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4693发布日期:2020-01-10 14:36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纸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箱,特别涉及一种包装用的纸箱。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中常会以纸箱包装物品(例如礼盒)来做为保护或方便运输等用途,请参阅图6所示,现有技术的纸箱91包含有一矩形的箱体911、两个侧盖板912及两个顶盖板913;箱体911包含有一内部空间及与该内部空间连通的一开口;两个侧盖板912及两个顶盖板913可弯折地设于开口的周缘,并可弯折至覆盖该开口;当使用者要取出箱体911内的物品92时,将两个顶盖板913及两个侧盖板912掀开后,将手指伸入物品92与箱体911的壁面之间,便可将物品92向上取出。

然而现有技术的纸箱91的缺点在于,箱体911内部空间的宽度往往设计成与装设的物品92的宽度一致,以达节省空间的目的,但也因此箱体911的内壁面会贴合于物品92的外壁面,如此一来当使用者要拿取内部物品时,则手指必须伸进以相互贴合的物品92与箱体911之间,此时手指便容易挤压到物品92的表面而造成其外观损毁。

因此,现有技术的纸箱实有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箱,其于取出纸箱内的物品时,可避免挤压内部的物品。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纸箱,其中包含一箱体、两侧盖板、两顶盖板及多个遮蔽板。该箱体包含有一内部空间及与该内部空间连通的一开口。该开口的周缘的相对两侧分别凹设有一缺口。两个所述侧盖板可弯折地连接该开口的该周缘,两个所述侧盖板的位置分别对应于该箱体的两个所述缺口的位置。每一个所述侧盖板连接于该箱体的一侧边凹设有一凹槽,该凹槽连通于与该侧盖板位置相对应的该缺口。两个所述顶盖板可弯折地连接该开口的该周缘,且可弯折至覆盖该开口。两个所述顶盖板及两个所述侧盖板环绕设置于该箱体的该开口的该周缘。多个所述遮蔽板可弯折地连接两个所述顶盖板的侧边,当两个所述顶盖板覆盖该开口时,多个所述遮蔽板可弯折至覆盖该箱体的两个所述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箱体的开口周缘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缺口,且两个侧盖板连接开口周缘之处分别设有一凹槽与缺口相连通,因此使用者欲拿取箱体内的物品时,使用者的手指可贯穿侧盖板的凹槽而位于箱体的外侧,接着手指再通过箱体的缺口向内接触及抵靠箱体内的物品,并借以将该物品向上取出。相较于现有技术取出物品时,使用者的手指会伸进箱体内而可能被箱体的内壁面及物品的外壁面挤压,而造成物品挤压变形,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于使用者的手指位于箱体外,因此在取出物品时可避免过度挤压物品而造成伤害。此外,当本实用新型封装物品时,连接于两个顶盖板的遮蔽板会覆盖箱体的两侧的缺口,借此仍可密封箱体以避免异物入侵。本实用新型借此在不影响纸箱主要结构且不增加材料使用面积的情形下,可实现取出物品时避免挤压或伤害物品,并仍可密封箱体的目的。

进一步而言,纸箱进一步包含有两个压合板,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盖板的凹槽内,且可弯折地连接该凹槽的槽底。借此将侧盖板弯折盖上时,压合板仍会贴靠于箱体内的物品,以避免侧盖板的凹槽降低了侧盖板贴靠物品的面积,进而造成多个箱体叠堆时侧盖板的凹槽造成箱体外观塌陷。

进一步而言,其中各该压合板的长度小于相对应的该凹槽的深度。因此压合板不会填满整个凹槽,而使凹槽于相邻缺口之处留有些许空隙,其恰可容纳弯折后的遮蔽板的厚度,如此便可使遮蔽板弯折进箱体的缺口后,遮蔽板的外壁面可与进箱体的外壁面齐平,进而保持外观的平整。

进一步而言,其中各该侧盖板的侧边凹设有一缺槽,该纸箱展开摊平时,每一个所述缺槽的位置及形状于对应于其中一该遮蔽板的位置及形状。借此可有效利用纸板的形状来制作成本实用新型的纸箱,进而避免材料的浪费。

进一步而言,其中当多个所述遮蔽板覆盖该箱体的两个所述缺口时,多个所述遮蔽板的形状与多个所述缺口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而言,其中多个所述遮蔽板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一个所述顶盖板的相对两侧边分别突出有一该遮蔽板,各该顶盖板相对于该箱体的另一侧边与相对应的两个所述遮蔽板的一侧边切齐;各该缺口可被其中两个所述遮蔽板覆盖。

进一步而言,其中当各该缺口被相对应的两个所述遮蔽板覆盖时,每一个所述缺口的形状与相对应的两个所述遮蔽板共同组成的形状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箱体,通过在箱体的开口周缘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缺口,且两个侧盖板连接开口周缘之处分别设有一凹槽与缺口相连通,因此使用者欲拿取箱体内的物品时,使用者的手指可贯穿侧盖板的凹槽而位于箱体的外侧,接着手指再通过箱体的缺口向内接触及抵靠箱体内的物品,并借以将该物品向上取出。由于使用者的手指位于箱体外,因此在取出物品时可避免过度挤压物品而造成伤害。此外,当本实用新型封装物品时,连接于两个顶盖板的遮蔽板会覆盖箱体的两侧的缺口,借此仍可密封箱体以避免异物入侵。本实用新型借此在不影响纸箱主要结构且不增加材料使用面积的情形下,可实现取出物品时避免挤压或伤害物品,并仍可密封箱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封装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启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取出内部物品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开启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纸箱取出内部物品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

11:内部空间

12:开口

13:缺口

20:侧盖板

21:凹槽

211:槽底

22:侧边

23:缺槽

30:压合板

40:顶盖板

41:侧边

42:侧边

50:遮蔽板

51:侧边

60:纸板

61:侧边

62:连接部

70:物品

80:胶带

20a:侧盖板

21a:凹槽

91:纸箱

911:箱体

912:侧盖板

913:顶盖板

92:物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纸箱包含一箱体10、两个侧盖板20、两个压合板30、两个顶盖板40及四个遮蔽板50。

前述的箱体10在本实施例中为矩形箱体,但不以此为限,亦可为其他形状的箱体10。箱体10包含有一内部空间11及与内部空间11连通的一开口12,开口12的周缘的相对两侧分别凹设有一缺口13。在本实施例中,缺口13为矩形,且位于开口12的周缘的该侧的中央,但不以此为限。

前述的两个侧盖板20可弯折地连接箱体10的开口12周缘,两个侧盖板20的位置分别对应于箱体10的两缺口13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为矩形,因此箱体10的开口12周缘有四个侧边,而两个侧盖板20分别连接于具有两个缺口13的两个侧边。各侧盖板20连接于箱体10的一侧边凹设有一凹槽21,凹槽21连通于与侧盖板20位置相对应的缺口13。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1为矩形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所示,前述的两个压合板30分别位于两个侧盖板20的两个凹槽21内,各压合板30可弯折地连接凹槽21的槽底211。在本实施例中,压合板30的宽度与凹槽21的宽度相同,且压合板30的长度略小于凹槽21的深度(如图4的纸箱展开图所示),但不以此为限。

前述的两个顶盖板40可弯折地连接箱体10的开口12周缘,且可弯折至覆盖箱体10的开口12。各顶盖板40位于两个侧盖板20之间,即该两个顶盖板40及该两个侧盖板20环绕设置于箱体10的开口12周缘上。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为矩形,因此箱体10的开口12周缘有四个侧边,而两个顶盖板40分别连接于不具缺口13的两侧边。

前述的四个遮蔽板50可弯折地连接两个顶盖板40的侧边。具体来说,各顶盖板40的相对两个侧边41分别突出有一遮蔽板50,各顶盖板40相对于箱体10的另一侧边42与两个遮蔽板50的一侧边51切齐(如图2所示)。当两个顶盖板40覆盖箱体10的开口12时,四个遮蔽板50可弯折至覆盖箱体10的两缺口13。具体来说,两个顶盖板40各自的其中一遮蔽板50(即共两个遮蔽板50)共同覆盖箱体10的其中一缺口13,即各缺口13可被两个遮蔽板50覆盖。但不以此为限,亦可总共只有两个遮蔽板50,其分别覆盖箱体10的两个缺口13,该两个遮蔽板50可分别连接于两个顶盖板40上,或是连接于同一顶盖板40的相对两个侧边41。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遮蔽板50共同覆盖一缺口13时,两个遮蔽板50共同组成的形状与缺口13的形状相对应,因此两个遮蔽板50会共同穿设于缺口13并填满该缺口13。相同地,在一个遮蔽板50覆盖一缺口13的实施例中,该遮蔽板50的形状也与该缺口13的形状相对应。但不以此为限,亦可视情形而让遮蔽板50的形状与缺口13的形状不同,仅要能让遮蔽板50覆盖缺口13即可。

另外,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纸箱的展开图,其中实线部份为切割线,虚线部分为弯折线。各侧盖板20的侧边22凹设有一缺槽23,当本实用新型的纸箱展开摊平时,各缺槽23的位置及形状于对应于其中一遮蔽板50的位置及形状,借此可有效利用纸板60的形状来制作成本实用新型的纸箱,进而避免材料的浪费。更进一步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侧盖板20的相对两侧边22分别凹设有一缺槽23,另一侧盖板20仅于其中一侧边22凹设有一缺槽23。由于纸板60的一侧边61原本便突出有一连接部62,以使纸板60的一部分可环绕连接成箱体10,因此突出于该侧边61的遮蔽板50,便无需另外通过侧盖板20的缺槽23来容置;故虽然共有四个遮蔽板50,但仅需三个缺槽23即可。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情形下,亦可让遮蔽板50的数量与缺槽23的数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将欲装设的物品70放入箱体10内,之后将侧盖板20弯折盖上,此时压合板30仍会贴靠于箱体内的物品70,以避免侧盖板20的凹槽21降低了侧盖板20贴靠物品70的面积。接着将顶盖板40弯折盖上,并且弯折遮蔽板50使其穿设覆盖箱体10的缺口13,借以确保仍可密封箱体10。最后再使用胶带80来固定两个顶盖板40、多个所述遮蔽板50及箱体10即可。

前述过程中,由于压合板30的长度略小于侧盖板20的凹槽21的深度,因此压合板30不会填满整个凹槽21,而使凹槽21于相邻缺口13之处留有些许空隙,其恰可容纳弯折后的遮蔽板50的厚度,如此便可使遮蔽板50弯折进箱体10的缺口13后,遮蔽板50的外壁面可与箱体10的外壁面齐平,进而保持外观的平整。

而欲取出箱体10内的物品70时,将侧盖板20及顶盖板40弯折掀开后,使用者双手的手指分别向下贯穿两个侧盖板20的凹槽21而分别位于箱体10的两侧。此时凹槽21内虽有压合板30,但顺势将其向外推开即可。接着双手的手指便可通过箱体10的相对两侧的缺口13向内接触及抵靠箱体10内的物品70,并借以将该物品70向上取出。

前述过程中,由于使用者的手指是位于箱体10外,因此在取出物品70时可避免过度挤压物品70而对物品70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借此方便取出物品并可达到避免挤压或伤害物品70的目的。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侧盖板20的凹槽21设有压合板30,以确保侧盖板20弯折盖上时,压合板30会贴靠于箱体内的物品70,以避免多个箱体叠堆时侧盖板20的凹槽21造成箱体10外观塌陷。但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5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侧盖板20a的凹槽21a亦可没有压合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公开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