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2083发布日期:2020-03-24 14:5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分切装置。



背景技术:

膜分切装置广泛应用于印刷行业。印刷行业的薄膜一开始大都为卷筒,尤其是大幅面的薄膜,需要裁剪出较窄的尺寸,薄膜都由人工剪切,或者利用落后的裁切机剪切成需要的尺寸,剪切效率较低,影响后续工序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薄膜分切装置,解决了现有膜分切装置剪切效率较低,影响后续工序的产量和质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膜分切装置,包括放卷辊、连接放卷辊的放卷电机、与放卷辊配合的储料结构、与储料结构配合的第一送膜辊结构、与第一送膜辊结构配合的裁切结构、与裁切结构配合的第二送膜辊结构和与第二送膜辊结构配合的2个收小卷结构。

进一步,所述储料结构包括储料机架、设于储料机架上的储料盘、与放卷辊配合的压力导向辊、与压力导向辊配合的第一导向辊、与第一导向辊配合的第二导向辊;压力导向辊、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都位于储料盘上方;所述第一送膜辊结构与第二导向辊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向辊通过滚动轴承和第一无杆气缸连接所述储料机架;第一无杆气缸包括沿着z向延伸的第一无杆气缸带和沿着第一无杆气缸带位移的第一气缸滑块,第一导向辊的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连接第一气缸滑块。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向辊通过所述滚动轴承和第二无杆气缸连接所述储料机架;第二无杆气缸包括沿着所述z向延伸的第二无杆气缸带和沿着第二无杆气缸带位移的第二气缸滑块,第二导向辊的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连接第二气缸滑块。

进一步,所述第一送膜辊结构和所述第二送膜辊结构相同;第一送膜辊结构包括主动辊、送膜辊电机和设于主动辊上方的压膜辊;送膜辊电机连接主动辊并驱动主动辊转动。

进一步,所述裁切结构包括工作台、设于工作台上的2条侧边限位轨、设于工作台上方的裁切刀、带动裁切刀沿着所述z向位移的第三无杆气缸和带动裁切刀沿着y向位移的第四无杆气缸。

进一步,所述工作台和所述侧边限位轨沿着x向延伸,所述第三无杆气缸包括沿着y向延伸的第三无杆气缸带和沿着第三无杆气缸带位移的第三气缸滑块,第三无杆气缸带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工作台;第四无杆气缸包括沿着所述z向延伸的第四气缸带和沿着第四气缸带位移的第四气缸滑块;裁切刀包括连接第四气缸滑块的刀座和连接刀座的刀片。

进一步,所述裁切刀还包括连接所述刀座的2个压轮,2个压轮分别设于所述刀片两侧;刀片的中心轴线沿着y向设置,实现薄膜在x向上的裁切。

进一步,所述侧边限位轨通过调节螺丝和所述工作台可调节连接,实现2条侧边限位轨之间的间距d可调。

进一步,所述收小卷结构包括收卷辊和驱动收卷辊旋转的电机,所述收卷辊和工作台之间还设有除静电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储料结构,不仅满足了后续裁切结构的节拍要求,也对薄膜在开卷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损伤降到最低。既不会由于放卷辊放料速度慢而造成对薄膜的拉扯,也不会由于储料结构速度过快,造成储料盘中大量料的堆积而在后续拖拽时对薄膜造成伤害。

2、储料结构采用第一无杆气缸和第二无杆气缸调节张紧力,裁切结构采用第三无杆气缸和第四无杆气缸调节刀片位置,无杆气缸空间利用率高,机件性能精密耐用,运作过程无振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作为设备中的一个结构元件,简化了制造工艺和外部支承,可省去二次支承装置,缩小设备体积。刀片两侧安装有压轮,有效得保证了刀片两侧范围内薄膜的平整,同时也保证了刀片切割时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薄膜分切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裁切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放卷辊1;储料结构2;储料机架21;储料盘22;压力导向辊23;第一导向辊24;第二导向辊25;第一无杆气缸26;第一无杆气缸带261;第一气缸滑块262;第二无杆气缸27;第二无杆气缸带271;第二气缸滑块272;第一送膜辊结构3;主动辊31;压膜辊32;裁切结构4;工作台41;侧边限位轨42;裁切刀43;刀座431;刀片43;压轮433;第三无杆气缸44;第三无杆气缸带441;第三气缸滑块442;第四无杆气缸45;第四气缸带451;第四气缸滑块452;安装座46;第二送膜辊结构5;收小卷结构6;除静电辊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实施例所示一种薄膜分切装置,包括放卷辊1、连接放卷辊1的放卷电机(未示出)、与放卷辊1配合的储料结构2、与储料结构2配合的第一送膜辊结构3、与第一送膜辊结构3配合的裁切结构4、与裁切结构4配合的第二送膜辊结构5和与第二送膜辊结构5配合的2个收小卷结构6。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平方向x向、第二水平方向y向和竖直方向z向相互垂直。

储料结构2包括储料机架21、设于储料机架21上的储料盘22、与放卷辊1配合的压力导向辊23、与压力导向辊23配合的第一导向辊24、与第一导向辊24配合的第二导向辊25。压力导向辊23、第一导向辊24和第二导向辊25都位于储料盘22上方。第一送膜辊结构3与第二导向辊25配合。放卷电机1带动放卷辊1转动放料,薄膜通过压力导向辊23、第一导向辊24在储料盘22中进行储料,再通过第二导向辊25输送至后续的第一送膜辊结构3。压力导向辊23上设有张力传感器(未示出)。第一导向辊24通过滚动轴承(未示出)和第一无杆气缸26连接储料机架21。第一无杆气缸26包括沿着竖直方向z向延伸的第一无杆气缸带261和沿着第一无杆气缸带261位移的第一气缸滑块262,第一导向辊24的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连接第一气缸滑块262。第二导向辊25通过滚动轴承(未示出)和第二无杆气缸27连接储料机架21。第二无杆气缸27包括沿着竖直方向z向延伸的第二无杆气缸带271和沿着第二无杆气缸带271位移的第二气缸滑块272,第二导向辊25的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连接第二气缸滑块272。

本实施例采用储料结构2,不仅满足了后续裁切结构的节拍要求,也对薄膜在开卷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损伤降到最低。既不会由于放卷辊1放料速度慢而造成对薄膜的拉扯,也不会由于储料结构2速度过快,造成储料盘22中大量料的堆积而在后续拖拽时对薄膜造成伤害。

第一送膜辊结构3和第二送膜辊结构5相同。第一送膜辊结构3包括主动辊31、送膜辊电机(未示出)和设于主动辊31上方的压膜辊32。送膜辊电机连接主动辊31并驱动主动辊31转动,压膜辊32和主动辊31配合实现为裁刀结构4送膜。

裁切结构4包括工作台41、设于工作台41上的2条侧边限位轨42、设于工作台41上方的裁切刀43、带动裁切刀43沿着y向位移的第三无杆气缸44和带动裁切刀43沿着z向位移的第四无杆气缸45。工作台41和侧边限位轨42沿着x向延伸,第三无杆气缸44包括沿着y向延伸的第三无杆气缸带441和沿着第三无杆气缸带441位移的第三气缸滑块442,第三无杆气缸带441通过连接杆连接工作台41。第四无杆气缸45包括沿着z向延伸的第四气缸带451和沿着第四气缸带451位移的第四气缸滑块452。裁切刀43包括连接第四气缸滑块452的刀座431、连接刀座431的刀片432和连接刀座431的2个压轮433,2个压轮433分别设于刀片432两侧。刀片432的中心轴线l沿着y向设置,实现薄膜在x向上的裁切。侧边限位轨42通过调节螺丝(未示出)和工作台41可调节连接,实现2条侧边限位轨42之间的间距d可调,用于对工作台上的薄膜限位,防止裁切过程中薄膜发生偏移,保证裁切质量。本实施例采用第三无杆气缸44和第四无杆气缸45的结构,带动裁切刀43沿着y向和z向运动,保证刀具准确到达切割平面;刀片432两侧安装有压轮433,在切割过程中压轮433随着刀片432运动,有效得保证了刀片432两侧范围内薄膜的平整,同时也保证了刀片432切割时的平稳性。压轮433采用橡胶材质,有一定弹性,不会对薄膜造成损坏。刀片432为陶瓷刀片,锋利度是钢刀的十倍以上,具备了高硬度、高密度、耐高温,抗磁化、抗氧化等特点。

储料结构2采用第一无杆气缸26和第二无杆气缸27调节张紧力,裁切结构4采用第三无杆气缸44和第四无杆气缸45调节刀片位置,无杆气缸空间利用率高,机件性能精密耐用,运作过程无振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作为设备中的一个结构元件,简化了制造工艺和外部支承,可省去二次支承装置,缩小设备体积。

收小卷结构6包括收卷辊和驱动收卷辊旋转的电机。收卷辊和工作台之间还设有除静电辊7,保证收卷后的薄膜卷平整。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