和旋转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轴端部上、便于手指抓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挡边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布带被拉出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2.电器本体、3.支撑板、4.第一收放布卷、5.第二收放布卷、101.座体、102.通槽、103.第一长槽、104.第二长槽、401.布带、402.旋转轴、402-1.中间段、402-2.边缘台阶段、403.t形铜套、404.挡环、405.挡边、405-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收放结构的面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布袋容易丢失损坏、使用时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一:

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一种具有收放结构的面料,包括支撑座1,连接在电器本体2顶部;支撑板3,对称连接在所述支撑座1的两侧;第一收放布卷4,连接在所述支撑板3之间、并且穿在所述支撑座1内部;以及第二收放布卷5,连接在所述支撑板3之间,并且穿在所述支撑座1内部;具体来说,当需要遮挡电器本体2时,分别拉出第一收放布卷4和第二收放布卷5中的布带401,形成遮挡;当需要正常工作时,通过转动旋转轴402,使得布带401被卷起到支撑座1中;操作也很方便,占用空间小,而且不会被丢失,损坏的几率降低;

具体来说,在图1、图7中:电器本体2为电脑显示器、电视机;支撑座1通过螺钉或者粘结在电器本体2壳体的顶部上;当通过螺钉连接时,在电器本体2壳体的顶部预留螺纹孔,便于与支撑座1穿入螺钉连接;粘结时,支撑座1底部与电器本体2壳体的顶部,都涂抹易合牌yh-818胶水,保证粘结的可靠性;

具体来说,在图2中:所述支撑座1包括横截面为“t”形的座体101;所述座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第一收放布卷4和第二收放布卷5穿过的通槽102,两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长槽103和第二长槽104;所述的第一长槽103与通槽102相通,用于第一收放布卷4上的布带401穿过;所述的第二长槽104与通槽102相通,用于第二收放布卷5上的布带401穿过;支撑座1材质为塑料,座体101、通槽102、第一长槽103和第二长槽104一体注塑成型,或者座体101和通槽102一体注塑成型之后,再由铣床铣出第一长槽103和第二长槽104;通槽10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第一长槽103和第二长槽104都为长条状;第一长槽103和第二长槽104的长度,需使得穿出的布带401能够覆盖电器本体2的正面和背面;

具体来说,在图1中:所述支撑板3由左往右平面投影后为“t”形结构;支撑板3材质为塑料,注塑成型,其外形形状与座体101的外形形状相同,更加美观,并且与座体10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能够可靠地支撑第一收放布卷4和第二收放布卷5;

具体来说,在图1中:所述第一收放布卷4和第二收放布卷5由上往下依次排布在通槽102中;减小了占用空间,第一收放布卷4拉出的布带401,由第一长槽103处伸出,用于遮挡电器本体2的背面;第二收放布卷5拉出的布带401,由第二长槽104处伸出,用于遮挡电器本体2的正面;

具体来说,在图3、图4、图5中:所述第一收放布卷4和第二收放布卷5结构相同,都包括用于缠绕布带401的旋转轴402,连接在旋转轴402和支撑板3之间的t形铜套403,连接在旋转轴402上的用于限位布带401的两个挡环404,以及连接在布带401端部的挡边405;

所述布带401为纯棉布;

所述旋转轴402包括中间段402-1,用于连接布带401;以及连接在中间段402-1两侧的边缘台阶段402-2;所述边缘台阶段402-2,用于连接挡环404,并且与t形铜套403配合;旋转轴402由材质为304不锈钢的圆钢车削而成,之后在中间段402-1上钻出至少五个螺纹孔,用于与布带401穿入沉头螺钉连接定位;

所述边缘台阶段402-2一侧的端部上还设置有两个平面402-3,便于手指抓握,转动旋转轴402;

所述t形铜套403与支撑板3之间按照正常公差紧配后,穿入内六角螺栓与支撑板3锁紧,并且t形铜套403与边缘台阶段402-2之间按照正常公差间隙配合,在支撑旋转轴402的同时,不影响旋转轴402正常旋转,也能够防止旋转轴402与t形铜套403之间的配合太松,出现非正常旋转的情况;

所述t形铜套403,“t形”解释为由上往下平面投影后的外形形状;t形铜套403能够起到了保护支撑板3作用,防止旋转轴402磨损支撑板3;

所述挡环404通过圆钢车削而成,与边缘台阶段402-2之间按照正常公差过赢配合,装配时,先加热挡环404,配合在边缘台阶段402-2上后,自然冷却,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提高了挡环404和边缘台阶段402-2的配合可靠性;

所述挡边405为具有与布带401端部卡合的凹槽405-1的条状块,而且所述挡边405设置在第一长槽103或者第二长槽104外部,其体积大于第一长槽103或者第二长槽104的体积;挡边405的长度应大于布带401的宽度;挡边405采用两毫米不锈钢板冲压成型;在布带401穿出第一长槽103或者第二长槽104后,挡边405与布带401端部卡合,冲压,使得挡边405与布带401连接为一个整体,不但便于手指抓住挡边405拉出布带401,而且在卷起布带401时,挡边405能够贴合在第一长槽103或者第二长槽104外部,为下次操作做准备;

具体来说,在安装时,旋转轴402与两个挡环404配合;再将布带401与旋转轴402之间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旋转旋转轴402将布带401卷起,形成未装t形铜套403和挡边405的第一收放布卷4和第二收放布卷5;再将第一收放布卷4和第二收放布卷5穿在支撑座1中,旋转轴402的一端穿入一侧的支撑板3上的通孔中,将布带401分别由第一长槽103或者第二长槽104中穿出,之后旋转轴402的另一端再穿入另一侧的支撑板3上的通孔中,移动支撑板3,通过螺钉连接支撑板3和支撑座1,再装上t形铜套403和挡边405;最后整体连接在电器本体2壳体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遮挡电器本体2时,分别拉出第一收放布卷4和第二收放布卷5中的布带401,第一收放布卷4拉出的布带401,用于遮挡电器本体2的背面,第二收放布卷5拉出的布带401,用于遮挡电器本体2的正面,形成遮挡;当需要正常工作时,通过转动旋转轴402,使得布带401被卷起到支撑座1中;操作也很方便,占用空间小,而且不会被丢失,损坏的几率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正”、“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过程不是绝对的使用步骤,实际使用时,可以做相应的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